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动脉炎不同诊断或分类标准的临床诊断效能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大动脉炎日本Ishikawa诊断标准、修正的日本诊断标准、美国风湿病学分类标准以及基于中国人群的诊断模型在中国大动脉炎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 纳入自2008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和住院部的大动脉炎患者149例,同期累及主动脉或其分支的其他血管疾病患者126例.收集患者的一般特征、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不同诊断/分类标准/模型对大动脉炎患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结果 在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方面,中国诊断模型分别为90.60%、80.95%及86.18%和85.80%,日本Ishikawa诊断标准分别为34.23%、99.21%、64.00%及66.70%,修正的日本诊断标准分别为84.13%、79.87%、81.82%及82.00%,美国风湿病学会(ACR)诊断分类标准分别为83.89%、83.33%、83.64%及83.60%.中国诊断模型、美国分类标准以及修正的日本诊断标准之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敏感度高的是中国标准,特异度高的是Ishikawa标准,诊断效能高的是中国标准,Ishikawa标准诊断效能明显低于其他3种标准.结论 中国诊断模型基于中国人群建立,采用现代影像学技术,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
产后早期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对产后抑郁症的预测性分析
目的 分析产后早期(1周内)EPDS分值对产后第4周、第8周产后抑郁的预测性,为早期实施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EPDS量表和产妇一般情况调查表分别于产后第1周、第4周、第8周对159名产妇进行随访评估.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产后第1周EPDS分值的敏感度、特异度进行分析,并采用优势比和ROC曲线对预测值进行分析.结果 产后第1周、第4周和第8周产妇中EPDS分值>9分的分别占28.9%、30.2%、20.1%.以9/10为分界,产后第1周EPDS分值>9分的产妇预测其在产后第4周、第8周发生产后抑郁的准确度分别达85.4%、82.5%,产后第1周内的EPDS分值与产后第4周(r=0.701,P<0.01)、第8周(r=0.641,P<0.01)的分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第1周EPDS分值>9分同时EPDS分值<13分的产妇在第4周(95%CI=22.438~184.720)和第8周(95%CI=2.759~11.709)发生产后抑郁的相对危险度将分别增加10.64倍和13.28倍.结论 产后第1周内的EPDS分值能较准确地预测第4周、第8周产妇的情绪状态,产后早期采用EPDS量表进行常规筛选,以便及早实施干预措施,对预防和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