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层螺旋CT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王武;张雪哲

    自上世纪70年代CT开始应用于临床诊断以来,CT扫描技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提高检查速度和图像清晰度,增加扫描范围和图像后处理功能一直是设备研发的主要追求目标.1989年单层螺旋CT开始用于临床,不仅扫描速度、成像质量和诊断水平有大幅度提高,而且极大地丰富了CT的应用范围,使二维成像的常规扫描跨入三维采集的容积扫描,高质量的多平面重建和各种重建功能如表面遮蔽显示、大(小)密度投影、容积再现、CT仿真内镜、CT血管成像等相继问世,使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诊断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991年,以色列Elscint公司推出双层螺旋CT,开创了多层扫描的先河.1998年,Siemens、GE、Toshiba等公司同时推出了旋转1周可获得4个连续层面图像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 CT,MSCT),从而使CT技术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目前旋转1周可获得64个连续层面图像的多层螺旋CT已经应用于临床.

  • 16层螺旋CT的后处理功能在复杂骨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邵泽锋;杨小庆;吴联生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16-SCT)及其多平面重建(MPR)、三维表面重建(SSD)、容积重建(VR)等重建技术在复杂骨关节创伤性骨折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创伤性骨折100例,包括胫骨平台骨折30例,髋臼骨折30例,脊柱骨折30例,踝关节骨折10例.所有病例均经DR检查和16-SCT检查.16-SCT扫描后,在工作站上行MPR、SSD和VR重建.结果 100例骨折共检出308处骨折线.DR检出239处,检出率77.6%;16-SCT横轴位检出301处,检出率97.7%;MPR检出308处,检出率100%;SSD检出246处,检出率79.9%;VR检出279处,检出率90.6%.在骨折分型上,DR有21例诊断错误,包括:胫骨平台骨折9例,髋臼骨折8例.脊柱骨折4例.在检出骨折线数量方面,16-SCT横轴位、MPR、VR与D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SD与D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分型诊断方面,16-SCT轴位图像及其MPR、SSD、VR等重建技术明显优于DR.结论 16-SCT的轴位、MPR、VR图像在显示骨折线及骨折分型诊断方面明显优于DR,在创伤性骨折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具有其他影像方法 不能替代的作用.

  • 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潘传桂;郑玉兰;吴金如;黄远东

    螺旋CT属非侵入性检查,其扫描速度快,图像后处理功能先进,已开始应用于临床[1-2], 对于二维、三维结合用于胸部的诊断不多.本研究通过43例周围型肺癌(PPC)行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显示PPC形态特征及其相邻结构形态改变,初步探讨二维及三维重建对PPC定性诊断的应用价值.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颈面部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初探

    作者:张薇;肖湘生;刘士远;李慧民;许建荣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颈面部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2个颈面部血管异常的病例,行CT增强扫描后以各种后处理技术如VR、MPR、MIP、SSD等方法进行重建.结果:22例颈面部血管畸形,其中动脉瘤6例,动静脉畸形16例,二维和三维图像对病人定位的准确性均较高(86.4%<95.5%).但在来源血管(45.5%<91.7%)、病变走行(68.2%<100%)、与周围组织的关系(72.7%<100%)等方面,3D重建图像均较2D图像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结论:多层螺旋CT各种后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对颈面部血管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