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儿简易吸入麻醉诱导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徐昌顺;王玉玺;胡宏强;沈七襄;何锦芬;蔡铁良

    目的:研制一种简易吸入麻醉诱导装置,以对不合作患儿进行麻醉.方法:该吸入诱导装置由呼吸器组件、输氧组件、面罩及T型接头组成,输氧组件为人工鼻者为Ⅰ型,输氧组件为雾化器者为Ⅱ型.临床应用患者30例,其中Ⅰ型10例,将七氟烷药液注入人工鼻滤纸上;Ⅱ型20例,将药液注入雾化器内.观察该装置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结果:麻醉诱导时间平均(62±20)s,麻醉效果优良29例,一般1例;七氟烷用量,Ⅰ型4~5 ml,Ⅱ型3~4 ml;麻醉诱导过程中,SpO2≥97% 29例,SpO2≤94%1例.结论:小儿简易吸入麻醉诱导装置结构合理、材料简单易得、七氟烷用量少、麻醉效果满意,既可在有氧源条件下使用,又可在缺乏氧源,利用空气条件下使用,且安全、方便、可行.

  •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李艳萍

    目的:评价人性化护理在小儿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78例行麻醉患儿,随机分为39例实验组和39例参照组,参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配合度(92.31%)明显高于参照组(74.36%),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小儿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明显提高患儿的配合性,并且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不同浓度七氟烷吸入在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黄光梅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七氟烷吸入在小儿腹腔镜麻醉中的应用,探讨合适的麻醉诱导浓度及其用于小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2~5岁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在全麻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内固定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观察组,入手术室后面罩直接吸纯氧(5~6L/min)加七氟烷,吸入浓度为8%;B组为对照组,面罩吸纯氧(1L/min)加七氟烷2%,逐步升高七氟烷的吸入浓度直至患儿睫毛反射消失。结果:A、B两组七氟烷吸入诱导成功率100%,麻醉效果满意,A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在30~57s ,B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在65~126s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高浓度七氟烷(8%)吸入用于小儿麻醉诱导更快速,不增加不良反应,麻醉效果满意,具有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 七氟醚复合不同浓度氧化亚氮全凭吸入麻醉对小儿苏醒期的影响

    作者:赵越;陈宏志;白璐;从雪

    目的 比较七氟醚复合不同浓度氧化亚氮对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方法 将择期行全麻下唇裂修补术的45例患儿随机分为S组、N1组、N2组,每组15 例,ASA分级Ⅰ级. 分别采用七氟醚复合纯氧( S组)、七氟醚复合50%氧化亚氮( N1组)、七氟醚复合66%氧化亚氮( N2 组)诱导与维持,手术操作结束后,继续分别给予纯氧( S组)、50%氧化亚氮氧气复合( N1组)、66%氧化亚氮氧气复合( N2组)吸入至七氟醚停后2 min.记录各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插管时间. 观察术前、插管时、拔管时、拔管后5 min 的 HR、MAP、SpO2、BIS 值、MAC值. 观察拔管后患儿躁动程度,并进行评分. 患儿送PACU后采用PAED评分评价患儿躁动发生情况,记录围手术期不良反应. 结果 N2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插管时间短于S组、N1 组(P<0.05),N2 组术后即刻躁动评分PACU后PAED评分均低于其他两组( P<0.05 ). 结论 与七氟醚复合纯氧和复合50%氧化亚氮相比,七氟醚复合66%氧化亚氮能缩短插管诱导时间,有效降低躁动程度,并能安全应用于幼儿麻醉.

  •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麻醉诱导中的护理效果判定

    作者:赵伟鹏

    目的:判定在小儿麻醉诱导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从行麻醉诱导患儿中选择36例实施人性化护理患儿作为人性化护理组,再从中选取实施常规护理的36例患儿作为常规护理组.结果:人性化护理组患儿的配合程度97.2%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儿配合度80.6%,且P<0.05.结论:在小儿麻醉诱导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患儿麻醉诱导配合程度,该护理模式具有推广价值.

  • 高浓度七氟烷用于小儿麻醉诱导的临床探讨

    作者:张强国

    目的:探讨高浓度七氟烷在小儿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面罩吸纯氧加七氟烷3%,观察组给予面罩吸纯氧加七氟烷8%。两组麻醉维持浓度均控制在2%~4%。比较两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均成功,成功率为100%;观察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10%,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浓度七氟烷用于小儿麻醉诱导中麻醉效果显著,诱导速度较快,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探讨小儿全麻诱导吸入七氟醚的临床观察

    作者:郎宏杰

    目的:探讨小儿全麻诱导吸入七氟醚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全麻下行手术患儿112例,随机分为七氟醚诱导组和氯胺酮诱导组,记录两组的各种时间及各项指标.结果: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疼痛反应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插管后HR较插管前均有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5min后,对照组MAP下降,观察组MAP上升,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诱导期间经辅助或控制呼吸各时点SpO2无明显变化,均稳定在96%以上.结论:在小儿全麻中,七氟醚的麻醉安全性和效用性都优于氯胺酮,值得推广.

  • 七氟醚在小儿麻醉诱导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程昌仁;秦素兰;刘佳;杨玲

    目的 观察七氟醚在患儿吸入麻醉诱导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与满意度.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7月将60例患儿分为两组,七氟醚组予以七氟醚诱导麻醉,氯胺酮组采用肌肉注射氯胺酮诱导麻醉.结果 七氟醚吸入诱导麻醉患儿及家长术前接受度高,分别是68.3%和80.0%,其62.1%患儿顺利吸入诱导入睡,麻醉效果满意,术后苏醒迅速、恶心呕吐及复睡发生少,家长满意度高达98.2%.结论 七氟醚吸入诱导麻醉家长及患儿易于接受,有利于患儿身心健康,值得基层推广应用.

  •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小儿麻醉诱导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依

    目的 分析研究人性化护理在小儿麻醉诱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80例麻醉诱导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人性化护理的方法;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配合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行麻醉诱导患儿人性化的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消极情绪,提升护理有效率及配合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