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屏气后心率变化及达平稳心率时间对冠脉CTA质量的影响

    作者:罗春材;王强;黄自立;刘博;杜其聪;胡坚兴;李雪萍;杨立;杨铁;齐叶青

    目的:探讨屏气后心率变化以及到达平稳心率的时间对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以下简称“冠脉CTA”)质量的影响,为获取高质量冠脉CTA图像提供保障.方法:收集某院700例行心脏冠脉CTA扫描患者扫描前的心率值,记录患者不同状态下的心率(扫描前静息态初始心率、屏气过程中的高心率、屏气后的平稳心率)及屏气后达平稳心率的时间,并进行分析.结果:绘制出心率变化曲线趋势图,掌握心率变化和达平稳心率时间的规律,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扫描方案(回顾性或前瞻性扫描).结论:掌握患者屏气后心率变化走向及达平稳心率时间的差异性,对指导冠脉CTA扫描具有重要意义.

  • 第二代双源CT无心率干预下冠状动脉成像的不同扫描模式的对比研究

    作者:顾海峰;祁丽;徐永华;郑玲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CT在无任何心率干预状态下行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 CT-CA)检查时的三种不同扫描模式的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的差异。方法收集在第二代双源CT上行CTCA的患者350例并分成3组:A组150例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B组150例用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C组(心率<70次/min)50例用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 Flash )扫描。 A、B再根据平均心率的不同分为3个亚组:A1、B1组各50人,心率<70次/min;A2、B2组各50人,70次/min≤心率≤80次/min;A3、B3组各50人,心率>80次/min。各组扫描期相( R-R间期)依照A1、B1组选60%~80%、A2、B2组选30%~80%、A3、B3组选30%~50%的条件进行。扫描结束后分别记录每组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诸冠脉血管的CT 值、信噪比( signal-to-noise ratio, SNR)与对比度噪声比( contrast-to-noise ratio, CNR)。然后由两名诊断专家依照4分法评价诸冠脉血管的显示情况。后比较分析各组的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差异。结果各组辐射剂量的高低排序为A2>A1、A3、B2>B1、B3>C。图像质量方面,无论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还是客观评价各组间均没有明显差别。结论第二代双源CT行CTCA检查时在心率符合条件下应首选FLASH扫描模式,其次再选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模式,只有当受检患者存在心律不齐或是想行心功能分析亦或动态4D显像时才考虑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另外,检查中还要根据患者心率情况尽可能缩小扫描曝光窗。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