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CR-DGGE技术研究淡豆豉炮制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动态变化

    作者:朱海针;谢卫华;龙凯;苏明声;王立元;谢小梅

    目的 采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研究淡豆豉Sojae Semen Praeparatum炮制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动态变化,为揭示其炮制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运用PCR-DGGE技术研究淡豆豉炮制不同时间的样本中细菌、真菌菌群种类和数量的动态变化,通过非加权组平均法(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s,UPGMA)聚类分析各炮制时间点的菌系差异.结果 发酵至“黄衣上遍”过程中细菌种类丰富,真菌以曲霉菌为主;再闷过程中细菌以乳杆菌为主,真菌以隐球菌为主.发酵第1天恶臭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占优势;发酵第3天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鞘氨醇杆菌属和米曲霉为优势菌种;发酵第6天解淀粉芽孢杆菌、曲霉菌和丝孢酵母为优势菌种;再闷第3天以枯草芽孢杆菌、丝孢酵母和黑曲霉占优势;再闷第9天以枯草芽孢杆菌、那须乳杆菌、弧形乳杆菌和隐球菌为优势菌株;再闷第15天以枯草芽孢杆菌、弧形乳杆菌、隐球菌、丝孢酵母属和2株不可培养真菌为优势菌.整个炮制过程中,产酸克雷伯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弧形乳杆菌作为优势菌种始终参与.“黄衣上遍”阶段与再闷阶段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大.发酵第3天与第6天的细菌、真菌群落结构相似度高,分别达76.4%和66.1%;而发酵第3、6天与再闷第9天的细菌群落结构相似度均低,仅为24.5%,发酵第3天与再闷第15天真菌群落结构相似度低,仅11.2%.结论 炮制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和独特的微生物种类可能决定了淡豆豉特有的性味、功能,同时也从微生物学角度印证了再闷的重要性.

  • 牛乳蛋白过敏儿童肠道优势菌群多样性的分析

    作者:白洪健;郭鸰;韩英;李艾黎;杜鹏;苑秀娟;江岩

    目的 探讨牛乳蛋白过敏儿童肠道优势菌群多样性的规律,为缓解或治愈牛乳蛋白过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7例牛乳蛋白过敏儿童和5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菌的16S rDNA V3区通用引物,以研究对象的粪便总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分析,结果应用Quantity One软件分析.结果 牛乳蛋白过敏儿童和健康儿童的肠道优势菌群多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牛乳蛋白过敏组的多样性高于健康对照组.牛乳蛋白过敏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能聚类到不同簇中,说明两组样本的肠道优势菌群结构不同.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过敏组相似性范围为27%~72%,健康组相似性范围为28%~64%.结论 牛乳蛋白过敏儿童肠道优势菌群多样性相比较健康儿童肠道优势菌群多样性发生明显变化,揭示肠道微生态平衡可能是造成牛乳蛋白过敏的潜在原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