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合并凝血因子Ⅻ缺乏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余海;余和平;朱鹏;李敏

    目的:分析1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合并凝血因子Ⅻ缺乏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以提高对此类疾病诊治方法的认识。方法对1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合并凝血因子Ⅻ缺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3岁男性患者,因进行性头晕、疲乏入院,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6.3×109/L,血红蛋白90 g/L,血小板计数74×109/L,红细胞沉降率135 mm/1 h;蛋白电泳 IgG 6.81 g/L,IgA 0.23 g/L,IgM 65.78 g/L,KAPPA轻链10.43 g/L,LAMBDA轻链0.36 g/L;免疫固定电泳:单克隆蛋白(M)带 IgM-K;骨髓涂片:增生活跃,淋巴细胞比例偏高(35%),浆样淋巴细胞6%;骨髓组织免疫组化提示浆样淋巴细胞表达CD19+、CD20+、CD22+、CD79+、CD5-、CD138+、CD10-和CD23-。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17.7 s,INR 1.50,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85.8 s,纤维蛋白原2.94 g/L,D二聚体0.2 mg/L;凝血因子活性测定:FⅧ:C 59.5%,FⅨ:C 100.8%,FⅪ:C 99.6%,FⅫ:C 6.8%(参考值70%~150%),抗FⅧ抗体0 BU,抗FⅨ抗体0 BU。给予COP方案(环磷酰胺800 mg,e1;长春新碱2 mg,e1;泼尼松60 mg,e1~e5)化疗1次,疲乏症状有所改善,IgM定量下降为51.43 g/L,FⅫ:C 35.6%,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前好转,维持在50.3~65.7 s,未复查骨髓象。结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合并凝血因子Ⅻ缺乏非常罕见,COP方案化疗可以部分改善病情,随免疫球蛋白IgM的下降,FⅫ:C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

  • 电化学疗法对恶性淋巴瘤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文霞;孙慧;王立新;吴杰;李林;多耀祥;王志光;李莉

    目的:探讨电化学疗法对TA2系小鼠B细胞淋巴瘤的抑制作用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用移植的方法复制小鼠B细胞淋巴瘤模型,随后应用电脉冲通过铂金电极直接刺激肿瘤组织.1周后观察肿瘤大小、转移及存活情况.结果:电脉冲组肿瘤的生长速度、转移程度较对照组低,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化疗组,电脉冲与化疗合用抑制效果更佳.结论:电化学疗法可明显抑制肿瘤组织生长及转移,降低带瘤动物的死亡率.

  • COP方案治疗急性重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作者:孙晓菊;李明;王天

    目的 观察COP方案治疗急性重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每周第1天给予环磷酰胺400mg/m<'2>静脉滴注,长春新碱1.4mg/m<'2>静脉滴注;第1~5天给予泼尼松40mg/m<'2>口服,4周为1个疗程.患者卧床休息,进食易消化软食,补充足够的水溶性维生素,应用酚磺乙胺等药物止血,有感染病灶者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结果 36例患者一般用药后第10天血小板开始明显上升,4周用药结束后血小板均恢复正常.结论 COP方案治疗急性重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疗效满意,费用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COP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11例观察

    作者:胡学勤;刘兰芝;林华

    恶性淋巴瘤是发生在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内的恶性肿瘤,分何杰金氏淋巴瘤(HL)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两大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淋巴组织,但以颈部淋巴结多见.

  • COP方案治疗低Karnofsky评分非霍奇金淋巴瘤13例

    作者:李涛;凌华晃;吴祥成;吴非常;莫奉山;苏炳光

    目的 探讨COP方案初始治疗低Karnofsky评分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低Karnofsky评分NHL患者2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治疗组患者静脉化疗方案:环磷酰胺环磷酰胺600 mg/m2静脉注射,第1天;长春新碱1.4 mg/m2静脉注射,第1天;泼尼松60 mg/m2口服第1天至第5天;对照组:环磷酰胺750 mg/m2静脉注射,第1天;阿霉素50 mg/m2静脉注射,第1天;长春新碱1.4 mg/m2静脉注射,第1天,泼尼松60 mg/m2口服第1天至第5天,21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效果及Karnofsky变化情况.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4.6%,11例Karnofsky评分>60分,对照组总有效率91.6%,2例Karnofsky.评分>60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Karnofsky评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毒性治疗组发生2例占15.4%,对照组10例占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方案治疗低Karnofsky评分NHL患者可改善Karnofsky评分,安全性好,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 HLH-2004与COP方案治疗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患者疗效比较

    作者:王菱菱;胡映歆;陈纬凤;许戟;张蔚;田甜;仇红霞;李建勇

    目的:比较HLH-2004与COP方案治疗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sHLH)患者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38例sHLH患者随机分人HLH-2004与COP组,HIH-2004组18例,COP组20例,比较2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HLH-2004组完全缓解(CR)率38.9%,总体反应(RR)率72.2%;COP组CR率45%,RR率8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病因分析,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H-2004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Ⅲ~Ⅳ度为61.1%、血小板下降发生率Ⅲ~Ⅳ度为83.3%,均明显高于COP组的1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LH-2004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62(12~186)周,1年OS率55.6% COP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55(2~204)周,1年OS率68.6%,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方案治疗sHLH患者疗效与HLH-2004相当,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对于无法耐受较大剂量化疗的患者,COP方案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 小剂量COP方案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成人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9例

    作者:陈静桂;覃健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指因免疫异常所致的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糖皮质激素(泼尼松)为ITP的首选治疗药物,约有1/3患者可获得长期疗效反应,而脾脏切除则是泼尼松治疗失败患者的第一选择.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