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式灌流器预冲法在肝衰竭患者双重血浆吸附系统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观察

    作者:张雪静;唐静;武晓文

    目的 观察改良式灌流器预冲法在肝衰竭患者双重血浆吸附系统(DPMAS)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市朝阳医院外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SICU)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肝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采用传统预冲方式的10例患者17例次结果 作为对照组,以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采用改良预冲方式的46例患者68例次结果作为观察组.两组均采取有效的护理配合:如严密观察患者围治疗期的症状、体征变化,强化心理护理,做好管道维护,抗凝和潜在并发症的预防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DPMAS预冲时间和单次有效治疗时间,DPMAS治疗前和治疗后3 d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的变化及其清除率,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的变化,评价和分析DPMAS的疗效.结果两组56例患者85例次DPMAS治疗均顺利完成,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预冲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min:29.5±13.1比38.9±14.7),单次有效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min:6.7±1.1比3.4±0.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Bil、TBA、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均P<0.05),观察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但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肌酐(Cr)、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Na+、K+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TBil清除率〔(42.5±15.5)%比(32.9±13.0)%〕和TBA清除率〔(27.0±8.9)%比(17.1±5.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电解质紊乱,未出现渗血、出血等不良事件.其中8例次患者自感皮肤瘙痒,8例次出现皮疹,6例次出现恶心、呕吐,6例次出现胸闷,5例次出现血压下降现象,4例次出现发热症状,经对症处理和护理干预后上述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结论 改良式灌流器预冲法有效提高了预冲效果和治疗效果,且简便、省时,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