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消渴病名理论框架研究
消渴为中医常见疾病之一,早在《内经》中便有记载,而后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及对该病认识的深入,消渴病名流传至今出现了不同的称谓.本研究通过对中医药典籍以及近现代研究进行梳理,深入研究总结消渴命名的规律,应用理论框架的方式将消渴病名按照病症、病性、病因、病位四大框架予以分类,继而根据各框架分类的特点再予细分,使其形成有理可辨、有据可查的知识理论框架.
-
腹痛病名考
腹痛,古代又有腹皮痛、腹冷痛、腹中干痛、腹中绞痛、腹满痛、腹中切痛、腹烦痛、腹内坚痛、环脐而痛、绕脐痛、当脐痛、少腹弦急、少腹里急、少腹急结等多个相关病名.各个时代的不同,病名的含义也不尽相同.弄清这些中医病名的内涵及沿革,须对其病名加以考辨.
-
浅议中医疾病文献研究——以痄腮病文献研究为例
通过研究中医痄腮病文献,发现目前痄腮等疾病文献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释名是研究痄腮病等疾病文献首先应解决的问题,在痄腮病等疾病文献研究中应注重其临床应用意义,并可适当引入循证医学理念.
-
"泄泻"病名源流考
泄泻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命名特点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发生了变化.先秦两汉时期,多以"形容词+泄"或与泄泻发生相关的脏腑命名;隋唐时期,多以所泻下物的不同来命名;宋金元时期,多以"三因"命名并确立了"泄泻"这一专有病名;明清时期,统一泄泻的病名及完善与痢疾的鉴别;现代中医内科学则以有无脓血便和里急后重分辨各种肠道疾病为泄泻还是痢疾.
-
痛经病名的古文献考略
汉代以前《黄帝内经》中载有妇女月经生理、病理相关论述;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早对痛经症状进行了描述;晋唐月水来腹痛被广泛使用,用来阐述痛经疾病;宋金元痛经的辨证治疗已形成体系,但仍然以症状描述命名痛经疾病;清代明确提出了痛经这一病名,为后世普遍运用.
-
《金匮要略》"痰饮"非"痰"刍议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是痰饮的治疗总则,但后世又有清热化痰等治法,是否矛盾?如果能明确《金匮要略》"痰饮"概念的实质,解答这个疑惑就易如反掌.仔细推敲可发现《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论述的内容不是"痰证",而是"饮证".历代《金匮要略》注家中,有的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未能达成共识.许多著作仍然将二者相混而谈,这种误解陈陈相因,造成了今天的疑惑.因此,对《金匮要略》的"痰饮"概念进行辨析是很必要的.
-
对颈椎病病名的再认识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而引起的各种症状和体征.目前临床医生对颈椎病的认识存在误区,颈椎病的诊断存在扩大化倾向,且分型混乱.明确对“颈椎病”病名的认识,纠正认识误区,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本文从颈椎病的定义和分型2个方面对颈椎病的病名进行了深入探讨.
-
中医古籍论痞满证治
从病名证候、病因病机、辨治特点等方面对中医古籍论述痞满证作一疏理,认为对痞满证的认识源于<内经>,辨证论治奠基于仲景,后世进一步充实、完善,对当今中医痞满证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指出中医古籍对痞满辨治的局限性.
-
浅谈抑郁症与中医学相关疾病对应关系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生活规律的改变,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
心痛、胸痹、心痹病名内涵考
心胸疼痛是临床常见病证,古代文献中相关病名有很多,且同一病名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弄清这些中医病名的内涵及沿革,对于开展该病的各项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仅对心痛、胸痹、心痹这三个主要相关病名作源流探讨.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命名之我见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不明、涉及许多系统和脏器的全身结缔组织炎症性疾病,可累及皮肤、浆膜、关节、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祖国医学文献中无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名,由于表现形式多样,历代医家有诸如"蝴蝶丹""红蝴蝶疮""阴阳毒""赤丹、茱萸丹""日晒疮""温毒发斑""葡萄斑""周痹"等命名.因无统一的命名,给临床诊治带来不便.红斑狼疮的主要病机为禀赋不足,五脏亏虚(本虚),痰瘀内生,阻滞三焦(标实),气血运行不畅(五痹),全身各组织器官受损,形成复杂多变的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较多的脏腑证候,很难明确地划属于某一具体病证.中西医宜统一以"系统性红斑狼疮"命名较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