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免疫净化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栗占国

    说起自身免疫性疾病,人们可能还有些生疏,但若说它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等顽疾,人们恐怕就再熟悉不过了.

  • 106例重症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任金华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组临床症候的疾病,具有多系统、多脏器及多种自身抗体发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常累及全身各器官、各系统、更易侵胸膜、肺和心脏.

  • 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靖

    目的:探讨国产来氟米特-妥抒在狼疮肾炎中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脏受累的患者,用妥抒治疗16例,对其用药前后24 h尿蛋白、狼疮活动指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妥抒治疗后1月,尿蛋白及各项活动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3月时,11例(68.8%)患者完全缓解,治疗6月时,14例(87.5%)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结论:妥抒治疗狼疮肾炎疗效显著,副作用少,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免疫抑制剂.

  • 几种常见以急腹症为表现的内科疾病

    作者:唐中琼

    内科疾病与外科疾病均可引起腹部急症,然而其治疗方法迥然不同.鉴别内外科常见疾病引起的腹部急症对制定有效治疗策略具有重要要意义.本文仅就常见引发腹部急症内科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腹部体征与外科急腹症鉴别要点做一介绍.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治疗与观察

    作者:朱国兴;和凤领

    目的:分析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方法:对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蝶形红斑为常见的皮疹,系统损害以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为常见.实验室指标中以ANA、抗dsDNA阳性、血沉增快、补体下降多见.结论:早期诊断,皮质类固醇激素的规则治疗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危重患者可应用皮质类固醇或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 红斑狼疮的夏季防治

    作者: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常出现全身系统损害,其主要侵犯的器官是皮肤和肾脏.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现代医学主要用激素(如强的松)和免疫剂(如环磷酰胺)来控制病状,虽对急性期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但难以阻止红斑狼疮对心、肝、脑等重要脏器的损害,且停药后易出现"反跳"现象.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脑萎缩的临床特点

    作者:刘秀梅;张东霞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脑萎缩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12例SLE合并脑萎缩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并与52例经头颅CT扫描确诊无脑萎缩的SLE患者做对照.结果:脑萎缩组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以癫痫常见,占68.3%,其次为精神异常,占30.4%.与无脑萎缩的SLE患者比较,脑萎缩组女性占100%,对照组占7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萎缩组病程平均13.03±2.04月,对照组为36.8+3.42月,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萎缩组平均年龄15.81±2.67岁,对照组为34.52±3.76岁,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萎缩组RNP阳性率为78%,对照组为2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萎缩组补体C3水平为467+212mg/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萎缩患者以年轻女性多见,病程较短,病情活动性大,有重要脏器和多系统损害,其抗RNP抗体阳性率高,补体C3水平明显下降,故对首次发病的年轻女性应警惕脑萎缩的发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结核病诊治体会

    作者:黄晟

    目的:探讨和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诊疗的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抗结核治疗和停止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方式进行诊疗,对患者的临床诊治疗效进行认真观察。结果:经过10~12个月的抗结核治疗之后,除了有6例病人由于病情恶化后转综合性医院,其他的84例患者在临床表现上面得到有效的改善。结论: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并结核病患者在进行诊疗的过程中临床症状不是非常明显,给医护人员的有效治疗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测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对缓解病患的症状,提高患者的康复率以及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利用。

  • 甲氨蝶呤和左旋咪唑治疗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常红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和左旋咪唑治疗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左旋咪唑治疗,观察组在左旋咪唑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甲氨蝶呤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2%,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甲氨蝶呤联合左旋咪唑的方法对红斑狼疮患者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雌激素对系统性红斑狼患者病情活动的影响

    作者:李改静;刘慧敏;李小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引起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感染因素、雌激素水平、免疫异常等因素均可影响SLE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性别的差异,雌激素水平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 中医治疗红斑狼疮的体会

    作者:于挺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红斑狼疮(LE)的临床体会.方法:收治LE患者24例,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以中药为主,配合少量西药进行治疗.结果:经规律治疗,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采用中医治疗LE效果显著.

  • 基层红斑狼疮误诊误治分析

    作者:胡林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红斑狼疮的初发症状以及早期对疾病的误诊因素.方法: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6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分别被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皮肤过敏、肝豆状核变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性疾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结论:基层医院的医生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具有片面性,警惕性不高,仅通过实验室检查容易造成误诊,尤其是男性患者、小儿患者和老年患者更容易误诊.

  • 血浆置换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干预

    作者:吴丽丽

    目的 讨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血浆置换治疗中,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的结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64例接受血浆置换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综合性护理)各32例,对比两组干预结果.结果 对照组置换后血液指标高于观察组,P< 0.05.对照组SDS、S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观察组高,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减少血浆置换治疗并发症,以提高整体临床疗效,对此值得临床应用.

  • 胸腺瘤患者整体护理体会

    作者:高改

    胸腺瘤是常见的纵隔肿瘤之一,胸腺瘤是一组来源于不同胸腺上皮细胞,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点和伴有多种副肿瘤症状的疾病.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占纵隔肿瘤的19 0%~42 2%,约占前纵隔肿瘤的47%.在成人占纵隔肿瘤的20%~30%,多见于40~60岁患者,大约50%胸腺瘤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多是在胸部X线体检时被查出肿瘤.随着肿瘤增大或肿瘤的外侵,患者表现为局部压迫症状、全身反应及伴发疾病症状.胸腺瘤特有的表现是合并某些综合征,如重症肌无力(MG)、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低球蛋白血症、肾炎肾病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红斑狼疮、巨食管症等.胸腺瘤一经诊断即应外科手术切除、放疗和化学药物治疗.

  • CA125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评价中的意义探讨

    作者:胡晶;高克明

    目的:探讨CA125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发光免疫法检测40例本院健康普查妇女、40例SLE女性患者活动期及缓解期CA125含量.结果:SLE治疗前组CA125水平高于正常组和治疗后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CA125在SLE患者治疗评价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兰金初:我的中医相对论

    作者:邢培正

    兰金初,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附属鼓楼中医医院教授、大连市红斑狼疮研究所所长,1952年生人,主任医师,教授.1975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

  • 大灾有大爱——北京德坤瑶医医院集团汶川抗震救灾侧记

    作者:张智慧

    广西覃氏瑶医,一直以专攻肿瘤、红斑狼疮享誉海内外.因医有专长,科有专攻,院有特色,在国家民族政策的扶持下,由覃氏瑶医第13代传人覃迅云创办的北京德坤瑶医医院集团迅速成长壮大,目前,其旗下已拥有北京、上海、广州、大庆、石家庄、武汉、沈阳7家瑶医院、3个省级研究院、5个研究所,1个瑶药生产基地.

  • 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人群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李结华;叶冬青;胡以松;杨世贵;徐元勇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病特点及诊疗情况,有助于临床医师进一步加强对SLE的认识.方法用EPI Info软件建立数据库,分析1990年1月至2001年6月690例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SLE住院患者的病案资料.结果①近5年SLE患者住院人数有所下降.②发病特点:SLE患者高峰年龄在20~40岁,以农民多;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1:7.73,但40岁以后两性差别显著缩小.感染仍为SLE患者的常见诱因,但有1/3患者发病与妊娠有关;在转科的SLE患者中肝损害为首发症状者多.③诊疗情况:治疗结果以好转为主;影响转科因素有住院天数、入院时情况、病程和治疗结果.结论①SLE住院人数近年有下降趋势,SLE住院人数难以代表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各级医务人员要关注SLE的高峰年龄和相对危险人群.②SLE目前基本不能根治.对于以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或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也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 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的超声改变

    作者:李淼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的超声改变.方法:选取红斑狼疮患者30例及健康体检人3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无创的心脏监测,分析红斑狼疮患者及同年龄段同性别的健康人群心脏超声影像的变化.结果:经过多普勒超声监测显示,红斑狼疮患者检出心包、心肌、心内膜、心脏大血管及心功能的异常率与同年龄段、同性别的健康人群比较显著增高,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脏异常改变临床上呈现亚进展状态,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无创性监测技术可对其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红斑狼疮患者的病情评估、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 易感基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影响

    作者:彭春林;江峰;王宝涛;杨晓惠;秦万章;许爱娥;孟炜

    目的 探讨中国长江以南汉族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及程序性细胞凋亡-1(PDCD-1)基因多态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单纯病例研究设计,收集258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技术检测CTLA-4与PDCD-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别在显性、隐性、相加及相乘遗传模式下,选择Poisson对数线性模型估计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果 在PDCD-1基因的PD1.6位点,隐性及相加遗传模式下均存在GG基因型与紫外线暴露史的交互作用,OR值分别为3.714(95%CI:1.235~11.179)和3.199(95% CI:1.023~10.004).在CTLA-4-1722位点,显性遗传模式下,存在TT或TC基因型与紫外线暴露史的交互作用,OR值为4.874(95%CI:1.119~21.242);相乘遗传模式下存在PDCD-1基因的T等位基因与紫外线暴露史的交互作用,OR值为1.470(95%CI:1.047~2.065);而在相加遗传模式下,TT和TC基因型分别与紫外线暴露史存在交互作用,OR值分别为4.744(95% CI:1.037~21.737)和4.973(95% CI:1.110~22.287).结论 在中国长江以南汉族女性SLE患者中,紫外线暴露史分别与CTLA-4及PDCD-1基因多态存在交互作用,提示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可能与SLE有关.

3248 条记录 1/163 页 « 12345678...16216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