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赵锋

    目的:研究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接诊的100例慢性肾脏病合并高钾血症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采用聚苯乙烯磺酸钙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效果。记录和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钠水平、血钾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2d后和治疗后2周,患者血钠值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1周后,患者血钠值低于基线值,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5.0653, P <0.01)。治疗2 d后,患者血钾值低于基线值,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9.4350, P <0.01);治疗1周后,患者血钾值也低于基线值( P <0.05);治疗后2周,患者血钾值仍低于基线值,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35.3189, P <0.01)。治疗2 d后、治疗1周后和治疗后2周,患者血钙值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00%。结论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良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单纯低钾饮食和低钾饮食联合小剂量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疗效比较

    作者:周凌辉;裴娟;侯香华;张恒远;张燕林

    背景高钾血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血液透析间期血钾波动幅度过大易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因此如何维持血液透析间期的血钾水平稳定十分重要。目的比较单纯低钾饮食和低钾饮食联合小剂量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透析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52例,血液透析前血钾≥5.0 mmol/L,按照患者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21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低钾饮食,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聚苯乙烯磺酸钙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行连续治疗,治疗1个月行相关检查。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透析前后血钾水平及其差值和血液透析前血钙、清蛋白(Alb)水平。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钾水平及其差值均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前后所有患者血液透析前血钙、Alb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透析前后血钾水平及其差值和血液透析前血钙、Alb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液透析前血钾水平、血液透析前后血钾差值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透析后血钾、血液透析前血钙、Alb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液透析前血钾水平、血液透析前后血钾差值均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血液透析后血钾、血液透析前血钙、Alb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钾水平及其差值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前后研究组患者血液透析前血钙、Alb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纯低钾饮食或低钾饮食联合小剂量聚苯乙烯磺酸钙均能降低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前血钾水平,并能缩小血液透析前后血钾波动幅度,且低钾饮食联合小剂量聚苯乙烯磺酸钙的降钾效果优于单纯低钾饮食,不增加患者的钙负荷。

  • 聚苯乙烯磺酸钙在肾性高钾血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邹文利;林波;牟利军;汤俊达;何强

    目的 探讨聚苯乙烯磺酸钙在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降钾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CKD合并高钾血症(5.50~6.80mmol/L)的非透析患者21例,给予口服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5g/次,3次/d,分别观察服药后24h,48h后患者的血钾变化.其中5例尿量维持>1000ml的CKD非透析患者血钾稳定后给予维持性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5g/次,1~2次/d.观察血钾变化.结果 21例CKD非透析患者合并肾性高钾(6.09±0.33)mmol/L,口服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24h后血钾水平降至(5.19±0.38)mmol/L,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例CKD非透析患者接受小剂量聚苯乙烯磺酸钙维持治疗,随访1周,血钾水平降至(4.67±0.30)mmol/L.结论 口服聚苯乙烯磺酸钙可以作为一种CKD非透析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有效治疗方案.小剂量聚苯乙烯磺酸钙口服治疗可达到稳定患者血钾水平,预防高钾血症的作用.

  • 聚苯乙烯磺酸钙对CKD患者RAAS-Ⅰ所致高钾血症的防治作用

    作者:梁建忠;姚筱;李宁

    目的:探讨聚苯乙烯磺酸钙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服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AS-Ⅰ)所致高钾血症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73例已服用RAAS-Ⅰ制剂1个月的CKD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例)给予聚苯乙烯磺酸钙散剂;对照组(36例)未给予聚苯乙烯磺酸钙散剂,比较RAAS-Ⅰ服药前后血肌酐、血钾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给聚苯乙烯磺酸钙后1、2、3、6、12个月血钾水平变化和高钾血症发生率.结果:RAAS-Ⅰ服药1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改善优于RAAS-Ⅰ服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钾水平明显升高,高血钾发生率为8.22%.聚苯乙烯磺酸钙用药前,两组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和血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给药后1、2、3、6、12个月血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仅发生1例高钾血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钾血症是RAAS-Ⅰ在CKD治疗中应用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聚苯乙烯磺酸钙在RAAS-Ⅰ所致高钾血症的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 聚苯乙烯磺酸钙防治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服用RAAS-I致高钾血症的效果

    作者:姚筱

    目的 探讨因服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AS-I)致高钾血症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应用聚苯乙烯磺酸钙进行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CKD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服用RAAS-I 4周以上.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聚苯乙烯磺酸钙联合治疗.统计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2个月后24 h尿蛋白、血肌酐以及血钾变化,并对两组患者不同时段血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血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1、3以及6个月时血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CKD患者服用RAAS-I所致的高钾血症效果显著,血钾水平控制良好.

  • 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患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作者:李晓;徐钢;林洪丽;胡昭;余学清;邢昌赢;梅长林;左力;倪兆慧

    目的 观察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单臂、开放的方法开展为期2周的Ⅳ期临床试验.起止时间2011年9月5日至2012年6月21日,11个中心共纳入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98例,年龄18~ 65岁、血钾5.50~ 6.50 mmol/L.治疗方案为聚苯乙烯磺酸钙口服,5g/次,3次/d,为期1周.分别于试验第0、2、4、8和14天检测血钾.结果 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1d后,98例患者平均血钾由(5.85±0.26) mmol/L降至(5.16±0.51) mmol/L(P< 0.01);治疗3d后血钾降至(4.88±0.58) mmol/L(P<0.01);治疗1周后血钾降至(4.67±0.57) mmol/L(P<0.01);停药1周后,血钾水平为(4.96±0.66) mmol/L(P< 0.01),与基线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基线值比较,观察期间血钠、血磷、血钙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便秘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9.2%),未发现与治疗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是有效、安全的,且对血钠、磷、钙无不良影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