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及预后临床分析

    作者:王海;任志平;张英俊;李亮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 治疗颅脑损伤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为临床提供科学的诊疗证据.方法 选取诊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6例,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 不同分为开颅组(28例)、微创组(30例)和保守组(28例),分别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及保守治疗,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开颅组、微创组和保守组总有效率为89.29%、93.33%、92.86%,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并发症发生例数以及复发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1、3、7 d的颅内压均明显下降,其中微创组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开颅组和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治疗后1、3、7 d的Glasgow昏迷评分均低于开颅组和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开颅组和微创组的对侧血肿厚度及中线移位情况有明显变化,开颅组和微创组与保守组的血肿厚度及中线移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微创组变化情况要大于开颅组(P<0.05).保守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开颅组和微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抢救生命是实施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通过治疗,阻止患者脑疝发生与恶化,缓解颅高压症状,清除颅内血肿.症状较轻患者进行脑膜修补,临床上需要依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的选择治疗方法 ,从而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纳洛酮在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

    作者:赵洪波;贾建戎;朱秀芝

    目的评价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庄术并纳洛酮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6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手术+纳洛嗣),B组(手术),各32例,两组均使用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清除血肿,A组另加用纳洛酮4mg.bid静滴,共用2周.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1)A组有效率(56.25%)及显效率(37.50%)均明显优于B组(25.00%、15.63%),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P<0.01).(2)存活患者中A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B组(P<0.05);A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3)A组并发症发生率较B组明显减少(P<0.05).(4)两组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并纳洛嗣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较单用手术疗效好,能明显提高有效率,降低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