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会阴侧切分娩助产技术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短期影响分析

    作者:蔡元俊

    目的 探讨分析会阴侧切分娩助产技术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短期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50例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给予不同的助产技术,观察组采取会阴侧切分娩助产技术,对照组采取非会阴侧切分娩助产技术.结果 观察组产妇盆底损伤率为10.67%,对照组产妇盆底损伤率为50.67%.观察组经阴道自然分娩产妇盆底损伤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会阴侧切分娩助产术具有对产妇盆底功能影响小,阴道恢复效果好,有利于产妇身体恢复的优势,值得在阴道自然分娩中推广使用.

  • 护理干预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作者:亓万芸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应用在产后妇女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标号和随机分组将其分为两组,对于常规实施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于实施专业盆底功能康复和优质护理干预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对护理三个月后两组产妇的盆地肌力、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等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盆地肌力评价1级显著低于对照组,4级、5级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失禁7.8%,盆腔器官脱垂9.8%;对照组尿失禁27.5%,盆腔器官脱垂25.5%,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产后实施专业盆底功能康复和优质护理干利于促进产妇盆底功能康复,并有效降低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等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经产妇阴道分娩时会阴侧切和会阴自然裂伤对盆底功能的影响研究

    作者:翟芬

    目的 探讨经产妇阴道分娩时会阴自然裂伤和会阴侧切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阴道分娩经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会阴侧切术,而观察组则为会阴自然裂伤,比较分析两组的盆底功能.结果 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的盆底肌力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的第二产程比较无区别(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经产妇会阴自然裂伤,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还有助于恢复盆底功能,值得推广.

  • 11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原因及盆底康复疗效分析

    作者:王文燕;栗国庆

    目的:探讨盆底功能障碍原因及盆底康复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治盆底功能障碍11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行盆底功能评估,按初产妇自然分娩(A组),初产妇剖宫产(B组)、经产妇自然分娩(C组)、经产妇剖宫产(D组),利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对其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原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过盆底康复治疗及训练后,盆底肌强度较治疗前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盆底功能康复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中,B组盆底康复治疗效果佳,与A组、C组及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和修复盆底组织结构与功能,有效提高妇女生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盆底功能 障碍 康复
  • 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近期效果的分析

    作者:徐慧

    目的 探究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方式的近期治疗结果.方法 选取2014年7 月-2017 年11 月在该院分娩生产的产妇152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2 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采取阴道顺产方式,观察组选用剖宫产方式,产妇于产后两个月时来院复查.依据复查结果对产妇盆地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方式的近期治疗结果展开分析.结果 两组产妇生产过程结束后疲劳度均有所提升,阴道压力及盆底肌力均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措施后,两组产妇盆底肌力及肌电压相比于治疗前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结论 妊娠和分娩对产妇阴道压力及盆底肌力的下降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产妇肌肉的疲劳程度,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方式对产妇生产过程结束后盆底肌力及肌电压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 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阴道分娩后产妇盆底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范云军

    目的 探讨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阴道分娩后产妇盆底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名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名,对照组产后42 d接受盆底肌康复治疗,观察组于产后红色恶露消失,且会阴切口无疼痛感后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对两组产妇盆底功能及性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 产后4周时,两组产妇盆底肌力、盆底肌持续收缩时间、盆底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0周时,观察组盆底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性生活质量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可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提高性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电刺激对盆底肌康复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作者:雷琴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电刺激对盆底肌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产科顺利分娩的初产妇200例并根据不同分娩方式进行分组,分为顺产组与剖宫产组.两组均在分娩后接受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及电刺激康复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盆底肌肌力情况及盆底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盆底肌肌力情况均有改善,而且顺产组盆底肌肌力情况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盆底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均有改善,而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均会造成初产妇的产后盆底肌肌力下降,产后尽早接受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及电刺激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恢复盆底功能.

  • 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的效果分析

    作者:王平

    目的 分析讨论不同时间康复护理运用于产后孕妇中对于盆地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中选择该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7例产后盆地功能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分成甲组(产后42d)、乙组(产后3个月)及丙组(产后6个月),每组29例,对3组患者的盆地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经过治疗及护理后,甲组患者的盆底 Ⅱ 类肌纤维肌电压、手测阴道横断面肌力与盆底 Ⅰ 类肌纤维肌电压等情况明显高于乙组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乙组的盆底Ⅱ 类肌纤维肌电压、手测阴道横断面肌力与盆底I类肌纤维肌电压等情况略高于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发生尿失禁情况明显低于乙组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乙组患者发生尿失禁情况略低于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盆底压力情况明显优于乙组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运用于产后孕妇中疗效显著,其中产后42 d给予有效护理效果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盆地功能,减轻患者痛苦,确保患者尽早恢复正常,值得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应用.

  • 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近期效果观察

    作者:陈荣芳

    目的 探查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并观察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探究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 以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该院进行产后42 d检查的160例产妇为样本,根据顺产和剖宫产两种不同分娩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阴道顺产为对照组,共83名;剖宫产为观察组,共77名.将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各项数据进行比较,并在进行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后对盆底治疗的近期结果进行评析.结果 在生产过后,两组产妇的阴道压力和盆底肌力均出现下降趋势,肌肉疲劳度则显示上升趋势,两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盆底肌力、肌电压经过早期盆底康复治疗之后呈提升趋势,且两组间数据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和分娩会导致产妇肌肉疲劳,使得阴道压力和盆底肌力下降,与分娩方式无关;盆底肌力和肌电压在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后得到显著提升,表明了治疗在改善产妇的产后状态上起积极作用.

  •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分析

    作者:王祥霞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评估康复治疗效果在顺产组和剖宫产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按入组要求选择河东区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产后6周的产妇纳入研究,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顺产组(n=60)和选择性剖宫产组(n=60).于产后6周进行调查、妇科检查及盆底肌力测试.对于接受了1个疗程盆底肌肉训练方案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产后9周)进行盆底相关肌电指数的测定和盆底肌力的检测,评估盆底肌肉训练的效果.采用尿垫实验法对产妇压力性尿失禁进行判断,采用传统临床分度法对患者盆腔器官脱垂程度进行判断.结果 产后6周,顺产组中,有9例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15.00%,有5例发生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8.33%.剖宫产组中,有4例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6.67%,有2例发生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3.33%.超声检查比较:剖宫产组膀胱颈角度(82.32±8.6°),顺产组(93.11±12.6°)比较,与膀胱颈旋转角度(15.72±6.60°)及(25.72±10.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康复治疗盆底肌力检测结果评分,剖宫产组分别≤3分8.33%(5/60) ≥4分83.33%(50/60).顺产组分别≤3分48.33% (29/60)≥4分51.67%(31/6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患者康复治疗盆底肌力评分高于顺产组.两组盆底肌力和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比较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顺产和剖宫产均会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产生,对有利于产妇的产后康复,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个体化指导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能明显降低产后SUI的发生率,促进孕产妇盆底组织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分析

    作者:王洪新

    目的 探究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分析.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来该院分娩的产妇100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产妇的分娩方式将产妇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将5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作为实验组,5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行早期盆地康复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分娩后产妇盆底功能.结果 两组产妇分娩后产妇盆底功能对比,实验组产妇的阴道压力、疲劳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肌力>Ⅲ级的产妇与对照组相比,肌力>Ⅲ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盆底功能对比,实验组肌力>Ⅲ级产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盆底肌力Ⅰ级、Ⅱ级、肌电压显著优于对照组,盆底肌力Ⅰ级、Ⅱ级、肌电压变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和分娩能够使产妇的应到压力和盆底肌力在到一定程度上降低,同时,能够使产妇产生疲劳,通过实施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能够对产妇的盆底功能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尤其经阴道分娩的产妇盆底功能恢复效果明显较好,能够促进产妇康复,应在产科中广泛应用早期盆底康复中治疗.

  • 不同分娩方式对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

    作者:刘鹤玲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该院9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的分娩方式,分为两组,选择性剖宫产组479例,顺产组421例.所有产妇采用Clazer盆地表面肌点评估方案进行治疗,并对产妇分娩后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盆底肌力评分以及膀胱颈移动度进行调查记录.结果 选择性剖官产组产妇发生阴道脱垂的发生率为32.15%,对比顺产组70.55%有明显降低(P<0.05);选择性剖宫产组产妇15 s内的收缩次数,明显多于对照(P<0.05);选择性剖宫产组产妇的盆底肌力评分,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 与选择性剖宫产组产妇对比发现,顺产组产妇在分娩后更容易早期发生阴道脱垂事件,明显降低了盆底的肌力作用.

  •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作用

    作者:谢生蓉

    目的 探究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以及其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月期间在该院执行分娩150名产妇, 该组产妇均在产后42 d 表现出盆底肌力≤3级,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自然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后面简称自然组与剖腹组,观察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产妇的肌力均有所改善,但自然组产妇的恢复状况明显好于剖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然组盆底损伤的概率及严重程度明显大于剖宫组, 以及对其行盆底肌肉的规范训练有助于降低产妇患发盆底功能障碍的概率,同时康复训练也是促进盆底功能恢复的主要方式之一,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的效果研究

    作者:赵春丽;魏见芳;郭玉庆

    目的 分析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7年2—9月自然分娩的孕妇入组,每入组1名产妇便征求其意见,其中对照组完成研究95名,在产后42 d 复查时,评估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若出现异常则安排康复治疗.观察组完研究99名,在产褥期即安排康复,落实出院指导.结果 6个月后,观察组Ⅰ类肌力与疲劳度异常、Ⅱ类肌力与疲劳度异常、异常外阴神经反射、检查阳性率以及自觉症状出现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褥期即开展康复护理,有助于减轻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 分析产妇产后不同时间接受康复护理对其盆底功能的影响

    作者:高慧

    目的 产妇经产后,盆底功能会出现一定的缺失,严重的会出现尿失禁等不良影响.而通过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盆底功能.然而,针对其介入时间上没有定论,该文探究不同介入时间对其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按照患者意愿对该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收治的240名产妇进行分组康复干预,并对比其盆底功能效果.结果 不同介入时间下产妇均出现了尿失禁现象,其中A组3例,B组14例,C组6例;在指标方面,介入时间的提前显著的提升了产妇盆底功能的恢复效果,并呈现出显著相关的基本趋势.其中对于阴道横断面肌力的影响为9.39%;对盆底I 型电压的影响为21.08%;对盆底II 型电压的影响为10.31%.结论 康复护理应该及早介入,产妇的护理需求应该得到普遍的重视.

  •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对腹式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盆底功能的康复疗效

    作者:王亚玲

    目的 分析联合电刺激治疗与生物反馈治疗对于腹式非脱垂的子宫全切除手术患者盆底功能康复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在该院采取腹式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依据术后治疗方式差别均分成联合组和常规组,观察盆底功能康复的情况.结果 联合组Ⅰ度、Ⅱ度、Ⅲ度例数与常规组相比,数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电刺激治疗与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改善腹式非脱垂的子宫全切除手术术后盆底功能,

  • 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的效果研究

    作者:王玉侠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采取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1月于该院产科分娩的100例健康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在产后6周(观察组,50例)与产后3个月(对照组,50例)分别采取康复护理对产妇盆地压力、盆底肌力与尿失禁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在对两组产妇分别采取了康复护理措施后,在盆底压力与盆底肌力两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尿失禁发生率为2.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在产后6周采取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产妇的盆底压力且可有效增强盆底肌力,术后尿失禁发生率更低,有助于促进产妇盆底功能的恢复.

  • 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近期效果

    作者:田华

    目的 分析探讨妊娠和分娩对于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以及采取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入院分娩的产妇182例,按照其分娩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为两组,顺产组91名,剖腹产组91名.在两组产妇分娩后对其盆底功能进行评价,并均实施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在治疗后对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再次进行评价,分析对比两组产妇盆底功能的改变.结果 两组产妇在采取不同分娩方式后,其阴道压力、盆底肌力以及疲劳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分娩方式对产妇的盆底功能影响无较大差异.两组产妇均进行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后,其盆底功能均有所改善,但顺产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剖宫产组,两组产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方式的不同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异,但在产后实施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对降低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有重要作用,而且,相较于剖宫产分娩方式,阴道分娩产后恢复效率更好,效果确切.

  •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肌肉张力的影响及对盆底功能的作用

    作者:张秀萍

    目的 观察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恢复盆底肌肉张力及对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妇产科2015年6月—2017年5月常规阴道分娩的300例产妇,在产后42 d后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取产后常规的盆底肌肉训练康复治疗,观察组在采取盆底肌肉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生物反馈联合电治疗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采取出院后随访的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康复治疗6个月后的盆底肌肉张力和盆底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后,盆底肌肉张力及对盆底功能均有所改观,其中观察组在第6个月的盆底肌肉张力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盆底功能恢复程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阴道哑铃康复训练和生物反馈联合电治疗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盆底肌肉张力和改善盆底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加以推广.

  • 综合性产后康复治疗对改善盆底功

    作者:李静

    目的 分析产后康复治疗在改善女性盆底功能方面的具体效果.方法 将1030名产后7~9周的健康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15名对照组产妇使用常规产后护理,515名观察组产妇使用综合性产后康复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实施治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力优良率为85.04%;对照组产妇的盆底肌力优良率为58.64%,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产后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盆底功能,提高产妇产后康复水平,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425 条记录 20/22 页 « 12...14151617181920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