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功能性泪溢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功能性泪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运用中医汤药+硫酸锌尿囊素滴眼液;对照组定期泪道冲洗+硫酸锌尿囊素滴眼液,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功能性泪溢的临床疗效显著.
-
老年功能性泪溢患者下睑松弛矫正术后泪膜和泪液蛋白的特点
目的:探讨老年功能性泪溢患者( FE)下睑松弛矫正术后眼表症状及泪膜和泪液蛋白的特点。方法筛选下眼睑松弛导致的老年FE患者60例(6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 A组行外侧睑板条悬吊术;B组行Kuhnt睑板三角切除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 w、1个月及3个月对患者行眼表症状评分、泪膜四项检查和泪液各蛋白测定。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0.0%,B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干眼各亚症状评分、眼表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T)、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液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w,两组患者ST、泪河高度、F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眼表各症状、OSDI、BUT、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sIgA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OSDI、BUT、ST、泪河高度、FL有统计学差异( P<0.05),但两组眼表各症状、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s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下眼睑松弛导致的老年FE患者,外侧睑板条悬吊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眼表症状、泪膜情况,同时可升高泪液蛋白,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
泪道激光治疗泪道阻塞38例
泪溢症(epihora)是指由于泪道阻塞造成正常分泌的泪液外溢,是眼科临床常见的泪道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本症由外伤、炎症、鼻腔疾病或泪道发育异常等引起,可分为婴儿泪溢、功能性泪溢和器质性泪溢.主要临床表现为双眼或单眼不自主的溢泪,遇风或遇冷加重.由于泪液不能正常排流,造成结膜囊的泪液滞留,易使致病菌的侵入,引起眼表组织的炎症,致使视力不清,眼部不适.泪液的溢出对下睑皮肤造成刺激,再加不断的拭泪,以至下睑皮肤粗糙,给病人带来不便和烦脑.泪道阻塞有许多治疗方法,如泪道冲洗、探通、泪道串线、泪道油膏注入、泪道插管术等.以上方法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治愈率低,患者痛苦大,复发率高.泪道激光引入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泪道阻塞的治愈率,且为微创手术,患者痛苦小,易接受.现将我们两年来应用泪道激光治疗的38例45眼泪道阻塞病例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泪溢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泪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7例泪溢患者分别依据其功能性泪溢或器质性泪溢分为两类,再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后平均随访患者1 a.功能性泪溢治疗组有效率95.56%,对照组有效率65.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器质性泪溢治疗组有效率97.06%,对照组有效率79.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泪溢疗效显著.
-
功能性泪溢患者泪道泵功能及泪液蛋白成分的初步研究
目的:分析功能性泪溢患者泪道泵功能及泪液蛋白成分与正常泪液的异同。
方法:功能性泪溢患者100例200眼,正常对照20例40眼。观察指标包括 Schirmer I试验、按压泪囊部时Schirmer 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同时采用ELISA测定功能性泪溢患者泪液主要蛋白含量,并与正常人的泪液对比。
结果:正常受试者按压泪囊部时与开放泪囊部时的Schirmer I测试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t=-4.008, P<0.05),而功能性泪溢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Schirmer I试验测试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t=-0.811,P>0.05)。功能性泪溢患者泪膜破裂时间缩短( t=-5.382, P<0.01),功能性泪溢组与对照组泪液蛋白含量比较,溶菌酶、白蛋白浓度降低(P<0.05),乳铁蛋白、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泪道泵功能破坏在功能性泪溢中存在重要影响,功能性溢泪患者泪液蛋白质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