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姜泗长同志生平

摘要: 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现代耳鼻咽喉科创始人之一、著名耳鼻咽喉科专家姜泗长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9月9日23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姜泗长同志1913年出生于天津市.1938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历任原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院长;第五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教授;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副院长;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耳鼻咽喉科主任、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资深院士,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专家组组长,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主编.曾当选为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47年,姜泗长抱着科学救国的强烈愿望,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深造.回国后,他以中国耳鼻咽喉科学的发展为终生追求的目标,苦学不辍,奋斗不止.1954年他调入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在此期间,他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在条件差、设备简陋的情况下创建了耳鼻咽喉科实验室,为第四军医大学的耳鼻咽喉科发展奠定了基础.1959年他调到解放军总医院,克服重重困难再度创业,创建了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使耳鼻咽喉科成为解放军总医院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国家重点学科.姜泗长同志从医60余年,为中国耳鼻咽喉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确诊了国内首例耳硬化症聋,应用局麻成功地开展了第1例治疗耳硬化症聋的内耳开窗术,打破了国外实施此项手术采用全麻的惯例,手术有效率为81.4%,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内耳开窗的基础上又成功地实施了对治疗耳硬化症聋疗效更好的镫骨底板切除术,迄今共手术4000余例,有效率达94.8%;他还自行设计了一整套内耳、中耳手术器械,其开创的手术方法及设计的手术器械在国内广泛应用;在国内首先开展颞骨组织病理学的研究工作,制作出国内第一套成人颞骨切片和一批人类内耳标本,为中国的耳病理学奠定了基础;1950年他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耳神经学的研究工作,诊治了大批患者;在国内较早地进行了听力学的系统研究工作,建立起听力室、眼震电图检查室、中枢听功能检查室及听生理实验室;50年代起对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在手术进路、移植物选择、清除病变与重建传音结构的关系上,摸索总结出一整套手术方法和经验,为2000余名患者实施了鼓膜修补术和鼓室成形术,有效率达93.1%;在国内首先开展内耳迷路电凝破坏术治疗美尼尔氏症顽固眩晕,将纤维内诊镜技术应用于检查食管、气管,为国内普遍开展此项业务起到了推广和促进作用.几十年来,在他的领导下,科室始终以聋病治疗为重点,尤其在传导性耳聋的外科治疗、爆震性耳聋、老年性耳聋、耳神经学等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取得各类科研成果57项.在他的主持下,解放军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在国内首先开展了AP调谐曲线、耳声发射、耳蜗主动机制、耳蜗微循环、毛细胞离子环境与聋病关系等一系列高尖端的课题研究,为临床上早期确定聋病性质、定位及治疗提供了客观指标."八五"期间,对"聋病、军事噪声损伤的发生机理及防治研究","爆震性聋的防治研究"及"冲击波脉冲噪声对人耳致伤机理和安全标准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运用分子生物学的先进方法探索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患者发病的分子机理,对预防抗生素引起的感音神经性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他紧跟国际医学发展步伐,不断开拓创新,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先后带领军医代表团和中华医学会代表团出访美国和日本,1986被授予法国波特曼教授基金会中国主席,1992年作为会议主席主持了国际耳鼻咽喉科会议,1998年任国际聋病协会名誉主席.姜泗长同志学识渊博、技术精湛,廉洁行医、医德高尚.几十年来经他诊治的病人成千上万,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又有普通老百姓,他都一视同仁,热情诊治,认真负责.1975年12月至1976年9月作为毛泽东主席的保健医生,参与了毛泽东主席的医疗抢救工作.他因出色完成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任务而多次立功受奖.姜泗长同志既是一位医术精良的医学家,又是一位目光远大,育人有方的医学教育家.他把人才培养视为事业延续和发展的基础,他慧眼识才、精心育才、大胆用才、扶持了一批又一批医学新秀,培养了中国几代耳鼻咽喉科专业的优秀人才.姜泗长同志不仅临床技术精湛,而且重视科研和教学工作,主编了8部专著,发表了100余篇学术论文,1950年编写的国内第一部<临床耳鼻咽喉科学>填补了国内空白.他曾获得陈嘉庚基金奖、光华基金奖、何梁何利奖以及军队重大贡献奖,奖金共计35万元.他拿出30万元,建立了"姜泗长奖励基金",奖励为医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医务工作者.姜泗长同志1961年12月入党,几十年来他追求真理,献身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被誉为我国现代耳鼻咽喉学科的一代宗师和杰出的医学教育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大会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8项,荣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3次,1989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3年9月10日,中央军委江泽民主席签发命令,授予姜泗长同志"模范医学教授"荣誉称号,江泽民主席亲笔为他题词:"技术精益求精,诲人桃李天下",总后勤部党委做出了向姜泗长同志学习的决定.这是党和国家对姜泗长同志为医学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充分肯定和褒奖.姜泗长同志的一生,是为中国医学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他深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爱戴,他的逝世,是我军和我国医学界的巨大损失.但他对党对事业的忠诚,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医学事业的执著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为人民的事业努力拼搏!我们要学习他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爱院如家的主人翁精神,为建设一流的解放军总医院而努力奋斗!姜泗长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文丽佳;杨丽;贺萌

    目的:了解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需求,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门诊收治的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患者对健康教育、运动训练、吞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需求.根据调查结果,将其分为需求组和无需求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康复需求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对象对健康教育、运动训练、吞咽训练、针灸按摩、康复支具、心理干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7个方面的康复需求评分为(3.07±0.58)分、(3.25±0.67)分、(3.12±0.61)分、(2.98±0.54)分、(2.76±0.51)分、(2.93±0.56)分、(3.02±0.59)分.以运动训练康复需求得分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病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残疾程度是影响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需求的因素(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需求存在差异,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病程、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残疾程度等为其影响因素.

  • 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及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效果观察

    作者:华英;陈亚蓉;张怡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及康复功能训练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69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及康复功能训练,入组时、出院3个月后采用Zung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出院3个月后采用烧伤健康专用量表(BSHS-A)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2组康复效果.结果: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入组时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疤痕增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关系和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及康复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 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及其与海马突触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建鸿;黄佳;宋长明;杨敏光;金婷婷;柳维林;陶静;陈立典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及其与海马突触素(SYN)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于SPF饲养的雄性SD大鼠16只分为模型组10只和对照组6只.模型组大鼠采用改良Longa线栓阻塞法制备左侧大脑中动脉梗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只模型组大鼠和6只对照组大鼠纳入实验.Zea-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法检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T2加权像(T2-weighted image,T2WI)扫描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巴恩斯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突触素SYN的表达水平.将模型组大鼠SYN表达水平与逃避潜伏期、进入错误洞口次数做相关性分析.结果:造模2h后,模型组大鼠Zea-Longa评分升高;造模24h后,T2加权像显示模型组大鼠出现脑梗死;巴恩斯迷宫数据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找到正确洞口的时间明显延长(P<0.01),其进入错误洞口次数显著明显增多(P<0.01);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SYN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相关性统计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SYN表达水平与大鼠逃避潜伏期以及进入错误洞口次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SYN表达水平与大鼠逃避潜伏期相关系数r=-0.916 (P<0.05);SYN表达水平与大鼠进入错误洞口次数相关系数r=-0.87(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可能与海马突触素SYN表达减少,从而使突触可塑性受损有关,并且SYN下降越明显,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越严重.

  • 沙盘游戏联合综合干预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恩耀;原丹;赵鹏举;李立国;杨健全;孙榛誉;徐翠香;于谦;夏斯曼;牛少朵

    目的:分析沙盘游戏联合综合干预在儿童孤独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孤独症患儿86例,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干预治疗,观察组加用沙盘游戏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及6个月时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评分、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以及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C-PEP)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及6个月后,2组ABC及ATEC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明显下降趋势(均P<0.05),且各时间点观察组ABC及ATE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6个月后,C-PEP各功能领域得分及其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患儿年龄与治疗效果存在负相关(r=-0.524,P<0.001).结论:沙盘游戏联合综合干预对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综合干预,且其治疗效果与年龄呈负相关,这对儿童孤独症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怡文;郭津

    早期干预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丰富环境刺激的教育活动,是根据婴幼儿神经发育规律,促进高危儿的潜能发挥,预防其发展为脑损伤后遗症(如智力低下、脑瘫、视听障碍和行为问题等),使其发育尽可能赶上正常儿童[1].儿童脑科学的研究表明,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是根据大脑发育关键期的神经生理变化而形成的[2].早期干预是利用大脑发育早期的代偿功能,针对高危儿等采取一系列刺激和训练活动来充分挖掘大脑的潜力,减少高危因素带来的不利后果,使存活的高危儿在体格生长、精神发育、智能发展得到改善并赶上正常儿童[3-4].

  • 音乐治疗对脑卒中肩痛伴有情绪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

    作者:陈兰;赵燕华;吴明;徐新蕾

    目的:观察音乐治疗对脑卒中后肩痛伴情绪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探究脑卒中后肩痛伴情绪障碍患者的康复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肩痛伴情绪障碍的脑卒中患者9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6例.92例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根据个体化原则联合音乐干预.干预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疼痛目测类比法(VAS),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VAS、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更低于常规组(P<0.05);2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观察组更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音乐治疗不仅可明显减轻脑卒中后肩痛,还可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改善患者的情绪.

  • 扩展Barthel指数量表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评定的信度研究

    作者:张嗣敏;毕胜;赵海红;张学敏;张祖婷;霍剑菲;冯燕

    目的:研究扩展Barthel指数(EBI)评定脑卒中患者的重测信度及评测者间信度.方法:由第1位评定者应用EBI量表对3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定,3d内再次对该患者进行评定;第2位评定者在第1位评定者初次评定后2d内再次对该患者进行评定.对不同评定者间的EBI结果进行等级间相关系数(ICC)分析以检验EBI的重测信度和评定者间信度.结果:第1位评定者两次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P<0.01);第1位评定者与第2位评定者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8(P<0.01).结论:EBI量表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评定时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及评测者间信度.

  • 踝足矫形器在脑卒中的应用

    作者:李鹏程;陈奇刚;耿春梅;和智娟;赵亚丽;宋艳萍;陈小霞;顾力华

    矫形器是康复辅助器具的一个主类,是用于改变神经肌肉和骨骼系统机能特性或结构的体外装置[1].主要功能有[2-4]:矫形、补偿、替代人体功能和辅助治疗及预防残疾.踝足矫形器(Ankle Foot Orthosis,AFO)是下肢矫形器的一个支类,是指围绕踝关节及足全部或部分的矫形器[5].主要功能是对踝足关节运动进行控制,预防和矫正踝足畸形、代偿踝足功能及保持下肢生物力学对线,促进下肢功能恢复,改善步行能力[6-7].随着脑卒中发病率及致残率增加,AFO已经成为脑卒中后患者下肢使用多的一种矫形器.

  • 有氧运动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陈晓杰;陈英伟;董建增;邱春光;桑海强;陶海龙;程栋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干预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左心结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科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22例,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2例,对观察组进行有氧步行运动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房颤复发率、左心结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2组干预前后组间窦性心率人数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后1年时,观察组窦性心率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6min步行试验的运动距离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Borg呼吸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除躯体疼痛外各生活质量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以降低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改善左心结构和运动耐力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 双重减重智能步态康复水疗训练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作者:余雨荷;许明;张泓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脑卒中和脊髓损伤等造成的肌张力过高、姿势异常[1],肌力下降及下肢骨关节病等造成的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尤其是行走功能,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信心.但在医疗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较少的康复治疗师的数量与庞大的康复患者群体的需要的矛盾日益突显[2-4].

中国康复

统计源期刊 审稿时间:1-3个月 早咨询早发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