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中国体外循环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중국체외순환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5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1403
  • 国内刊号: 11-4941/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龙村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年轻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与介入治疗的中远期临床对比观察

    作者:郭鹏飞;王嵘;肖苍松;汪成;申磊磊;高长青

    目的 对比评价45岁以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与经皮介入支架植入术(PCI)两种再血管化方式治疗患者的预后.方法 选取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心血管外科行CABG的45岁以下三支病变冠心病患者58例(CABG组),同期在心内科行PCI治疗的45岁以下三支病变患者(PCI组)与CABG组按照1∶1的比例配对.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生存率、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免除率、桥血管及支架内通畅率,比较分析年轻早发冠心病患者采用两种再血管化治疗方式的近中远期预后情况.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 CABG组与PCI组的围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远期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ABG组患者的重复再血管化免除率、桥血管/支架内通畅率和MACCE事件免除率明显高于PCI组(P<0.05).结论 对于三支病变的年轻患者,CABG和PCI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但CABG的中远期预后优于PCI治疗.

  • 机器人与正中开胸心房黏液瘤切除术后生活质量的比较观察

    作者:刘国鹏;杨明;姚名辉;王刚;王加利;王瑶;高长青

    目的 利用术后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对比观察机器人与正中开胸术式对心房黏液瘤切除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情况.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共有93位患者在本单位分别接受了常规开胸(STER组)或机器人微创(ROBO组)的心房黏液瘤切除术.利用生活质量调查量表(SF-36)评估上述患者手术后30天和6个月时的临床结果.结果 术后30天,在评价生活质量(QOL)的8个变量中,ROBO组有7个得分明显高于STER组(P<0.05).ROBO组手术后的疼痛程度及其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明显低于STER组(P<0.05).ROBO组患者手术后(0.9±0.1)个月即可回到工作岗位,但STER组患者则需要(3.3±0.4)个月的病休.结论 机器人术式同正中开胸相比,术后生活质量更高,并能较快的恢复正常生活.

  •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膈膨升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董卫;冯浩;朱丽敏;张蔚;朱德明;张海波;朱宏斌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手术相关因素与术后膈膨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体外循环术后,出现膈膨升患儿.分析诊断、体外循环时间、术中体外转流温度和手术方式等与膈膨升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出现膈膨升患儿有139例(0.91%),男94例,女45例,不同转流温度对膈膨升发病率有差异(P<0.01),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时间、二次开胸粘连分解以及手术方式对术后膈膨升发生率有差异(P<0.01).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及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易术后并发膈膨升.结论 体外循环温度低、转流及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二次开胸粘连分解会增加术后膈膨升发生率.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及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纠治术易并发膈膨升,膈肌折叠治疗术后膈膨升效果良好.

  • 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单中心临床经验

    作者:俞世强;徐学增;易蔚;金振晓;赵荣;金艳;易定华

    目的 总结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单中心临床经验.方法 2000年3月至2016年3月对3 864例心脏病开展了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男1 312例,女2 552例,年龄0.5 ~ 75(32.4±35.2)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病2 601例,瓣膜病1 011例,心房黏液瘤224例,心脏肿瘤18例,孤立性房颤9例,二尖瓣瓣周漏1例.采用胸壁3孔入路,建立外周体外循环,阻断升主动脉,冷心脏停搏液顺灌保护心肌,完成心脏手术.结果 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死亡率为0.46%,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死亡率为0.31%,二尖瓣置换或成形手术死亡率为0.79%;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连续698例全胸腔镜微创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比同期710例常规开胸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升主动脉阻闭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ICU停留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手术病死率没有显著差异,而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手术后引流量和主要并发症明显减少,术后无胸骨畸形发生.存活的患者术后随访1 ~ 192(102.3±68.1)个月,无残余分流和明显瓣膜返流,心功能明显好转.结论 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具有较好的中长期效果.

  •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矫治术135例临床预后分析

    作者:余鹏飞;朱海龙;金振晓;段维勋;梁洪亮;杨秀玲;俞世强

    目的 通过分析本中心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手术病例的预后,寻找影响手术早期及晚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本中心在2003年至2014年手术治疗的135例TAPVC患者,男/女:76/59;年龄中位数为7个月,四分位数范围1天~42个月,体重中位数为6.2 kg,四分位数范围为4.95~ 10.5 kg.按TAPVC亚型分类:心上型48.9%,心内型44.4%,心下型1.4%,混合型5.1%.单纯合并房间隔缺损的TAPVC占77.8%,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的TAPVC占22.2%,包括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二尖瓣脱垂、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弓缩窄、单心房和单心室等.结果 手术总死亡率9.9%(13/135),单纯合并房间隔缺损患者死亡率6.7%,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死亡率20%.与死亡相关的因素包括:低体重(<6 kg,P<0.001),体外循环时间>150 min(P=0.001),单心室(P=0.005),主动脉阻闭时间>60 min(P=0.043).结论 TAPVC患儿合并畸形的复杂程度,低体重,较长的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闭时间是影响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

  • 左心瓣膜置换术后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内外科治疗比较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乐;王崇;张加俊;韩林;徐志云

    目的 探讨左心瓣膜置换术后远期发生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行外科手术治疗和内科药物治疗的疗效差异,并分析影响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长海医院73例左心瓣膜置换术后远期发生重度三尖瓣关不全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其中,行手术治疗55例,内科保守治疗18例.比较两组的远期生存情况,分析影响术后远期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时间(37.2±15.2)月,随访率97%.手术组术后住院死亡3例,术后远期死亡7例.内科组出院后远期死亡8例.两组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有统计学差异(Log-rank P =0.011),手术组和内科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2.7%,88.3%,83.0% vs 83.3%,70.9%,55.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NYHA心功能Ⅳ级、血肌酐、白蛋白、总胆红素、左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大小与术后远期生存有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肌酐值(HR=1.077,95%CI:1.015-1.143,P=0.014)、左室射血分数(HR=0.569,95% CI:0.352-0.922,P=0.022)为影响术后远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左心瓣膜置换术后重度三尖瓣关不全的患者手术治疗比内科治疗有更好的1年,2年,3年生存率,但仍需进一步的随访研究.术前血肌酐值、左室射血分数是影响术后远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 200例全胸腔镜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作者:袭洁;马增山;孙厚荣;吴树明;江巨棋;刘凯

    目的 总结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200例全胸腔镜心脏手术,其中房间隔缺损92例,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室间隔缺损36例,二尖瓣病变66例,左房黏液瘤3例,肥厚型心肌病1例.ECC采用浅、中低温,186例行股动、静脉插管,14例行股动、静脉及右颈内静脉插管.119例患者ECC中予以负压辅助静脉引流107例手术采用含血停搏液灌注法心肌保护,心脏不停跳93例.结果 200例患者除1例术中死亡外,其余全部痊愈出院.ECC时间38~ 279(112.4± 31.6)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35~ 170(89.2±26.8) min.术后5~20 d痊愈出院.出院患者随访时间3 ~ 24个月,结果满意.结论 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ECC是安全、可行、微创的,ECC期间需加强监护及防治各种并发症.

  • 肺动脉内膜剥脱术体外循环管理

    作者:胡强;于坤;高国栋;王子珩;管玉龙;段欣;马金辉;黑飞龙

    目的 总结评估观察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中体外循环(CPB)管理方法的安全性.方法 10名患者均使用离心泵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体温均降至鼻咽温17~19℃,直肠温度21~24℃.心肌保护均采用康斯特保护液(HTK液).患者术中常规超滤.结果 患者肺动脉平均压和肺血管阻力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均无与CPB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无死亡病例.CPB时间为(205.42± 15.47)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20.45± 10.43) min,DHCA时间为(46.91± 11.32) min.患者术后常规镇静清醒时间为(30.25±9.82)h,机械通气时间为(45.38± 15.57)h,ICU滞留时间为(88.59±9.75)h.结论 DHCA结合脏器保护等综合措施应用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PEA术,是安全可行的CPB方法.

  •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的80例体外循环经验回顾

    作者:戴劲;张云;田海娇;刘岩;顾松;吴安石;苏丕雄

    目的 回顾性分析北京朝阳医院80例体外循环下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TE)临床结果,总结围体外循环期的管理经验.方法 收集北京朝阳医院2002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体外循环下PTE的相关临床与术后的随访资料.结果 共完成PTE 8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5±12)岁.其中67例PTE术中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方式,13例PTE术中采用深低温低流量方式.体外循环时间(278.0±72.7) min,阻断时间(123.1±31.1)min,辅助时间(94.9±41.4) min,停循环总时间为(38.3± 14.5) min.术后气管插管时间(97.2±70.5)h,术后ICU停留时间(9.5±6.0)d.结论 PTE是治疗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治疗方法,围体外循环期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整体手术团队通力协作有助于改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主动脉弓滑动成形术治疗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

    作者:蒙强;易蔚;金振晓;刘洋;段维勋;梁洪亮;李婷;孙国成;朱海龙

    目的 总结运用主动脉弓滑动成形技术治疗主动脉缩窄合并弓发育不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间采用主动脉弓滑动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患儿8例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2~21(7±5.4)个月,体重4~10(6.6±1.7) kg,男性6例,女性2例.均经过胸骨正中切口在深低温体外循环下一期完成手术,根据患儿主动脉病理解剖的不同,主动脉弓滑动成形方法略有不同,以达到好的解剖矫治效果.结果 8例患儿均成功完成手术.全组无死亡,未出现肾功能障碍及神经系统功能并发症.术后定期随访6~20(16±5.6)个月,末次随访患者下肢收缩压均高于上肢收缩压0~ 15(8.9±3.2)mm Hg,未发现再狭窄发生.结论 主动脉弓滑动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缩窄合并弓发育不良具有良好的近远期效果.

  • 失血性休克后深低温救治-复苏小型猪模型的建立

    作者:刘宇;张永;韩劲松;尹宗涛;王辉山

    目的 为探讨建立猪失血性休克后深低温停循环救治和延迟复苏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对10只小型巴马香猪行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插管,通过颈总动脉插管放出实验动物40%血量建立体克模型,30 min后开始体外膜肺氧合(EC-MO),转流降低直肠温至15℃时,暂停循环60 min后转流复温,直肠温恢复到术前水平后脱离ECMO,呼吸机辅助呼吸直至脱离呼吸机,观察实验猪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存活情况.结果 8只实验猪在钾离子浓度(17.2±6.31) mmol/L时心脏停搏;在钾离子浓度(8.3± 1.82) mmol/L,直肠温(23.19±2.82)℃时心脏自动复跳并能够脱离呼吸机,脱机后2h内血流动力学稳定.2只实验猪脱离ECMO后死于循环障碍.结论 失血性休克后深低温救治-复苏小型猪动物模型可成功建立,为探讨外伤或战伤后心脏和大血管损伤后救治提供了实验基础.

  • 新型无血预充大鼠深低温停循环模型的建立

    作者:曾庆东;李勇男;周玉姣;孙燕华;刘铭月;刘刚;吉冰洋

    目的 在于建立温度可控的大鼠深低温停循环(DHCA)模型,为研究DHCA相关器官损伤及保护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共15只SD雄性大鼠,分为两组:DHCA组(18℃~20℃,n=8),常温体外循环组(n=7).七氟烷诱导麻醉,颈静脉置入自制多孔静脉引流管为静脉引流端,左侧股动脉体表分支24 G套管针穿刺监测血压,鼠尾动脉20 G套管针穿刺为动脉灌注端.DHCA组体外循环开始后常温维持5min后开始降温,30 min降至目标温度后停循环30 min,复温30 min至35℃以上停机,停机后呼吸机维持20 min.常温体外循环组大鼠维持常温体外循环.各组均分别于术前,术中15 min,复温后20 min,停机前,术后48 h,术后14d,术后30 d七个时间点抽取血气分析,记录各时间点血气值,并于术中实时监测记录动脉压及心率.结果 DHCA组有1只大鼠死亡,其余14只大鼠均顺利完成实验过程,并于术后30 d麻醉状态下处死取材.术中血糖随时间的推延逐渐上升,且在复温至停机期间DHCA组升高较常温体外循环组更明显(P<0.05).术中及术后两组乳酸水平均明显上升,且在停循环后DHCA组较常温体外循环组上升更为明显(P<0.05),术后15 d时两组乳酸水平均明显回落.结论 本实验成功采用将大鼠全身血液引出的方法,诱导心脏停跳,模型温度及麻醉深度精确可控,成功建立了DHCA模型,成功率高,术后存活率高,简便易行,可用于研究DHCA对大脑及其他脏器的影响,同时使DHCA后对大鼠神经功能评价的研究成为可能.

  • 褪黑素抑制磷酸钙诱导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作者:刘振华;李步潆;段维勋;金振晓;俞世强

    目的 观察褪黑素(Mel)对磷酸钙诱导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SMCs)凋亡的影响.方法 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的血管SMCs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PBS)、磷酸钙(CaPO4)组、磷酸钙+褪黑素(CaPO4+Mel)组,Mel又按浓度分为0.1 mmol/L,0.5 mmol/L,1 mmol/L,2 mmol/L四组.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变化,TUNEL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印迹法测定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Bax表达.结果 CCK8法检测显示褪黑素可以抑制CaPO4诱导的SMCs凋亡,促进其增殖,并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以1 mmol/L作用6h显著.褪黑素作用6h后,TUNEL检测显示CaPO4诱导的SMCs凋亡明显减少(P<0 01),Western blot结果分析显示,与CaPO4组比较,caspase3表达明显下降,同时,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P <0.01).结论 褪黑素可以抑制CaPO4诱导的SMCs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aspase3和Bax蛋白,上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 间充质干细胞与缺血性心脏病

    作者:倪清蓉;洪环宇;孔静;侯慧媛;梁宏亮;金振晓;刘金成

    缺血性心脏病是现代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心肌细胞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终末分化细胞,缺血坏死或凋亡后再生困难,因此,目前临床所有的再血管化治疗难以恢复已死亡的细胞.干细胞疗法为缺血性心脏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中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获取相对容易,免疫源性低,不涉及道德伦理学及法律问题,在体外培养容易大量扩增且仍然保留“干细胞”特性,而成为修复损伤心肌的佳候选细胞.

  • 一次性使用膜式氧合器注册技术资料基本要求

    作者:骆庆峰

    近年来,随着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和医保水平的提高,一次性使用膜式氧合器产品的申报注册数量日益增多.为更好地帮助生产企业撰写注册技术资料,提高技术审评效率,本文总结近期技术审评经验,参考相关法规[1-3]、产品生产实践和技术标准,编写了一次性使用膜式氧合器(以下简称“膜式氧合器”)注册技术资料基本要求,以供生产、技术审评等单位部门参考.

中国体外循环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6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6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