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产负债表的局限性对融资决策的影响
摘要: 随着全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城镇医疗保险地域限制的逐渐放宽,使得医疗卫生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医院扩大接诊能力、更新医疗设备和改善就医环境等资金需求与医院自有资金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如何合理利用外部资金来增强医院的竞争实力,确保医院资金营运的良性循环,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级医院领导层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其中,医院资产负债率又是影响医院对外融资规模的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对医院资产负债表的几点局限性的深入分析,旨在明析医院真实的负债能力,并为各级医院管理层作参考.
-
深化乡镇卫生院改革的实践与体会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现辖2市4县4区,总人口486万人,农村人口占76%.近年来,我们以解决群众就医难为目的,以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为突破口,巩固、完善和发展农村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提高乡镇卫生院综合服务功能,满足了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
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浅见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试点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由于客观上二元经济历史延续的影响,及其制度本身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上的缺陷,使得其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从对该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宗旨出发,提出了一些健全和调整的具体建议和措施,从而达到解决现行制度存在问题之目的.
-
甘肃省农村居民选择住院医疗机构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对影响甘肃省农村居民选择住院医疗机构的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利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甘肃省农村居民选择住院医疗机构的主要因素是疾病类型、住院天数、收入、职业和性别.结论:提示应加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卫生政策,满足弱势人群基本的住院服务需求,改进患者获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关键词: 二项Logistic回归 卫生服务需求 住院病人 -
新农合由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建议
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国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矛盾,促进农村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旨在减轻农民看病负担,为广大农民提供医疗保证.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现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家性政治决策,而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则属于个人经济决策;在现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个人缴费筹资与家庭账户补偿模式运作过程中,政府管理成本大、投资效益低,增加了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负担.因而,建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以考虑走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道路,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
-
从我院实行单病种收费看农村如何"医改"
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一级医院推行单病种收费的良性运转,探索农村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的机制,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原则,提高农民和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同时,要引入市场机制,推行单病种收费结算方法.为解决农村一级医院公信力低的问题,可试行改变我国医生单地点行医政策,以弥补农村或社区医院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
-
发展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社会制约因素分析
结合人们以往的研究和实践,在对中国中部地区的1个县进行较深入的解剖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发展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社会制约因素.
-
农村慢性病患者在多类医疗机构就诊情况分析
根据甘肃省4个县农村居民的抽样调查资料,对农村慢性病患者在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就诊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指出了有关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陕西省户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分析——实施1年后农民的态度及认知
陕西省户县自2005年初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了解该制度实施1年后农民的认知及态度,为调整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户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对50个样本行政村的1 978名农民进行了调查走访,从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知晓、参加和评价,到农民对门诊和住院报销情况的认知,以及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的选择等内容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农村居民伤害与其他病种住院经济负担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因伤害住院的患者(以下简称伤害患者)和其他病种住院患者(以下简称其他患者)的总费用、住院费用和灾难性卫生支出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伤害患者的住院经济负担及其对伤害患者家庭生活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伤害患者的住院经济负担显著高于其他患者,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高,灾难性卫生支出的相对差距与其他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与经办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国家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工作已从试点步入了全面推进的阶段,但目前,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和乡级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与经办体系并不完善,体系的链条在某些方面存在缺失,职能不能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人力欠缺并且队伍不稳定,财政投入不足,导致该体系在制度的全面发展时期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应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政策规范;优化岗位设置,加强经办队伍建设;还应加大投入,为体系良性运转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