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rabismus & Pediatric Ophthalmology 중국사시여소아안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0.8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28X
- 国内刊号: 11-3256/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青少年近视佳矫正视力临床分布及分析
目的 分析青少年近视按佳矫正视力的低屈光度原则验光其矫正视力分布,给青少年近视验光配镜工作和相关眼科临床工作提供视力参考.方法 统计2010、2011两年间来我院视光学诊疗中心验光的青少年近视患者,年龄8~18岁,共22161人(44322只眼),依据佳矫正视力分组:<0.8组、0.8组、1.0组、1.2组、1.5组、2.0组.结果 <0.8组578只眼、0.8组1604只眼、1.0组10024只眼、1.2组18208只眼、1.5组9776只眼、2.0组4132只眼.经单变量的,检验,P<0.05,青少年近视佳矫正视力分布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少年近视的验光配镜原则应是佳矫正视力的低屈光度.
-
眼球后退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并分析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4至2011年14例眼球后退综合征合并斜视患者的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9例患者为Duane征Ⅰ型合并内斜视,5例患者为Ⅱ型合并外斜视.内转时同时伴有眼球上/下转现象者10例,有明显代偿头位者4例.根据斜视类型,斜视度数以及内转时是否伴有眼球上/下转现象选择内外直肌后徙或加下斜肌减弱术.以术后斜视度≤±10Δ为正位.结果 12例患者术后眼位正位,斜视度≤±10Δ,占总数86%.所有患者术后眼球后退及睑裂变小体征均得到改善.6例患者眼球的上/下转现象消失,4例改善.4例有明显代偿头位患者术后头位消失.结论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方法与常规斜视手术不同,其斜视度与手术量无明显对应关系,原则上不主张在患眼行加强术,当眼球内转时伴有明显上转或下转现象时可行内外直肌同时后徙术,必要时可考虑下斜肌手术.术前牵拉试验及术中彻底消除牵制因素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 斜视 -
分离性水平斜视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分离性水平斜视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5例分离性水平斜视病例.结果 分离性水平斜视临床特征1.分离眼呈间歇性不对称的水平偏斜,以向外分离多见,可双眼发生不对称的分离;2.斜视角变化大,难以用三棱镜准确中和;3常合并垂直分离、眼震和弱视.治疗首选外直肌后徙或超常量后徙术.合并分离性垂直斜视者若同时伴下斜肌亢进,选择下斜肌转位术;不伴下斜肌亢进,选择上直肌后徙术.结论 分离性水平斜视临床少见,主要表现为眼球不对称或单侧的外飘,且不符合Hering法则.外直肌后徙或超常量后徙术治疗分离性水平斜视临床效果比较满意.
-
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的效果.方法 选择38例中度、重度眼睑及面肌痉挛患者,应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结果 随访6个月~3年,其中30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7例明显缓解,1例无效.37例患者均在注射后3~4个月复发.复发的37例,28例选择重复注射,所有注射A型肉毒毒素的患者均未出现全身副作用,但注射后20例患者(55.6%)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眼,角膜点状染色.结论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中、重度眼睑及面肌痉挛安全、有效.但应注意在注射前后检查眼表情况,注射后常规使用人工泪液.
-
影响青少年近视矫正视力低下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 分析近视性屈光不正儿童矫正视力低于正常的原因,为提高患儿视觉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在我院初诊的近视患儿68例(130只眼),年龄6 ~11岁,矫正视力均低于1.0,测量调节灵敏度、正相对调节、负相对调节并记录,采用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散瞳验光,6个月一次,记录验光结果,随访1年.结果 屈光度越大,眼对模糊像的敏感性越低,其中61.83%的患儿调节滞后,13.74%患者调节超前,24.43%患儿调节正常,通过正确戴镜、对症训练,79.39%患儿矫正视力达到1.0,20.61%患儿视力提高.结论 近视儿童矫正视力低于正常不仅与屈光度高低有关而且与调节功能异常有关,尽早戴镜并视觉训练是必要的.
-
轻中度远视性弱视儿童视网膜明视负波研究
目的 研究轻中度远视性弱视儿童在不同颜色和强度的背景光和刺激光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明视负波(Photopic negative response,PhNR)的反应.方法 对32例(41只眼)远视性弱视儿童和18例(18只眼)正常儿童进行视网膜PhNR检查,记录PhNR的振幅和潜伏期,分析比较不同程度远视性弱视儿童PhNR的特征.结果 在亮度为20cd/m2蓝色背景光,1 cd·s/m2红色光线刺激下,三组PhNR振幅有差别,P<0.05;在亮度为40cd/m2蓝色背景光,3cd·s/m2及7cd·s/m2红色光线刺激下,在亮度为30cd/m2白色背景光,3cd·s/m2及7cd·s/m2红色光线刺激下,中度弱视组PhNR振幅较轻度弱视组高,P<0.05;其余刺激条件下,三组PhNR振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光线刺激条件下,轻度、中度弱视组和对照组PhNR潜伏期均无差别,P>0.05.结论 中度远视性弱视儿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对特定强度和颜色的刺激光敏感,PhNR振幅增高明显,而潜伏期正常.
-
2769例先天性泪道阻塞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有效措施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患儿2769例,采用局部按摩、加压冲洗保守方法治疗,治疗无效或家长要求手术者行泪道探通术,观察各治疗方法的治愈率.结果 经按摩、冲洗或探通共治愈3498只眼,总治愈率达98.48%,其中保守治疗治愈率达32.92%,探通手术的治愈率可达97.77%.结论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患儿,早期进行保守治疗十分必要,可大大提高自愈率,而泪道探通术是简单易行、治愈率高的方法.
-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2例眼球后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和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12例眼球后退综合征患者,2例原在位基本正位,轻微代偿头位,未行手术治疗,仅矫正屈光不正和治疗弱视.10例行单眼内直肌和(或)外直肌后徙术或双眼内直肌后徙术.术后眼位正位,代偿头位消失或减轻,眼球后退、睑裂变化明显改善.3例患者合并内转眼急速上转现象,Ⅰ型2例行上直肌后徙术,1例同时行下斜肌切断术.Ⅲ型1例行单眼内外直肌同时后徙术.随访3个月~1年,疗效稳定.结论 典型的DRS诊断并不困难,不同类型DRS的临床表现不同,详细的术前检查和合理的手术设计对眼球后退综合征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儿童异常瞬目21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异常瞬目的发病原因及其治疗措施.方法 分析2160例异常瞬目儿童的生活习惯、临床表现及眼部检查结果,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2160例异常瞬目儿童中有眼表疾病1693例(78.38%),屈光不正1231例(57.00%).经对症治疗、克服不良生活习惯、调节心理等综合措施,1411例(70.87%)6个月内频繁眨眼症状消失,304例(15.27%)自觉症状减轻,276例(13.86%)自觉症状无改善.结论 眼表疾病和屈光不正是儿童异常瞬目的主要病因,平时不良的用眼及生活习惯是常见的诱因.细致认真的检查及询问病史是做出正确诊断的关键,通过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
局麻下常量手术术中调整眼位治疗大角度共同性外斜视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在局麻下采用常量手术术中调整眼位至轻度过矫10Δ ~15Δ的方法治疗大角度共同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 对40例≥-80Δ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按照常量手术设计在局麻下行双眼外直肌后退联合主斜眼内直肌截除术,术中调整眼位至用三棱镜交替遮盖,33cm保留斜视度为+10Δ ~ +15Δ后结束手术.观察术后24h、3个月及6个月眼位.结果 为在术中达到轻度过矫+10Δ~+15Δ,大部分大角度外斜视需要行3条常量水平肌手术,少数>-100Δ者需要行4条常量水平肌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手术成功率87.5%.结论 在局麻下手术的大角度共同性外斜视,采用常量手术且术中调整眼位至手术结束时视近过矫10Δ~15Δ的方法可以抵消外斜漂移而提高了远期手术正位率.
-
探讨鼻咽通气道在小儿眼科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
目的 探讨鼻咽通气道在小儿眼科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70例择期眼科手术患儿,采用鼻咽通气道保证呼吸,分别记录基础麻醉前(T0)和置人鼻咽通气道麻醉后1min(T1)、5min(T2)、10min(T3)、20min(T4)、30min(T5)时患儿的SBP,DBP,HR,SPO2,PetCO2,VT,RR.结果 T2、T3时,VT与T0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其它监测结果与T0比较均无明显差距(P>0.05).结论 应用鼻咽通气道在小儿眼科手术麻醉中,能防止舌后坠、痰堵以及反流误吸,保证呼吸道通畅;且对咽喉部刺激小,可尽快拔管.作者认为此方法安全可行.
-
单侧先天性下直肌缺如一例
先天性眼外肌缺如较为少见,常见于颅面综合征,而不伴颅面综合征的单纯眼外肌缺如更为罕见,以单侧缺如较为多见,临床上以下直肌缺如报道多见,现报告我院近期诊治的先天性下直肌缺如伴下斜肌肌止端异位一例.
-
先天性白内障鸟脸畸形综合征合并双眼先天性上下泪小点缺如及骨性鼻泪管闭锁一例
先天性白内障鸟脸畸形综合征,或称Hall-ermann-Streiff综合征(1948)或Ullrich-Fremerey-Dohna综合征,或Francois综合征,是一种下颌—眼—面部—颅骨发育不全的综合征,临床非常少见[1].儿童先天性泪小点缺如也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先天异常,通常是一侧的下泪小点缺如相对比较多见,双眼先天性上下泪小点都缺如的情况更为罕见.复习以往关于先天性白内障鸟脸畸形综合征的文献,未见有关于泪道缺陷的描述,而笔者报告1例鸟脸畸形的病例同时合并先天性双眼上下泪小点缺如及骨性鼻泪管闭锁,现汇报如下.
-
激光笔致儿童黄斑损伤一例
近些年来,时有玩具性激光笔伤眼的病例报告[1,2].我们曾治疗一例激光笔致儿童黄斑部损伤病例,为了加深对这种损伤的认识,减少或预防激光笔伤眼事故的发生,现报告如下.患儿,男,10岁,因右眼看激光笔后视力下降2天,于2012年2月26日就诊.患儿玩耍玩具性激光笔数天后,激光笔杆的接头处出现松动,患儿用胶布缠绕,为试看是否修理好,以右眼盯看笔头,笔头突发绿色激光,持续约ls,后感右眼前发黑,经约数分钟,视力部分恢复,但中央总有一黑物遮挡.既往身体健康、双眼视力正常.
-
知觉学习治疗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合并斜视一例
弱视是视觉发育敏感期的空间视力损害为特征的一组视力不良综合征,大多跟早期视觉经历异常相关,如双眼失衡(斜视)、成像质量下降(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或散光)、形觉剥夺(先天性白内障)等[1].多数学者认为8岁以后,即视觉发育敏感期结束后,对患者的治疗很难凑效,因此,大龄弱视患者被归为难治性弱视.成人弱视患者是年龄较大的一类大龄弱视患者,以往的观点认为该类弱视患者是不可治愈的,往往放弃治疗.本中心接诊1例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合并斜视患者,尝试用知觉学习疗法治疗并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该病例报道如下.
-
双眼视觉新认识及弱视治疗新角度
双眼视觉的研究随着对脑科学研究的重视和深入,已超越了眼科界的范畴,成了国内外高科技研究的热门话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运用现代高技术对弱视形成的心理物理、神经生理病理过程和变化特征进行了多方位探讨和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弱视发生的双眼视研究使人们能够全面、准确地理解弱视发生的神经机制,对寻求弱视治疗和视功能重建的新途径有所帮助.人们对双眼视觉的认识也随着对弱视治疗的不断发展在不断深化.现就双眼视觉新认识和弱视治疗的新角度作一概述.
年 | 期数 |
2018 | 01 03 |
2017 | 01 02 03 04 |
2016 | 01 02 03 04 |
2015 | 01 02 03 04 |
2014 | 01 02 03 04 |
2013 | 01 02 03 04 |
2012 | 01 02 03 04 |
2011 | 01 02 03 04 |
2010 | 01 02 03 04 |
2009 | 01 02 03 04 |
2008 | 01 02 03 04 |
2007 | 01 02 03 04 |
2006 | 01 02 03 04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1996 | 01 02 04 |
1995 | 01 02 03 04 |
1994 | 01 02 03 04 |
1993 |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