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实施血液净化质量控制有关问题
摘要: 河南省卫生厅于2005年元月批准成立了"河南省血液净化治疗质量控制中心",并挂靠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同年6月成立了以赵显国教授为主任委员的"河南省血液净化质量管理专家委员会";7月印发了"河南省医疗机构血液净化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8月份转发"卫生部关于印发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的通知;9月份下发了"河南省医疗机构血液净化室评审验收标准"的通知,同时印发了"河南省血液净化技术人员岗位培训方案".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安腿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安腿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病例信息和临床检测结果,分析不安腿综合征的发生及其可能危险因素.数据比较成组t或t'或卡方检验完成.回归采用Logistic分析探索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安腿综合征发生率为21.5%(95% CI 15.60%~27.41%).单因素分析时,未见个人基本情况(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透析时间)、个人生活习惯(吸烟、饮酒)、机体营养状况(血清总蛋白)、肝脏损伤程度(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移酶、碱磷酶)、透析有效性状况(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尿酸)、血气状况(二氧化碳结合力)、血清离子状况(阴离子间隙、K、Ca、P、Fe)、代谢状况(三酰甘油、胆固醇)及激素(甲状旁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与不安腿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高(OR=0.68,95% CI 0.49~0.94,P=0.02)和阴离子间隙高(0R=0.48,95% CI 0.28~0.83,P=0.01)等因素是保护因素.吸烟(0R=4031.32,95% CI 25.99~625413.34,P=0.00)、血清总蛋白高(OR=1.40,95% CI 1.02~1.92,P=0.04)、血清尿素氮水平高(OR=1.59,95% CI 1.19~2.52,P=0.00)、血清钾浓度高(OR=8.86,95% CI 1.39~56.38,P=0.02)是不安腿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论 不安腿综合征的发生可能是个人因素、个人生活习惯、机体营养状况、透析有效性状况以及血清离子状况等因素联合发生作用所致.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不安腿综合征 危险因素 logistic分析 -
上海市单中心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调查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情况.方法 记录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自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新进入血液透析患者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不同血管通路的选择概况,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使用和长期导管插管手术患者原发病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年血液透析患者共1102例.其中新入血液透析患者667例(60.5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35例(39.47%),94.94%患者每周透析3次.667 例新入透析患者分别选择临时导管81.26%、长期导管4.20%、AVF14.54%.435例维持透析患者分别选择临时导管1.84%、长期导管13.56%、AVF83.91%、人造血管0.69%.中心共施行AVF手术504例次、长期导管74例次和临时导管301例次:AVF手术中71.83%患者首选左前臂;选择右颈内静脉在长期导管和临时导管中分别为48.65%和87.04%.内瘘选择吻合血管依次为桡动脉-头静脉75.40%,肱动脉- 正中静脉16.87%,肱动脉-贵要静脉2.98%,桡动脉-贵要静脉2.38%,肱动脉-头静脉2.38%.瘘管吻合方式主要为端端吻合52.60%,端侧吻合36.44%,侧侧吻合10.96%.收治患者AVF发生并发症 173例,占总透析人数的15.7%,血栓125例占并发症总例数72.25%,其余依次为缺血14.45%,狭窄 8.67%,肿胀手4.62%.长期导管年平均感染率为0.07次/1000导管日.结论 新入透析患者中选择临时导管比例较大,说明国内患者大多数仍然不能提前准备瘘管.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则绝大多数选择AVF,聚四氟乙烯(poly tetra fluoro ethylene,PTFE)人造血管相对偏少,留置长期导管后许多患者由于方便性不愿进一步手术.减少内瘘并发症依然是临床工作者的研究目标和方向.
-
腹膜透析患者血清CHI3L1、FABP4水平和容量超负荷及蛋白质能量消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血清CHI3L1、FABP4、容量超负荷及蛋白质能量消耗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纳入160例临床状况稳定、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规律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通过ELISA方法测定血清CHI3L1及FABP4浓度.根据多频生物电阻抗原理测定患者体成分,以水负荷(overdydration,OH)值来评估腹膜透析患者的容量负荷状态,OH值≥2L为容量超负荷,OH值<2L为容量正常.纳入分析的生化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尿毒氮、血肌酐、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根据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 energy wasting,PEW)诊断标准,将入组腹膜透析患者分为蛋白质能量消耗组(PEW组)和非蛋白质能量消耗组(非PEW组). 结果 腹膜透析患者血清CHI3L1和FABP4水平呈正相关(r=0.273,P=0.001).血清CHI3L1水平与容量超负荷呈负相关(r=-0.191,P=0.020),与肌肉重量呈负相关(r=0.443,P=0.000).血清FABP4水平与容量超负荷呈负相关(r=-0.172,P=0.040),与肌肉重量呈负相关(r=-0.188,P=0.025).与容量正常组相比,容量超负荷组的血清CHI3L1水平更低(289.6±117.9ng/ml比335.3±119.3ng/ml,t=2.349,P=0.020),FABP4水平也更低[152.0 (131.6,194.6) ng/ml比170.0(132.0,374.9) ng/ml,z=-2.051,P=0.040].容量超负荷患者的PEW发生率更高(61.7%比42.3%,x2=5.756,P=0.013),但是PEW组和非PEW组的CHI3L1、FABP4水平无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EW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容量负荷(OR=2.744,95%CI 1.190~6.327,P=0.018)、血清白蛋白(OR=0.837,95% CI 0.734~0.955,P=0.008)和肌肉重量(OR=0.936,95% CI0.891~0.982,P=0.007). 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的血清CHI3L1、FABP4水平显著升高,首次发现两者呈正相关且均与容量超负荷呈负相关,并与肌肉量负相关;PEW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低白蛋白血症、低肌肉量及容量超负荷,而与CHI3L1、FABP4水平无关.
-
个体化治疗模式对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血压变异度的影响
目的 了解高血压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居家血压变异度状况,并观察根据HD患者高血压发病机制进行个体化治疗后,HD患者居家血压变异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北京朝阳医院肾内科透析室部分稳定维持性HD患者进行家庭血压(Home-BP)监测,了解HD患者居家血压变异度情况,以居家血压的变异系数表示血压变异度.并以家庭收缩压≥150mmHg (1mmHg=0.133kPa)为未控制的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对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生物电阻抗监测、透析前后血清钠测定、药物使用情况调查,了解水、钠负荷及药物应用合理性情况,进而针对性地分别进行降低干体质量、应用低钠透析液和合理使用降压药物的干预措施.随访2个月,观察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度情况. 结果 共有105例稳定维持HD患者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患者居家血压变异度为(4.8±2.2/5.0±2.4)%.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有60例(57.1%),经个体化降压治疗后,居家血压从(166.3±12.6/87.5±11.7) mmHg降至(154.1±14.2/82.6±11.4)mmHg(P<0.001,t=7.223; t=4.796,P<0.001),收缩压变异度由(4.9±2.2)%降至(4.6±2.5)% (P=0.340,t=0.961).其中30例容量超负荷患者,予降低干体质量后,家庭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变异系数分别下降0.4%和0.1%(P=0.027,t=2.329;P=0.041,t=2.138).12例患者应用低钠透析液(136mmol/L)后,居家血压下降,血压变异度无明显改变.其余18例容量负荷正常、未使用低钠透析的患者通过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和αβ受体阻滞剂等,居家血压下降,血压变异度减小,但未达统计学差异.结论 针对高血压HD患者高血压的病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家庭血压及血压变异度.
-
腹膜透析患者血清BNP水平与氧化应激状态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清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选取持续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81例,12名尿检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氧化应激指标采用血清晚期过氧化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根据血BNP不同程度分为3等分组:A组BNP<128.63pg/ml、B组BNP128.63~211.65pg/ml和C组BNP>211.65 pg/ml,分析BNP与氧化应激状态及临床指标的关系. 结果 CAPD患者氧化应激指标血清AOPP、MDA和BNP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OPP水平在BNP升高组[B组(132.54±43.20) pmol/L和C组(152.97±42.78) pmol/L]均显著高于A组(118.96±34.98)pmol/L,且C组与B组比较显著升高;SOD水平在B组(48.13±27.43)U/ml较A组(64.51±24.26) U/ml显著下降,随着BNP进一步升高SOD水平[C组(74.69±25.74)U/ml]显著高于B组,而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DA水平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AOPP和MDA与BNP均呈显著正相关,SOD与BNP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超负荷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两者可能共同参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脑钠肽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
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的活性变化及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浓度水平,探讨血液透析对ESRD患者此炎症指标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20例ESRD进行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透析中2 h及透析完毕后外周血8 ml,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利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CRP的浓度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LpPLA 2的活性变化.结果 在透析前,ESRD患者血清CRP的浓度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 P<0.01);而LpPLA2的活性在ESR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透析完毕后,血清CRP浓度水平与透析前、透析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LpPLA2 的活性在透析中及透析完毕后均较透析前明显提高(P <0.01).结论 血液透析对ESRD患者会产生微炎症状态,此炎症反应状态或许部分是通过提高LpPLA 2的活性来介导的.
-
杂合式血液净化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本文研究应用杂合式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透析中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影响.方法 选取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血液透析中心MHD患者40例.首先应用普通血液透析治疗8周,然后应用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8周,记录每周第1次透析前、透析过程中每小时及结束后所有血压值,计算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的平均值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以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表示透析中收缩压和舒张压BPV.计算比较不同治疗模式透析中BPV的差异.结果 共4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中收缩压CV为6.45±1.78,舒张压CV为4.85±2.12.进行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后收缩压CV为2.97±0.82,舒张压CV为1.67±0.43.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SBP-CV:t=3.894,P=0.004).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和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后SBP-SD、DBP-SD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DBP-CV: t=2.326,P=0.0237),而平均SBP、平均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患者在应用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后,无论是透析中收缩压BPV亦或是舒张压BPV均有明显改善,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
腹膜透析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8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3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150pg/ml(A组,n=36),iPTH为150~300 pg/ml(B组,n=36),iPTH>300pg/ml(C组,n50).彩超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统计腹膜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发生率,对腹膜透析患者血清iPTH与射血分数(EF)、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进行相关性研究.同时分析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C反应蛋白(CRP)、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BNP)、腹膜透析氮质清除指数(腹膜透析Kt/V)、腹膜透析龄等指标对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结果 本组122例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共74例,发生率为60.7%,其中男性41例(55.4%),女性33例(44.6%).60岁以上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共38例(51.4%),60岁以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共36例(48.6%),左心室肥厚组患者平均年龄56.20±14.57岁,非左心室肥厚组患者平均年龄54.17±15.21岁,两组患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t=2.452;P=0.230).iPTH与EF呈负相关(P=0.004),与IVST、LVMI呈正相关(P分别为0.001和0.02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P=0.013),糖尿病(P=0.015),iPTH (P=0.035)均与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显著相关. 结论 本组腹膜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发生率为60.7%.iPTH升高与左心室肥厚及左心收缩功能改变显著相关.
-
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单中心横断面研究
目的 了解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骨代谢及骨病控制情况,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的113例患者肾性骨病指标进行调查,并与美国肾脏病基金会慢性透析患者骨代谢和骨病控制指南(简称"指南")进行比较,以观测其达标水平.分析其与年龄、性别、尿素清除指数(Kt/V)、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透析时间、肾功能、血压、血红蛋白(Hb)、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相关性.结果 113例患者中,有61例(54.0%)血清钙浓度、45例(39.8%)磷浓度、72例(63.7%)钙磷乘积、35例(31.0%)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达到指南所要求的目标;但所有指标均达到要求目标仅有20例(17.7%).钙磷代谢紊乱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与年龄、性别、hs-CRP、Kt/V、透析时间不相关;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BMI、高血压≥140/90mm Hg(1mm Hg=0.133 kPa)为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血肌酐、血红蛋白、高血压为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多数血液透析患者骨代谢及骨病控制不佳,不能达到指南要求的目标.其发生与肌酐、血红蛋白、血压水平密切相关.
关键词: 肾性骨病 钙磷代谢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竭 -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连续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病毒性脑炎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5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床边血液净化治疗,并对2组患者的发热持续时间、昏迷持续时间、抽搐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神经元烯特异性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S100蛋白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的变化,分别通过t检验及x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间发热持续时间(t=2.289,P=0.030)、昏迷持续时间(t=3.098,P=0.004)、抽搐持续时间(t=2.348,P=0.026)、住院时间(t=2.213,P=0.035)、S100(t=2.192,P=0.037)、NSE(t=2.841,P=0.008)及GOS(x2=4.774,P=0.029)均有差异,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净化技术在早期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中应用可在一定程度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