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杂志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중국침구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5-2930
- 国内刊号: 11-202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拇指和环指扳机指案
典型病案1患者,男,60岁,退休干部.初诊日期:2015年5月26日.主诉:右侧拇指远端屈伸障碍半年余.现病史:近半年来因常常手握盆景工具剪刀修剪盆栽,继而出现右手大鱼际酸胀疼痛,拇指活动障碍.当右手拇指欲伸直时,停留在半弯曲角度,即屈曲位状态,曾自行予活络油涂抹及按摩患处数月,疼痛及活动障碍均无明显缓解.刻下症:右手拇指掌指关节疼痛,拇指主动伸直明显受限.查体:右侧拇指及大鱼际处皮肤较粗糙,拇指关节稍肿胀,掌指关节掌侧面处可触及增厚的腱鞘、状如豌豆大小的结节,完成伸屈动作时需外力辅助,并伴有手指弹响.
关键词: -
结节性血管炎案
患者,女,57岁,因“双下肢出现暗红结节4年,复发加重2个月”于2013年5月13日就诊.4年前无明显诱因双小腿下端胫骨内侧皮肤对称位置相继出现鲜红色结节,似蚊虫叮咬状肿胀,皮损约核桃大小,无明显疼痛、瘙痒,1个月后结节颜色逐渐变为暗红色,皮损处呈现瘢痕样增生硬结,高出皮面,有压痛无瘙痒,偶伴下肢酸胀感.多次于皮肤科及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经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沉、免疫、胸片、双下肢血管彩超等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结节性血管炎,予皮质类固醇软膏外涂患处(具体药物不详)及口服海棠合剂等中成药,病情有所好转,但每年皮损处仍反复发作3~4次.
关键词: -
特发性震颤案
患者,男,23岁,护士,因“双上肢颤动3月余”于2014年3月16日就诊.自诉3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上肢颤动,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特发性震颤,因未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未积极治疗,后症状进行性加重,遂于我院就诊.现症见:双上肢颤动伴无力,时感头颈及背部发麻、发紧,精细活动受限,劳累和情绪紧张时症状加重,休息后缓解;身体消瘦,易疲劳,影响工作和生活;纳少、眠可,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查体:双上肢肌力和感觉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颅脑CT及肌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西医诊断:特发性震颤.中医诊断:颤证(阳虚气弱、肾虚髓亏型).
关键词: -
哮喘案
患者,女,37岁,于2014年5月7日初诊.主诉:反复发作性哮喘20余年,加重2天.现病史:20余年前因感冒后出现喘息,胸闷气急,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后,症状消失.此后体质愈弱,平时稍累即觉气短,喉中可闻及轻度哮鸣,常患感冒,偶可引起哮喘发作,发作时胸闷气短、烦躁,偶有咳嗽,咯少量白色黏痰,动则加重,尤以夜间为甚.
关键词: -
急性胃痉挛案
患者,男,49岁.初诊日期:2014年12月10日.主诉:反复上腹部疼痛8月余,再发1日.现病史:8个月前因受寒出现胃脘部疼痛,伴乏力、纳差,曾于外院行胃镜示:慢性胃炎.经治疗有所好转,但期间反复发作.今复因受寒上腹疼痛加剧,十分痛苦,家人扶持来诊.症见:神清,面色苍白,痛苦面容,大汗淋漓,上腹部痉挛性疼痛,双手抱腹,呕吐清水1次,无黑便,纳眠差,二便调.查体:发育正常,形体消瘦,腹软,剑突下压痛(+),余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舌暗、苔白腻,脉弦细.西医诊断:急性胃痉挛.
关键词: -
术前心动过速案
患者,女,63岁,因“右下腹疼痛1月余,体重减轻5 kg”于2015年1月25日收入我院胃肠外科.入院查体:腹部外形正常,全腹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下腹扪及大小约5 cm×4 cm包块、质硬、活动度欠佳.行CT检查提示:右中下腹肠道改变,多系肿瘤性病变,考虑回盲部来源可能大,并侵犯升结肠,系淋巴瘤?诊断:①回盲部包块,性质?②卵巢囊肿;③营养不良.在完善相关检查后于2015年1月28日行择期手术治疗.
关键词: -
“杨氏”絮刺拔罐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杨氏”絮刺拔罐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进行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将17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絮刺拔罐组(89例)和常规针刺组(82例).两组取穴均为内膝眼、犊鼻穴和阿是穴,絮刺拔罐组采用“杨氏”絮刺拔罐法进行治疗,用七星针轻叩穴位,待微出血后加拔火罐;常规针刺组采用半标准化的毫针刺法进行治疗,共治疗4周(次数规定为少5次,多10次),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采用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与随访时,两组患者WOMAC疼痛评分、僵硬评分、日常生活难度评分、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001);除治疗4周后,絮刺拔罐组的WOMAC僵硬评分与常规针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絮刺拔罐组在治疗4周后与随访时WOMAC其余各项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常规针刺组(P<0.0001,P<0.01).治疗2周、4周后和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001),且随疗次增加VAS评分降低更明显(均P<0.0001);治疗4周后和随访时絮刺拔罐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针刺组(P<0.01,P<0.0001).结论:“杨氏”絮刺拔罐与常规针刺疗法均能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及功能,且相对安全.在取穴相同的前提下,絮刺拔罐疗法较常规针刺疗法更有优势.
-
针刺加灸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针刺加灸贴和电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灸贴组和电针组,每组30例.灸贴组采用常规针刺以夹脊穴和阿是穴为主,并联合膏肓穴灸贴治疗;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取穴同灸贴组,均每天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和各项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灸贴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强度(PP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各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灸贴组治疗后工作与生活能力、手的功能、感觉、肌力评分较电针组增加(均P<0.05),电针组治疗后颈肩部疼痛不适评分高于灸贴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灸贴和电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方面,电针优于常规针刺联合灸贴;在改善患者生活能力、肌力感觉功能方面,灸贴组较电针组有明显优势.
-
基于腋神经分布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沿腋神经走行取穴针刺与常规取穴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沿腋神经走行取穴肩井、肩贞、肩髎、肩髃、曲垣、天宗、肩胛部激痛点等,激痛点采用合谷刺法,接电针仪,连续波,频率1 Hz;对照组根据《针灸治疗学》取穴大椎、天柱、后溪、颈夹脊,常规针刺,颈夹脊连接电针,连续波,频率1 Hz.两组均留针30 min,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采用日本学者田中靖久提出的神经根型颈椎病20分法量表以及疼痛视觉模拟标尺法(VA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34/40),优于对照组的71.8%(28/39,P<0.05).结论:沿腋神经走行取穴法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优于常规的针刺颈夹脊等穴方法.
-
针挑治疗功能逆行射精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新医微创技术——针挑疗法对功能逆行射精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6例功能逆行射精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7例).观察组采用针挑疗法,针挑点取骶丛神经刺激点(双)、腰1神经旁刺激点(双)、枕大神经点(双)和关元穴,每周1次;对照组口服盐酸米多君片治疗,每天3次,均治疗9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睾酮(testosterone,Tes)和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7%(17/19),优于对照组的47.06%(8/17,P<0.05).观察组LH、Tes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均P<0.01),E2较治疗前下降(P<0.01);对照组Tes较治疗前上升(P<0.05),E2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LH、Te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针挑疗法对功能逆行射精症的治疗有优势,可能与刺激腰骶神经可强化骨盆底肌群和尿道括约肌的功能及性腺轴调节有关.
-
梅花针叩刺夹脊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脑卒中共济失调: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梅花针叩刺夹脊穴联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小脑卒中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60例小脑卒中后共济失调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梅花针叩刺夹脊穴,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采用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ataxia rating scale,ICARS)、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4周后,两组ICARS、BBS、BI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2周后,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优于对照组的80.0%(24/30,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夹脊穴联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小脑卒中患者的协调功能、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单纯康复训练者.
-
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穴位埋线与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试验,将1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郁脾虚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西药组,每组90例.在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等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埋线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取穴肝俞、太冲、丰隆、足三里、三阴交,7天埋线1次;西药组给予口服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易善复,228 mg/粒),2粒/次,每天3次.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肝脏酶学及血脂水平、腹部B超的变化.结果:①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埋线组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②肝脏酶学及血脂水平方面,埋线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均比西药组显著下降(均P<0.05);③腹部B超检查方面,埋线组脂肪肝程度的改善较西药组显著(P<0.05);④临床疗效方面,埋线组总有效率为89.8%(79/88),显著高于西药组的76.7%(69/90,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确切,且优于口服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
-
辨位循经取穴针刺结合痛点重灸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通过与药物治疗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观察辨位循行取穴针刺结合痛点重灸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药物组,每组16例.针灸组进行辨位循经取穴针刺结合痛点重灸,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治疗4周;药物组给予曲马多缓释片和阿米替林口服,每日1次,服用4周.两组均随访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时采用修订版纤维肌痛综合征影响问卷调查表(FIQR)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量表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与随访时FIQR评分、VA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且治疗结束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随访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灸组评分有持续改善而药物组有反弹趋势.结论:辨位循经取穴针刺结合痛点重灸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安全有效,与曲马多缓释片配合阿米替林治疗相比有更好的持续性效应.
-
穴位埋线配合福松治疗糖尿病便秘: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穴位埋线配合口服福松与单纯穴位埋线和单纯口服福松治疗糖尿病便秘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穴位埋线组、福松组,每组50例.穴位埋线组给予双侧天枢、大横、上巨虚、大肠俞埋线,每周1次;福松组口服福松(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每日1次,每次10 g;综合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口服福松,方法同穴位埋线组和福松组,3组均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4周后、8周后及停止治疗后2个月比较3组的便秘症状评分,于2个疗程结束后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治疗停止后2个月比较3组的复发率.结果: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8.0%(49/50),优于穴位埋线组的86.0%(43/50)及福松组的78.0%(11/50,均P<0.01).3组治疗4周、8周后便秘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且综合组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治疗4周后,穴位埋线组与福松组便秘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及停止治疗后2个月埋线组均优于福松组(均P<0.05).综合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者2例,福松组6例,穴位埋线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在复发率方面,综合组复发率为8.1%(4/49),低于穴位埋线组的32.6%(14/43)和福松组的59.0%(23/39,均P<0.01).结论:穴位埋线配合福松治疗糖尿病便秘,在临床疗效、便秘症状评分方面均优于单纯穴位埋线和单纯口服福松治疗.单纯穴位埋线治疗在近期疗效方面与单纯福松治疗无显著差异,但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面优于单纯福松治疗.
-
项针结合咽针速刺治疗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32例
目的:观察项针结合咽针速刺治疗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患者,采用项针风池、供血穴结合咽针速刺治呛穴、吞咽穴等进行治疗,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21天后评定疗效.采用吞咽困难分级量表和吞咽困难亚量表评定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结果:治疗前吞咽困难分级量表和亚量表评分分别为2.91±0.14、5.31±0.08,治疗后分别为8.44±0.14、1.50±0.22,治疗后两项评分均明显改善(均P<0.01);32例患者中,基本痊愈14例,显效8例,好转10例,有效率达100.0%.结论:项针结合咽针速刺法治疗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疗效肯定.
-
头针配合温针灸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15例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温针灸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例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采用头皮针配合温针灸治疗,主穴为焦氏头针足运感区、水道、归来、三阴交、阴陵泉、太溪,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根据症状治疗1~2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后,痊愈9例,好转4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60.0%;2个疗程后痊愈14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3.3%,1例无效患者继续针灸1个疗程后症状好转.结论:头针配合温针灸是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一种有效方法.
-
中医针挑“羊毛疔”的诊疗思路与临床应用体会
羊毛疔,又叫羊毛痧、羊毛疔瘤,病名出自王肯堂《证治准绳》,以头痛、全身寒热、于胸前区及后背部发现疹形红点为主症,多于春末秋初夏季气温较高时发病,为七情郁火、复感疫毒时邪所致.本病特点是持续高热,前胸后背多发皮疹,且用针挑拨时有羊毛丝样物被挑出,又因疹形坚硬似钉,故以“羊毛疔”名之.南方民间又称“猪毛疔”.《证治准绳·外科·卷二·疗疮门》载濮阳传云:“万历子亥,金台有妇人遍以羊毛鬻干市,忽不见……瘤内包有羊毛,后一道人传方,用黑豆、荞麦为粉,涂擦之,毛落而愈.”[1]《说铃谈往》云:“崇祯癸未,京师时疫,病起必有红点在背中,包羊毛一缕,无得活者,疫死无算.”
-
杨上善经络理论框架解析与相关概念诠释
杨上善类编《黄帝内经》的同时,构建了经络理论的系统框架.考察《黄帝内经太素》可以发现,杨上善是基于经脉理论的立场构架经络系统框架的.该框架主要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两部分,其中经别与经脉是正别关系,络脉、皮部、根结、标本都从属于经脉,经筋理论当有别于经络系统.杨上善对于经络系统的构建和诠释,有着独特的思考和立场,作为早期经络理论形式之一,值得关注.
-
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及形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大鼠体质量、关节软骨及关节形态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和温针灸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其他3组采用木瓜蛋白酶注射造模法制造膝骨关节炎模型.造模后模型组不予处理,温针灸组于双侧“膝前”温针灸治疗,药物组给予美洛昔康片灌胃,正常组灌服与药物组等量的0.9% NaCl溶液,并做与温针灸组相同的固定.均每天1次,连续20 d.观察治疗后各组大鼠体质量变化、关节软骨积分和关节形态变化情况.结果:体质量增长方面,药物组和温针灸组快于模型组、慢于正常组(均P<0.05),药物组与温针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骨积分方面,温针灸组和药物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积分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温针灸组积分低于药物组(P<0.05);在关节形态的micro-CT观察方面,温针灸组在缓解关节退变、促进关节软骨修复方面优于药物组.结论:温针灸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疼痛,同时可以促进关节软骨修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
-
针刺对慢性情绪应激焦虑大鼠肾上腺ANP、CNP及血浆CORT水平的影响
目的:分析针刺对慢性情绪应激焦虑大鼠肾上腺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C-型利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水平及血浆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焦虑障碍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Sprague-Dawley (SD)大鼠32只,经7d饲养驯化后,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组(10只)、模型组(11只)、针刺组(11只).模型组、针刺组运用不可预知的慢性情绪应激刺激(chronic emotion stress,CES)方法,建立CES焦虑模型,针刺组同时针刺“内关”“神门”,隔日1次,每次30 min,造模和治疗共计15 d.空白组相同方法固定,不予处理.运用高架十字迷宫测试焦虑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CORT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肾上腺皮质和髓质ANP、CNP的表达水平.结果:(1)行为学方面,模型组在高架十字迷宫开臂滞留的时间(open-arms time,OT)占开臂和闭臂滞留总时间的百分比(OT%值)较空白组明显下降(P<0.05),针刺组OT%值较模型组有明显升高(P<0.05);(2)血浆CORT含量,模型组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而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3)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上腺皮质、髓质ANP表达水平降低(P<0.01)、CNP水平升高(P<0.01),针刺组较模型组肾上腺髓质ANP水平升高(P<0.05)、CNP水平降低(P<0.01).结论:针刺抗焦虑作用的发挥可能与其调节外周肾上腺髓质ANP和CNP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CORT的释放、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活性有关.
-
陈应龙先生针药结合治疗闽台常见病经验浅谈
通过查阅陈应龙先生相关文献及《陈应龙先生海峡医话》一文,对陈应龙先生治疗闽台地区常见病,如便秘、癃闭、哮喘、癫狂、痹症、失眠、胸痹、小儿肥胖症及脸部雀斑等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发现陈老善于结合闽台地区气候特点,有的放矢以治疾,常针药并用,取穴精专.
-
方剑乔教授分期治疗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难治性疾病,方剑乔教授在多年诊治该病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方教授主张在首诊时应准确定位并辨证,针灸治疗时实行分期治疗,即根据患者是否处于发病期,拟定不同的针灸处方.在针刺过程中,应根据病情发展采用不同的针刺手法和留针时间,恰当运用电针和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以加强治疗效果.
-
砭锥足疗结合砭砧感法治疗失眠症
目的:观察砭石按摩锥足疗结合砭砧印堂感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砭术组和针刺组,砭术组35例,采用砭石按摩锥足疗结合砭砧印堂感法,足疗取穴为涌泉、太冲、公孙等;针刺组35例,采用传统针刺疗法,穴取三阴交、神门、四神聪等穴.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治疗5次休息2天,治疗10次后及治疗后2周随访时观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失眠患者PSQI总分均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失眠患者在治疗后PSQI总分比较及治疗后随访时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砭石按摩锥足疗结合砭砧印堂感法治疗失眠症安全有效,与传统针刺疗效相当,且患者痛苦少.
-
微创埋线安全性浅析
微创埋线技术简化了埋线疗法的临床操作,减少了病人的痛苦.本文从微创埋线的操作器械、埋植材料、操作技术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等方面对微创埋线的安全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微创埋线疗法的推广提供依据.
-
论提高肌肉运动的协同性是针灸镇痛的重要机制之一
针灸治疗疼痛类疾病疗效显著,但对于针灸镇痛的机制研究尚缺乏统一认识.笔者认为肌肉运动的不协调是产生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针灸可以加强神经细胞间的联络,提高肌肉运动的协同性,从而达到减轻乃至治愈很多疼痛类疾病的目的.
-
“阿是”本义与“阿是穴”由来
“阿是穴”的准确释义依赖于对“阿是”的理解,现有的3种解析“阿是”的观点,其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所依据的文献以及对其理解的不同.笔者通过全面梳理相关古今文献,并逐一分析不同解释方法,考辨“阿是”一词的原始意义,进而论述对“阿是穴”及“阿是之法”的认识.
-
东垣针灸法补遗及临床应用举隅
贾春生教授认为高武提出的“东垣针法”并不能全面反映李东垣的针灸学术思想,故对东垣的全部学术著作进行了整理,将有关针灸法的内容全部摘出,命名为“东垣针灸法”.贾春生教授在东垣针灸学术理论的影响下,结合其数十年临床经验提出了针灸时应注意调补脾肾的重要学术思想.在针灸的实际临床操作中常取中脘、双侧天枢、气海、关元数穴,以固本培元,脾肾同治.由于上述五穴从位置排布上来看类似星形,故以“星形取穴法”代指其重脾肾(元气)的学术思想.针对多种疾病,尤其内伤类病变,常以星形针法为基础,加配相关穴位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
国外近10年随机对照试验安慰针刺运用分析
系统回顾性分析近10年(2004-2014)安慰针在国外随机对照试验中的应用情况,总结安慰针设计方式,针对病种分析利弊,以探索较理想的安慰针对照设置.通过检索PubMed、EM-BASE、OVID数据库,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针刺研究病种、安慰针设计、临床疗效方面.共纳入文献29篇,针刺研究病种以疼痛性疾病多;安慰针设计应用较多的是套叠式可滑动钝头针,约占45.16%;选择部位多为非穴位点;针刺深度采用皮表非穿透性针刺比例较大,约60.00%,浅刺次之,约占26.67%;28篇表明针刺、安慰针临床疗效评价均有效,占96.55%,针刺优于及不优于安慰针各占37.93%.说明安慰针设计需综合疾病主要症状、可操作性、安全性、盲法实现、特异效应等多因素,在结局评价时尽可能选用客观观察指标.
-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用穴规律分析
分析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文献的用穴特点和规律.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F)等收集1980-2013年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此病处方选穴特点和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180篇,选用腧穴148个.分析发现选用腧穴以合谷、下关、风池、扳机点使用频次高,所选腧穴遍布十四经,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占总频次的41.58%,交会穴、原穴和五输穴等特定穴使用广泛,占65.9%.分支选穴中位于前3位的腧穴分别为:第1支阳白、鱼腰、攒竹,第2支四白、颧髎、迎香,第3支颊车、下关、地仓.认为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重视局部穴位,并结合神经分布选穴,配合远端腧穴,注重特定穴的运用.
-
针刺治疗低危轻度高血压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低危轻度高血压在高血压病患者中占很大比例,笔者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对近10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危轻度高血压存在过度诊断、药物治疗证据不足、药物依从性差等现状,而以人迎穴为主的针刺治疗和其他疗法效果显著.本文主要阐述低危轻度高血压的诊疗现状及针刺治疗轻度高血压的研究概况.
-
关于中医诊疗康复设备技术标准的调查报告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中医诊疗康复设备生产企业对有关产品技术标准方面的态度和认识.发现中医诊疗康复设备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建设滞后,但在新形势下,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制订的意愿较高,对标准制订的重要性也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并且接近80%的企业认为需要成立中医诊疗康复设备(用具)行业技术标准和国家国际标准对口单位的类似机构.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医诊疗康复设备的标准建设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局面,参与标准建设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不断增加,必将推动中医诊疗康复设备的健康发展.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