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杂志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중국침구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5-2930
- 国内刊号: 11-202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压力性尿失禁案
患者,女,46岁.就诊时间:2014年10月23日.主诉:尿失禁6月余.现病史:6个月前因宫颈癌术后超声复查时憋尿时间过长而导致尿频尿急,继而出现尿失禁.遂于天津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泌尿系统感染,尿失禁”,给予相关对症支持治疗(具体不详),出院时尿路感染已痊愈,但尿失禁未见明显好转.遂就诊于北京某医院,超声检查未见异常,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显示:逼尿肌稳定,充盈期膀胱测压压力较稳定,大功能性膀胱容量和剩余尿量测定均正常,腹压尿漏电压(A LPP)为10 cmH2O(Ⅲ型压力性尿失禁),膀胱顺应性正常,膀胱感觉正常,膀胱颈开放.
关键词: -
扁平疣案
患者,女,42岁,就诊日期:2014年12月14日.因“右侧肩颈泛发扁平丘疹2个月”就诊.病史:2个月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右侧肩颈出现1粒似针头大小扁平丘疹,因无任何症状而未予重视.1个月前丘疹明显增大增多,遂于我院针灸科门诊就诊.刻下症:右侧肩颈部密集簇生扁平丘疹,表面光滑,淡褐色稍光亮,丘疹大者如栗粒,小者如针头(见图1a);面色萎黄,纳差,寐安,二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滑.
关键词: -
银屑病进行期案
患者,女,35岁,于2011年4月15日初诊.主诉:全身爆发红斑丘疹5天.有银屑病病史5年,5日前因过食海鲜,全身爆发红斑丘疹,面积达95%,见于头皮、耳郭、口唇、面部、颈项、腹背、四肢等部位,红斑丘疹呈点片状,面积大者直径约4~5 cm,小约1~2 cm,色鲜红,边界清晰,表皮附着银白色鳞屑、瘙痒,头皮部鳞屑堆积较厚,夜间痒甚不能入眠,曾自行外用芩柏膏、激素类药膏等效果不明显,遂至我院针灸科就诊.刻下症见:皮疹如前所述,伴见左侧白睛红赤,心烦急躁,大便干结,舌红、苔白,脉弦滑.
关键词: -
河车路行罐配合擦法治疗糖尿病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运用河车路行罐配合擦法与西药治疗糖尿病后抑郁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8例.观察组采用河车路行罐配合擦法治疗,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4天,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每日1次,连续服用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治疗后1个半月随访,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评抑郁量表(SDS)、中医证候评分进行评定;治疗前、治疗后检测空腹血糖(GLU);随访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90/99),优于对照组的73.7%(70/95,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HAMD、SDS、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均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及随访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低(均P<0.05).观察组患者HbA1c、GLU控制较平稳,且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车路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治疗方法比西药盐酸氟西汀分散片口服对糖尿病后抑郁症综合疗效更优,且不良反应更少.
-
电针对女性混合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对女性混合性尿失禁(MUI)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女性混合性尿失禁患者采用电针治疗,穴取中谬、会阳,每次留针30 min,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12周.对治疗前后的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尿失禁影响问卷简版(ⅡQ-7)、泌尿生殖简表评分(UDI)和尿失禁控制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进行对比,并评价其疗效.结果:25例患者治愈率为52.0%(13/25),总有效率为96.0%(24/25);治疗前后I-QOL中的行为限制评分从11.52土2.45提高至30.32±3.39,心理影响评分从13.52土2.25提高至36.48±2.90,社会障碍评分从9.84±2.23提高至21.52±1.61;ⅡQ-7的评分从11.96±3.45降至2.48±1.36;UDI的评分从8.84土2.58降至2.92±0.95;VAS评分从6.96±1.65降至1.40土0.91,以上指标的评分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可以有效提高MUI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明显.
-
针药结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针灸结合中药加味没竭片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经保守手术治疗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针药组,各53例.西药组口服孕三烯酮;针药组采用针灸治疗并口服加味没竭片,针灸治疗以血海、三阴交、关元为主穴,并加减配穴.患者于术后首次月经来潮后3~5天开始连续预防性治疗6个月,并于治疗后,治疗结束后3、6、18个月(术后2年)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复发情况[腹部/阴部超声检查、血清肿瘤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检测]、月经情况评分、子宫内膜异位症生存质量量表评分(endometriosis health profile-5,EHP-5)及安全性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情况.结果:预防性治疗过程中因脱落而剔除8例(西药组5例,针药组3例),中止试验6例(西药组2例,针药组4例).18个月随访时,针药组患者超声检查疑似复发率为2.0%(1/50)、血清CA125检测异常率为4.0%(2/50),均显著低于西药组的18.8%(9/48)与25.0%(12/48)(均P<0.01);治疗后及3、6、18个月随访时,针药组月经情况评分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P<0.05);18个月随访,针药组患者EHP-5评分阳性率为0(0/50),显著高于西药组的18.8%(9/48)(P<0.01);治疗后,3、6、18个月随访时,针药组血清ALT检测异常率低于西药组(P<0.01,P<0.05);针药组治疗后患者血清ALT检测异常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治疗后与3、6个月随访时患者血清ALT检测异常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P<0.05),18个月随访时西药组血清ALT检测异常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加味没竭片可有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复发,改善患者月经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较西药孕三烯酮肝损害小.
-
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乳腺增生病疼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乳腺增生病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女性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18例)和浮针组(17例).综合组在肱二头肌肌腹中央或于患侧乳头与乳房结节连线上、距乳房外缘约4 cm处进行浮针操作,并配合活动患者上肢及乳房的再灌注活动.浮针组采用单纯浮针治疗.两组均在月经来潮前(7±3)天开始治疗,隔日1次,治疗3次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明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表的变化、初次治疗镇痛起效时间、临床疗效及治疗后3个月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在初次治疗起针即刻、治疗3次后、随访1个月时,两组SF-MPQ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综合组SF-MPQ各分项评分及总分较浮针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综合组在初次治疗乳房疼痛缓解起效时间上短于浮针组[(94.72±33.67)s vs (162.06±29.16)s,P<0.01].综合组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为5.9%(1/17),优于浮针组的20.0%(3/15,P<0.01).结论: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和单纯浮针均能安全有效治疗乳腺增生病,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在即时、远期治疗疼痛方面优于单纯浮针治疗.
-
贺氏火针疗法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贺氏火针疗法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接受8周的贺氏火针疗法,以火针点刺曲张静脉,使瘀血流出并自止,再以毫针针刺患侧合阳、承筋、承山、昆仑.对照组在入组后8周内不予任何干预,定期接受随访,第8周后接受与观察组相同的治疗.主要评价指标是修订版静脉疾病临床严重程度评分(RVCSS),次要疗效指标包括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问卷(VEINES-QOL/Sym questionnaire)的症状评分(VEINES-Sym score)和生活质量评分(VEINES-QOL score)、洪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评分(HVVSS)的症状评分.入组后及入组后第4周末、第8周末对两组进行评价,第16周末对观察组进行随访期评价.结果:研究期间共5例脱落,脱落率为10%.观察组RVCSS评分在第4周末和第8周末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VEINES-QOL评分和HVVSS评分在第4周末和第8周末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VEINES-Sym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在第4周末和第8周末均有增加,但仅在第8周末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HVVSS评分在第8周末、第16周末与组内第4周末相比降低(均P<0.05).结论:贺氏火针疗法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有效,可显著减轻疾病严重程度、减轻症状严重程度、减少症状发作频率,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在治疗后8周内仍保持较好的远期疗效.将疗程从4周增至8周,可明显提高贺氏火针疗法对症状严重程度的疗效.
-
冬病夏治贴敷疗法防治儿童反复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回顾性研究不同疗程冬病夏治贴敷疗法防治儿童反复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年龄、病程、发作次数、皮肤反应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将135例反复肺炎患儿按贴敷治疗疗程分为1年组、2年组、3年组,每组45例.均选取定喘、肺俞、膏肓、膻中穴进行穴位贴敷,予相同贴敷药物(延胡索、白芥子、甘遂、细辛按2∶2∶1∶1比例制成)在“三伏”每伏第1日进行治疗,每次贴敷2~4 h.观察3组患儿治疗前后肺炎发作次数及变化率,并评定3组临床疗效.结果:①3组患儿治疗后肺炎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均P<0.01),且3年组少于1年组和2年组,发作变化率大(均P<0.01);②3组患儿治疗后肺炎病程均明显缩短(P<0.05,P<0.01),以3年组显著,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3年组总有效率优于其他两组[84.4% (35/45)vs 51.1% (23/45),P<0.01;84.4% (35/45) vs 71.1% (32/45),P<0.05];④4~7岁患儿总有效率优于8~10岁组与11~14岁组[79.7% (47/59) vs 71.7% (33/46),P<0.05,79.7%(47/59) vs 43.3% (13/30,P<0.01)];⑤病程≥4年的患儿总有效率低于病程<2年组与病程2~4年组(均P<0.01);⑥年发作次数2~4次的患儿总有效率优于年发作次数≥4次患儿(P<0.01);⑦贴敷后皮肤有反应者总有效率优于无反应者(P<0.05).结论:冬病夏治贴敷疗法能够减少患儿肺炎发作次数、缩短疾病病程,并且对低龄儿童、病程短、发作次数少、适度皮肤反应者疗效更显著.
-
温针联合耳针对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脂质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温针联合耳针对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0例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并设立健康组52例进行对比.对照组穴取太白、冲阳、阴陵泉、足三里等,予温针疗法,隔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增加耳穴针刺,穴取脾、胃、肺、肾等,2~3日治疗1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肥胖指标[体质量、肥胖度(A)、体质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脂肪-胰岛内分泌轴指标[空腹血糖(FPG)、空腹瘦素(FLP)、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自主神经功能指数(Y)的变化,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53/55),优于对照组的87.3%(48/55,P<0.01).在改善各项肥胖指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LDL-C、FLP、FPG、FINS、Homa-IR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均P<0.01),而HDL、ISI、Homa-β、Y值显著低于健康组(均P<0.01).治疗后,除Homa-β外,两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均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存在脂质代谢、“脂肪-胰岛内分泌轴”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温针联合耳针或单纯温针具有减肥和降脂的作用,且温针联合耳针法优于单纯温针法.疗效机制可能与良性调整血糖、脂质代谢、脂肪-胰岛内分泌轴、自主神经功能有关.
-
不同定位向心推脾经穴治疗小儿积滞的临床效应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定位向心推脾经穴治疗小儿积滞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积滞患儿60例随机分为螺纹面组、桡侧缘组,每组30例.螺纹面组采用向心推拇指螺纹面脾经穴,桡侧缘组采用向心推拇指桡侧缘脾经穴,两组均配合推三关、运内八卦等传统推拿治疗手法.每日1次,每周6次,12次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主症积分,观察患儿的食欲、大便、舌苔等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螺纹面组与桡侧缘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28/30)、90.0%(27/3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主症积分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对口气臭秽的治疗,螺纹面组优于桡侧缘组(P<0.05).结论:脾经穴的两种定位——拇指螺纹面和拇指桡侧缘对小儿积滞治疗总体疗效无差异,对主症口气臭秽的改善,螺纹面组优于桡侧缘组.
-
刃针运动针刺“肘痛穴”治疗网球肘160例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是肘部常见的一种慢性损伤性肌筋膜炎.其病因较复杂,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笔者采用刃针运动针刺“肘痛穴”治疗该病16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60例患者均来源于2011年10月至2014年8月我院针灸科、推拿科门诊,其中男76例,女84例;年龄小18岁,大65岁,平均(45±6)岁;病程短3天,长1.5年,平均(58.4±8.5)天;左肘67例,右肘93例.临床表现为肘外侧疼痛,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拧衣服、扫地时疼痛加重.
-
风池、额三针为主辨证论治不寐症经验体会
不寐症之重在于营卫调、情志畅、脑神安,故治疗上采用风池、额三针为主,再辨证论治予以相应辅穴.风池因与跷脉、维脉、少阳经联系密切,可通过调营卫,达“昼精夜暝”;“额三针”取额中线及额旁1线,以期起抗抑郁、调节患者负性情绪之效;两者共伍,共奏安神志之效.再辨证论治,从心脾两虚、心胆气虚等五证着手,施以相应辅穴,临床疗效良好,为治疗不寐症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
电针“委中”对布比卡因致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再生及组织形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委中”对布比卡因(bupivacaine,BPVC)致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委中组、电针肾俞组,各组18只,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4d、7d、14d3个亚组,共12个亚组,每组6只.模型组、电针委中组和电针肾俞组采用0.5% BPVC肌内注射制备多裂肌损伤模型.电针委中组和电针肾俞组大鼠分别予以电针“委中”“肾俞”治疗,每次20 min,每天1次,各个亚组分别治疗4d、7d、14 d;对照组和模型组同步进行捆绑固定.观察不同时间点多裂肌HE、Masson染色的形态学变化,肌纤维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 likegrowth factor 1,IGF-1)和成肌分化抗原(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antigen,MyoD)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多裂肌形态学改变显著,损伤后第14天仍未完全恢复,电针委中组与电针肾俞组从形态学上优于模型组.第7天时,电针委中组多裂肌肌纤维CSA大于模型组(P<0.05);第14天时,电针委中组和电针肾俞组均高于模型组(P<0.01,P<0.05).第4、7天模型组多裂肌IGF-1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第4天电针委中组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电针委中组高于电针肾俞组(P<0.05),电针肾俞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第14天,电针肾俞组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与电针委中组(P<0.01).第4天时,MyoD的表达两电针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其中电针委中组高于电针肾俞组(P<0.01).结论:电针“委中”和电针“肾俞”均能促进腰多裂肌损伤后的再生,电针“委中”在多裂肌损伤后再生的早期阶段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IGF-1和MyoD的表达并提前完成成肌细胞的分化有关.
-
电针不同腧穴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细胞凋亡及心肌细胞miRNAs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组腧穴对心肌缺血大鼠细胞凋亡相关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内关电针组(内关组)及标本配穴电针组(配穴组),每组12只.模型组、内关组和配穴组大鼠以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 hydrochloride,ISO)2 mg/(kg·d)背部皮下注射14 d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模型;正常组注射等量0.9%NaCl溶液.造模后,内关组选取“内关”,配穴组选取“关元”“足三里”“内关”分别进行电针治疗;正常组、模型组大鼠只抓取固定,每天1次,共21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phosphate enzyme isozyme,CK-MB)、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VCAM-1)及内皮素1(ET-1)的含量;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index,AI);实时定量荧光PCR法检测心肌细胞miRNA-1、miRNA-133、miRNA-208、miRNA-499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内关组、配穴组大鼠血清CK-MB、VCAM-1、ET-1升高(均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增多(均P<0.01);内关组、配穴组CK-MB、VCAM-1、ET-1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下降(均P<0.01),且配穴组低于内关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miRNA-133表达降低(P<0.01),miRNA-208、miRNA-1、miRNA-499表达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配穴组心肌细胞miR-NA-133表达增加(均P<0.01),miRNA-208、miRNA-1、miRNA-499表达降低(均P<0.01);与内关组比较,配穴组miRNA-133表达增加(P<0.01),miRNA-208、miRNN-1、miRNA-499表达降低(P<0.01,P<0.05).结论:电针腧穴尤其是配穴组可有效防治心肌缺血,其保护机制可能与上调miRNA-133的表达,抑制心肌miRNA-1、miRNA-208、miRNA-499表达的双重调控作用有关.
-
根据腧穴部位选择无痛进针法初探
笔者在临床应用多种无痛进针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体会提出根据腧穴分布部位选择无痛进针法的理念,在临床上根据腧穴所处部位的解剖学特点选择适宜的无痛进针法,头皮部采用叩刺进针法,额部及浅表神经干处采用提捏进针法,眼部及大血管处采用指切进针法,面部及指端采用飞针进针法,枕项部采用弹针进针法,腹部采用抖刺进针法,四肢、腰背部采用单手速刺法,掌心、足底部采用剁刺进针法.本文从术前准备、适用部位、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系统介绍无痛进针法,为临床无痛进针操作提供参考.
-
临床小意义变化值在中医针灸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现存针灸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应用现状也不容乐观.通过长期研究发现,临床小意义变化值(MCID)与中医针灸临床特点较为相符且具有客观的量化标准、适用性广,从而探索将其纳入中医针灸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以真实反映针灸临床疗效,改善针灸临床疗效评价学的不足与缺陷,为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
郑毓桂先生学术思想简介——记澄江针灸学派山东传人郑毓桂先生
郑毓桂先生是齐鲁针灸名医,澄江针灸学派山东传人之一.文章通过整理郑毓桂先生相关论文、著作,总结其学术经验:认证细而明,取穴少而精,辨气施补泻,手法柔又轻;善于创新,发现了“风岩穴”等新穴位;重视灸法,创制了太阳灸法.郑毓桂先生传承针灸教育事业,对澄江针灸学派在山东地区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
赵吉平教授应用经络诊察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
赵吉平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时重视经络诊察,应用循、按、切等方法发现痛经形之于外,即经络上的反应点,包括腧穴、阿是穴.发作期重点循按足太阴脾经,以三阴交、地机、阴陵泉为主,休止期重点循按足太阳膀胱经及足阳明胃经,以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及足三里为主.虚实之证不同,医生指下和患者体感不同,结合经络诊察的结果通过不同的针刺手法以达到治疗目的.赵吉平教授重视痛经的兼证治疗及治疗时机的选择,兼证的缓解与时机选择对减轻患者的疼痛至关重要.
-
针刀治疗肩痹的经穴定位及操作
以针刀治疗肩痹的肩髎、肩髃、肩贞3穴为例,用“溯源”和“究恒”的方法,探究针刀医学中经穴的定位、入路、操作手法以及临床意义.定位精准是针刀医学的取穴特点,针刀取穴时通常使用体表定位法,以体表可见或可触及的骨骼突起处、肌肉、肌腱等作为定位标志,以按压出现“酸、麻、胀”等感觉作为按压定位原则,用望、触结合的方法定位腧穴.针刀以不同方式入路操作,均给予粘连的滑囊、肌腱、关节囊以及受卡压的神经组织松解到位的治疗,从而有效改善肩痹诸症.
-
杵针腰阳关八阵、河车命强段治疗腰痹病31例
目的:观察杵针腰阳关八阵、河车命强段治疗腰痹病(寒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例腰痹病(寒湿证)患者以杵针腰阳关八阵、河车命强段为主治疗,在杵针治疗结束后取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承山、昆仑等穴进行传统针刺治疗,后再配合腰部、腿部中药熏洗,每天1次,5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2天,共治疗4个疗程.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31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8/31);治疗后患者疼痛VAS评分为2.42±0.78,与治疗前(5.59±1.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杵针腰阳关八阵、河车命强段治疗腰痹病(寒湿证)有效,且无创伤、无痛苦、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
《内经》意气针灸疗法和提插捻转治神的联系
分析《内经》中有关条文,结合临床和现代科学对意识体外作用的验证,发现《内经》对意气针灸疗法的医者有特殊的治神要求,体现在医者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医患双方特别是患方更强大的心神力量转化为患者的生理效应,将不利于疗效的各种心理因素减到少,并把心理治疗作为高的治神原则.后世以提插捻转为主的补泻手法在追求刺激和针感的过程中却无意中使患者进入了基本甚至强烈的治神守神状态,把《内经》中对医者的特殊治神作用在患者方面部分实现,引发了患者自我的以意行气等变化,不但激发了机体固有的抵御疾病和自我修复能力,同时可能也激发了患者对其经气强大的自我保护守神机制.
-
《针灸学》教材建设应吸纳中医针灸相关标准
《针灸学》教材建设应当与针灸学标准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相一致.笔者依照《针灸学》教材章节编排,将针灸相关29项国家标准(GB)、6项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或指南以及1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标准予以分类介绍,建议作为教材再版和编撰时遵循的依据,并提出教材建设亦需注意治疗人性化内容的补充以及跟踪新研究成果.
-
八脉交会穴理论分析
八脉交会穴为经典针灸理论之后腧穴理论建构的代表,本文从学术发展角度予以分析,认为其理论本质是以奇经概括和解释正经腧穴主治特性与规律;突出的学术贡献在于揭示上下肢对应部位腧穴具有共同主治的规律;主要思维方法为同气相求.其有别于经典理论的特性,对思考不同经脉理论的解释对象、适用范围,腧穴特异性及其经脉关系等问题颇具启发意义.同时指出八穴与八脉的对应关系,也有较强主观规定性.
-
孙络与穿支血管的对比研究
通过考证孙络相关条文及穿支血管相关文献,从定义、解剖层次、数量、气血流注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两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其相似性.认为《内经》孙络和现代医学的穿支血管是对于人体同一结构的不同称谓.提示联合中医孙络相关理论和西方医学穿支血管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深入认识人体皮肤相关的细微结构,对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研究发展均有裨益.
-
针刺治疗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大鼠机制的研究进展
笔者以针刺和偏头痛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对筛选出的针刺治疗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大鼠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针刺机制研究主要集中于调控偏头痛发病相关的神经递质/神经调质方面,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等,并进一步对研究涉及的神经递质/神经调质进行分类综述.
-
旴江针灸流派的学术源流及特色探析
追溯盱江针灸流派的起源年代、代表性医家及医学著作,探寻旴江针灸流派形成的学术源流,并对旴江流派的学术特色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继承旴江针灸流派的学术精髓,促进旴江针灸流派的创新和发展.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