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护理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 중화호리잡지
- 主管单位: 护理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5.3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1769
- 国内刊号: 11-223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在职护士离职倾向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基于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探讨在职护士离职倾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管理和稳定护士队伍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便利抽样抽取天津市7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30名注册在职护士,采用前瞻性人格量表、心理安全气氛量表、工作支持量表、自我效能量表、离职倾向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在组织层面上工作支持负向影响离职倾向(P<0.01);在个人层面上,自我效能负向影响离职倾向(P<0.01),而前瞻性人格可正向影响离职倾向(P<0.05);路径分析模型表明,工作支持是降低离职倾向的主要因素.结论 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应为在职护士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科室氛围,加大对其工作支持,重视护士的个体人格特质,从而减少在职护士离职现象.
-
对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相关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目的 为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指南的构建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采用系统评价再评价的方法对现有的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相关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结果 共纳入10份相关系统评价,内容涉及影响因素、评价方法和干预措施3个方面.结论 本次系统评价再评价形成了高质量的证据资源,为临床实践指南的构建提供了可靠的证据支持.
-
以夫妻为中心的心理干预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现状
癌症是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的首要因素,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的新报告显示,2012年全世界癌症新发患者约1400万,因癌症死亡的人数约820万,癌症幸存者约3200万[1].癌症患者和配偶常有相似的心理反应,如震惊、否认等[2-6],并存在较多的心理负担,如焦虑、抑郁、疾病不确定感、心理困扰等,这些心理负担对夫妻双方的婚姻关系、性生活及生命质量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7-12].
-
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评估与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前行营养风险筛查与干预对术后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经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PG-SGA)将具有轻、中度营养不良的113例患者分为实验组58例和对照组55例.实验组开展营养干预2周后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前进行常规术前治疗与饮食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平均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在术前营养支持结束时,实验组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铁蛋白改变不明显(P=0.239);术后并发症:实验组发生率为19.0%,对照组2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并发症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实验组为8.62%,对照组为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术后平均住院日:实验组为16d,而对照组19d,比对照组少3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结论 轻、中度营养不良的食管癌患者术前给予积极的营养支持治疗,对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绩效管理委员会在护理绩效考核改革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在护理绩效考核改革中建立绩效管理委员会的意义.方法 全院选拔护士长、护理骨干成立绩效管理委员会,明确工作计划、职责、具体工作内容,包括:确定护理绩效考核标准;绩效理论知识技能培训;设计标准模板;简化计算流程;搭建沟通平台,解决、协调护理绩效考核中出现的问题;绩效考核满意度调查反馈.结果 绩效管理委员会全面推进绩效考核改革顺利实施;保障绩效考核数据准确、计算高效;有效协调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的关系;会员综合素质提升、工作控制感增强.结论 护理部下设绩效管理委员会,能更细致、全面、深入地开展和促进护理绩效考核改革工作,充分发挥护理管理效能.
-
上海市9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成批伤事件特点及救护分析
目的 分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在不同成批伤事件中收治的成批伤员的特点,为医院有效管理、救护成批伤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上海市9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7年10月至2013年9月急诊科收治的成批伤事件中的伤员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上海市发生成批伤事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且伤亡人数也逐年增多;6年中所有类型事件中,交通事故所占比例高;成批伤员伤情主要以轻度创伤为主,以20~45岁的青壮年为主.结论 上海市成批伤事件为以非自然因素为主的突发事件,医院在救护成批伤员的管理方面应根据本城市的成批伤员特点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救护流程,并合理配置资源.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7例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进行低血糖管理,实行血液透析前减停胰岛素,血液透析中提前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嘱患者适当进食,加强血糖监测及健康宣教等新流程,对照组则按原有流程防治低血糖.结果 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管理,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未发生因低血糖引起的意外事件.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降低了透析中低血糖的发生率.
-
眼药治疗盒的研制与应用
设计和制作眼药治疗盒,以便于不同种类眼药的区分与有序放置,避免因眼药瓶无序放置导致护士给患者点错眼药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
-
剑脐联体儿分离术后的早期监护
报告了剑脐联体、肝脏融合联体女婴分离术后的早期监护.监护重点包括肝功能监护、呼吸功能监护、循环功能监护、胃肠功能监护和感染控制.经过术后早期严密有效的监护,2例女婴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恢复正常,顺利度过术后危险期,术后5d转回新生儿外科,术后9d痊愈出院.
-
1例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护理
总结1例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主要包括:严格饮食管理、正确合理用药、密切监测血糖、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该患儿住院期间能配合治疗,住院28d后病情好转、血糖控制平稳出院.
-
急诊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院内转运中的无缝隙交接
总结了急诊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内转运中无缝隙交接的实践经验.通过建立和完善缝隙交接的相关制度与流程、完善转运交接流程、规范交接内容、完善设备和设施、加强人员培训等方式,保障了急诊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转运安全,缩短了交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对及时救治患者、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1例克罗恩病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
总结了1例克罗恩病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重视营养支持治疗和静脉通路的建立及维持,加强血栓再形成的预防和抗凝治疗期间出血倾向的观察,密切关注呼吸肌麻痹情况,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通过临床多学科综合治疗和护理,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消失,择期行肠造口手术.
-
团体积极心理治疗对护生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团体积极心理治疗对在校护生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 对长沙市3所护理本科院校76名在校护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4名)和对照组(42名).干预组接受8周团体积极心理治疗,在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第3个月、干预后第6个月,采用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I-Ⅱ)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两组在校护生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干预组护生抑郁情绪、睡眠质量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不同时间点干预组抑郁情绪、睡眠质量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积极心理治疗可显著减轻在校护生的抑郁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并具有一定的长期效果.
-
死亡教育课程方案的设计及实施
目的 为死亡教育课程在护士队伍中的规范开展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 依据泰勒目标模式、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设计满足护士继续教育需求的死亡教育课程方案,应用于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并对课程加以论证.结果 培训前有效问卷120份,培训后82份,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培训后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01),持正向态度的研究对象比例显著升高(P=0.009);死亡逃避维度得分较培训前明显下降,死亡恐惧、自然接受、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维度及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总得分在培训前后无明显变化;对死亡教育课程反馈调查,肯定了课程的必要性、有效性及接受度.结论 死亡教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对象对照护临终患者及家属态度及自身对死亡态度的正向改变,课程具有必要性和有效性,接受度高.
-
本科护生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及自我效能感调查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对于疼痛管理的知识、态度及自我效能感,为改进学校疼痛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2008年修订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Knowledge and Attitudes Survey Regarding Pain,KASRP)中文版问卷及自我效能感问卷,对我校130名实习前护理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对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问卷的平均答对率低,尤其缺乏镇痛药物相关知识,对于疼痛的评估仍存在着对患者疼痛主诉的不信任,并且疼痛干预方面的知识水平低;护生虽具有低水平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总分为(17.41±2.71)分],但其具有中等水平的自我效能感[总分为(3.22±0.68)分],并且两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060,P>0.05).结论 护生对疼痛管理的知识和态度存在显著缺陷,并且不能正确评估自己在疼痛管理方面的能力.建议学校开设疼痛管理选修课,教学中注意利用教学策略,以提高护生对疼痛管理的正确认知.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照顾认知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照顾认知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我照顾认知量表、COPD自我效能量表(CSES),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56例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COPD患者的自我照顾认知总分为(54.79±17.56)分,总体得分指标为54.79分;自我效能总分为(82.59±18.45)分,总体得分指标为53.28分,两者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呈正相关(r=0.182~0.845,P<0.05).结论 COPD患者的自我照顾认知与自我效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患者自我照顾认知越高,其自我效能水平也越高,护理人员应增进COPD患者自我照顾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国外跌倒管理模型的相关研究及启示
介绍了国外跌倒管理模型相关研究.重点介绍沟通-政策和程序-团队合作(CPPT)、患者-信息-标识-环境-团队合作-家属(PISETI)、评估-沟通-监测-患者-环境(ACMMM)及多学科合作-领导参与-技术支持-沟通-文化(CATCH)4个管理模型.这些管理模型从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医疗设备、建筑设计、护士的领导和管理以及团队协助等方面描述跌倒的干预策略,对临床跌倒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国跌倒管理的研究,应借鉴国外新近研究成果,制订适合国情、切实提升我国跌倒管理水平的跌倒管理模型,以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
健身操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
目的 通过中医健身操训练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能力,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方法 将符合纳入条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指导患者在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训练:心功能Ⅲ级和Ⅳ级患者进行六字诀呼吸操训练,心功能Ⅰ级和Ⅱ级患者进行八段锦训练,并在出院后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和指导,鼓励患者坚持六字诀呼吸操和八段锦练习.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所有患者跟踪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6MWT)、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脑钠肽水平的变化,统计1年内因心力衰竭住院的次数及医疗费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经过中医健身操训练1年后,6MWT步行距离增长,心功能分级及脑钠肽水平降低,1年内因为心力衰竭再次住院的次数较少,因为心力衰竭住院的总费用降低.结论 中医健身操训练能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医疗费用.
-
对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个体化管理对提高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后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将72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AIDS患者按其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6例实施个体化管理,主要通过电话、微信或短信、面谈及QQ聊天方式,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16次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抗病毒治疗相关知识宣教、遵医行为的技巧、心理干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服药指导.持续随访12个月后,根据抗病毒治疗随访及用药登记表和自制表格对患者进行依从性效果评估.结果 实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就医失落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个体化管理可明显提高AIDS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艮反应后的服药依从性,减少就医失落,从而保证抗病毒治疗的顺利进行.
-
以反复线索暴露为基础的综合干预对酒依赖患者心理渴求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以反复线索暴露为基础的综合干预是否能降低酒依赖患者环境线索暴露的心理渴求及心理生理反应.方法 依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按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56例环境线索暴露心理渴求增高的康复期酒依赖患者分成实验组(n=30例)与对照组(n=26例).对照组只进行酒依赖的常规治疗.实验组除进行常规治疗外,还进行12次以反复线索暴露为基础的综合干预,评估治疗前后环境线索暴露心理渴求与心理生理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结束后,实验组环境暴露前、后的心理渴求,皮电,皮温,心电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因素中皮电、心电有统计学意义;而组内因素中,时间因素和干预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皮电、心电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反复线索暴露为基础的综合干预可以降低康复期酒依赖患者心理渴求及环境暴露心理、生理反应.
-
正念减压疗法对乳腺癌患者知觉压力及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索正念减压疗法对乳腺癌患者知觉压力及焦虑抑郁情况的干预效果.方法 招募64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每周1次、共6次的正念减压训练.干预前后采用知觉压力量表(CPS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测评,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终干预组有效样本30例,对照组有效样本28例.6周正念减压干预后,干预组CPSS得分为(34.87±5.02)分、SAS得分为(43.27±4.11分)、SDS得分为(43.50±3.6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知觉压力水平,改善其焦虑抑郁情况.
-
医护一体模式下实施快速流程方案对护理工作环境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模式下实施快速流程方案对护理工作环境的影响,为医护一体模式的深入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由医生制订并实施快速流程方案,护士完成快速流程方案中医嘱的执行.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以亚专业为核心,构建结直肠外科快速流程医护一体团队,护士与医生共同制订并实施快速流程方案,护士在团队协调和管理方面起主导作用,包括培训和指导新进医生及实习医生,联络协调多科会诊等.本研究采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并将不同阶段的护理工作环境评分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医护一体模式下实施快速流程方案能够提高医护合作维度评分(P=0.032),提高护理管理者的能力及领导方式维度评分(P=0.022),提高充足的人力及物力维度评分(P=0.041).结论 医护一体模式下,护士与医生共同评估、讨论、制订、实施快速流程方案,护士在团队合作中发挥其主导作用,能够显著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环境,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
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细化分级护理的实践
为了提高分级护理质量,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结合神经内科疾病特点,制订细化分级护理标准,通过对护士进行ADL及细化分级护理标准的全员培训,使护士掌握ADL评分方法及细化分级护理标准要求,应用于新入院患者护理级别的制订及住院过程中的动态调整.护士根据护理级别要求,参考卫生部制订的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内容对患者进行护理,提高了分级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及在骨科病房的应用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在提高骨科病房疼痛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方法建立疼痛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疼痛评估准确率、疼痛病情观察及时率、疼痛干预有效率、疼痛护理记录合格率、疼痛控制满意度.运用这5项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对骨科病房的疼痛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实施检查监督,定期分析数据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开始实施时(2013年1月)和实施半年后(2013年6月),疼痛评估准确率分别为92.31%和95.45%,疼痛病情观察及时率分别为89.74%和97.73%,疼痛护理记录合格率分别为90.00%和97.50%,疼痛干预有效率分别87.50%和92.50%,疼痛管理满意度分别为93.33%和96.67%.同时,所有病历均记录了疼痛状况,全部均采用简易疼痛评估尺记录疼痛强度,所有患者实现定时应用止痛药物来治疗疼痛.结论 将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骨科病房疼痛管理,实现了疼痛护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患者的疼痛控制质量,为持续改进疼痛护理质量提供数据和事实依据,有助于提高疼痛护理的管理水平.
-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护理区域辐射作用的发挥
通过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护理项目的建设,对于如何发挥区域辐射作用,提出“湘雅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院—社区”四位一体护理辐射体系的新思路,并对建设过程进行经验总结,为相关行政部门、医学院校及医疗单位制定决策提供参考.
-
护士长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 构建科学、客观、可行的护士长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运用胜任特征理论,通过文献分析、理论研究和访谈法初步编制护士长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及各指标权重分值,构建护士长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构建的护士长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30项,专家咨询代表性和可信度高.结论 基于胜任特征的护士长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为考评护士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护士长临床管理实践指明需达到的工作目标.
-
基于岗位工作分析的护士岗位培训实践
目的 总结并评价医院护士岗位培训模式的建立和实施成效,为各级医院护士岗位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岗位工作分析,编写临床各类护士岗位说明书,包括岗位描述、岗位职责、岗位任职条件、岗位应知应会等;以岗位说明书为依据,确定岗位培训方案,开展岗位培训的具体实践.比较培训前后护士岗位职责、应知知识和技能,调查护士对该岗位培训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各工作岗位护士对岗位职责熟悉度、岗位应知知识、应会技能在培训模式实施后均好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培训对象对该岗位培训的兴趣、内容、形式、实用性等满意度较传统培训方法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以岗位工作分析为基础的护士岗位培训模式,贴近临床,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在职培训方法.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