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중화물리의학여강복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1.6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1424
- 国内刊号: 42-1666/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对兔坐骨神经损伤后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目的 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对兔坐骨神经损伤后下肢运动功能以及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80只新西兰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夹脊电针组、神经松动术组、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每组36只,再按取材时间点分为治疗1周、2周、4周后共3个亚组,每个亚组12只新西兰家兔.模型对照组、夹脊电针组、神经松动术组、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均采用钳夹法造成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神经松动术组行神经松动术治疗,夹脊电针组进行夹脊电针治疗,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进行夹脊电针和神经松动术治疗.于治疗1、2、4周后采用趾张反射评分和改良的Tarlov评分评定5组大鼠新西兰家兔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并于治疗1、2、4周后,每组均抽取12只新西兰家兔放血处死后取坐骨神经和相应节段脊髓(L4-L6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治疗后1、2、4周后,夹脊电针组、神经松动术组和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新西兰家兔的坐骨神经功能均优于模型对照组同时间点,但均弱于正常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各时间点的坐骨神经功能均优于夹脊电针组和神经松动术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CR灰度分析,治疗1、2、4周后,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节段脊髓和坐骨神经中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mRNA的表达量高于夹脊电针组和神经松动术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Western blot灰度分析,治疗1周后,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节段脊髓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夹脊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4周后,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节段脊髓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夹脊电针组和神经松动术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Western blot灰度分析,治疗2、4周后,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坐骨神经中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夹脊电针组和神经松动术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神经松动术结合夹脊电针治疗可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损伤的坐骨神经和相应脊髓节段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基因以及蛋白的表达有关.
-
腕手矫形器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影响
脑卒中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原因之一. 据统计约70%~80%的脑卒中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和手功能障碍[1-2] . 脑卒中患者由于大脑皮质损伤,很难保持正常姿势,手功能障碍患者常伴随有关节变形、肿胀等各种并发症[3] . 近年来,腕手矫形器逐渐被应用到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中,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矫形器是辅助治疗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复的关键. 有研究报道,早期使用矫形器有利于运动疗法的实施,是手功能恢复的辅助治疗手段,对提高患者整体康复具有重要意义[4] .
关键词: -
心理疏导联合松静诱导训练对截瘫患者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焦虑情绪属于人类的正常生理反应,但如果焦虑情绪长期积累及反应过度敏感或激烈,就可能发展为焦虑症. 焦虑症患者往往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运动性不安,并且还常伴有主观痛苦感或社会功能受损现象,严重危害患者生活质量[1-2] . 李妍等[3]在报道中指出,焦虑情绪受制于机体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均衡调节,其发病多与受到挫折打击或因不满情绪等致使精神不良有关,而且焦虑症在外界刺激等因素影响下复发率也较高,如何改善焦虑症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 基于此,本课题组通过对唐山大地震致截瘫伴焦虑症患者情绪进行跟踪观察,发现心理疏导联合松静诱导训练能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有利于病情康复. 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失智老人居家环境改造与辅具应用研究
适宜的居家环境对失智老人的照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居家环境进行改造有利于提高失智老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减轻照护人员的负担.改造的手段包含改变生活方式、物理环境、建筑环境、室内设计以及使用辅具产品.本文总结了失智老人居家环境改造的原则与可实施的改造方案,包括提供熟悉而稳定的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与氛围,给予适当刺激;保证安全且无障碍的环境;增强环境线索,提供生活提示;创设促进沟通与社会参与的环境;设置便于照护的环境.
-
脑卒中后继发性脊髓病变及其干预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各种功能障碍不仅源于脑部中枢损伤,也源于脊髓中枢继发性病理改变,减轻脑卒中后继发性脊髓病变有望成为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有利靶点.本文对脑卒中后脊髓病理改变以及相关发生机制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脑卒中提供新的思路.
-
康复治疗新技术对脑卒中后脑可塑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不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生理和心理打击,而且后期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近年来,干细胞技术被证明可能通过细胞替代、促进血管再生以及抗炎调控等机制改变脑可塑性.此外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常见的经颅磁刺激以及经颅直流电刺激可能通过调控皮质兴奋/抑制平衡,增加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及相关调控基因表达,强化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调控卒中模型的脑可塑性.另外通过神经移植手术建立新的神经通路也为脑可塑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
脑卒中患者的脑功能检测及脑刺激新技术
脑卒中是我国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疾病.脑卒中患者的症状主要以多种功能障碍为主.目前,脑卒中功能评定大都是针对功能障碍外在表现较为主观的量表评定,脑功能的检测仍需要继续探索,形成和主观量表并行的两组康复检测方法.脑刺激技术丰富了临床康复治疗方案,配合传统康复训练可提高康复疗效.
年 | 期数 |
2019 |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
1998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