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正中咬合运动中咬合接触特征与升颌肌肌电活动关系的同步记录与研究

王晓瑞;张渊;许毅飞;王美青

摘要: 目的:探讨正常牙合受试者在大紧咬时升颌肌肌电活动是否随咬合力的升高而增强。方法:应用T-Scan III咬合分析和BioEMG III肌电记录系统对16名男性无症状正常牙合受试者的咬合力、咬合接触及双侧颞肌前束(TA )、咬肌(MM)肌电进行同步记录。结果:在ICP (intercuspal position,牙尖交错位)作快速大紧咬时,咬合接触点在双侧牙弓逐渐趋于平衡分布,且在咬合接触点数增加、咬合力增大的末期,升颌肌电位呈现出下降的特征;在对刃位及左、右侧颌位作大紧咬时,随着咬合力的升高,对刃位时双侧MM肌电活动逐渐升高,而左、右侧合位时工作侧TA及非工作MM肌电活动出现升高,在整个咬合力升高过程中未见肌电幅值的下降。结论:ICP大紧咬时可出现较低水平的肌电活动并对应较高的咬合力水平的情况,反应了此时升颌肌功能活动的效率较高。这意味着在咬合运动中为达到一定水平的咬合力需要额外的肌肉活动来实现,这种额外肌电活动的长时间存在可能会引起升颌肌出现疲劳甚至出现口颌面疼痛症状。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蓝染法联合核素示踪法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及临床分析

    作者:张晨光;雪来提·派祖拉;伊丽娜;蒋威华;欧江华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的可行性及其对腋窝淋巴结分期的预测情况,比较蓝染法与联合法对前哨淋巴结(SLN)的检出率以及患者的临床特征对SLN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析2015-07-21/2016-08-25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所实施的190例SLNB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中,134例采用放射性核素联合美蓝染色示踪法定位SLN,其余56例采用美蓝染料注射法.如SLN阳性,则继续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如SLN阴性,则根据患者意愿以及其具体情况选择是否行ALND,即"保腋窝".结果:190例乳腺癌SLNB患者中,成功检出188例,2例未检出,8例假阴性,检出率为98.9%,准确率为94.6%,假阴性率为11.6%.结论:SLNB能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的状态,蓝染法和联合法示踪SLN均能够准确定位SLN,可根据情况选择示踪方法.年龄因素对SLN的检出率及假阴性率有明显影响,施行过程中对年龄≥50岁的患者应尽量采用联合法检测SLN.病灶部位、病灶大小、核素注射部位、病理类型等因素对SLN检出率及假阴性率均无明显影响.

  • 微剂量肝素联合冷沉淀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赵锦英;蒋晓梅;蒙淑芳

    目的:探讨微剂量肝素联合冷沉淀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患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疾病的新生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0).对照组患儿接受原发病治疗;治疗组患儿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皮下注射微剂量肝素(24 U/kg·d)联合冷沉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机体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凝血功能障碍疾病临床治疗总时间、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住院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机体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时间(5.11±0.86 d)和凝血功能障碍疾病临床治疗总时间(7.68±2.05 d)明显短于对照组(9.43±1.58 d,13.75±2.64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治疗期间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剂量肝素联合冷沉淀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效果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胰岛素抵抗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佳乐;李广明;赵小丽

    目的:分析胰岛素抵抗(IR)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8/2015-06在河南省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采取干扰素治疗CHB的患者78例,根据有无IR分为研究组(n=39,胰岛素抵抗组)和对照组(n=39,无胰岛素抵抗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恩替卡韦联用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均在HBeAg出现转换后考虑单药方案,观察和记录两组的疗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即48周时的血清ALT水平正常率、HBeAg转换率与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结束后24周随访期间,研究组血清ALT正常率与HBV?DNA转阴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是影响干扰素远期疗效的因素之一,存在IR的患者其治疗结束后随访期间疗效较差,这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关注CHB患者有无IR的存在,若存在IR,则改善CHB患者的IR可增加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收益.

  • 肿瘤患者经微量泵注入替加氟与静脉滴注的不良反应观察

    作者:赵树林;陈晨;佘玉奇;方翎;郑洁婷;张述耀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经微量泵注入替加氟与静脉滴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4-06/2016-12经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确诊为头颈癌的46例患者和直肠癌的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量泵入组(n=38)和静脉滴注组(n=31).比较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两组每位患者均完成3~8个周期,微量泵入组共完成233个周期,静脉滴注组共完成189个周期.两组患者根据周期统计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微量泵入组及静脉滴注组分别为81.5%和7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泵入组及静脉滴注组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5%<55.0%、36.1%<50.3%、33.5%<48.7%、31.3%<41.3%及18.0%<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泵入组及静脉滴注组非血液系统中口腔黏膜损害、周围静脉炎、手足综合征及指甲病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41.8%、3.4%<16.4%、6.9%<50.6%及4.8%<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血液系统其他胃肠道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加氟微量泵入能减轻腹泻、骨髓抑制及口腔黏膜炎的发生,不良反应较静脉滴注组轻.

  • 穴位注射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胡亚南;杨家祥

    目的:分析穴位注射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1/2016-05河北省中医院骨伤一科收治的9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在脊髓型颈椎病常规基础治疗上予以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和40分法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5%vs 10.42%),且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穴位注射联合丹红注射液可较好地恢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案.

  • 蓉丹口服液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作者:梁思虹;陈小燕;黄晓淳;许启锋

    目的:观察蓉丹口服液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项为期12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共纳入DPN患者85例,其中蓉丹口服液组(蓉丹组,n=34)、甲钴胺组(n=34)及对照组(n=17).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神经症状、体征评分(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化表,MNSI)、神经肌电图结果、血清内皮素-1(ET-1)、胱抑素-C(Cys-C)、不良反应等.结果:①3组患者的血糖、Cys-C、ET-1、MNSI症状分值、体征分值神经传导速度(NCV)、波幅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蓉丹组干预后Cys-C、ET-1水平均显著低于基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钴胺组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干预后ET-1水平较基线值呈上升趋势,而Cys-C则无明显变化.③蓉丹组及甲钴胺组干预后MNSI症状分值、体征分值显著低于基线(P<0.05),两组间干预前后ΔMNSI症状、体征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蓉丹组及甲钴胺组干预后NCV、波幅显著高于基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呈下降趋势(P<0.05);蓉丹组及甲钴胺组干预前后ΔNCV、Δ波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干预前后Δ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蓉丹组干预前后Δ波幅显著高于甲钴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蓉丹口服液干预12周能显著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提高NCV、波幅,尤其在改善足部皮肤干燥开裂、波幅方面效果优于甲钴胺,且能降低血清Cys-C、ET-1水平,在治疗DPN中安全有效.

  • Force CT Turbo Flash扫描模式联合迭代重建算法降低辐射剂量:主动脉CTA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利军;王星;李志军;张少杰;朱巍

    目的:利用Force CT的Turbo Flash模式行主动脉全程扫描成像,对照评价其图像质量,旨在评价该模式行主动脉全程扫描联合迭代重建算法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2015-08/2016-12行主动脉全程CTA扫描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用Turbo Flash模式扫描(A组,n=30),使用迭代重建算法(ADMIRE)重建图像、对照组用Body Angio模式扫描(B组,n=30),使用滤波反投影算法(FBP)重建图像,并用客观和主观两种方式评价其CT图像,前者包括CNR、SNR及图像噪声,而后者则由两位CT影像诊断副主任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评价.结果:Turbo Flash模式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图像的主观评分明显高于Body Angio扫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rbo Flash模式组的扫描时间(1.0±0.2)s,相对于Body Angio模式(4.6±1.4)s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些意义(P<0.05).有效辐射剂量Turbo Flash模式组为(3.7±1.2)mSv,较Body Angio模式组的(6.8±2.8)mSv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rce CT Turbo Flash模式主动脉CTA扫描联合迭代重建算法的图像质量可满足对于主动脉病变的诊断需求,具有扫描时间短、辐射剂量低、运动伪影少等优势,可成为主动脉CTA优先选择的扫描模式推广应用.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A125、ADA和IL-17水平及诊断意义

    作者:康书慧;张鑫;刘士甫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A125、ADA和IL-17水平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石家庄市第五医院2014-12/2015-10收治的3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石家庄市第五医院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正常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组.比较3组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A125、ADA和IL-17水平,分析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A125、ADA和IL-17水平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诊断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胸腔积液、血清中CA125、ADA和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胸腔积液中CA125检测水平显著高于血清检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A125、ADA和IL-17水平高于正常健康者,可作为临床诊断、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参考指标.

  • OVCF的微创治疗与再骨折风险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资兵;陈海聪;钟秋英;孙杰聪;向旻;吴少科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与再骨折的风险.方法:选择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9)给予PVP治疗;治疗组(n=39)给予PKP治疗,术后继续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后3 d记录NRS疼痛评分、椎体高度和cobb角改善情况,平均随访36个月,观察患者骨密度值的变化及再骨折发生的情况.结果:术后疼痛症状和骨密度较术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和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治疗组的患者术后椎体高度和cobb角改善明显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终末,PKP组再骨折4例(10.0%),PVP组1例(2.5%).结论:PVP、PK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PKP更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改善脊柱后凸畸形,但其再骨折的发生率高于PVP,针对不同患者合理选择术式是关键.

  • 老年患者脊柱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龙新华;周云飞;杜浏学;陈海鸣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脊柱手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POP)可能的原因,以便指导临床预防.方法:收集2010-01-01/2016-01-01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脊柱手术的65岁以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出现术后精神障碍(A组)与未出现术后精神障碍(B组)患者性别、基础疾病、酗酒史、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血清白蛋白、电解质水平以及手术节段与术后精神障碍的关系.结果:共收集患者4030例,其中出现术后精神障碍者180例,发生率为4.46%.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A组患者中有酗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手术持续时间>3 h、术中出血>500 mL、术后低蛋白血症以及低钠、低钾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颈、胸、腰不同手术节段手术之间POP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138).但是颈椎不同手术方式之间POP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酗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手术时间、低白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为老年患者脊柱术后精神障碍可能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分析并提出老年患者脊柱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为临床预见性实施干预措施,有效预防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或避免其导致的不良后果提供参考.但POP发病确切的高危因素需在多中心、多因素回顾性研究以及前瞻性研究中进一步发现和证实.

转化医学电子

国家级期刊 审稿时间:1个月内 早咨询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