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Scan咬合分析系统特点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作者:耿晓庆;王鹏来

    基于敏感元件技术开发的T-Scan咬合分析系统,可以精确的记录动态的咬合过程,对接触情况作动态的定量分析.准确的分析咬合接触的时间、力的大小,接触的面积.为了更好的指导口腔临床和科研,经过十余年的软硬件系统的开发,现T-ScanⅢ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已成功问世.本文就T-Scan咬合分析系统的特点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主要应用做一综述.

  • 乳腺电阻谱扫描--一种新型乳腺疾病诊断技术(文献综述)

    作者:丁向民;范健

    乳腺癌发生后,肿瘤组织在胞内、胞外液体成分、含水量、胞膜面积等方面发生变化,这导致了电阻、电容的变化.电阻谱扫描(T-Scan)是采用测量乳腺组织中电阻、电容的变化,来诊断乳腺肿块,成为乳腺癌诊断的一条新途径.本文主要综述T-Scan在乳腺癌诊断相关方面的新进展.

  • 咬合检测材料对咀嚼肌表面肌电的影响

    作者:吴梦虹;王建华;阎英;邹瑞;胡晓芃

    目的 探讨不同咬合检测材料在牙尖交错位(ICP)紧咬状态下对咀嚼肌肌电水平的影响.方法 筛选30 名大学生志愿者,分别在空白对照、口内放入咬合纸、口内放入T-Scan 咬合片、口内放入T-Scan 咬合架及咬合片(加架咬合片)等四种状况下作ICP 大紧咬,使用Bio-pak 肌电图仪分别记录每组双侧颞肌前份(TA)及咬肌(MM)的肌电水平,并对四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咬合纸组、咬合片组、加架咬合片组的TA、MM 肌电幅值均升高;除加架咬合片组右侧TA(P > 0.05)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咬合纸组、咬合片组、加架咬合片组两两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与对照组TA 不对称指数相比,咬合纸组、加架咬合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咬合片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的MM 不对称指数相比,加架咬合片组不对称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咬合纸组、咬合片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4)与咬合片组TA 不对称指数相比,咬合纸组、加架咬合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1)不同咬合检测材料对所检测咀嚼肌肌电均有影响;(2)与加架咬合片相比,单纯咬合片对所检MM 的肌电影响更小,因此对咬合检测结果的干扰更小.

  • 新型乳腺癌诊断技术乳腺电阻频谱扫描成像

    作者:丁向民

    乳腺癌发生后,肿瘤组织在胞内外液体成分、含水量、胞膜面积等方面发生变化,导致了电阻、电容的变化。电阻频谱扫描成像(T-Scan)采用测量乳腺组织中电阻、电容的变化来诊断乳腺肿块,成为乳腺癌诊断的一条新途径。现综述T-Scan在乳腺癌诊断方面的新进展。

  • T-ScanⅢ应用于牙根纵裂患者咬合特征分析的初步研究

    作者:常晓荣;齐俊丽;耿瑶;陈少丽;范雪平;刘学军

    目的:探讨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s,VRF)发生的(牙+合)因素.方法: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仪对8例VRF患者及个别正常(牙+合)者分别进行正中及侧方咬合记录,定量数据(牙+合)力百分比值(tooth occlusal force percent-ages,T-FP)、双侧(牙+合)力百分比值(two sides force percentages,TS-FP)、(牙+合)力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ndex of occlusal force,AOF)、闭合时间(occlusion time,OT)、侧方(牙+合)分离时间(disclusion time,DT)采用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分析,定性数据早接触、(牙+合)力中心点(center of force,COF)位置及偏移方向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VRF组T-FP、AOF、OT、DT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OF位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FP、早接触发生率、COF偏移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RF患者全口(牙+合)力分布不均衡,双侧(牙+合)力分布不对称,(牙+合)接触稳定性差.

  • 双端固定桥修复前后基牙大(牙合)力变化的研究

    作者:郑明;程辉;程祥荣;胡志刚;马守治;郑志强;陈文多

    目的:研究双端固定桥修复前后基牙所能承受大(牙合)力是否发生变化,并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对33名第一磨牙缺失的患者以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为基牙行常规双端固定桥修复,采用T-Scan Ⅱ咬合分析系统分别记录修复前、修复完成时及修复后2个月、4个月、6个月于牙尖交错位大(牙合)力时的咬合情况并分析.结果:患者经固定桥修复完成时的咬合情况分别与修复前及修复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咬合情况存在差异.结论:双端固定桥修复后基牙所能承受的大(牙合)力将增加,其增加量在修复完成后2个月内明显,而修复完成2个月后不明显.

  • 咬合调整对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者牙周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杨昊;雷敏;贺专;支方静;伊远平;董瑜;刘振霞

    目的:比较全口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与咬合调整治疗的先后顺序及治疗时机的差异,对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者牙周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选取的6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全口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subgingival 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咬合调整治疗同期进行;B组全口SRP治疗4周后行调合调整治疗;C组先对创伤牙位进行咬合调整治疗,4周后行全口SRP治疗.在0 d、4周、12周时搜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3组治疗在不同时期牙周指数及咬合指数差异.结果:0 d时,3组病人的初始牙周指数及咬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周时,A、B两组的牙周指数较0 d时有改善(P<0.05),C组牙周指数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A组及C组的咬合时间及咬合受力百分比较0 d时降低(P<0.05),B组无明显变化.12周时,A组牙周指数及咬合指数改善明显.结论:单纯的咬合调整治疗不能改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炎症状况.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者,先控制牙周炎症再进行创伤牙位的调牙合治疗,同时调牙合治疗尽早完成有助于创伤牙位的牙周恢复.

  • 正中咬合运动中咬合接触特征与升颌肌肌电活动关系的同步记录与研究

    作者:王晓瑞;张渊;许毅飞;王美青

    目的:探讨正常牙合受试者在大紧咬时升颌肌肌电活动是否随咬合力的升高而增强。方法:应用T-Scan III咬合分析和BioEMG III肌电记录系统对16名男性无症状正常牙合受试者的咬合力、咬合接触及双侧颞肌前束(TA )、咬肌(MM)肌电进行同步记录。结果:在ICP (intercuspal position,牙尖交错位)作快速大紧咬时,咬合接触点在双侧牙弓逐渐趋于平衡分布,且在咬合接触点数增加、咬合力增大的末期,升颌肌电位呈现出下降的特征;在对刃位及左、右侧颌位作大紧咬时,随着咬合力的升高,对刃位时双侧MM肌电活动逐渐升高,而左、右侧合位时工作侧TA及非工作MM肌电活动出现升高,在整个咬合力升高过程中未见肌电幅值的下降。结论:ICP大紧咬时可出现较低水平的肌电活动并对应较高的咬合力水平的情况,反应了此时升颌肌功能活动的效率较高。这意味着在咬合运动中为达到一定水平的咬合力需要额外的肌肉活动来实现,这种额外肌电活动的长时间存在可能会引起升颌肌出现疲劳甚至出现口颌面疼痛症状。

  • T-scan支持整体螺丝固位固定桥一例

    作者:王大为

    目的:观察T-scan辅助调耠全上颌螺丝固位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颌无保留牙的病例,进行拔除后即刻种植,即刻临时修复,终完成正式修复.同时T-scan指导调(牙合).结果:在观察期内,种植修复获得了良好的咬合平衡,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全上颌螺丝固位固定桥伴有T-scan指导调(牙合)修复体可获得均衡的受力、良好的预期.

    关键词: All-on-4 T-Scan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