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利多卡因凝胶膏治疗疱疹后神经痛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

王爱平;王晓雯;赵俊英;葛蒙梁;郭在培;宋智琦;白彦萍;韩秀萍;杨雪源;李明;陆前进;鲁建云;顾军;谢红付;陈涛;郑捷;邱双军;丁娜;李若瑜

摘要: 目的:比较5%利多卡因凝胶膏与安慰剂治疗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中央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方法。5%利多卡因凝胶膏或安慰剂凝胶膏覆盖疼痛严重区域,每次多使用3贴,每日贴敷不超过12 h,疗程4周。结果与基线相比,在第4周时采用受试者日记卡中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平均下降值为主要疗效。结果显示,VAS平均下降差值利多卡因凝胶膏组为(20.71±19.07)mm,安慰剂组为(8.04±14.25)mm(P<0.0001)。其中在第4周时VAS下降达到30%的分别为56.07%和20.39%(P<0.0001);VAS下降达到50%的分别为36.45%和11.65%(P<0.0001)。早期脱离率分别为1.68%和7.83%(P=0.0264)。与研究药物可能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利多卡因凝胶膏组为10.83%,安慰剂组为12.93%(P=0.6183),主要表现为皮肤刺激,发生率分别为5%和6.03%(P=0.7277)。结论5%利多卡因凝胶膏外用治疗PHN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不良反应与安慰剂相似,耐受性好,安全性高,使用方便。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治愈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一例

    作者:黄晓雯;席丽艳

    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因左手红色丘疹伴脓性分泌物2周,于2011年2月10日来我科就诊.1个月前患者左手无名指被狐狸咬伤,2周后于咬伤部位出现一红色丘疹并有脓液流出,4周后于左前臂出现数个红色丘疹,渐增大,发展至暗红色结节,压痛明显.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皮肤科检查:左手无名指指根背部可见紫红色斑块,表面结痂,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周围红肿,有浸润;左手背及左前臂数个沿淋巴管分布的绿豆至蚕豆大小的紫红色结节,周围有浸润(图1).

  • 淋巴瘤样丘疹病一例

    作者:李蕾;邹先彪;陈虹霞;马天;闫颖;李喜龙;屈敏

    临床资料
      患者,男,41岁。主因全身红色丘疹、结节3周,于2014年11月10日就诊。患者诉3周前无明显诱因右上臂出现2个红色丘疹,无疼痛及瘙痒等不适。丘疹逐渐增大,中央破溃,表面结黑痂;皮损逐渐增多,蔓延至躯干、四肢及面部。患者自起病以来无发热、体重下降。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者。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皮肤科情况:全身散在数十个大小不一的圆形红色丘疹及小结节,新发皮损表面可见少许淡黄色渗出,周围有红晕及淡黄色痂屑;陈旧性皮损消退变平,呈暗紫红色斑,中央溃疡结黑痂(图1);皮损有轻度压痛。右上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棘层肥厚、增生,表皮突下延,真皮内可见异形淋巴样细胞楔形浸润,细胞体积中等偏大,核扭曲、深染,可见核分裂像,其间混合浸润少量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嗜酸粒细胞(图2)。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异形细胞:CD4(+),CD30(+),CD8(±),CD3(局部+),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1(MUM-1)(+),Ki-67(+﹥75%),CD20、CD21、CD56、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CK、EBER均(-),粒酶B(±)(图3)。诊断:淋巴瘤样丘疹病。治疗:局部外用卤米松乳膏。4个月后随访,患者全身丘疹、结节消退,遗留色素沉着及萎缩性瘢痕(图4)。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二例

    作者:吴娜;惠海英;殷董;张美芳

    患者1,男,19岁。主因背部包块1年,于2012年7月20日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于背部出现皮下结节,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治疗。此后皮损逐渐增大。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皮肤科情况:背部可见一直径约5 cm大小皮下包块,质中,活动可,无触痛,表皮未见明显异常(图1a)。临床诊断为脂肪瘤,并进行手术切除。术中表皮切开后可见血供丰富、大量不规则鱼肉样组织与周
      围粘连(图1b),无包膜,无法完整剥离。组织病理检查:肿瘤细胞呈梭形,大小形态均匀一致,胞质少,淡染,核细长,围绕胶原纤维呈席纹状排列,无明显异形性及核分裂像,无出血坏死。瘤体向皮下脂肪组织浸润,包裹脂肪组织,形成特征性的蜂窝状结构(图1c,1d)。免疫组化染色示:CD34(+)、vimentin(+), Ki-67<1%,CK、Ⅷa因子、HMB45、EMA、S-100蛋白、SMA、CD31均阴性(图1e,1f)。诊断: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治疗:确诊后转至整形科进行手术彻底清除,后行放射治疗,随访至今无复发。

  • 成人带状分布脂囊瘤一例

    作者:余南岚;游弋;冯林;杨希川

    临床资料
      患者,男,35岁。主因右侧胸肩部、背部出现肤色囊肿并逐渐增多4年余,于2013年7月15日就诊。4年前患者右侧肩部出现3颗玉米粒大小皮损,表面皮肤正常,无痛痒,未予诊治,皮损数量渐增多,呈带状分布于右侧胸肩部、背部。患者平素体健,否认局部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营养中等,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无增大。皮肤科情况:患者右胸肩部、背部肩胛区分别可见呈带状分布的隆起性肤色或淡黄色囊肿,大小不一,直径2 mm~1 cm,稍高出皮面,表面光滑(图1),移动度可,有囊性感,无明显压痛,未扪及血管搏动感;余皮肤、指、趾甲无异常。分别取肩部及背部皮损行组织病理检查,组织病理表现基本一致: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周围有稀疏的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真皮内可见囊腔,囊壁由复层鳞状细胞组成,无颗粒层,囊壁上可见皮脂腺小叶,囊腔内少量红染物质,周围见稀疏的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图2)。诊断:脂囊瘤。本例患者无明显不适,了解详细病情后,不接受任何治疗,故嘱其注意观察并随诊。

    关键词: 脂囊瘤 带状
  • 眼睑毛母质瘤一例

    作者:鹿见香;梁思;甘超男;曾伟贤;杨顶权;白彦萍

    临床资料
      患者,女,79岁。主因右上眼睑肿物3个月,于2013年1月8日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上眼睑出现一绿豆大小丘疹,逐渐增大至鸽子蛋大小,偶有瘙痒及疼痛,伴有右侧面部肿胀。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每日1次口服,血压控制在100~120 mmHg/140~160 mmHg(1 mmHg=0.133 kPa),糖尿病病史10年余,接受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6.8~7.86 mmol/L。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右眉上可见一6.0 cm ×7.8 cm×2.2 cm椭圆形暗红色外生性肿物,皮薄光亮,失去正常皮纹,可见夹杂白色颗粒状物质的内容物,质地软,部分触之有波动感,无破溃、渗液、结痂及毛发,无压痛,基底不硬,无浸润感,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未见窦道(图1)。常规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门诊诊断为皮肤肿物继发感染,予以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外用、丹参酮胶囊口服0.5月,肿物未见明显缩小;遂以皮肤肿物待查行皮损切除术。局麻下选择纵行切口,术中肉眼见灰红色球形肿物1枚,带梭形皮肤,直径8 cm,与被覆皮肤真皮界限不清;肿物表面带有少许脂肪;切面囊性变,囊腔直径5 cm,囊壁粗糙不平、质脆,有灶性钙化,肿物切除后邻近皮肤直接拉拢缝合(图2)。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基本正常,瘤细胞聚集成多叶状,有钙盐沉积,单个肿瘤小叶团块由基底样细胞和影细胞构成(图3a,3b)。诊断:毛母质瘤。3个月后回访,伤口愈合良好,肿瘤无复发。

    关键词: 毛母质瘤 组织病理
  • 头皮盘状红斑狼疮一例

    作者:吴洁;陈向齐;陈胜平;曾德华

    临床资料
      患者,女,35岁。主因头皮多发性红斑伴局部脱发7年余,于2011年12月就诊。7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右耳后出现花生米大红斑,瘙痒明显,局部头发脱落。遂后头顶、左耳后出现类似皮损,皮损渐增多,面积逐渐扩大。初起红斑略有肿胀感,后逐渐萎缩,表面出现少许鳞屑。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结果不详,给予糖皮质激素类制剂外用,自觉无明显好转。既往体健,否认家族中有类似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头顶部有4处鸽蛋大脱发斑,3处为略肿胀淡红色斑,1处表面萎缩,边界可见不规则暗紫红斑,表面覆黏着性鳞屑(图1),双侧耳后近颞部头皮亦见类似皮损,右侧皮损萎缩明显,触之质硬(图2)。皮损局部脱发,未见脓疱及断发,边缘头发无松动。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补体,肝、肾功能,自身抗体均正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萎缩,板层型角化过度,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炎症,透明变性。毛囊周围炎症明显,密集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图3),局灶毛囊融合,周围纤维化,皮脂腺减少,基底细胞液化变性不明显(图3)。免疫组化染色:C3d,IgM,IgG在表皮、毛上皮及汗腺的基膜均阳性(图4),符合盘状红斑狼疮改变。诊断:盘状红斑狼疮。治疗:硫酸羟氯喹100 mg,每日2次口服,白芍总苷胶囊0.6 g,每日3次口服,卤米松软膏每日2次外用。1个月后皮损轻度改善,卤米松软膏改为糠酸莫米松乳膏(艾洛松)外用。半年后复诊,红斑面积明显缩小,轻度萎缩,有部分新生头发。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盘状
  • 以肢端麻木为首发症状的结核样型麻风一例

    作者:王林;曹燕;王光平;沈建平;贾虹

    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安徽宣城人。主因左下肢麻木1年,左足背出现红斑3个月,于2014年12月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麻木,多次于骨伤科就诊,行左踝关节X线片等各项检查,均未见异常。3个月前患者左下肢麻木渐近性加重,活动后轻度水肿,同时左足背出现一元硬币大小淡红色斑块,缓慢增至鸭蛋大,转为暗红色。患者既往高血压病病史3年,血压控制平稳。无其他慢性疾病史,家属无类似疾病史,无疫区疫水接触史。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足背外侧部见一边界清楚的暗红色环形水肿性红斑(图1a),红斑区域触觉消失,痛、温度感觉减弱;可触及腓总神经,且明显粗大。左外踝处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轻度增生。真皮内可见上皮样肉芽肿性结节,伴有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浸润,大部分结节沿血管、附属器、神经束周围分布,可见多核巨细胞(图2)。分支杆菌镜检(-),过碘酸雪夫染色(PAS)及抗酸染色均阴性。结合临床及组织病理诊断为结核样型麻风。治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多菌型联合化疗方案:利福平600 mg第1天监服,氨苯砜100 mg每日1次自行口服,氯法齐明300 mg第1天监服、50 mg每日1次自行口服;28 d为1个周期。治疗1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自诉红斑明显缓解,肿胀消退(图1b),感觉障碍改善不明显;治疗4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诉红斑消退,仅遗留环状暗红色色素沉着斑,感觉障碍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仍有轻微麻木感,未诉其他不适。

  • 阴茎中线囊肿一例

    作者:尚进;李佳峻;周拥军;张辉;韩姜;王会鑫;朱思锦;马伟贺

    患者,男,18岁。发现龟头近尿道口处起囊肿1年。患者1年前洗澡时发现阴茎腹侧起一粟粒大肤色丘疹,无自觉症状,一直未来就诊。后皮损逐渐增大为半透明囊肿,于2012年7月12日来我部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无系统性疾病及其他皮肤病史,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全身淋巴结未触及增大。皮肤科情况:生殖器发育正常,龟头近尿道口下方系带处见一绿豆大半透明肤色囊肿,表面光滑,疱壁较薄,内容物澄清透明,周围无浸润,质地较软,有弹性,无明显触痛及压痛,局部无外伤史及炎症反应,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增大(图1)。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正常。出、凝血时间及肝功能正常。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正常,真皮内形态不一的中空囊腔,与表皮不相连,囊腔为层数不等的假复层柱状上皮,部分区域的囊壁仅为单层细胞,一些上皮细胞胞质透明,考虑中线囊肿(图2)。诊断:阴茎中线囊肿。治疗上行局部皮损切除术,术后伤口愈合良好。

    关键词: 囊肿 阴茎中线
  • 肺癌并发红皮病一例

    作者:张梁宇;陈扬

    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主因双手背和面颈部红斑、瘙痒反复发作10余年,渐进性加重3个月,泛发全身10余d,于2013年2月入院。10年前患者双手背出现红斑、瘙痒,诊断为接触性皮炎,皮损渐累及面部(以双颊部为主)、颈部,出现红斑、瘙痒,日晒后加重,期间在外院间断治疗(具体不详),病情时有反复;3个月前自觉面部红斑扩散,皮损加重,在外院诊断为慢性光化性皮炎,予沙利度胺、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治疗,疗效欠佳;10余d前,在我院门诊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轻度萎缩,真皮浅层胶原嗜碱性改变,予甘草酸苷静脉滴注、口服羟基氯喹治疗5d后,患者出现颜面部红斑加重、脱屑,皮损泛发至全身。患者吸烟40余年,约每日20支;从事水泥工20年,并长期室外工作。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尚可,食欲、睡眠好,排便正常,无明显发热、乏力,体重下降不明显。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右侧腋窝可扪及一蚕豆大质韧淋巴结,无压痛,无明显粘连。皮肤科检查:头面部、双手布有红斑、脱屑,颈部、双侧耳后见肥厚性斑块,皮纹明显,躯干、会阴部、骶部、四肢见弥漫性潮红、肿胀、脱屑(图1)。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压积34.7%(正常值36%~50%),IgA 3.306 g/L(0.7~3.3 g/L),C-反应蛋白9.74 mg/L(0~3 mg/L),总蛋白48.0 g/L (58~80 g/L),白蛋白29.1 g/L(35~52 g/L),葡萄糖6.85 mmol/L(3.9~6.1 mmol/L);男性肿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正常;腹部B超未见明显异常;胸部X线片显示右上纵膈旁软组织影,上缘不清,外缘锐利,双边,右肺门上移;左肺门似增大;肺纹理增多。增强CT提示:左侧肺癌,右上纵膈旁肺癌或不除外左肺癌伴右侧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双侧腋窝淋巴结增大(图2)。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确诊为肺鳞状细胞癌。诊断:①红皮病;②慢性光化性皮炎;③肺癌。治疗:泼尼松40 mg/d静脉滴注,第1天皮肤红肿有所改善,但接下来的2~6d皮损反复,且双下肢有加重趋势;第6天起予盐酸吉西他滨及注射用顺铂化疗,7 d后患者躯干、四肢红肿基本消退。现患者定期化疗,红皮病未复发。

    关键词: 红皮病 肺癌
  • 浆细胞性唇炎一例

    作者:李芸;毛笑非;杜伟;渠涛;孙秋宁

    浆细胞性唇炎是一种少见的原因不明的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生于下唇部位的界限清楚的斑块、糜烂、结痂样损害,有时与复发性单纯疱疹相混淆,现报告l例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33岁.主因下唇红斑、水疱、糜烂、结痂反复发作4年,于2011年2月15日就诊于我院门诊.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于下唇部出现疼痛性红斑、水疱,在当地诊为单纯疱疹,给予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治疗2周无明显改善,后皮损逐渐好转,之后数年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患者既往体健,个人史无特殊,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实用皮肤病学

统计源期刊 审稿时间:1-3个月 早咨询早发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