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邓雄伟;杨惠光;张云庆;周枫

摘要: 四肢主要血管损伤在创伤急诊治疗中日趋常见,并又有极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和妥善治疗是抢救患者生命、保住伤肢、避免远端并发症的关键.我院自1986年7月~2000年2月共收治了此类患者136例,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36例,男性98例,女性38例,年龄16~59岁,平均29.7岁.损伤类型:开放性损伤89例,闭合性损伤47例,其中机器绞伤39例,交通事故伤51例,锐器伤7例,重物砸伤14例,爆炸伤9例,其他损伤16例.血管损伤部位:腋动脉10例,肱动脉(臂段)14例,肱动脉(肘段)12例,尺、桡动脉33例,股动脉19例,腘动脉21例,胫前、后动脉27例.合并伤:伴有骨折、脱位67例,神经损伤52例,肌腱损伤49例,血气胸8例,内脏伤3例,休克32例.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两种引流方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的影响

    作者:马玉伟;原小兵

    目的 探讨传统引流与屈膝位间断夹闭真空负压引流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2014年11月-2017年11月,选取骨科就诊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1例.治疗组术后给予真空负压引流,并保持患侧肢体屈膝屈髋90°,间断夹闭引流管;对照组给予传统引流,保持肢体为伸直位.观察记录两组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一周血红蛋白流失情况、围手术期总输血量.结果 两组在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一周血红蛋白流失量及围手术期总输血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空负压引流组优于传统引流组.结论 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屈膝位间断引流,可明显减少失血量及输血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单根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头颈部骨折

    作者:朱柯楠;王长武;梅荣飞;李帅;成硕

    目的 探讨顺行髓内针对闭合性第5掌骨头颈部骨折治疗的优缺点.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6月对10例闭合性第5掌骨头颈部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后单根克氏针顺行髓内固定.结果 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左右,骨折均在6~12周内愈合,9例为解剖复位,1例存在10° 掌侧成角畸形.结论 单根克氏针顺向髓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头颈部骨折疗效满意,具有微创,骨折局部骨膜组织保持完整,愈合快,大大降低肌腱粘连的发生率,且不必长时间制动,避免关节僵硬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人工关节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作者:马昆

    目的 对比研究人工关节置换(femoral head replacement,FHR)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9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实施PFNA治疗,观察组则实施FHR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低于观察组,但术后下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低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FNA,FHR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但相比PFNA而言,FHR术后患者可早日下床活动,减少相关并发症,可作为该类患者治疗的优选术式.

  • 游离前臂骨间背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李春华;刘丹;李坤鹏;贾瑞卿;徐晓辉;赵明梓;王立东

    目的 探讨游离骨间背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2017年10月,对9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游离同侧骨间背穿支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1.5 cm×2.0 cm~3.0 cm×3.6 cm.术后观察皮瓣质地、外观,并调查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程度.结果 术后9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皮瓣起水疱,经换药后愈合,1 例术后3个月在门诊行皮瓣整形术,余病例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8个月.患者对皮瓣质地、外观及手功能均较满意.结论 游离骨间背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治疗指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刘欢;李崇杰;梁晓旭;沙德峰;于灏

    目的 探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治疗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8年1月-7月,手术治疗指骨骨折20例26指,其中8例10指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12例16指应用克氏针内固定.结果 术后20例均获得随访,骨折均达愈合标准,患指功能均获较好恢复.结论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均是治疗指骨骨折的有效手段,并各有其利弊,应依据骨折线的位置,综合考虑选择恰当术式,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 外踝上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王秋石

    目的 探讨应用外踝上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3月,应用外踝上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11例.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皮瓣略臃肿,外观肤色及弹性良好.结论 外踝上岛状皮瓣血管解剖恒定,皮瓣厚薄适中,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吻合血管,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亚杰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胸椎骨折8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手术切口、出血量及住院时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和椎间隙的高度及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椎骨折,能够减少对患者身体的创伤,降低手术风险,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滑膜水肿增厚致腕管综合征30例手术治疗经验

    作者:张涛;赵亮

    目的 探讨滑膜切除及腕横韧带重建术在滑膜水肿增厚所致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腕横韧带功能保留的作用.方法 2010年3月-2016年5月,对30例(32侧)滑膜水肿增厚导致腕管综合征采用滑膜切除及腕横韧带重建术.结果 经3~12个月随访,平均8个月.术后拇示中指感觉、示指末节两点辨别觉恢复良好.术后6个月3例拇指对掌功能障碍功能恢复.据腕管综合征评定标准:优22侧,良7侧,可3侧.结论 滑膜切除及腕横韧带重建术是治疗滑膜水肿增厚导致腕管综合征及保留腕横韧带功能有效的治疗方法.

  • 胸脐皮瓣修复前臂复合组织缺损的治疗体会

    作者:朱柯楠;王长武;梅荣飞;李帅;成硕

    目的 探讨应用胸脐皮瓣治疗前臂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9月,应用吻合血管的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臂复合组织缺损6例,创面11.0 cm×7.5 cm~28.0 cm× 14.0 cm.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出现静脉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重新吻合静脉后成活. 结论 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臂复合组织缺损,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掌侧矩形推进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20例

    作者:郭欣

    目的 探讨掌侧矩形推进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20例拇指指端缺损,指骨外露患者,缺损面积:1.0 cm×1.0 cm~1.2 cm×1.5 cm,缺损平面均在指间关节以远,应用掌侧矩形推进皮瓣修复缺损并弹性固定拇指指间关节于屈曲位,2周后拆线并行拇指伸指功能训练.结果 术后所有皮瓣全部成活,随访2个月~6年,皮瓣外形,质地,色泽均满意,感觉正常,耐磨程度佳,拇指功能满意.2例甲床残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 掌侧矩形推进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临床效果良好.

实用手外科

省级期刊 审稿时间:1个月内 早咨询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