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腕横韧带近侧切口显露拇长屈肌腱腕远侧断裂

    作者:党华伸;石玉莉

    拇长屈肌腱断裂后近端均有不同程度回缩,有时寻找极其困难.我们于1997年至今以经腕横韧带近侧切口肌腱向远侧递推法显露拇长屈肌腱近侧断端13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关键词: 拇长屈肌 腕横韧带
  • 腕管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

    作者:骆耐香;秦小云;周思;兰羚元

    目的:为临床行腕管内正中神经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用局部解剖法在50侧上肢标本上观察并测量腕管、腕横韧带、正中神经和腕管内容物等解剖参数.结果:腕管的左右径、腕横韧带的长度、正中神经距腕横韧带的垂直距离、腕管及内容物的横断面积以及面积比等均是近侧端大过远侧端,而腕管的前后径、正中神经的径线、腕横韧带的厚度等则为近侧端小于远侧端.结论:腕管是一个缺乏伸展性的骨-韧带管道,任何因素卡压正中神经均可导致腕管综合征.在对患者做正中神经松解治疗时,保守注射疗法一般应在掌长肌腱内侧进针,手术治疗时应在腕横韧带远侧端切开.

  • 右侧高位尺动脉变异1例

    作者:余崇林;范光碧;汤华军

    在局部解剖学教学尸体解剖过程中,发现右侧高位尺动脉1例,现报道如下:男性,约70岁,消瘦,外观四肢无明显病变和畸形.左侧尺动脉起点、行程、分支及分布无异常.右侧尺动脉起于肱动脉外侧壁,距肱动脉起点1.42cm,全长42.51cm.肱深动脉在尺动脉起点上方0.43cm发自肱动脉内侧壁.右侧尺动脉起端直径为0.19cm,中间部直径0.18cm.发出后于正中神经内侧与之伴行下降,向内下越过起自肱骨内上髁的前壁屈肌表面,再潜入尺侧腕屈肌深面,与尺神经伴行下降,至腕前,经腕横韧带浅面,豌豆骨外侧入手掌.右侧肱动脉下行至肘窝,平桡骨颈高度分为桡动脉(直径0.21cm)和骨间总动脉(长3.67cm,直径0.17cm),后者向内下入旋前圆肌深头深面,分为骨间前动脉、骨间后动脉及尺侧返动脉(直径为0.11cm),同侧桡动脉发出的桡侧返动脉直径为0.14cm.

  • 掌向拉伸力作用下腕管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郭欣;樊瑜波;李宗明

    腕管综合征是腕部正中神经受到卡压而引起的一种神经病症.目前对腕管综合征的生物力学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尸体标本的实验测试与测量方面,而少数数值模型则单独集中在对腕骨的载荷传递及应力分析方面,缺乏针对整个腕管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建模.本研究从生物力学角度,建立了基于CT扫描图像数据的腕管三维有限元模型,首次立体构架了包括腕骨、腕横韧带和腕骨间韧带在内的三维实体腕管管道模型,计算并分析了掌向拉伸力作用下腕横韧带和腕管典型截面的变形情况.通过与前人文献数据相对照,证明本模型能够对腕管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较为准确的理论数据,从而对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临床手术以及术后康复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临床分型判定中的价值

    作者:刘英;孟娟;雷虹;霍永鑫;马琳;张宁

    目的 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CTS)临床分型判定中的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为CTS的患者139例(139只手腕),按照《腕管综合征的临床分型与治疗方案》[1]分为轻中重三型,轻型保守治疗,中重型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行超声检查测量正中神经左右径、前后径及腕横韧带厚度,计算正中神经扁平率,且中重型与术中测量值对比,分析高频超声检查在临床诊断分型中的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 高频超声测量与术中测量正中神经左右径、前后径及腕横韧带厚度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从临床分型上看,中重型各项指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中重型与轻型患者指标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通过与术中对比,高频超声测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高频超声检查是量化腕管综合征临床分型的良好检测手段,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很大帮助,豌豆骨截面正中神经扁平率可作为区分临床分型的关键指标.

  • 红外偏振光治疗早期劳损性腕管综合征50例

    作者:孙燕;王文春;庞日朝;柏玲;赵娟妮

    我国手工操作的劳动人口数量大,慢性劳损性腕管综合征发病率高.本病早期病理改变为腕横韧带增厚,管内的肌腱、肌腱周围组织、滑膜水肿,使管腔内压力增加,压迫正中神经导致该神经管内水肿和局灶性脱水髓鞘.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超短波、磁疗)镇痛效果差,消炎镇痛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毒副作用大.2005年5月至2008年10月,笔者应用红外偏振光治疗腕管综合征患者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手部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一例

    作者:蓝悦辉;刘学亮;王海英;樊安未;徐宪丽

    患者女,55岁,退休工人.双手鱼际部萎缩6个月及右手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3个月,于2006年6月2日入院.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鱼际部萎缩,呈进行性加重,3个月后又出现右手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手部憋胀,力弱及手指活动不灵活,捏物困难,以晨起为重.近一周来症状加重.既往体健,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未见异常.手外科情况:右手鱼际部萎缩明显,呈现纵向梭形凹陷外观,触之空虚感,拇对掌、对指功能受限,力弱,捏握不灵活,拇、示、环(桡侧)指痛觉减退,两点分辨觉5.0 mm,在腕横韧带近侧缘正中神经体表投影处Tinel's征(+);左手鱼际部萎缩较右手轻,只存在拇短展肌部的凹陷萎缩,拇对掌、对指功能受限,力弱,各指无感觉障碍,两点分辨觉3.0 mm,在腕横韧带近侧缘正中神经体表投影处Tinel's征(+);双手Phalen试验(+);肌电图提示腕下正中神经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减慢.

  • 临床常见的3种神经损伤的针刺治疗

    作者:段友花

    桡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及腓总神经损伤是临床非常常见的几种神经损伤,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影响很大,也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其发病年龄多以中青年人居多,男女均可发病,但以男性居多。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治疗心得,愿与同道分享。
      1病因病机
      1.1临床表现:(1)桡神经损伤:桡神经在肱骨中下1/3处贴近骨干,此处肱骨骨折或手术时桡神经易受损伤,上臂桡神经损伤时,各伸肌属广泛瘫痪,导致肱三头肌、肱桡肌及腕伸、拇伸、指伸肌萎缩及功能受限,出现腕下垂、拇指肌各手指下垂,不能伸掌指关节,前臂有旋前畸形,不能旋后,拇指内收畸形。(2)正中神经损伤:正中神经在腕部较表浅,易被锐器伤及。肱骨髁上骨折与月骨脱位,常合并正中神经损伤,多为挫伤或挤压伤。此处正中神经可因腕部骨质增生、腕横韧带肥厚或旋前园肌的肥大,而产生慢性神经压迫症状。表现为屈腕及屈指肌、大鱼际肌萎缩形成猿手畸形,指骨萎缩,指端变得小而尖,拇指肌手指屈曲肌拇指对掌功能受限,第1~3指丧失感觉,手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拿东西易掉,无实物感,容易受到外伤及烫伤。(3)腓总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是指腓总神经受损伤后引起其分布区的肌肉萎缩、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症。常表现为腓骨肌及胫骨前肌群瘫痪和萎缩,不能做伸足、提足、扬趾、外展及旋前动作,足下垂内翻,足趾第一节屈曲,走路呈跨越步态,小腿前外侧与足背感觉减退或缺失。多由创伤、挤压伤、腓骨上端等处骨折、缺血、间质性炎症等原因引起。

  • 内镜下切断屈肌支持带远侧纤维束治疗腕管综合征

    作者:孙贵新;史其林;李文军;郑宪友;杨明杰;顾玉东

    目的探讨内镜下腕管切开减压术(endoscopic carpal tunnel release, ECTR)中切断屈肌支持带远侧纤维束(distal holdfast fibers of the flexor retinaculum, DHFFR)的必要性. 方法观察组16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不使用止血带,皮肤1 cm切口,内镜下应用USE系列切断腕管横韧带和DHFFR,与对照组16例单纯切断腕管横韧带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术后6个月功能随访,按照Kelly疗效评定标准,观察组优13例,良3例;对照组优8例,良5例,可3例,2组浜田Ⅱ、Ⅲ级疗效差异有显著性(χ2=6.278,P=0.043).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术后复发. 结论对浜田Ⅱ、Ⅲ级腕管综合征者术中注意腕横韧带切断不是唯一的目标,同时切断DHFFR才能彻底减压.

  • 正确掌握与评估内镜松解治疗腕管综合征

    作者:顾玉东

    1986年Okutsu[1]首次在临床利用USE(universal subcutaneous endoscope)系统通过近腕部的小切口,切断腕横韧带,松解腕部正中神经卡压,取得满意效果.由于组织创伤轻,避免了手掌部痛性疤痕,能早日恢复日常生活与工作,此术式已在欧美不断普及与改良.

  • 掌骨受轴向压力作用下的腕部生物力学分析

    作者:郭欣;樊瑜波;李宗明

    目的 研究正常腕部载荷传递及关节接触应力分布情况,以及腕横韧带切除对腕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通过CT扫描图像数据对腕部进行三维有限元建模,计算并分析掌骨受轴向压力作用下正常腕部载荷传递及接触应力的分布,以及腕横韧带切开前后腕骨运动的变化情况.结果 腕部载荷传递及关节接触应力分布情况与前人实验数据相当接近;腕横韧带的切除导致舟骨发生向桡侧和掌侧的偏移,以及掌向屈曲和向桡侧的转动,而整个腕管结构则产生更大的桡侧偏移.结论 立体构架了包括整个腕管结构、远端尺骨和桡骨以及近端掌骨的腕部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本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腕管和桡腕关节载荷传递与接触应力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探讨腕部结构的力学行为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通过计算分析腕管松解术对腕骨运动的影响,为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手术、术后康复等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

  • 特发性腕管综合征马鞍形腕横韧带的MRI特征

    作者:苏萱;徐雷鸣

    目的:探讨特发性腕管综合征(CTS)患者鞍状腕横韧带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为特发性CTS的21例患者(22个腕关节)作为特发性CTS组;无腕管综合征症状且无腕横韧带及其掌侧软组织病变的32例其他腕部疾病患者(33个腕关节)作为对照组。均行矢状面、横轴面腕关节MRI平扫。观察腕横韧带形态,判断腕横韧带是否为马鞍形,并计算腕横韧带掌凹曲率和正中神经压缩率。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腕横韧带形态的差异,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2组患者腕横韧带掌凹曲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特发性CTS患者腕横韧带掌凹曲率与正中神经的压缩率的相关性。结果特发性CTS患者矢状面像上,马鞍形腕横韧带向掌侧凹,凹点常位于钩骨钩水平。以马鞍形腕横韧带下凹0.25 mm为标准,马鞍形腕横韧带31例(特发性CTS患者20例、对照组11例),非马鞍形腕横韧带24例(特发性CTS 2例,对照组22例),2组患者腕横韧带形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91,P<0.01)。特发性CTS和对照组患者的腕横韧带掌凹曲率中位数分别为8.49%和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9,P<0.01)。特发性CTS患者正中神经层面,腕横韧带掌凹曲率[(7.88±4.28)%)]与正中神经压缩率[(39.36±19.43)%]呈正相关(r=0.714,P<0.01)。结论马鞍形腕横韧带是特发性CTS患者的特征表现,腕横韧带矢状面掌凹屈率和正中神经压缩百分比有助于精确诊断。

  • 腕横韧带重建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丰羽;吕莉;邵新中;王立;许娅莉;赵硕;刘宁

    目的:探讨腕横韧带重建术与常规腕管切开减压术的疗效差异。方法腕管综合征患者(35例,40侧)随机分为腕横韧带重建组(18例,20侧);腕管切开减压组(17例,20侧),重建组将掌腱膜与腕横韧带进行缝合重建腕横韧带,减压组仅行常规的腕横韧带切开、正中神经减压术。比较2组患者的患肢正中神经运动神经潜伏期( DML)、示指两点辨别觉( TPD)、握力及DASH评分。结果术前两组患者间患肢的DML、TPD、握力及DAS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第1、3、6个月患肢DML、T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握力及DASH评分在术后第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在术后第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腕横韧带重建术与常规腕管切开减压术均能充分松解正中神经,但重建组患者握力恢复及DASH评分优于减压组,腕横韧带重建术是治疗腕管综合征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 腕管内切除屈肌腱滑膜治疗腕管综合征11例

    作者:李豪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疾病,手术治疗方法多样.我院自1997年1月~2000年12月,采用腕横韧带切开,同时切除大部分屈肌腱滑膜的方法治疗11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

  • 急性腕管综合征3例

    作者:朱建良

    例1.男,19岁.1996年9月8日于2 h前因右腕被大车辕打击伤人院.局部稍肿,活动受限,X线拍片无发现.4 h后疼痛加剧,右前臂远1/3及掌部均肿胀,局部压痛明显并放射至手掌及指尖,手指呈半屈曲状不敢活动.初诊:右侧急性腕管综合征.立即于臂丛麻醉下取掌侧"S"形切口切开腕管,屈指深肌深层有血液流出约10 ml,切开腕横韧带挤压掌心又有约10ml血涌出,旋前方肌于桡骨附着处纵形断裂,将其移位于切口浅层遮盖深部肌腱,3 d后渗血停止,创面游离植皮,14 d皮片成活出院.2.5年复查,患者功能正常.

  • 关节镜下腕横韧带切开的手术配合

    作者:尹丽;钟燕;辜艳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尤其多见于中年女性.在保守治疗无效时,传统上常采用开放性腕横韧带切开对正中神经进行减压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该方法易导致手掌部切口瘢痕形成、触发性神经痛后遗症发生[1].我院骨科2004年4月-2005年3月开展了关节镜下腕横韧带切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12例共计14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高频超声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丹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又称腕管狭窄症,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和体征,是周围神经卡压性疾患.多种原因可引起腕管内压力增加,引起正中神经受压水肿并逐渐发生纤维化.法国学者Marie和Foix医生早在1913年,首次报道了低位正中神经卡压症状患者的神经病理检查结果,并提出如果早期能够做出明确诊断并切开腕横韧带,或许可以避免其神经病变的出现.Kremer在1953年,首次在公开出版物中使用了"腕管综合征"来命名这一疾患,并一直被沿用至今[1].

  • 腕横韧带完整性对腕管内肌腱功能的影响

    作者:冉旭东

    现已公认,腕横韧带(Flexor Retinaculum, FR)是腕部维持屈肌腱力学效应的重要结构,对管内肌腱和神经起保护功能,并能改变肌腱的运动方向,有效地发挥肌腱的生物力学功能.在腕部切割伤处理时,常须切开腕横韧带以打开腕管来修复肌腱和神经.在腕管手术时,可否将腕横韧带作部分切开,保留其对屈肌腱的生物力学作用?腕横韧带到底保留多大范围才能对腕管内屈肌腱的生物力学影响不明显?为此,我们进行如下研究.

  • 腕横韧带完整性对腕管内肌腱功能的生物力学影响

    作者:谢仁国;汤锦波;于晓巍;侍德

    目的探索腕部手术时,腕管打开(即腕横韧带切开)对屈肌腱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六只尸体手,共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腕横韧带完整,后四阶段为从近侧中点纵行切开腕横韧带的部分(近1/3 、近1/2、近2/3、全切);测量腕关节由0°到屈曲50°时,腕管内各肌腱的滑动距离,分析比较各阶段与完整组的百分比变化.

  • 创伤性腕骨轴向尺侧脱位

    作者:魏壮;刘浩宇;刘飙;尹维田

    例1 女,36岁.左腕部碾压伤.临床检查:左腕明显肿胀,开放性损伤,左腕掌尺侧至中、环指指蹼处斜行创口,左手掌变扁、宽.腕横韧带完全断裂,正中神经外露,腕关节活动受限.

3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