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奇的『封闭针』

    作者:玉民

    刘大妈今年50岁,自从单位"内退"后一直在家操持家务、带小孙子,整天忙个不停.近她的右手拇指经常疼痛,每天早晨起来觉得很僵硬,活动一会儿才慢慢灵活起来,弯曲时还会发出"咔、咔"的响声.为此她大小医院跑了好几家,服止痛药、贴伤湿膏,均无效果.无奈,她只得去看专家门诊.满头银丝的老主任检查后发现她的拇指掌指关节处有明显压痛,并能触及到犹如豌豆大小的结节,认为她患了"腱鞘炎",建议她打"封闭针".

  • 尺动脉腕背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指背侧深度烧伤14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艳山;赵永健;施耘;阮建春

    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我们用尺动脉腕背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指背侧深度烧伤创面14例,随访2~12个月,手指功能及外观均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18~35岁.致伤原因:电烧伤8例,热压伤6例.损伤范围(1cm×2 cm)~(3 cm×4 cm),均合并肌腱、神经及骨组织损伤.伤后4~72 h手术.1.2手术方法:患者前臂旋前位,以第4、5掌指关节与尺骨茎突连线为轴心线,蒂皮瓣的旋转点为第4、5掌指关节之间近侧1.0 cm处.面积:根据受区形状、面积和旋转点至受区近侧缘的距离,各增加0.5 cm.患者仰卧,前臂外展位,上气囊止血带.首先切开皮瓣远端及皮瓣一侧缘直达深筋膜,并找出腕背支降支,伴行神经,提起皮瓣,于深筋膜下解剖,将血管神经包纳皮瓣内,逐渐向远侧血管蒂处将皮瓣掀起,并调整皮瓣的轴线;再切开皮瓣的另一侧缘,从深筋膜下、伸肌腱浅面掀起皮瓣,间断缝合深筋膜与皮肤以防其分离.当皮瓣游离至蒂部时,保留1.5~2.0 cm宽的筋膜蒂,至旋转点附近时,注意保护掌指关节动脉网至皮瓣蒂部的分支.供区创面在3 cm以内者可直接缝合,>3 cm者给予中厚植皮.术后除镇静、止痛对症治疗外,并适当给予氟美松和血管扩张药物.

  • 尺动脉腕背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指背侧深度烧伤14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艳山;赵永健;施耘;阮建春

    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我们用尺动脉腕背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指背侧深度烧伤创面14例,随访2~12个月,手指功能及外观均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18~35岁.致伤原因:电烧伤8例,热压伤6例.损伤范围(1cm×2 cm)~(3 cm×4 cm),均合并肌腱、神经及骨组织损伤.伤后4~72 h手术.1.2手术方法:患者前臂旋前位,以第4、5掌指关节与尺骨茎突连线为轴心线,蒂皮瓣的旋转点为第4、5掌指关节之间近侧1.0 cm处.面积:根据受区形状、面积和旋转点至受区近侧缘的距离,各增加0.5 cm.患者仰卧,前臂外展位,上气囊止血带.首先切开皮瓣远端及皮瓣一侧缘直达深筋膜,并找出腕背支降支,伴行神经,提起皮瓣,于深筋膜下解剖,将血管神经包纳皮瓣内,逐渐向远侧血管蒂处将皮瓣掀起,并调整皮瓣的轴线;再切开皮瓣的另一侧缘,从深筋膜下、伸肌腱浅面掀起皮瓣,间断缝合深筋膜与皮肤以防其分离.当皮瓣游离至蒂部时,保留1.5~2.0 cm宽的筋膜蒂,至旋转点附近时,注意保护掌指关节动脉网至皮瓣蒂部的分支.供区创面在3 cm以内者可直接缝合,>3 cm者给予中厚植皮.术后除镇静、止痛对症治疗外,并适当给予氟美松和血管扩张药物.

  • 高频超声联合C反应蛋白及血沉在累及掌指关节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亮亮;李娟;郭小维;赵同航;史朴军;林丽

    目的 通过高频超声掌指关节检查技术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Protein,hs-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探讨三者在诊断累及掌指关节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技术检测36例累及掌指关节的早期RA的患者为观察组,50例未累及掌指关节的早期RA患者为阳性对照组,50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测量滑膜的增厚情况及滑膜内血管增生情况,并检测hs-CRP及ESR.结果 3组之间滑膜的改变以及滑膜血管增生情况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中血管增生丰富的患者hs-CRP浓度(8.34±6.05) mg/L,显著高于未见明显血管增生的患者(2.36±0.78)mg/L (P<0.05);观察组中ESR (20.1±6.1) mm/H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8.3±2.4) mm/H(P<0.05).结论 高频超声技术能够有效检测滑膜的厚度和血管过度增生情况,对RA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hs-CRP对于累及掌指关节的RA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血沉对RA的诊断具有重要辅助价值.高频超声检测技术联合hs-CRP、ESR对累及掌指关节的早期RA的早期临床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

  • 逆向静脉穿刺在掌指关节、腕关节附近血管穿刺中的应用

    作者:李莉

    目的 研究逆向静脉穿刺在掌指关节、腕关节附近血管穿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消化神经内科进行静脉穿刺治疗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顺向静脉穿刺法,观察组实施逆向静脉穿刺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采血足量率、渗漏率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并观察两组患者穿刺时的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一次采血足量率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渗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0~1级穿刺疼痛率为64.00%(96/1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00%(63/150)(P<0.05).结论 与常规的顺向静脉穿刺法相比,掌指关节、腕关节附近采用逆向静脉穿刺法可以有效降低采血不足发生率及渗漏率,提高采血足量发生率以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穿刺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斌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固定术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性骨折患者63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对创伤骨折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4种骨折类型的骨折恢复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和治疗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固定术治疗患者的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有非常好的固定效果,骨折愈合时间较短,疗效较为安全、可靠。

  •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陈友谊

    目的 分析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62例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31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骨折痊愈时间、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心理状态、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生理状态等各项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骨折痊愈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 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其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术后各项功能恢复情况较好,可广泛推广实施运用.

  • 钩形钛板固定治疗近节指骨底侧方骨折

    作者:杨勇;刘坤;李忠哲;孙丽颖;杨辰;陈山林;田文;张友乐;田光磊

    目的 探讨钩形钛板固定治疗近节指骨底侧方骨折的疗效.方法 纳入2013年3月至2016年10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采用切开复位钩形钛板固定近节指骨底侧方骨折患者7例.手术指征包括近节指骨侧方基底骨折移位>2 mm、骨折块翻转以及关节面台阶>1 mm.术中选择患指的侧方入路,骨折复位后以钩形钛板或钩形钛板结合克氏针固定骨折.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以及掌指关节活动度评价患指术后功能,摄患指正侧位X线评价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7例患者中,男6例,女1例;年龄(29.6±10.7)(17~48)岁.骨折累及右侧4例,左侧3例;中指2例,环指2例,小指3例.骨折原因分别为跌倒致伤3例,他人扭伤2例,交通事故伤1例,电钻扭伤1例.随访(11.4±5.2)(6~21)个月.指骨骨折均完全愈合,愈合时间(47.0±5.3)(42~56)d.末次随访时,VAS评分(0.6±0.8)分;患侧手指TAM(269.7±3.0)°,健侧手指TAM(272.9±3.9)°,P=0.069;掌指关节活动度患侧为(89.3±2.2)°,健侧为(90.9±3.3)°,P=0.062,无掌指关节不稳定、切口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等术后并发症.结论 切开复位钩形钛板固定治疗近节指骨底侧方骨折,关节面复位好,固定强度满足术后早期手指功能锻炼,是治疗近节指骨底侧方骨折有效的手术方法.

  • 掌指关节外伤性缺损的治疗策略

    作者:邵新中;张哲敏;吕莉;王立;段文旭;张旭

    根据损伤造成的缺损范围,掌指关节外伤性缺损可以分为单侧关节面缺损(包括全部缺损和部分缺损)和双侧关节面缺损.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比较掌指关节部分缺损和完全缺损的两种手术治疗方案,以期为掌指关节外伤性缺损的治疗提供参考.

  • 小针刀松解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弹响指130例分析

    作者:刘波

    弹响指,即手指屈指肌腱腱鞘炎,又叫扳机指,以掌指关节处疼痛和弹响为主要特征.本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多见于家庭妇女和手工劳动者.任何手指都可发生,但临床多发生于拇指、中指及无名指.通常采用口服消炎止痛药、封闭、按摩等非手术疗法,治疗次数多、时间长,且疼痛剧烈,复发率高,患者不愿接受.2003年1月~2012年6月采用小针刀松解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弹响指患者130例,疗效好,且不易复发.现报告如下.

  • 针刺小节穴治疗急性踝扭伤15例

    作者:陈玉笋

    2010年7月~2011年11月采用针刺小节穴治疗急性踝扭伤患者15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共15例患者,男5例,女10例;年龄10~77岁;病程1~4天,均经X线摄片排除骨折及脱位.方法:①取穴:小节穴[1](大鱼际赤白肉际线上,当每一掌指关节结合处,屈拇指取之).②操作:令患者握拳,大拇指内收取穴.

  • 拇指籽骨翻转脱位致掌指关节绞锁的诊治

    作者:王西迅;李钧;童哲;孙文海;陈波;胡继超;崔岩;魏勇;潘跃

    目的:探讨拇指籽骨翻转脱位致掌指关节绞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5例掌指关节绞锁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18~47岁,平均35岁)行闭合手法复位,成功3例,另2例闭合复位失败后行手术切开复位.术中见拇指籽骨翻转脱位,与掌板、拇短屈肌腱一起卡入掌指关节间隙的掌侧,形成绞锁.籽骨复位后,绞锁即得到纠正.结果: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34个月,平均15个月.治疗后所有患者局部疼痛症状消失,无红肿,手指感觉正常,掌指关节屈曲35°~60°,平均45°,不影响正常生活及正常工作,治疗后绞锁无复发.结论:拇指籽骨翻转脱位是导致掌指关节绞锁的重要原因之一.

  • 应用引产胎儿软骨重建掌指关节

    作者:张宗武

    自1995-2002年,作者尝试应用引产胎儿软骨重建掌指关节1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掌指关节 骨重建
  • 早期手术切开复位治疗新鲜嵌顿性掌指关节脱位

    作者:王万宏;侯春林;谭晓毅;王颖

    目的:探讨嵌顿性掌指关节脱位的致伤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收治新鲜嵌顿性掌指关节脱位7例,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8~33岁,平均17岁.7例均为背侧脱位,食指3例,拇指2例,中指1例,小指1例,均为闭合复位失败予切开复位.术中均见致伤机制为"纽扣"式机制,掌骨头自关节囊掌侧薄弱部穿出,掌板嵌顿在掌骨头背侧.结果:7例随访3~42个月,均解剖复位,伸屈功能良好.结论:对嵌顿性掌指关节脱位若闭合复位失败,不应多作手法整复,应早期手术切开复住,以免导致功能障碍.

  • 支架外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17例

    作者:俞钰贤;丁生伟;陶初华

    我科自1995年以来,运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共17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1例,女6例;年龄21~63岁,损伤后1~2天来诊者14例,伤后7~10天来诊者3例。其中第一掌骨基部骨折脱位(Bennett骨折)8例、第一掌骨基底关节内粉碎骨折(Rolando骨折)3例、关节外骨折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2 治疗方法  在臂丛麻醉下消毒铺巾,取小型单侧外固定支架,先用模具在第一掌骨中远部桡侧定二个进针点,及桡骨中下部之桡侧定二个进针点,用尖刀片切开所定进针点处皮肤约0.6cm,血管钳分离软组织后,在内外套管保护下,用电钻钻出骨孔,旋入固定螺钉,紧密缝合皮肤。然后进行手法复位,术者一手握腕,将拇指放在骨折部的背面,另一手握住拇指,在掌指关节屈曲的情况下,进行牵引并使掌骨头外展,同时可用另手拇指由背侧压迫畸形成角凸出部,骨折甚易整复。完成整复后安放外支架,并拧紧各支架螺丝,经摄片骨折位线满意后,维持该位置固定。术后即嘱进行手部其他关节的操练,至4~5周后拆除固定支架。在治疗过程中,同时按骨折的早、中、后三期内服中药,以促进骨痂的生长。3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优10例,关节活动正常,局部无畸形及疼痛,骨折愈合良好;良5例,关节活动略差,过劳时略有酸痛,X线示骨折有轻度畸形愈合;差2例,其中Bennett骨折、Rolando骨折各1例,关节活动差,疼痛明显。

  • 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治疗开放性粉碎性掌指关节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城;王楠;毕大卫

    目的:探讨采用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固定开放性粉碎性掌指关节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微型外固定支架配合克氏针固定治疗13例开放性粉碎性掌指关节骨折患者,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18~56岁,平均35岁.根据开放性骨折Gustilo分型:Ⅱ型8例,ⅢA型4例,ⅢB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7 h,平均5h.均累及掌指骨关节面.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2000年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TAM系统)进行功能评价.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7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6周,平均(4.6±1.0)周.术后未出现断钉及松动现象,无钉道感染、畸形愈合、支架松动,未见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根据TAM系统,优7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固定开放性粉碎性掌指关节骨折,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可后期调整、对软组织骨膜破坏小、感染率低、可早期行功能锻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医治疗外伤性伸指肌腱滑脱16例

    作者:王永岭;张宁;张成树;赵军舰

    伸指肌腱在掌指关节背部常发生向尺侧滑脱,中医称"筋出槽"也称"滚筋",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手.而外伤性脱位则相对少见,我院于1989年-2005年3月,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早期肌腱滑脱患者16例,效果满意.

  • 自体髂骨嵴移位重建掌骨头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缪道一;张凌洲;李慧辉;杨国敬

    目的:探讨髂骨嵴与掌骨头相似性,为髂骨嵴移位重建手部掌骨头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6侧上肢标本,10例骨盆标本,解剖观察第2、3、4、5掌骨头及髂骨嵴形态结构特点,测量掌骨头弧高、关节面弧长、掌背径、尺桡径和髂骨嵴弧高、弧长、内外径.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掌骨头与髂骨嵴在形态、结构特点、弧长及各径线长度相似度.结果:第2掌骨头弧长22.040 (21.425,23.085) mm,掌背径(14.034±0.465) mm,弧高4.185(4.113,4.598) mm,尺桡径(12.227±0.414)mm.第3掌骨头弧长23.430(22.743,24.153) mm,掌背径(14.316±0.430) mm,弧高4.235(4.170,4.670) mm,尺桡径(12.382±0.425)mm.第4掌骨头弧长21.960 (21.245,22.285) mm,掌背径(12.382±0.288) mm,弧高4.125(4.030,4.305)mm,尺桡径(11.991±0.362) mm.第5掌骨头弧长20.030(19.668,20.148) mm,掌背径(11.807±0.358)mm,弧高4.015(3.880,4.205) mm,尺桡径(11.659±0.399) mm.髂骨嵴弧长(22.930±0.701)mm,内外径14.350(13.660,14.739) mm,弧高(4.520±0.184) mm.髂骨嵴内外径与第2掌骨头掌背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42,P>0.05),髂骨嵴内外径与第3掌骨头掌背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35,P<0.05),髂骨嵴内外径与第4、5掌骨头掌背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094、-5.095,P<0.05);髂骨嵴弧长与第2、4、5掌骨头弧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90、-4.909、-13.791,P<0.05),髂骨嵴弧长与第3掌骨头弧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04,P>0.05);髂骨嵴弧高与第2、3掌骨头弧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815、-1.386,P>0.05),髂骨嵴弧高与第4、5掌骨头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对应Z=-3.152,t=-5.639,P<0.05).结论:自体髂骨嵴与掌骨头在解剖学上有一定相似性,能够成为掌骨头移植的合适供体.

  • 综合治疗原发性全身多发性痛风石2例

    作者:杨清江;应洪亮;李树义

    作者1997年收治了全身多发性痛风石2例,采取综合治疗,均收到满意疗效。  患者男,49岁,汉族。全身皮下结节,右侧手足关节肿痛12年,右足背破溃流脓3天,大量饮酒史,家族中无类似病者。检查:肥胖体型,于全身可见散在多个痛风石,米粒至鸽卵大小不等,在右手、足背有约鸡蛋大小痛风石,右足背皮肤已破溃,有黄白色粉末状和灰砂粒状物流出。血尿酸值527.6umol/L(参考值202~461);BUN:6.6mmol/L(参考值3~7.1);X线片示右手第四、五掌指关节,右足第一跖趾关节呈穿凿样骨质破坏;B超示双肾锥体呈强回声反射,符合痛风肾改变。入院后先清除右足破溃处表面痛风石,待药物治疗将血尿酸浓度控制于正常水平后,行右足、右手痛风石摘除并刮除术,术后继续服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和丙磺舒,伤口愈合良好后出院。术后手足外形、功能均有所改善,出院后调节饮食、间断服用药物,随访以监测血尿酸浓度。  讨论  原发性痛风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对于发展至晚期出现全身痛风石,可采取包括调节饮食以避免诱因,药物治疗以控制血尿酸浓度,对影响肢体功能、压迫神经或破溃后长期不愈的痛风石行手术切除的综合治疗措施。尽量避免食用高嘌呤、高蛋白饮食,严格戒酒并防止受凉,避免过度劳累及外伤等诱因;服用降尿酸药物以控制血尿酸浓度(包括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呤醇和排尿酸药丙磺舒等)。鉴于此类药物对肝、肾、骨髓有毒副作用,应间断给药,并鼓励多饮水和适当应用苏打等以碱化尿液,另应避免使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痛风石的手术适应证,Straub[1]等归纳为:①通过手术使能穿衣服、戴手套,恢复功能;②控制引流和感染;③减轻疼痛;④神经减压;⑤容貌修复;⑥减少身体尿酸总量。手术方法应根据痛风石的发病部位和是否破溃来决定。在上肢,手术后要达到无痛、灵巧、有力和感觉正常的要求;在下肢则要求获得稳定和负重时无痛。累及肌腱的痛风石有时不得不将受累肌腱切除,痛风石破坏骨质严重的应行刮除术[2]。手术前后应用药物治疗以防手术刺激使血尿酸增高导致痛风的急性发作。

  • 微型竹帘夹板在手指外固定中的作用

    作者:孙继革

    手指的疾患需行外固定的情况很常见.以往在外固定时,临床常应用购置的手指外固定铝板,将整个单指全部固定在功能位或需要的位置,往往在需要固定的病变治愈后,出现患指的指间关节或掌指关节的僵硬,从而影响患指的功能和早期康复.此种弊端在年长患者更为常见.自1984年8月至1998年7月我们应用自制的微型竹帘夹板,用于手指外固定的治疗共127例,取得了肯定的效果.

467 条记录 1/24 页 « 12345678...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