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进型双腔气囊肛管在老年病人中的应用
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多合并其他疾病,且肛门括约肌相对松弛,因而灌肠液体注入后难以保留,常较快流出,影响灌肠效果.
-
气囊肛管在重症腹泻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气囊肛管在重症腹泻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2例重症腹泻患者采用气囊肛管引流大便,观察使用效果.结果:22例患者无1例出现肛周糜烂,无不良并发症出现,护理工作量大大减轻.结论:气囊肛管取材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
肛管治疗失禁性皮炎的护理进展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29篇文献的综述,总结了肛管在失禁性皮炎(IAD)的治疗及护理中的重要性,包括肛管的选择,肛管的留置方法及注意事项,肛管留置的并发症等的护理进展.着重指出了当前肛管在IAD治疗和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案.
-
气囊肛管在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术后预防术区感染中的应用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脊髓圆锥受牵拉,使圆锥位置处于低位并发生病理改变,产生如大小便失禁、下肢运动感觉障碍、足部畸形和神经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TCS是常见的脊椎脊髓先天性畸形之一,手术是治疗TCS唯一手段.由于手术部位为骶尾部,距离肛门和会阴部较近,术后排尿、排便极易污染术区.
-
两种留置肛管引流在大便失禁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留置气囊肛管持续低负压引流在大便失禁中的有效方法.方法将5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8例,采用留置气囊肛管接负压瓶持续低负压引流法,对照组26例,采用留置普通肛管持续低负压引流法.观察两组的引流效果、肛门周围皮肤及直肠粘膜的完好情况.结果实验组引流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肛周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发现直肠粘膜受损病例.结论留置气囊肛管低负压引流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稀便失禁病人,能有效地防止肛周皮肤炎症,极大地减轻病人痛苦和护士工作量,其效果优于普通肛管引流法,是一种理想的护理大便失禁的新方法,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
两种肛管用于人工肛门灌肠的效果比较
目的:人工肛门对粪便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对稀便无法控制,而对灌肠液更无法保留,为了使人工肛门的患者得到更好的灌肠效果,现研究人工肛门的灌肠方法.方法:将近5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气囊肛管灌肠的方法,灌注量大于700ml,对照组采用普通肛管灌肠的方法,灌肠量大于700ml,根据灌注液体返流量的多少,而比较灌肠效果.结果:气囊肛管用于人工肛门的灌肠效果明显优于普通肛管灌肠效果.普通肛管,差异.结论:采用气囊肛管灌肠不仅效果好,还弥补了普通肛管灌肠液返流量较多的缺点,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病人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是一种理想的灌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