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型钛板用于颌面部骨折的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颌面部骨折采取微型钛板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颌面部骨折患者47例,采取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分析患者疗效。结果颌面部骨折患者47例伤口均在I期愈合,咬合恢复效果优良率100%。患者面部外观恢复良好,张口度正常,术后3个月经三维CT显示微型钛板在位,骨折对位良好,骨折线模糊,达到骨性愈合。颞颌关节弹响1例,耳前屈疼痛1例,所有患者未出现钛板、钛钉等折断现象,无排异反应。结论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面部骨折具有显著疗效,使骨折部位良好解剖复位,促进咬合关系恢复。
-
微型钛板治疗口腔颌面骨折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究微型钛板治疗口腔颌面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7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骨折患者194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7例.观察组通过微型钛板治疗,对照组采取不锈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患者中上领骨骨折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1%、74.23%,下领骨骨折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94%、72.16%,颧骨骨折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8%、68.04%,颧弓骨折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94%、64.95%,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口腔领面骨折通过微型钛板治疗,疗效较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微型钛板治疗口腔颌面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在口腔颌面骨折治疗中采用微型钛板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8例口腔颌面骨折患者,选择时段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平分为2组,采用不锈钢板治疗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微型钢板治疗的44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颧弓骨折总有效率、颧骨骨折治疗总有效率、下颌骨骨折总有效率、中上颌骨骨折总有效率均明显较高,比较差异P值均在0.05以下.结论 在口腔颌面骨折治疗中采用微型钛板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下颌骨骨折患者采取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治疗的54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取拉力螺钉坚定内固定技术,试验组采取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比较两组术后骨折愈合、咬合关系、颞颌关节功能等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术后骨折愈合良好、咬合关系良好及颞颌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骨骨折患者采取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解剖结构,改善其生理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坚固内固定加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在治疗颌骨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接受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颌间牵引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对照组出现骨折移位1例,经矫正固定处理后恢复正常;实验组无移位、断裂或排异等,无术后感染、牙齿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可明显促进骨折预后与颌骨功能的恢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
-
微型钛板在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及分析下颌骨骨折中利用微型钛板内固定的效果情况.方法 本研究对象是60例下颌骨骨折病例,均实施微型钛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案,分别观察及统计患者的术后2个月、4个月以及6个月时的创口愈后、术后感染、咬合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术后2个月、4个月以及6个月时,分别具有10例(16.67%)、48例(80.00%)、58例(96.67%)患者咬合功能恢复正常;在手术以后的2个月时,产生了3例(5.00%)感染患者,4个月以及6个月时未见感染情况;在6个月以后,全部患者伤口基本都在Ⅰ期愈合状态.结论 针对下颌骨骨折病例展开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的方案可以获得到相对良好的成效,能够实现推动咬合功能恢复.
-
颌间牵引钉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颌间牵引钉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口腔科收治的84例颌骨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微型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颌间牵引钉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效优良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6%,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颌间牵引钉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口腔颌面骨折疾病患者行微型钛板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口腔颌面骨折疾病患者行微型钛板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5年2月~207年2月期间收治的32例口腔颌面骨折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个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予以对照组患者不锈钢板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微型钛板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恢复率93.8%显著高于对照组56.3%,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颌面骨折疾病患者行微型钛板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对患者口腔颌面骨折回复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该方法具有临床治疗意义,值得被广泛应用.
-
微型钛板治疗口腔颌面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骨折运用微型钛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7月收治的76例口腔颌面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n=38)和治疗组(n=38),对照组以不锈钢板治疗,治疗组以微型钛版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各自为78.9%、97.4%,组间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型钛板治疗口腔颌面骨折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微型钛板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采用微型钛板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31例.其中试验组采用微型钛板固定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缝线悬吊术,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术后JOA评分明显提高,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AS发生4例(12.9%),低于对照组11例(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钛板固定应用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效果确切,能够改善神经功能,减少颈椎轴性症状的发生,值得推广.
-
应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面部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在颌面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2例颌面部骨折患者应用微型铁板作为坚固内固定材料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82例患者均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3 ~24个月,未发现钛板断裂情况,咬合关系正常,无神经损伤,面形恢复满意.结论:坚固内固定术应用于颌面部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创伤小、愈合快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
应用微型钛板固定术治疗上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微型钛板固定术治疗上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上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牙弓夹板进行颌间结扎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钛板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PI、DI、GI等牙周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上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患者各类功能恢复较好,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微型钛板用于颌面部骨折的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微型钛板用于颌面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颌面部骨折患者65例,回顾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采取微型钛板治疗,分析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65例患者创口I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优良率为100%,面部外形恢复满意,张口度恢复正常.微型钛板固定良好,骨性愈合恢复,未发生钛板、钛钉断裂或脱落等现象,无排异,术后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颌面部骨折患者采取微型钛板治疗,固定可靠,安全有效.
-
纯肽夹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28例疗效观察
目的: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法治疗髁突骨折,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18例骨折采用耳屏前切口,10例选择自后下颌下切口,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结果:28例患者,26例伤口一期愈合.2例延期愈合.张口度3月复查28 mm~30 mm,咬合关系良好.结论:微型夹板坚强内固定能精确复位,短期内可行使下颌功能,减轻了患者痛苦,具有推广价值.
-
联合切口结合微型钛板在颧骨颧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联合切口与微型钛板结合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14年11月~2018年3月本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颧骨颧弓骨折患者中选出150例,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组:对照组接受联合切口+不锈钢板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联合切口+微型钛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7%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切口与微型钛板结合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疗效确切,实现减轻内固定,促进术后康复,且维持患者的面部美观度.
-
微钛板联合颌间牵引治疗髁突骨折的40例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微钛板联合颌间牵引治疗髁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颌骨单侧髁突骨折患者80例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颌间牵引治疗,治疗组采用微钛板联合颌间牵引治疗.结果:全部病例术后伤口均1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面部形态满意.同时经统计学检验,治疗组的压痛、错合、肌肉疼痛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复诊时,经过测量分析,治疗组的大张口度、大前伸合距离、骨折侧大侧方合距离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微钛板联合颌间牵引治疗髁突骨折能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下颌运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椎管成形辅助不同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 术后轴性痛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术前颈椎不稳和术中不同内固定对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术后并发轴性痛(PAP)特征和门轴侧骨槽融合率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4月武警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和天津医院脊柱外科106例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2例,女24例;年龄51~68岁,平均58.7岁;均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术.按照患者术前合并颈椎不稳与否,分为颈椎不稳组(36例)和颈椎稳定组(70例);再按照辅助内固定装置类型,将颈椎不稳组36例分为连续节段Centerpiece微型钛板固定组(14例)和椎弓根钉棒固定组(22例),颈椎稳定组70例分为椎弓根钉棒固定组(17例)和微型钛板固定(53例).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3年以上,比较两组患者PAP发生率,以及组内实施不同内固定术式的两亚组间术后3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PAP发生率、首发时间、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结果术后颈椎不稳组PAP发生率高于颈椎稳定组,两组分别为27.78%(10/36)和11.43%(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6,P<0.05).颈椎稳定组患者,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后3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高于Centerpiece微型钛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5,P<0.05);椎弓根置钉术后PAP持续时间短于Centerpiece微型钛板固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50,P<0.05);两亚组PAP发生率、首发时间和严重程度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前颈椎不稳组患者,椎弓根固定组术后PAP发生率低于微型钛板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1,P<0.05);两亚组PAP首发时间、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术后3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术前颈椎不稳患者更易继发PAP,其辅助椎弓根较微型钛板固定者可在一定程度减少PAP发生率.术前颈椎稳定患者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术治疗时,联合应用椎弓根钉棒较Centrepiece微型钛板固定,更有利于提高早期门轴侧骨槽融合率和缩短PAP持续时间.
-
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
采用钛板进行下颌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克服了传统骨折治疗中的众多不足,能对各型颌骨骨折进行坚强内固定,也能起到骨缺损区的支架作用,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咬牙合关系[1].钛金属与机体形成稳定的生物相容关系,是耐磨蚀、强度适中、质量轻的生物材料,可长期在体内存留.2001年2月至2007年10月间我科收治下颌骨骨折患者29例,采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
微型钛板治疗口腔颌面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微型钛板治疗口腔颌面骨折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骨折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不锈钢板进行固定,观察组使用微型钛板进行固定,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95%,所以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观察组微型钛板进行固定比对照组不锈钢板进行固定的治疗效果要好.
-
颈后路C3~6与C3~7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短期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颈后路C3~6与C3~7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5-2016-02完成的41例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成形术,21例行C3~6椎板成形术(观察组),20例行C3~7椎板成形术(对照组).结果 41例均获得随访,观察组随访时间为(19.0±9.3)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为(21.4±8.5)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末次随访时颈椎前凸角、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例(19.0%)出现轴性症状,对照组7例(35.0%)出现轴性症状;观察组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后路C~6与C3-7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成形术均可完成充分减压,获得良好的神经功能改善,同时术中保留C7棘突及附着结构可减少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