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联合侧块螺钉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不稳

    作者:周洋;滕红林;王靖;朱旻宇;李驰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联合侧块螺钉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不稳的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联合侧块螺钉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不稳患者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57~68岁,平均57岁.记录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进行分析.同时记录Cobb角及颈椎活动度,分析颈椎退变程度.结果:33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5.6个月.出现脑脊液漏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C5神经根麻痹4例,JOA评分由术前的5.2±2.1增加至末次随访时的11.3±2.4 (P<0.05),Cobb角由术前的(6.5±3.4)°提升至末次随访时的(13.2±4.9)°(P<0.05).颈椎活动度由术前的(30.4±9.2)°下降至末次随访时的(26.5±8.7)°(P<0.05).结论: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联合侧块螺钉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不稳疗效良好,具有适用范围广、牢固等优点,但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在颈椎不稳疾病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吉辉;赵刘军

    颈椎不稳疾病需要手术来重建其稳定性.以往而言,手术方式可分为前路与后路两种,但各自有各自的缺点.前路椎体螺钉的失败率较高,有时需要再次手术;而后路椎弓根螺钉、侧块螺钉、关节突关节螺钉的创伤较大,导致患者住院时间较长.一般的颈椎不稳疾病,根据疾病所在的位置,单用前路或者后路就可以达到稳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单节段的三柱损伤、需要多节段的椎体次全切除术和椎间盘摘除术的疾病,单一的前路或后路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牢固稳定效果.同时,联合应用前后路又有其更突出的缺点:如手术时间延长、手术损伤更大、感染风险增加等等.近些年来,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作为一种新近提出的颈椎固定技术.它的生物力学特性、形态学的可行性、抗拔出力的强度、影像学特点及新兴置钉技术已经有了相关的实验室及临床研究.因其重建的牢固稳定性、良好的力学特性和患者的满意疗效得到了较多学者的认可.虽然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技术已经被运用于临床上,但它的长期临床效果还需待进一步明确.尽管如此,其创新性的提出,将为广大医师同仁为治疗颈椎不稳疾病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 颈椎不稳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中的意义

    作者:杨学良;孙建民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颈椎病患者中常见的类型.长期以来医学界对其发病机制认识不统一,因此导致此病命名各异,如颈性眩晕,Bane-Lieou综合征,椎一基底动脉缺血综合征,颈交感神经综合征等[1].

  • 颈源性眩晕与颈椎不稳定相关性及其中医分型论治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晓峰

    目的:通过对颈源性眩晕以及颈椎不稳定之间的关系问题探讨其中医分型治疗理论。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患有颈源性眩晕症的病患50例,其中男性病患人数为31例,女性病患人数为19例。年龄范围在3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3岁。对全部50例病患进行关于颈源性眩晕与颈椎不稳定关联性分析以及中医分型论治。确诊是否存在颈椎不稳定以及病发的几率。对病患分为对照组与病例组,分析病患病发特征以及中医分型的差异性。结果:本次实验中对照组50位病患并无发生颈椎不稳定情况,发病率为0%,病例组共50例病患,36例出现颈椎不稳定情况,发病率为72%。颈2~7椎体后援夹角(6.75±0.89)。结论:颈源性眩晕病患的颈椎椎体后缘夹角在7°以内不会产生颈源性眩晕。中医分型论治对颈源性眩晕效果良好。

  • 椎管成形辅助不同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 术后轴性痛对比分析

    作者:巩腾;苏学涛;夏群;王景贵

    目的 探讨术前颈椎不稳和术中不同内固定对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术后并发轴性痛(PAP)特征和门轴侧骨槽融合率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4月武警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和天津医院脊柱外科106例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2例,女24例;年龄51~68岁,平均58.7岁;均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术.按照患者术前合并颈椎不稳与否,分为颈椎不稳组(36例)和颈椎稳定组(70例);再按照辅助内固定装置类型,将颈椎不稳组36例分为连续节段Centerpiece微型钛板固定组(14例)和椎弓根钉棒固定组(22例),颈椎稳定组70例分为椎弓根钉棒固定组(17例)和微型钛板固定(53例).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3年以上,比较两组患者PAP发生率,以及组内实施不同内固定术式的两亚组间术后3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PAP发生率、首发时间、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结果术后颈椎不稳组PAP发生率高于颈椎稳定组,两组分别为27.78%(10/36)和11.43%(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6,P<0.05).颈椎稳定组患者,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后3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高于Centerpiece微型钛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5,P<0.05);椎弓根置钉术后PAP持续时间短于Centerpiece微型钛板固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50,P<0.05);两亚组PAP发生率、首发时间和严重程度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前颈椎不稳组患者,椎弓根固定组术后PAP发生率低于微型钛板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1,P<0.05);两亚组PAP首发时间、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术后3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术前颈椎不稳患者更易继发PAP,其辅助椎弓根较微型钛板固定者可在一定程度减少PAP发生率.术前颈椎稳定患者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术治疗时,联合应用椎弓根钉棒较Centrepiece微型钛板固定,更有利于提高早期门轴侧骨槽融合率和缩短PAP持续时间.

  • 上颈椎不稳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郭华;郝定均

    上颈椎不稳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由于上颈椎在解剖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上颈椎不稳的危害性或潜在危害性较大,外科治疗较为复杂困难.上颈椎的稳定性由枕骨髁、寰椎、枢椎的结构稳定性,以及韧带、肌肉、关节囊、筋膜等共同维系,当寰枕、寰枢关节因各种原因导致其结构功能减退,以至在生理载荷下出现过度活动或异常活动,并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为上颈椎不稳[1].近年来,随着对上颈椎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一些新的内固定器材的出现和应用,治疗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改进,现就上颈椎不稳的病因及外科治疗原则、治疗指征及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俊;周江军;赵敏;高伟;史柏娜;付美清;熊斌

    目的 观察运用颈前路手术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不同方法治疗38例老年颈性眩晕,手术组20例采用颈前路切开减压脊拄内固定术;对照组18例采用非手术治疗.结果 38例获随访12~36个月,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法对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手术组:治疗前评分为(13.75±3.34)分,治疗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为(24.80±1.74)、(24.70±1.42)、(25.70±1.26)分;对照组:治疗前评分为(13.94±3.56)分,治疗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为分别为(19.17±3.22)、(19.50±3.78)、(19.11±3.58)分,两组效据术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颈前路手术可以较好重建颈椎稳定性,在老年颈性眩晕治疗中较非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好.

  • 退行性颈椎不稳运动降低椎动脉与小脑灌注血流动力的多模态MRI初期研究

    作者:欧阳林;钱学江;汤奕林;肖玉辉;罗爱芳;蔡阿惠

    目的 采用椎动脉MR流速测定(2D-PC Cine)和动脉自选标记(ASL)成像研究退行性颈椎不稳运动对椎动脉和小脑灌注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椎动脉迂曲并颈椎不稳者8例(观察A组),单纯椎动脉迂曲者6例(观察B组),椎动脉正常者6例(对照组).在仰卧位分别行颈椎中立位、左旋转45°和右旋转45°椎动脉2D-PC Cine及小脑ASL成像.测量左侧与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速度落差,以及小脑灌注血流速度.结果 无论是左侧还是右侧椎动脉,观察A组、观察B组、对照组颈椎不同体位下平均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颈椎不同体位下血流速度落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A组与观察B组血流速度落差明显大于对照组.颈椎中立位时,3组小脑灌注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左旋转45°与右旋转45°时,3组小脑灌注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A组小脑灌注血流速度明显低于观察B组与对照组.结论 退行性颈椎不稳运动可引起椎动脉血流速度落差增大,降低小脑灌注动力.

  • 改良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作者:刘永恒;张明友;周其璋

    单开门扩大成形术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脊髓功能改善明显,方法简单等优点,其近期疗效可靠,但长期疗效不清楚,一些病例出现颈椎不稳,甚至出现迟发性脊髓损伤[1].自2000年5月~2005年3月,笔者采用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保留棘突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8例,疗效满意.现将其手术方法及疗效报告如下.

  • 应用Atlas钛缆系统治疗外伤性颈椎不稳

    作者:王刊石;王立邦;徐瑞生;包聚良

    自2000~2005年应用Atlas钛缆系统对42例外伤性颈椎不稳进行治疗,发现钛缆穿越寰椎后弓和颈椎椎板深面时相对安全,植骨融合率高,固定效果可靠.报告如下.

  • 侧块固定椎管成形术在颈椎损伤治疗中的作用(附八例报告)

    作者:侯秀伟;吴广良;曹鹏克;徐永辉;郑水长;苏宁

    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时脊髓压迫多来自前方,多数病例可经过前方手术减压与固定.有部分病例在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后,影像资料中显示脊髓前后方均有受压,或压迫以后方为主,或多节段脊髓受压又合并颈椎不稳.2000年3月~2004年8月,对此类病例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同时行失稳节段侧块内固定植骨术共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下颈椎经关节螺钉固定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作者:刘观燚;徐荣明

    1972年由Roy-camille第一次报道了在下颈椎成功运用经关节螺钉固定,尽管存在明显的优点,但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2003年Takayasu等[1]对25例患者中此项技术应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椎不稳,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颈椎不稳致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欧庆文

    目的:探究颈椎不稳导致的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颈椎不稳导致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120例,对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X线片做相应的探讨,从而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结果:12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颈椎不稳,并且伴有1个不稳定节段的患者42例,2个不稳定节段的患者57例,3个不稳定节段的患者21例,并且其颈椎不稳主要集中于C3~C5有105例,而在C5~C7较为少见,仅有15例,其中75例患者进行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治疗,68例患者治疗有效,同时在不稳定节段进行颈前路的间盘切除以及植骨融合治疗,所有患者均得到术后准确随访,随访显示其治疗有效率为85.8%(103/120).结论:在颈椎不稳导致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的临床诊断效果良好,同时对患者进行颈前路的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术是治疗的重要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过伸过曲位X线摄影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关国定;郭麦军;薛慧丹

    目的:探讨过伸过曲功能位检查在颈椎病诊断中对颈椎不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48例颈椎病患者常规体位摄影和特殊体位摄影的影像资料。结果:为常规侧位片发现颈椎不稳48例过伸过曲位发现颈椎不稳者158例。结论:过伸过曲功能位检查能有效发现颈椎病患者颈椎不稳现象,为临床及时干预提供重要有效参考。

  • 椎动脉型颈椎病牵引重量分析

    作者:陈建华;樊德群;尤建华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个综合症候群,由于颈椎不稳退变,骨质增生等原因.直接刺激压迫动脉或者由于刺激了颈椎关节囊、韧带和椎动脉壁周围交感神经引起的反射性椎动脉痉挛而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病症.

  •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作者:钟卓霖;胡建华;翟吉良;朱乾坤;翁习生;田野;邱贵兴

    背景:颈性眩晕在临床上常见,目前关于颈性眩晕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仍存在争议,许多问题尚需深入研究.目的:分析颈性眩晕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分析31例门诊颈性眩晕患者保守治疗3个月后眩晕改善效果,男7例,女24例,年龄20~60岁,平均46.6岁.以Ishihara法测定颈椎曲度指数(cervical curvature index,CCI),测量相邻椎体后缘滑移距离及椎间角,以Cobb法测量颈椎前凸角.采用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听力及平衡委员会(Committee on Hearing and Equilibrium,CHE)标准,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眩晕评分,分析不同影像学特点眩晕症状缓解情况及其机制.结果:影像学上,26例患者单个节段不稳,5例患者双个节段不稳;治疗前眩晕评分平均3.5分,治疗后眩晕评分平均1.3分.26例患者症状改善满意,满意率83.9%.眩晕缓解程度与患者CCI、颈椎前凸角及颈椎不稳节段位置、个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颈部肌肉力量在稳定颈椎中具有重要作用,保守治疗能有效缓解颈性眩晕.

  • 颈椎退行性滑脱的研究进展

    作者:樊潇霄;周志杰;范顺武

    与腰椎退行性滑脱已被广泛认同和研究不同,国内外有关颈椎退行性滑脱的报道均较少,尤其是国内很少将其以一种独立的病变提出,尚无对颈椎退行性滑脱进行完整描述的文献,部分报道常将其与颈椎不稳相混淆[1,2]。Lee等[3]于1986年对颈椎退行性滑脱进行了影像学研究,首次提出关节突关节间隙减小为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近年来发现,随着对颈椎疾病研究的深入,颈椎退行性滑脱在有颈部症状的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发生率高可达34.3%。颈椎退行性滑脱轻则引起颈枕部疼痛,重则导致神经功能缺失、有症状的椎管狭窄等严重后果,已经受到了国外同行的重视[4-6]。本文将对颈椎退行性滑脱的定义、发生率、分类、临床表现、相关因素、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椎间隙狭窄程度与颈椎不稳的关系

    作者:王波;刘海鹰;王会民;周殿阁;张健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椎间隙狭窄程度与颈椎不稳和脊髓压迫部位的关系及其对术式选择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伴有椎间隙明显狭窄的CSM患者的动态X线和MRI表现,观察颈椎不稳和脊髓压迫部位与狭窄椎间隙的关系,并与同期75例椎间隙接近正常的CSM患者比较.结果:伴有椎间隙明显狭窄的CSM患者组中,25例狭窄椎间隙上方的邻近椎体出现不稳(71.4%),21例上方邻近椎间盘明显退变(60%).椎间隙接近正常的CSM患者组,17例存在节段性颈椎不稳(22.7%).结论:CSM患者明显狭窄椎间隙的上方邻近椎体有失稳倾向,上方邻近椎间盘有加速退变的趋势.手术时应注意对邻近节段的处理.

  • 以交感神经症状为主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治疗

    作者:钱军;田野;胡建华;余可谊;李其一

    目的:探讨以交感症状为主的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我科手术治疗18例以交感神经症状为主的颈椎病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有颈椎不稳和不同程度的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表现,JOA评分12.4±1.9分,北医三院40分法评分28.7±5.3分.采用前路扩大减压植骨融合术,同时应用内固定重建颈椎稳定性.随访患者JOA评分及北医三院评分改善情况,统计交感神经症状缓解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4例患者采用前路椎间扩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4例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6例患者术后有一过性咽喉部疼痛不适,出院时均已消失.随访18~58个月,平均36个月,术后3个月随访时JOA评分和北医三院评分分别为15.2±1.4分和34.3±4.8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5.6±1.0分和35.1±4.4分.两种评分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与术前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交感症状缓解优7例,良10例,差1例.随访时影像学检查显示植骨融合满意,没有颈椎不稳定.结论:颈前路手术充分减压、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和稳定性治疗以交感神经症状为主的颈椎病可获得满意疗效.

  • 颈椎椎体斜形切除减压对颈椎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刘世敬;袁国栋;余正红;赵卫东;钟世镇

    目的:研究单节段和双节段椎体斜形切除对颈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6具中老年(年龄53~65岁)尸体新鲜颈椎标本,采用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依次测定正常状态、C4椎体斜形切除后及C4、C5双椎体斜形切除后的三维活动度,计算出各向运动中性区(NZ)及运动范嗣(ROM),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C4椎体斜形切除后,C3/4、C4/5、C5/6节段间的屈伸、侧弯、旋转ROM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和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C3~6整体屈伸ROM增加9.6%,侧弯ROM增加13%,旋转ROM增加12.5%;NZ分别增加8%、11%和11%,ROM及NZ和正常标本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4、C5两个椎体斜形切除后,C3/4、C4/5、C5/6节段间的各向ROM均有增加,但和正常相比,差异仍无显著性(P>0.05);但C3~C6整体屈伸ROM增加28.5%,侧弯ROM增加32.4%,旋转ROM增加34.8%,和正常及C4单椎体斜形切除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3~C6节段间NZ的变化,和正常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C4单椎体斜型切除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颈椎单椎体斜形切除术,并不改变生理载荷下颈椎各个方向的稳定性,而C4、C5两个节段椎体斜形切除后,C3~C6整体屈伸、侧弯和旋转活动度均增加,稳定性降低.

104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