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冠龙

    目的:分析和评价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并对临床结果进行Odom's法评定分析.结果:临床疗效优良率81%,其中术后3天内自觉症状不同程度改善达90%以上.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能有效地解除脊髓的压迫,改善神经功能,对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

  • 开门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26例分析

    作者:张宪成;周晓鹏

    我院2001~2008年收治颈椎管狭窄症26例,采取双或单开门术式行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 颈椎后路单开门结合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升;李强;陈长青;李建成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结合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结合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3例,钛板支撑固定维持椎板的开门状态.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未引起血管、神经损伤,术后随诊6~36个月,平均24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13例患者术后JOA评分:(14.53±1.45)分较术前JOA评分:(8.75±2.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结合钛板内固定术,能有效的维持椎板于开门状态,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并且操作安全简单,适合临床应用.

  • 侧卧位预防颈椎后路手术后硬膜外血肿的方法

    作者:苑垒

    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有效方法.既往手术后患者未完全清醒时即回病房,常规采取仰卧位,但体位压迫可能致术后引流管阻塞,导致引流不畅,甚至引起硬膜外血肿(SEH).

  • Centerpiece微型钛板应用于老年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疗效分析

    作者:孙麟;宋跃明;刘立岷;刘浩;李涛;龚全;孔清泉;曾建成

    目的 评价应用颈椎单开门Centerpiece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应用颈椎单开门Centerpiece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7例,年龄平均68.3岁;对照组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传统丝线悬吊颈椎单开门技术治疗该类患者28例,年龄平均67.5岁.以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术后轴性症状,C5神经瘫以及X线CT测量颈椎曲度、开门角度、有无再关门和固定相关并发症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得24个月的随访.两组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9% vs 51.8%,P>0.05);术后轴性症状评分Centerpiece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0.3±1.3) vs(9.0±1.9),P< 0.05];Centerpiece组1例、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现象,经保守治疗缓解.末次随访时,Centerpiece组颈椎曲度(18.1°±2.4°)与术前(17.9°±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5.7.±2.0.)与术前(17.8°±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CT示开门角度维持良好,所有患者均无再关门现象;Centerpiece组1例患者出现椎板侧螺钉松动,无相关症状发生.结论 应用颈椎单开门Centerpiece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Centerpiece微型钛板能够很好地减轻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以及颈椎曲度的丢失.

  • 带线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林久灶;林泉;崔为良

    目的 评价带线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应用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采用带线锚钉锚定侧块并应用缝线悬吊“门轴”侧.结果 本组获随访3~17个月,术后3个月JOA评分改善率、颈椎曲度、末次随访时椎板开门角度均较满意.结论 带线锚钉应用于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操作安全,近期疗效满意.

  • 改良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疗效评价

    作者:罗元标;林宗锦;曾清东;黄文华

    目的 探讨改良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22例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2个月~5年.疗效评定按照JOA评分标准:优11例,良7例,可1例,差3例.结论 改良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术能有效减轻颈部的轴性疼痛、减少颈椎不稳、可以早期活动等优点.

  •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疗效分析

    作者:梁必如;孙奎;周兴茂;严坚强;王伟群;吴俊哲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8-2014-03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的2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结果 本组平均随访13.7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4.6±2.4)分,神经功能改善率(73.0±7.6)%.术后3d复查颈椎MRI提示颈椎椎管明显扩大,颈髓压迫解除;颈椎三维CT检查未见单开门椎板塌陷以及椎板“再关门”颈髓受压的发生.铰链侧骨折缝隙消失时间为(5.7±1.2)个月,27例均达到骨性融合.术后3d及术后6个月C5椎管矢状径无变化,均为(16.3±1.1)mm,椎管扩大率为(73.4±10.2)%.结论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稳定的力学特点,可提供较稳定的固定,早期疗效满意.

  • 脊髓腹背受压合并颈椎不稳定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选择

    作者:孙先泽;吴战勇;孙建国;魏运栋;赵贵群;郁来报;孔建军

    目的探讨由多因素(腹背侧受压和不稳定)所引起的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脊髓型颈椎病施行了颈后路单开门加铰链侧植骨,并对其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年4个月.结果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68.1%,按Hirabayshi恢复率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1.2%.结论颈椎单开门结合铰链侧植骨为治疗脊髓腹背侧受压合并颈椎不稳定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 Centerpiece钛板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作者:买尔旦·买买提;邓强;盛伟斌;梁卫东;代杰

    目的 评价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Centerpiece钛板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自2010-03-2011-12采用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34例颈椎疾患.结果 手术时间为(140±15)min,术中出血量为(275±25)ml.所有患者获得随访8~18个月,平均8.5个月,1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1例出现螺钉松动,5例出现轴性症状.术前JOA评分为(9.8±2.9)分,末次随访时为(15.3±1.1)分,改善率达(65.4±9.3)%.影像学复查示C5节段椎管矢状径术前(10.4±1.5)mm,末次随访时为(15.6±1.4)mm,椎管扩大率为(68.3±8.9)%.C5节段脊髓后移(3.13±1.82)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Cobb角术前为(13.1±1.6)°,末次随访时为(11.3±1.8)°,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nterpiece钛板应用于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安全有效,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早期疗效满意.

  •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作者:沈惠良;曹立;张庆明

    目的评价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47例脊髓型颈椎病行单开门椎管成型术,平均随访时间39.2个月,手术前后应用JOA评分法,对脊髓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程小于6个月者2、3年改善率分别为68.06%、69.21%;病程超过6个月者2、3年改善率分别为61.80%、62.43%.术后2年的改善率与术前JOA评分呈负相关性(r=-0.30).结论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疗效肯定,术后缓解率同病程长短以及术前脊髓功能受损程度有关,脊髓功能恢复在2年时基本稳定.

  • 掌指骨螺钉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涛;崔彦彬;张培林;李伟;程增银;牛占岭

    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治疗临床上多采用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1].常用者为颈椎后路单开门术[2].自1996年2月~2006年6月,笔者将钛质掌指骨固定螺钉,应用于86例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 侧块固定椎管成形术在颈椎损伤治疗中的作用(附八例报告)

    作者:侯秀伟;吴广良;曹鹏克;徐永辉;郑水长;苏宁

    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时脊髓压迫多来自前方,多数病例可经过前方手术减压与固定.有部分病例在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后,影像资料中显示脊髓前后方均有受压,或压迫以后方为主,或多节段脊髓受压又合并颈椎不稳.2000年3月~2004年8月,对此类病例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同时行失稳节段侧块内固定植骨术共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单开门治疗无骨折脱位的颈髓损伤

    作者:赵钢;王宏伟

    无骨折脱位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graphic abnormaliteis,SCIWORA)或称为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系指外伤后有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但放射影像检查未发现骨折或脱位.

  •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早期并发症及其防治

    作者:刘明;王晓;王维;张世清;曹鸿恩

    目的分析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早期并发症出现的可能原因,探讨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83年1月~2002年10月行该种手术的121例病例.结果121例中17例出现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4.05%.本组无脊髓损伤.结论认真进行术前检查及准备、仔细选择手术适应证、精细的手术操作、术后加强管理等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微型钛板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沈立文;王彬彬;李恩峰;李子涛

    目的:评价微型钛板内固定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近期随访结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使用微型钛板行"开门"侧固定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颈椎疾病患者15例.结果:手术时间90~120分钟,出血量约为200ml~300ml,1例出现脑脊液漏,经拔出引流管,引流管口严密缝合加压包扎后愈合.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后路手术的金标准.可以有效防止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再关门,能减少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和颈椎曲度的丢失.

  • 颈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加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吕明雷;赵磊;陈建中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加侧方内固定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l8例,术式为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加侧方内固定。结果:随诊6~30个月,平均16个月,经JOA评分,由术前平均7.9分提高到术后平均15.2分。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加侧方内固定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较可靠的方法,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 一期颈椎后路单开门联合前路选择性融合治疗重度脊髓型颈椎病

    作者:郭继东;侯树勋;史亚民;李利;王华东

    目的 探讨一期颈椎后路单开门联合前路选择性融合治疗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2005年6月~2008年12月,对66例重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一期颈椎后路单开门联合前路1~2个节段选择性融合手术治疗.其中男53例,女13例;年龄39~62岁,平均51.9岁.前方融合1个椎间隙49例,融合2个椎间隙17例;后方C3~6开门18例,C3~7开门48例.比较手术前后JOA评分及颈椎生理曲度(中立位C2~C7前凸角).结果所有患者安全接受手术,无不可逆性神经损伤,无融合失败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5~5.0 h,平均4.4 h.术中出血量300~1100ml,平均590ml.所有患者都得到1年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12~41个月).术前JOA评分7~12分,平均9.5分;术后1年随访JOA评分9~16分,平均13.9分,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改善率为46%;中立位C2~C7前凸角术前为2°~13°,平均8.9°;术后1年随访为12°~21°,平均16.7°;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一期颈椎后路单开门联合前路选择性融合治疗重度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安全,能获得良好的减压效果,改善颈椎生理曲度.

  • 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伸肌附着点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疾患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伟;任龙喜;高成杰

    目的:观察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颈伸肌群附着点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8月~2004年10月应用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颈伸肌群附着点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疾患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53~68岁,平均58.5岁.脊髓型颈椎病(CSM)18例,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9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7例.比较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C2~C7角)、活动范围(ROM).结果:术前JOA评分平均8.6分,中立位C2~C7角平均8.6.,ROM平均43.5°.术后平均随访2.5年,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平均12.5分,与手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改善率46-4%;中立位C2~C7角平均9.4°.与手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OM平均33.8°,与手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颈伸肌群附着点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术后可有效维持颈椎生理曲度.

  • 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其颈椎生理曲度及活动范围的中远期随访

    作者:王磊;王伟;张永兴;任龙喜

    目的:观察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伸肌附着点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颈椎生理曲度、活动范围的中远期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月采用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重建伸肌附着点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0例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7~68岁,平均52岁。比较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C2~C7 Cobb角)及活动范围(ROM)。结果:2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5~8年,平均7年。 JOA评分术前为7~13分,平均9.5分;末次随访时为9~17分,平均14.0分,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改善率为52%。 C5椎管/椎体比率术前为0.56~0.8,平均0.67;末次随访时为0.86~1.42,平均1.21,与术前比较椎管矢状径扩大明显(P<0.05)。术前C2~C7 Cobb角中立位为0°~16°,平均7.8°;末次随访时为4°~16°,平均8.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过伸位31°(24°~38°),过屈位-2.7°(-11°~0°)。术后颈椎前凸无明显减少,所有随访患者无一例出现后凸畸形。但术后颈椎活动范围较术前减少,平均ROM为28°,与术前(42.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过伸位26°(21°~29°),与术前(2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过屈位7°(5.5°~19°),与术前(1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回植的棘突与掀起的椎板骨性融合,回植的C2棘突附着点及椎板的门轴侧均骨性愈合,未出现再次关门情况,椎管形态维持良好。结论: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伸肌附着点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维持生理曲度具有良好效果,但颈椎活动范围有部分丢失。

118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