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前后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探析

    作者:蔡谦;蒋再平;万钧;李俊;胡耀祖;张益波

    目的:探讨前后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在2008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对这些患者采用前后路内固定治疗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后脊髓伤恢复的程度,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我院收治的100例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中,患者的脊髓伤出现不同程度上的恢复,而且具有较好的脊椎稳定性.结论:在对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时,必须严格掌握患者手术适应症,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手术的安全性.除此之外,由于后路和椎弓系统不能够治疗所有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而前路在植骨的效果方面没有后路效果好,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好将前路和后路进行联合.

  • 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不同内固定方式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张美良

    目的 评价不同内固定方式在胸腰椎脊柱爆裂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的26例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经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的24例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指标、占位矫正率、坐立及行走时间、脊椎矫正效果、切口愈合率及固定准确率.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占位矫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坐立及行走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脊柱侧弯、后凸畸形角、椎间高度矫正不佳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切口愈合率和固定准确率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路内固定较后路内固定更具优势,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是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方式.

  • 胸腰段骨折后路内固定术后疗效或并发症临床分析

    作者:王振军;王显良

    目的 探讨胸腰段骨折后路内固定术后疗效或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胸腰段骨折患者临床资科,均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X线片显示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分别为95.00%、97.00%,均明显高于术前平均压缩剩余高度50.00%、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片示术前骨块后突1-3区,平均(1.9±0.2)区,术后0-1区,平均(0.4±0.1)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5年,患者骨折均获愈合,除3例(4.41%)早期断钉致后凸畸形外,其他椎弓根螺钉均无松动,角度无改变,另有6例(8.82%)早期出现展背部疼痛,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 后路内固定术是一种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但术前应仔细全面评估患者情况,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正确的入路方式,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手术并发症,提高中远期疗效.

  • 后路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腔镜病灶清除治疗脊柱结核患者的效果

    作者:李东生;沈小平

    目的 观察后路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与腹腔镜病灶清除联合治疗脊柱结核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46例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均行后路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腹腔镜病灶清除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01.0±50.0)min,平均出血量为(650.0±100.5)ml.术后6个月随访,测定患者脊髓Frankel分级,结果发现,术后患者脊髓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明显,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为69.5±15.2,术后下降到12.9±7.1,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植骨块位置处于良好状态,且骨性融合较为理想,患者未发生内固定物移位、松动及断裂等临床并发症,未复发结核性并发症.结论 采用后路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与腹腔镜病灶清除联合治疗脊柱结核患者,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胸腰椎骨折行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杨旭铭;熊鹰

    目的:探讨经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经后路椎弓根Schanz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剥离伤椎推旁肌肉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量、术后3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3d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Oswestrv功能障碍指数、后凸Cobb角矫正率和椎体高度矫正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与传统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效果相当,但该手术方式患者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经后路椎间植骨在腰椎爆裂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蒲道源;李建宏

    目的 观察经后路椎间植骨与单纯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爆裂骨折,对比两种不同植骨融合方式的近远期效果.方法 收治的腰椎爆裂骨折患者24例,平均年龄31.2岁,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4例,C级7例,D级8例,E级3例.根据CT判断椎管内占位程度及马尾、神经根受压情况和有无神经症状分为两组,A组13例,CT示椎管内占位程度重,马尾、神经根受压,有明显神经症状,采用经后路骨折复位椎管减压及椎间、后外侧植骨融合术;B组11例,CT示椎管内占位程度相对较轻,未超过50%,马尾、神经根无明显受压,仅有神经根激惹症状或无神经症状,采用单纯后外侧植骨,以上患者均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 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神经损伤症状无加重.24例获得9~28个月,平均18.8个月随访.4~6个月植骨融合,无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无椎间植骨脱落至椎管内,除2例完全性截瘫患者及3例无神经损害症状患者神经功能无变化外,其余病例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两种手术方式Frankel分级分别平均恢复1.6与0.6级.取得较满意疗效.结论 椎间和后外侧植骨融合率与单纯后外侧植骨融合率、融合时间及术中平均输血量、神经功能恢复均有显著差异(P<0.05),A组植骨所需量多于B组.

  • 后路钉棒系统治疗88例胸腰椎骨折及脱位疗效分析

    作者:李川江

    目的 观察对胸腰椎骨折与脱位患者应用后路钉棒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自2007年11月~2010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88例胸腰椎骨折与脱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均进行10~36个月的随访,平均时间为18个月.全部患者均采取6-8组的椎弓根螺丝进行固定,并予以3个月的卧床休养,尽管丧失了部分腰椎活动度,却无1例出现松动及断裂.全部患者均未出现感染.结论 对胸腰椎骨折与脱位患者应用后路钉棒进行治疗,不仅安全,而且效果显著,应予临床普遍推广.

  • 胸腰段脊柱严重爆裂骨折前、后路器械不同固定方式疗效分析

    作者:何涛;朱红

    目的:研究对比胸腰段脊柱严重爆裂骨折患者采取前后路器械固定方式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胸腰段脊柱严重爆裂骨折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7月~2016年8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后路器械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前路器械固定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脊柱矫正情况和坐立行走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明显提高,且脊柱矫正情况明显好转,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后路器械内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前路治疗效果更佳.

  • 经后路短缩截骨环脊髓减压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

    作者:杨俊;李波;罗春山

    目的:探讨经后路短缩截骨环脊髓减压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3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回顾分析,根据术前设计截骨角度短缩截骨,彻底环脊髓减压后内固定上下椎体,及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本组均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 a.矫正角37°,矫正角丧失2.3°,平均Frankel分级改善1级.截骨融合率100﹪,无1例脊髓损伤,术后患者满意率:91.3%.结论:后路短缩截骨环脊髓减压内固定是治疗中青年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 O-arm导航辅助下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

    作者:王峰;杜伟;杨刚;王林峰;申勇;丁文元;孟宪中;张英泽

    目的:探讨术中O-arm导航辅助下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14例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9例,年龄9~15岁。患者均为单发性完全分节半椎体畸形,其中半椎体位于T91例、T102例、T115例、T123例、L12例、L21例。患者术前均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 X 线片,测量冠状面及矢状面 Cobb 角。在O-arm导航辅助下植入椎弓根螺钉,术中O-arm导航3D重建半椎体畸形,明确半椎体切除范围,彻底切除半椎体畸形。术中经O-arm扫描、术后经CT扫描观察螺钉位置;分析手术前后Cobb角,评价脊柱侧凸、后凸矫正率。结果14例患者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20枚,其中11例置入4对椎弓根螺钉,2例置入5对,1例置入6对;经术中O-arm扫描确认位置良好,术后CT扫描评估螺钉置入准确性:0级118枚(98.3%),1级2枚(1.7%)。本组病例手术时间平均为(195.4±17.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11.9±173.0)mL,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9.6个月。术前侧凸Cobb角为62.8°±15.8°,术后为10.9°±5.3°,矫正率为83.34%±6.08%,末次随访时为12.1°±4.8°;术前后凸Cobb角为57.5°±15.5°,术后为17.0°±6.6°,矫正率为70.66%±6.79%,末次随访时为17.9°±7.0°。随访期间未见明显角度丢失。术后与末次随访时侧凸、后凸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术后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本组病例术后无神经并发症,未发生螺钉松动、脱出、折断等。结论在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手术中,O-arm导航能够指导椎弓根螺钉的准确置入和半椎体的精准切除,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 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半椎体畸形

    作者:王欢;方煌;刘丰;王铮强;李潇;方忠;熊伟;李锋

    目的:评估后路外科矫治先天性半椎体畸形的临床疗效,探讨后路手术矫治先天性半椎体畸形的策略、技术要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单纯后路手术矫治的先天性半椎体脊柱畸形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37例,平均年龄9.5岁(2~43岁),均行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实施矫形和脊柱平衡重建。比较术前、术后、末次随访Cobb角、顶椎偏移、躯干偏移等指标。结果6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或围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4~50个月,平均27个月。侧凸Cobb角由术前35.9°±6.0°,纠正至术后6.0°±1.6°,末次随访5.3°±1.5°,矫正率85.2%;后凸Cobb角同正常值的差距术前28.5°±9.3°,术后6.6°±1.4°,末次随访5.9°±1.4°,矫正率平均79.3%;术前顶椎偏移(31.4±6.3) mm,术后(6.2±1.4) mm,末次随访(5.7±1.5) mm;术前躯干偏移(17.8±2.1) mm,术后(5.5±1.3) mm,末次随访(4.6±1.0) mm;各观察项目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术后无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无假关节形成。1例发生椎弓根螺钉松动、移位。2例术前下肢不完全性瘫痪患者神经功能末次随访时已恢复正常,Frankel评级E级。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矫治先天性脊柱畸形可直接去除致畸因素,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融合节段少,并可有效重建脊柱冠状面及矢状面平衡。

  • 后路多轴螺钉-棒系统固定寰枢椎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陈晓玲;何翠环;陈彤春;曾讯;彭新生

    目的 探讨后路多轴螺钉-棒系统经侧块与椎弓根固定寰枢椎(C1-2)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患者接受C1后弓和(或)侧块与C2椎弓根多轴螺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 围手术期应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功能锻炼指导有利于病情恢复,11例患者螺钉位置良好,骨折与脱位复位固定满意,肿瘤切除后固定牢固.11例获平均13个月随访,无感染,x线片显示寰枢关节无复位丢失,全部患者获得坚固融合.神经功能JOA评分改善率为79.3%.结论 后路多轴螺钉-棒系统经侧块与椎弓根固定寰枢椎(C1-2)手术后实施科学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效果、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 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

    作者:刘正军;姜康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收集近5年我院诊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接受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2年,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及术后2年的颈曲夹角、椎间高度、颈曲夹角、椎间高度。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1个月颈曲夹角、椎间高度、JOA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及术后2年颈曲夹角、椎间高度、JOA 及 VA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后颈椎曲度、椎间高度丢失少,减压彻底,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 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方法的比较

    作者:李军;陈扬;徐勤

    目的 比较颈椎后路扩大成形术、前路减压术、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患者分3组随访,分别为单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12例);单纯前路减压内固定术(14例);颈椎前后路手术(10例).比较三种不同术式方法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 3组获得随访平均19.8个月,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对于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采用颈椎前后路减压手术的效果优于单纯后路手术减压,术后脊髓减压更充分.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中的应用

    作者:魏桂财;陈长宝;金志辉;郭兵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后路USS内固定结合经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术.结果 31例获得18~24个月的随访,1例失访.随访患者术后椎体高度恢复良好,伤椎高度无明显丢失,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中应用能有效防止椎体高度二期丢失及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

  • 二期后路单开门双弯迷你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作者:杨永宏;郑杰;张冬生

    目的 探讨后路单开门双弯迷你钢板内固定术对脊髓型颈椎病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5例行前路手术后效果不佳或加重的脊髓型颈椎病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双弯迷你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本组获随访3个月~1年,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JOA评分改善率良好.结论 二期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双弯迷你钢板内固定术对前路手术后效果不佳的脊髓型颈椎病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及临床分析

    作者:魏海峰;桂斌捷;李海俊;卞建;陈春茂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21例采用颈前路手术治疗12例,颈后路手术治疗6例,颈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3例.结果 本组获得随访7~40个月,骨折端复位满意、愈合好,植骨融合率为100%,未出现钛板松动等现象.结论 颈椎前路及后路手术均n可使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严重骨折脱位的Hangman骨折采用前后路联合入路的手术方式更为可靠.

  • 单侧腰椎间盘突出致对侧症状的诊疗创新思路

    作者:张艳玲;韩小博

    目的 探讨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即单侧椎间盘突出导致对侧下肢出现症状和体征的原因及诊治新方法、新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通过椎间孔镜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治疗的32例中央旁型、旁侧型椎间盘突出,而症状出现在对侧下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情况.结果 术前腰痛VAS评分为(4.8±2.3)分,术后3个月为(2.2±2.2)分,末次随访为(2.3±1.9)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腿痛VAS评分术前为(8.8±2.2)分,术后3个月为(3.1±1.7)分,末次随访为(2.4±1.6)分.患者术前ODI为(65.5±24.3)%,术后3个月为(18.6±14.2)%,末次随访为(13.9±5.8)%,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Nakai分级优良率为94.5%.结论 对于单侧腰椎间盘突出致对侧症状的患者大多数情况下均是症状侧椎间盘组织破口,引起神经根周围的炎症从而引起症状.通过椎间孔镜从症状侧减压,手术入路可根据阅片决定从侧路或后路,术中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突出侧可明显缩小而且术后神经根性疼痛立即消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 经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益明;夏计划;姜效韦;马超;戴维享;王兆红;拾坤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7-2015-06经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21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比较手术前后伤椎后凸角、椎体前缘压缩率、椎管占位率.采用VAS评分、ODI指数评估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21例均获得随访8~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6个月时所有植骨均融合.术后2周、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伤椎后凸角、椎体前缘压缩率、椎管占位率、VAS评分、ODI指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经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在重建前中柱高度、改善椎管容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进展性后凸畸形及预防内固定失效方面疗效确切.

  • 颈椎后路联合硬脊膜切开治疗严重颈脊髓损伤

    作者:庄颖峰;张旭鸣;许玮;邱美光;何武兵

    目的 探讨严重颈脊髓损伤行后路加硬脊膜减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6例严重颈脊髓损伤采用后路椎板切除、侧块钉-棒系统内固定的同时行硬脊膜减压.结果 本组获6~36个月的随访.完全性损伤及不完全损伤患者肌力、感觉均恢复明显.结论 严重的颈脊髓损伤患者,后路行硬脊膜切开能提供广泛有效的减压.不完全性损伤的恢复效果优于完全损伤者.

337 条记录 1/17 页 « 12345678...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