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椎弓根植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6例

    作者:和卓亚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植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6例进行分析,1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全部接受经椎弓根植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伤锥进行X线片拍摄,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以及相邻椎体上下中板角度变化,探讨胸腰椎骨折中经椎弓根植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以及相邻椎体上下中板角度出现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以及相邻椎体上下中板角度改善效果明显,16例患者内固定均取得成功.结论 经椎弓根植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方法能够避免行腰椎骨折患者治疗中脊柱骨折复位的丢失和内固定不成功,可以在胸腰椎骨折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中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孙羽;刘其明;王予治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术在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疗效.方法:26例胸腰椎骨折先行后路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内固定,9例行术中后路减压, 后经椎弓根向骨折椎体内植入自体髂骨粒.结果:术后随访12~18月,平均14.2个月.术后1 a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恢复至正常95.8%,平均Cobb 角丢失<2°.无一例出现神经症状加重, 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并发症.结论:经椎弓根伤椎内自体骨移植应用于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能增强伤椎抗压稳定性,提供脊柱即时及晚期稳定性,加速骨折的愈合,重建椎体高度, 减少内固定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体强化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李想;洪毅;唐和虎;张军卫;白金柱;姜树东;王方永;陈世铮

    目的 对经伤椎椎体强化技术(包括经椎弓根植骨、经伤椎椎体内融合器技术以及伤椎椎体成形技术)是否可降低胸腰椎骨折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矫正度数的丢失和内固定断裂的发生率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手工检索中文相关杂志.收集所有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体强化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实验性研究(随机对照研究、非随机对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并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估.利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18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8篇,包括英文文献7篇,中文文献1篇.其中随机对照研究1篇,观察性研究7篇.共包括442例患者,其中经伤椎椎体强化组包含216例患者,无经伤椎椎体强化组包含226例患者.方法 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篇随机对照研究为高质量,7篇观察性研究中4篇为高质量,3篇为低质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伤椎椎体强化组与无经伤椎椎体强化组在术后矫正度数丢失和内固定失败发生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伤椎椎体强化并不能降低胸腰椎骨折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矫正度数的丢失和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

  • 短节段固定结合伤椎置钉、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盛文辉;尚琦松;吴兵;王春辉;王自刚;何方生;陈操;韩鹏远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治疗组采用传统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和椎体内植骨成形术治疗32例胸腰椎骨折,以同期随机选择的采用传统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的30例胸腰椎骨折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研究,分别测量两组病例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矢状位 Cobb 角,椎管内占位百分比,以 ASIA 2000分级标准评定神经功能;以Charles标准评定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7.2个月(12~21个月),放射学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的脊柱重建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两组术后即刻伤椎高度恢复方面疗效相当,但对照组在术后脊柱的后凸矫形和骨折块复位方面较治疗组差( P<0.05)。末次随访时治疗组与对照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矢状位Cobb角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神经功能和临床疗效评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治疗组2例,对照组5例。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伤椎固定结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可提高骨折后凸畸形的矫正度,使脊柱和内固定物的载荷更合理、更稳定,降低了内固定失效和矫形丢失的发生,促进了骨折愈合,是弥补传统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不足的有效方法。

  • 胸腰椎骨折术中椎弓根损伤形态与伤椎置钉及植骨的选择

    作者:王盛海;盛杰鑫;龙芳;刘宁;杨波;孙常太;陈建华;赵翠红;范光伟

    目的 提出椎弓根损伤形态分型,并结合TLICS、LSC评分指导,评价后路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或联合椎弓根植骨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1-03-2014-12诊治157例胸腰椎骨折,对椎弓根损伤形态进行分型,选择不同后路伤椎置钉和经椎弓根植骨方式.结果 157例均获得平均15.7(11~27)个月随访.椎弓根钉置入准确性以Youkilis标准评定:Ⅰ级146枚,Ⅱ级11枚.1例椎体植骨未融合,其余患者均无空心椎形成,CT扫描显示术后平均4.7个月伤椎植骨融合.术后即刻、术后6周、术后1年及取出内固定后的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椎管占位率、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各指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TLICS、LSC评分指导并结合椎弓根损伤形态分型,采用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或联合椎弓根植骨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安全可行,伤椎得以较好地复位、固定,术后骨折愈合良好,且并发症明显减少.

  • 经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益明;夏计划;姜效韦;马超;戴维享;王兆红;拾坤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7-2015-06经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21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比较手术前后伤椎后凸角、椎体前缘压缩率、椎管占位率.采用VAS评分、ODI指数评估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21例均获得随访8~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6个月时所有植骨均融合.术后2周、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伤椎后凸角、椎体前缘压缩率、椎管占位率、VAS评分、ODI指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经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在重建前中柱高度、改善椎管容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进展性后凸畸形及预防内固定失效方面疗效确切.

  • 伤椎置钉联合经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作者:魏桂财;李超雄;林向全;林勤;郑忠

    目的 探讨伤椎置钉联合经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10-2017-09诊治的30例胸腰椎骨折,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并进行伤椎置钉与椎弓根植骨.结果 本组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植入异体骨患者未出现明显排斥反应.术后行CT检查内固定在位,植骨愈合良好.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7~1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27.3±0.4)分,疼痛VAS评分(1.2±0.5)分,伤椎前缘高度比值(89.9±0.5)%,Cobb角(3.5±0.4)°,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确切,更有利于伤椎高度的维持及患者脊柱功能恢复.

  • 经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结合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近期疗效评价

    作者:邢飞;樊道斌;贾龙生;张林胜

    目的 探讨经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结合伤椎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治的胸腰段脊柱单发椎体骨折33例,其中经传统入路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组14例,经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结合伤椎植骨组19例.结果 经Wiltse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48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经传统入路组;经Wiltse入路组手术时间较经传统入路组手术时间延长;术后Cobb角恢复情况2组无明显差异,但术后6个月复查发现常规入路手术组伤椎椎体高度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经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结合伤椎植骨术能很好地恢复并维持椎体高度,减少术中出血并减轻术后疼痛.

  • 短节段或单节段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伤椎植骨对胸腰椎骨折愈合的疗效分析

    作者:安毅;李晶;郭玉芬

    目的 探讨采用短节段或单节段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伤椎植骨对胸腰椎骨折愈合的疗效.方法 对34例胸腰椎骨折,应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或单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12~26个月,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20.7°恢复至术后平均3.7°.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平均55.3%,恢复至术后平均86.6%.伤椎复位效果好,无明显相邻椎间隙过度撑开.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重建了脊柱前中柱的力学结构,获得了稳定性,同时获得有效的椎间盘高度,容纳复位后的髓核,减少伤椎上终板的塌陷,可明显减少内固定断裂、术后Cobb角丢失等并发症.

  • 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老年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作者:杨操;杨述华;杜靖远;孟春庆;肖宝钧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内固定对防止老年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期后凸畸形及腰背部疼痛的意义.方法采用经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6例,术后及随访期间摄X线片测定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了解患者后期腰背部疼痛情况,了解有无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果通过经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均明显改善,术后随访测量以上结果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随访期间3例有轻度腰背部疼痛,其余无腰背部疼痛.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折断、拔出、松动等并发症.结论采用经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有效地防止后期出现后凸畸形及腰背部疼痛,是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 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周其璋;刘永恒;梁必如

    目的分析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经病椎椎弓根植骨及TSRH、CD、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52例;对照组:用TSRH、CD、AF内固定系统加单纯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24例.根据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及Cobb角的矫正程度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的矫正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有效防止术后矫正度的丢失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应用小切口技术置入椎弓根螺丝钉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范富有;杨勇;孙宜保;卢中道;马雪梅;鲍朝辉

    目的:探讨应用小切口技术置入椎弓根螺丝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1月~2012年3月我院微创脊柱科收治4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手法复位应用小切口技术植入椎弓根螺丝钉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及影像学指标。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0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50 ml、住院时间平均9天;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无脊髓、神经损伤及伤口感染;无内固定断裂、松动。术后即刻和终末随访时,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与正常椎体前、后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s角度均较术前改善(p小于0.05)。结论:应用小切口技术置入椎弓根螺丝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复位及固定较满意。

  • 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评价

    作者:金兴明

    目的:探究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9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91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45例患者应用TSRH、CD、AF内固定系统+单纯后外侧植骨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2组均随访1年,研究对比2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45例患者的优良率为71.11%,显著低于观察组91.30%,P<0.05;术后,2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1年椎体前缘高度丢失、Cobb角丢失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效果.

  • 胸腰椎爆裂骨折内固定术后伤椎相邻椎间盘及上邻节段椎间盘的转归

    作者:郑晓勇;侯树勋;李利;王华东;史亚民

    目的 研究胸腰椎爆裂骨折经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伤椎相邻椎间盘及相邻节段椎间盘的转归.方法 随机选取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例,55例(62椎体)得到随访,合并椎间盘损伤3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同定手术,观察指标包括术前术后椎间盘的退变程度(于MRI T2加权像上按Pearce分级标准)、Cobb角改变、VAS疼痛评分改变等.结果 术前未合并椎间盘损伤的患者与合并椎间盘损伤的患者相比,伤椎相邻椎间盘的退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央终板骨折粉碎严重或复位不佳的患者与术前未合并椎间盘损伤的患者差异更加显著(P<0.01),术前未合并椎问盘损伤的患者与合并椎间盘损伤的患者相邻节段椎间盘的退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未合并椎间盘损伤组及中央终板骨折复位良好组与中央终板骨折粉碎严重或复位不佳组相比,术前术后VAS评分改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很好地避免术后后凸畸形的复发,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术前应尽可能行MRI检查明确椎间盘的情况,术中尽可能复位中央终板骨折,尤其是术前合并椎间盘损伤的患者,必要时可切除损伤椎间盘,行椎间融合术.由于坚强固定及融合术的相关副作用,新的固定方式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 28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加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

    作者:李茂廷;张智海;李学民;文海照;吴国平

    目的 总结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加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的经验,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2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病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63~75岁,平均(67±5.6)岁.损伤节段:骨折节段:T11骨折1例,T12骨折8例,L1骨折11例,L2骨折5例,L3骨折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3±1.6)d,均为爆裂骨折.术前的后凸畸形为(25±6.2)度,矢状位系数(SI(saggital index)=伤椎椎体前高,相邻两个椎体前高的平均值):伤前平均为31%,治疗按置钉、复位、经椎弓根植骨步骤进行.结果 手术后平均(14±1.6)个月取钉,内固定取出后随访平均(5±2.8)个月,所有骨折椎体得到骨性愈合,后凸畸形术后矫正至(5.5±1.1)度,矢状位系数术后恢复至93.56%.结论 经椎弓根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可在早期稳定的基础上为前柱提供长期稳定,避免因远期后凸并发症形成,从而取得良好效果.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邹鸿星;单记春;邵银初;胡炜

    目的 分析伤椎椎弓根植入人工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患者均为爆裂骨折,先行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后经伤椎椎弓根植入人工骨植骨材料.术前术后以及随访期间摄正侧位X线片,测量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前后椎体高度比.结果 术后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6个月,平均13.4个月.术后1年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恢复至正常的95.6%,平均Cobb角丢失<3°,无1例出现神经症状恶化,钉棒系统无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经椎弓根伤椎内植入人工骨材料应用于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能增强伤椎前中柱的稳定性,避免脊柱爆裂骨折因复位后椎体再塌陷,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椎弓根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脊柱爆裂骨折的疗效

    作者:余理;高宏;潘华

    目的 探讨椎弓根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脊柱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方便收集2012年4月—2016年12月该院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100例患者,Frankel分级C、D、E级.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椎弓根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和对照组(接受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及Frankel分级.以及两组术后6个月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B级、C级、D级、E级)例数分别为(0例、0例、2例、48例)、(0例、0例、9例、41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椎体压缩率、Cobb角及VAS评分分别为[(10.36±2.74)%、(4.36±1.87)°、(2.64±0.23)分]、[(14.37±2.85)%、(6.15±2.14)°、(3.61±0.3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脊柱爆裂骨折的疗效肯定,术后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丢失率少,VAS评分及Frankel分级优.

  • 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润江

    目的:评价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3例,经损伤椎体后路钉棒固定后,行椎弓根植骨,对照组32例,仅经损伤椎体后路钉棒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椎体高度压缩率、损伤节段椎体Cobb角、骨折愈合情况及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椎体高度压缩率、损伤节段椎体Cobb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26例(78.8%),骨折不愈合7例(21.2%),对照组骨折愈合17例(53.1%)例,骨折不愈合15例(46.9%),两组的骨折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好,骨折愈合速度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近期效果

    作者:祁腾民;索南昂秀

    目的 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青海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60例,依据手术术式将患者分为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组(研究组,n=30)和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外侧植骨融合术组(对照组,n=3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伤椎前后缘高度及头侧端椎上缘的垂线与尾侧端椎下缘垂线的交角(Cobb角)、椎管矢状径占位情况(Worter指数)、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评分)、术中术后指标、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伤椎前后缘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Worter指数、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止痛针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较外侧植骨融合术的效果好,更能有效提升患者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降低患者的Cobb角、Worter指数、VAS评分,缩短患者的切口长度、止痛针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提升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

  • 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分析研究

    作者:徐春雨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损伤椎体后路钉棒固定后行椎弓根植骨,对照组仅采用损伤椎体后路钉棒固定。术后3个月,观察两组椎体高度压缩率、骨折愈合情况等指标。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椎体高度压缩率、损伤节段椎体Cobb角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40例(80.0%),骨折不愈合10例(20.0%),对照组骨折愈合24例(48.0%)例,骨折不愈合26例(52.0%),两组骨折愈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显著,愈合快且预后效果良好。

80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