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改良设计与实验手术

    作者:尹知训;丁红梅;白波;吴景明

    目的 改良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简化器械组成和操作步骤,减少手术损伤和感染机率,实现经皮穿刺经椎弓根植骨的新理念.方法 对我们设计的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进行改良,删减穿刺针、导针、扩孔器,改良设计植骨漏斗、内芯、通条和取骨器,通过X线监测实验手术,观察改良后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的操作过程、植骨范围和手术损伤.结果 改良后经皮穿刺经椎弓根植骨器械组件减少,手术步骤简化、手术时间缩短、植骨量增加,手术损伤减少.结论 改良后器械精简、操作简化、方便安全,能实现经皮穿剌经椎弓根植骨.

  • 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的设计

    作者:尹知训;丁红梅;白波;吴景明

    目的:设计出新型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实现经皮穿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方法:在CAD2006软件平台中,利用三维实体建模和参数化建模技术,设计一套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包括植骨漏斗、内蕊、通条、安全卡、取骨器,并进行虚拟装配,观察器械匹配情况.结果:成功设计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一套:包括取骨器、植骨漏斗、内蕊、通条、安全卡.植骨漏斗外径5.2 mm、内径3.8 mm、长144 mm(直头)和160 mm(弯头).虚拟装配,观察器械匹配良好.结论:此器械以国人椎弓根解剖特征为依据,设计合理,匹配性好,具有自攻通道、定向植骨、辅助复位、微创安全等特点,适用于经皮穿刺经椎弓根植骨.

  • 经椎弓根植骨与非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对比

    作者:曹众;王敏;孟庆奇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相对于非植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优势.方法 80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患者按手术方式分组.A组:32例,接受经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B组:48例,接受非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比分析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围手术期ASIA分级及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及术后内植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ASIA评级无明显差异,术后1年椎体前缘高度A组高于B组(P=0.004),A组Cobb角明显小于B组(P=0.007),A组内固定松动和断裂发生率要低于B组(P=0.038).结论 经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能够减少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松动断钉情况及促进术后椎体高度恢复,并不增加出血量、手术时间及疼痛.

  • 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后路固定方法的疗效分析

    作者:范震波;李健;赵洪普;张平;潘永谦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后路固定的疗效.方法:3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伤椎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后路固定治疗,了解神经功能变化,X线测定术前和术后Cobb角、伤椎前后缘压缩率以及CT测定椎管狭窄的变化.结果:35例患者术后随访4~40个月,平均21个月.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少,术后Cobb角、伤椎前后缘压缩率以及椎管狭窄变化较术前明显改善,与术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伤椎自体骨植骨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有效恢复前柱稳定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手术固定植骨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经椎弓根植骨预防腰椎爆裂骨折术后椎体愈合不全的临床研究

    作者:宋光虎

    在临床上,椎体骨折不愈合的情况非常少见,有学者[1]认为椎体内空腔或所谓真空征就是愈合不全的表现.我科对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椎体骨折愈合的影响,现将有关临床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治疗组共40例,40个骨折椎体,男24例,女16例,年龄27 ~ 52岁,平均39.4岁.按脊柱骨折Denis分类,均属累及榷体前、中柱的爆裂性骨折或严重压缩性骨折.对照组共30例,30个骨折椎体,男21例,女9例,年龄28 ~ 51岁,平均38.6岁.按脊柱骨折Denis分类,均属累及椎体前、中柱的爆裂性骨折或严重压缩性骨折.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见表1,经统计学比较,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手术内固定材料均采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

  • 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彭智浩

    目的:观察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5~2014-05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4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予经损伤椎体后路钉棒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椎弓根植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损伤节段椎体Cobb角、固定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功能障碍指数( CODI)、骨折愈合情况及椎体高度压缩率。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损伤节段椎体Cobb角、椎体高度压缩率、VAS及COD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率(82.60%)明显高于对照组(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为8.70%,对照组为9.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椎弓根植骨能有效降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椎体不愈合率,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经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作者:钟斌;邵高海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我院对3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术;术前、术后即刻及随访时测量椎体高度、Cobb角,了解神经功能改变及并发症.结果 随访10-27个月,平均16.5个月,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再丢失,无一例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重建椎体高度,防止后期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加速骨折的愈合,减少内固定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经椎弓根植骨结合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7例疗效观察

    作者:岳晨;李国庆

    减压,而且可以防止后期脊柱骨折复位丢失、后凸畸形重现、内固定失败等发生.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 经椎弓根植骨钉棒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陈善明;陈琦;刘学军

    目的 总结经椎弓根植骨、钉棒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5年9月-2007年9月,采用经后路椎弓根植骨、钉棒固定结合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108例.其中男68例,女40例;年龄20~71岁,平均37.5岁.骨折节段:T11 8例,T12 44例,L1 47例,L2 9例.按Magral分型,A1型(压缩型)39例,A2型(爆裂型)51例,B型(骨折脱位)15例,C型(旋转脱位、侧方压缩)3例.合并神经损伤7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8 h~12 d,平均44h. 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0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48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1.5~2年,4例出现断钉、断棒、螺钉松动等并发症,其中1例因骨折塌陷达50%再次行经后路复位植骨钉棒固定,1例断钉未取出,2例螺钉松动取出,均获治愈,无明显椎体再压缩.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后缘椎体压缩率、椎管侵占率及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分级评价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有1~4级提高.参照杨飞等标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获优58例,良34例,中10例,差6例,优良率85.2%. 结论 经椎弓根植骨、钉棒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维持椎体高度,促进骨愈合,重建脊柱稳定性,减少远期椎体塌陷及椎弓根钉断裂的发生.

  • 3种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对比

    作者:李海波;苟永胜;滕林;王勇;车峥;梁继鸣

    目的 比较3种术式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不稳定胸腰椎骨折86例行胸腰椎后路手术治疗,随机分为3组:A组(传统内固定)经骨折相邻的上下位椎体椎弓根钉内固定椎板间或横突间植骨;B组在A组基础上行伤椎椎弓根短钉内固定;C组在A组基础上行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果 3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或内固定取出后,比较椎体前后缘比值及Cobb角,B、C两组优于A组,且C组优于B组(P<0.05);比较内固定失效率,B、C两组优于A组(P<0.01).结论 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在取出内固定后能有效维持椎体高度,矫正后凸成角,防止椎体塌陷,减少内固定失败、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

  • 撬拨复位联合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汪丙昂;李改丽;檀臻炜;任翔;唐杰;姚一民

    目的 观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弓根撬拨复位加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2001~2010年收治并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及经椎弓根撬拨复位、植骨的7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病例并进行有效随访,所有患者术前、术后以及随访期间行脊柱正侧位 X线片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胸腰段后凸 Cobb角、前后椎体高度比,并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Frankel标准方法分析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用视觉疼痛评分表(VAS)记录腰背部疼痛程度.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12~28个月,平均18.3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未发现断钉及内固定物松动,椎体高度及畸形矫正度无明显丧失;除6例Frankel 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外,其余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改善;VAS评分由术前(8.4±2.5)分降至末次随访(2.2±1.6)分,患者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结论 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及经椎弓根撬拨复位、植骨是治疗胸腰段骨折有效合理、简单易行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经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洪涛;董建文;杨振国;王磊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7年9月~2009年6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组)和对照组(单纯椎弓根钉内固定组),随访6~15个月,通过回顾病历资料及随访资料,对其影像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程度及Cobb角的矫正程度,在术后即刻无明显差异,于术后1年随访,经椎弓根植骨组,伤椎前缘高度变化及Cobb角的矫正程度丢失不明显,而未植骨组变化明显,二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经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地维持伤椎前缘高度,值得临床应用.

  •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天志

    目的 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放置钉来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我院在2011年7月~2013年1月期间,一共收治了14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结合经伤椎置钉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在手术前、后进行X线检查,测量和比较Cobb角;伤椎椎体的压缩率.结果 在对患者进行为期7~24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8个月.患者在手术以后,椎体的压缩率和Cobb角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对患者进行的内固定,没有出现松脱断裂情况.患者的植骨均得到了很好的骨性融合.结论 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放置钉来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避免内固定出现松动而导致失败,疗效显著.

  • 胸腰段单节段骨折经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固定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刘志富;杨振邦;吴叶;薛森林;郭鹏;贺永祥;王忠

    目的 评价胸腰段单节段骨折经椎弓根植骨结合不同节段固定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5-01~2009-01,资料完整并得到随访患者14例.所有患者骨折位置在T11~L2之间,椎体A型骨折,没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所有患者按照年龄分为A、B两组,A组:青壮年,平均年龄30.5岁(18~50岁),7例,随访时间平均13.7个月(10~26个月);B组:高龄组,平均年龄为65.9岁(51~79岁),7例,随访时间平均14.4个月(11~24个月).采用胸腰段后路经过椎弓根植骨及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按照固定范围分为长节段固定和短节段固定.比较A、B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术前,术后1周内,术后1年后骨折椎体高度及骨折节段后凸角度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脊柱后凸角度均得到明显矫正,骨折椎体高度得到明显恢复.随访1年后,A、B两组采用短节段周定者均发生一定程度的矫正角度丢失,但两组之间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在A组虽然长、短节段固定组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矫正角度丢失,但无统计学差异;在B组采用长、短节段固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青壮年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后路经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固定临床疗效满意;高龄患者选择经椎弓根植骨结合长节段固定疗效更为理想.

  • 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小源

    目的:分析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4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系统加单纯后外侧植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丢失、后缘高度丢失、Cobb角的角度丢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3~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满意,可有效预防术后椎体矫正度的丢失,并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董杰;安荣泽;王兆杰

    胸腰椎骨折多由组合暴力所致,大多数属于不稳定性骨折,需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可以达到三柱固定,近期疗效满意。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远期的治疗效果越来越重视。对此结合手术予损伤椎体节段充分植骨成为关键。现就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临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等方面予以综述。

  • 经椎弓根植骨在老年人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杨操;杨述华;杜靖远;孟春庆;肖宝钧

    1 临床资料自1999年4月~2002年8月,采用瑞士马特仕公司通用脊柱系统(USS)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老年人胸腰椎爆裂型骨折16例.其中1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1个月,平均14个月.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60~74岁,平均61岁.胸腰椎骨折按Danis分类均为爆裂型骨折,15例均属单节段椎体骨折,术前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1例,C级3例,D级7例,E级3例.手术方法:采用后侧入路,利用USS复位内固定.在骨折椎体上下相邻椎体植入Schanz椎弓根钉.对于有神经压迫症状的患者,首先行椎板切除减压,再复位.对于无神经压迫症状的患者,则直接复位.术中X线透视,证实椎弓根钉位置正确及复位满意后,沿骨折椎体椎弓根钻孔,将孔扩大至6 mm, 然后将一特制的长漏斗插入孔内,漏斗前端正好进入椎体中央.将切除的椎板及棘突骨块或取髂骨剪碎,用特殊的圆棒沿漏斗孔将碎骨块推入椎体内. 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以骨折椎体为中心拍正侧位片.

  • 经椎弓根植骨后路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

    作者:刘永刚;LI Guo-you;杨卫兵;宋亚东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植骨后路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1例老年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行经椎弓根植骨后路内固定手术,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测量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后凸Cobb角,了解神经功能改变及腰背疼痛变化.结果 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后凸Cobb角恢复满意.随访12~36个月(平均22.4个月),无断钉及内固定物松动,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后凸Cobb角无明显再丢失,神经功能及腰背疼痛明显改善.结论 经椎弓根植骨后路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后期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

  • AF系统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临床观察报告

    作者:杨轶胜;郭洪梅

    胸腰段是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好发部位,对于胸腰椎骨折脱位的后路整复固定治疗.近年来国内多采用AF、RF、CD系列以及USS内固定,笔者选用AF系统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骨折脱位1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后外侧植骨与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高立明

    目的:对后外侧植骨术以及经椎弓根植骨术在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共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后外侧植骨术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采用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椎体矫正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同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术后7d,两组患者椎体间隙高度明显升高,同时椎体压缩率、Cobb角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矫正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0)1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0)40.0%.结论:在对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进行治疗,手术效果和椎体矫正效果比较好,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80 条记录 4/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