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镍钛记忆合金接骨器对兔脏器的安全性研究

    作者:高堂成;张春才;康庆林;许硕贵;万岷;付青格

    镍钛记忆合金材料应用于骨科领域已有20余年的历史,我国学者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由于镍及其化合物对人体有潜在的毒性,不少医师对临床应用镍钛合金材料仍存有疑虑.本实验把应用镍钛记忆合金接骨器固定后的兔脏器制成病理切片,并采用膜毒理学方法检测兔心肌、肝及肾小管细胞膜Na+·K+-ATPase和Ca2+ -ATPase活力,对镍钛记忆合金接骨器相对于动物脏器的安全性作出评价.

  • 采用经肋横突入路术式一期治疗老年胸椎结核合并截瘫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郭春生;柳盛春;陈凯;崔跃辉;姜广擎;张辉;李兆伟

    目的 探讨经同一切口采用经肋横突入路术式,一期行病灶清除前方减压、椎板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沈阳市胸科医院对收治的26例年龄>60岁的老年胸椎结核合并截瘫患者,采用经同一切口经肋横突入路术式,一期行病灶清除前方减压、椎板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64.4±5.1)岁;病程5~17个月,平均(12.4±4.2)个月.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B级17例,C级7例,D级2例.胸背部、肋间放射性疼痛7例,Cobb角(24.4±3.1)°,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椎板植骨融合时间、随访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及Cobb角矫正情况.结果 26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1.3±2.7)个月,术前合并胸背部、肋间放射性疼痛7例患者术后疼痛全部消失.椎板植骨融合时间约为6~8个月,26例截瘫患者术后1年随访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D级1例,其余25例全部恢复至E级.术后1周测量Cobb角,平均为(24.4±3.1)°,矫正(19.3±4.3)°,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 一期后路经肋横突入路行病灶清除前方减压椎板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疗效满意,可以成为老年胸椎结核合并截瘫手术治疗的一种术式选择.

  •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上胸椎结核

    作者:唐恺;董伟杰;兰汀隆;范俊;徐双铮;秦世炳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上胸椎结核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效果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6年3月至201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骨科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的上胸椎结核患者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4~67岁,中位年龄49岁;累及椎体38个,平均2.2个;术前选择异烟肼(H)、利福平(R)或利福喷丁(Rft)、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Z)、左氧氟沙星(Lfx)组成四联或五联抗结核治疗方案,抗结核治疗时间2~96周,平均10.3周;术后继续行HR(Rft) EZ或HR(Rft) EZLfx抗结核治疗,抗结核治疗时间12~18个月.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165~300 min,平均(224.11±41.35) min.术中失血量300~1500 ml,平均(752.94±435.70)ml.术后并发症:切口积液4例,褥疮1例.Cobb角术前(23.96±6.67)°,术后(19.21±5.97)°.随访12~30个月,平均14个月,截至末次随访胸椎结核均获得治愈,植骨融合100.00%.结核无复发.10例截瘫患者末次随访时按照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均达D级以上.结论 上胸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 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技术在单间隙腰椎结核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鲁增辉;罗卓荆;段伟

    目的 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皮质骨轨迹螺钉联合传统椎弓根螺钉单节段内固定术治疗单间隙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42例单间隙腰椎结核患者.根据后路内固定方案不同(内固定方案综合考虑患者临床情况和患者意愿)分为两组,A组21例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皮质骨轨迹螺钉联合传统椎弓根螺钉单节段内固定术治疗;B组21例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传统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Cobb角、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神经功能(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在手术前后及随访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42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8~30个月,平均(24.1± 4.5)个月.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ESR、CRP、VAS评分:A组分别为(13.5±5.5) mm/1 h、(4.7±2.0) mg/L、(1.9±0.8)分,B组分别为(12.9±4.9) mm/1 h、(5.2±3.2) mg/L、(2.2±1.0)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2、-0.68、-1.02,P值分别为0.747、0.500、0.312);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矫正度数及后凸Cobb角丢失度数:A组分别为(11.6±6.3)°、(1.7±1.2)°,B组分别为(9.9±5.9)°、(1.4±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0.96、0. 94,P值分别为0.343、0.355).42例患者术后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术前1例B级患者恢复至D级;术前5例C级患者,4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术前26例D级患者全部恢复至E级.结论 对于单间隙感染的腰椎结核患者,应用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技术可以实现单节段病椎内置钉内固定,能够保留邻近正常的椎体,是一种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有效的手术方法.

  •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结核(附22例临床分析)

    作者:占方彪;冯世龙;程军

    目的 分析下颈椎结核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取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22例下颈椎结核患者,其中病灶累及2个椎体者14例,累及3个椎体者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并取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前采用四联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2周以上,术后继续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12~18个月.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植骨融合情况、下颈椎局部后凸Cobb角、颈部视觉模拟评分、血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切口愈合情况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22例患者术后随访18~24个月,平均(20.36±1.86)个月;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患者植骨均完全融合,骨性融合时间2~4个月,平均(3.32±0.72)个月;患者末次随访下颈椎局部后凸Cobb角(4.86±1.78)°]、颈部视觉模拟评分[(1.59±1.05)分]、血红细胞沉降率[(7.1±2.6) mm/1 h]、C反应蛋白[(4.8±2.4) mg/L],较术前[分别为(23.09±4.34)°、(6.77±1.26)分、(42.6±11.5)mm/1 h、(45.2±9.4) mg/L]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69、16.20、14.69、20.60,P值均<0.01);22例患者无内固定松动、脱落、折断、结核复发等严重并发症,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及窦道形成;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为B级3例、C级6例、D级8例、E级5例,至末次随访时恢复到D级2例(术前均为B级),E级20例.结论 结合口服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通过前路病灶清除术,前方直接减压、取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可彻底清除结核病灶,重建颈椎稳定性,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一期开胸病灶清除加椎弓根固定治疗儿童胸椎结核35例分析

    作者:兰汀隆;秦世炳;董伟杰;徐双铮;范俊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固定联合前路开胸病灶清除治疗儿童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搜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后路椎弓根固定联合前路开胸病灶清除治疗儿童胸椎结核35例,其中有13例合并不同程度瘫痪,1例合并尿潴留.术后随访1~7年,平均3.5年,对患者局部病灶有无复发、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后凸畸形矫正的近期和远期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均得到结核病临床治愈,未发现复发;13例合并不同程度瘫痪者下肢肌力均提高1~3级;1例尿潴留患者于术后5个月恢复排尿功能;35例患者术前平均后凸Cobb角为42°(20°~55°),术后近期平均为22°(5°~38°),术后随访1~7年(平均3.5年),后凸Cobb角仍平均为22°(5°~40°),其中17例于术后2~3年取出内固定.结论 后路椎弓根固定联合前路开胸病灶清除治疗儿童胸椎结核能够一期完成病灶清除,脊髓减压彻底,提供肋骨植骨,重建脊柱稳定性,有效矫正后凸畸形,预防远期后凸畸形加重.

  • 双侧单髂骨短钉髂腰固定术在腰5骶1椎体结核中的应用(附23例分析)

    作者:康冠;罗小波;马远征;王琦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双侧单髂骨短钉的髂腰固定融合术治疗腰5骶1椎体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解放军第三○九医院收治的腰5骶1椎体结核患者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20~56岁,平均(37.3±11.1)岁.均行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内固定方式采取腰椎椎弓根螺钉联合双侧单髂骨短钉的髂腰固定术,术后随访18个月.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脊柱损伤协会脊髓损伤神经功能分级(简称“ASIA分级”)及腰骶角变化情况,定期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及Bridwell骨融合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203.3±20.7)min;出血量(652.1±127.5) ml;末次随访时ESR、CRP、VAS评分分别为(4.24±1.86)m m/1 h、(0.95±0.54) mg/L、(0.91±0.67)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分别为(36.51±5.49) mm/1 h、(29.34±17.26) mg/L、(7.13±1.54)分]及术后1周[分别为(37.13±8.11) mm/1 h、(31.23±3.57) mg/L、(2.26±0.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29.76,P<0.001;F=243.60,P<0.001;F=156.17,P<0.001);末次随访时23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神经损伤ASIA分级20例恢复至E级、3例恢复至D级;腰骶角术后1周[(29.31±3.62)°]较术前[(22.45±4.38)°]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6,P<0.001),末次随访时腰骶角[(27.40±3.43)°]有所丢失,但与术前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t=-4.37,P<0.001).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无感染、内固定失败等患者.结论 应用双侧单髂骨短钉的髂腰固定融合术能为部分腰5骶1椎体结核患者提供持续有效的脊柱稳定,并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

  • 前路病灶切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

    作者:陈兴;马远征;薛海滨;孙继桐;李宏伟;何涛

    目的分析应用前路病灶切除椎间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1997年3月-2001年5月行前路病灶切除椎间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颈椎结核患者18例.随访1.5~5年,平均3.6年.结果自体骨植骨者术后3~6月骨性融合,异体骨植骨者术后1年骨性融合.7例截瘫患者,1例Frank分级B级和1例Frank分级C级患者术后恢复达D级,其余皆完全恢复.除1例因术中撑开不够颈椎生理弯曲恢复不佳外,颈椎生理弯曲得以恢复,术后随访未见矫正角度的明显丢失,无钢板螺钉并发症.结论钢板内固定可在颈椎结核前路手术中安全应用,它能为颈椎提供稳定性,利于骨融合和早期康复,同时,恢复和保持颈椎生理曲度,有利于保持手术后疗效.

  • 新型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复合抗结核药物和钛网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中吉;陆旭;于景来;李莉;夏云峰;王雪冰

    目的 探讨新型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复合抗结核药物和钛网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中接受了新型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复合抗结核药物和钛网内固定治疗并完成随访的患者共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结核病变位于胸椎28例,腰椎22例,术前神经功能分级按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其中A级1例,B级l例,C级6例,D级9例,E级33例.术前抗结核治疗2周,治疗方案为3HRZE/9~15HRE.患者术后第2周及出院后每3个月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椎间融合情况、脊柱畸形程度、ASIA神经功能分级,分析统计患者治愈情况.结果 50例患者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随访(20±8)个月;术后无死亡,无严重脊髓神经、大血管及重要脏器损伤,无并发症出现.病椎疼痛症状均消失、椎间融合优良率(Ⅰ级±Ⅱ级)为94.0%(47/50),后凸畸形平均即时矫正(20.0±0.7)°,末次随访平均丢失(1.2±0.3)°,内固定取出后平均丢失(0.5±0.2)°,术后ASIA分级E级50例.本组患者均于手术后1~2周内离床下地行走.总治愈率为100.0%(50/50).结论 新型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复合抗结核药物和钛网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临床疗效肯定、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法.

  • 经病椎置入短椎弓根螺钉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多椎体结核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范俊;秦世炳;董伟杰;兰汀隆;徐双铮;唐恺

    目的 探讨经病椎置入短椎弓根螺钉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多椎体结核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2个及2个以上椎体骨质破坏并完成随访的全部32例患者,均行手术并术后明确诊断为脊柱结核.术前神经功能分级按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其中A级2例、B级1例、C级7例、D级14例、E级8例.行经病椎短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比较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18个月的Cobb角的变化;根据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手术的优良率;观察其术前及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对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18个月Cobb角及JOA评分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2例患者均完成至少2年期随访,2年随访期内结核均无复发,无脓液及窦道形成,无螺钉置入病椎相关的并发症.术后2周复查Cobb角明显变小,由术前的(19.8±6.1)°降至术后的(7.8±3.1)°(t=9.9,P=0.00);18个月时随访无明显丢失,Cobb角由术后2周的(7.8±3.1)°变为末次随访的(8.8±4.3)°(t=1.2,P=0.09).JOA评分由术前的(8.7±6.3)分增加至18个月随访的(25.2±2.8)分,获得明显改善(t=13.6,P=0.00),末次JOA总优良率为75.0%(24/32).术后ASIA分级D级7例,E级25例.结论 经病椎置入短椎弓根螺钉固定不仅能够对治疗多椎体脊椎结核取得满意的效果,而且能减少患者术后Cobb角丢失,提高舒适度,值得推广.

  • 一期后路Wiltse间隙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王传庆;李敬朝;侯代伦;张强;王勍;赵耀

    目的 评价一期后路经Wiltse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山东省胸科医院脊柱结核科共有12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接受了一期后路经Wiltse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手术.男73例,女55例,结核病变位于T5-11者35例、T12~L2者45例、L3-5者48例.术前抗结核治疗4周,治疗方案为3HRZE/9~15HRE.监测围手术期体温并术后第1、3、7天及第2、4周行血常规、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检查,术后第2、4周及出院后每隔3个月行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4±9)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植骨融合情况、脊柱畸形程度及神经功能状态等.结果 术后无死亡,无严重脊髓神经、大血管及重要脏器损伤,出现并发症11例(8.6%).总手术平均持续时间(270±110)min,其中后路(70±25)min;出血(360±210)ml,其中后路(100±65)ml.术后1~3 d内体温较高、疼痛较重,白细胞、ESR、CRP明显增高.后凸畸形平均即时矫正18.6°,末次随访平均丢失1.9°,内固定取出后平均丢失1.1°.植骨融合优良率(Ⅰ级+Ⅱ级)为89.8%(115/128),神经功能改善率为95.3%(102/107),总治愈率为97.7%(125/128).结论 一期后路经Wiltse间隙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临床疗效肯定、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探讨

    作者:马华;孟琳;曾庆刚;马建华

    选择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融合及后路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45例;其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23~72岁,平均(46.02±10.13)岁;胸椎结核20例,胸腰段结核10例,腰椎结核8例,腰骶段结核7例;对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Frankel分级、脊柱后凸角、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和植骨融合情况进行评价.4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30.27±15.86) min,术中出血(489.89±35.87) ml.患者术前VAS评分为(7.50±1.13)分,术后3个月随访时降低至(0.89±1.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3,P<0.001).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Frankel分级为:术前7例B级患者中,4例恢复至E级,3例恢复至D级;术前8例C级和15例D级患者全部恢复至E级.脊柱后凸角度术前为(33.93±7.01)°,术后3个月降低至(15.07±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0,P<0.001);ESR由术前的(69.75士14.62)mm/1 h降低至术后3个月的(13.16±5.27) mm/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1,P<0.001).45例患者随访24~70个月,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植骨均获得融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出现.作者认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能有效矫正脊柱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提高脊柱结核的治愈率.

  • 锁定加压钛板治疗跟骨毁损性骨折

    作者:周维锋;徐建杰;徐建桥;赵柯琪;童松林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跟骨毁损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8月收治并获随访的11例跟骨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11例均为sandersⅣ型骨折:男8例,女3例,年龄23~61岁,平均39.4岁.采用改良跟骨外侧扩大“L”型切口,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术后72h即进行主动功能锻炼,4周渐部分负重活动功能锻炼,12周完全负重.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价足踝功能.结果:随访时间10~24月,平均14月,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周,无神经损伤,无骨髓炎病例,1例出现皮肤切口裂开及部分钛板外露,经换药1月后逐渐愈合.末次随访时AOFAS踝和后足功能评分结果为优3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72.7%.结论:应用锁定加压钛板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跟骨毁损性骨折效果优良.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内固定器
  • Steffee手术在治疗腰椎滑脱中的应用

    作者:张健;贺西京;兰斌尚;李浩鹏;吕惠茹

    目的:观察采用腰椎管减压,后外侧或椎体间植骨融合术,Steffee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早期疗效.方法:从1995年2月-2002年2月,对27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腰椎管减压,后外侧或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和Steffee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前X线检查MeyerdinIg分度:Ⅰ°滑脱19例,Ⅱ°滑脱7例,Ⅲ°滑脱1例;滑脱平面:L4、5例滑脱8例,L5S1滑脱19例.结果:术后随访14.4个月(9-24个月),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和X线片滑脱复位程度及植骨融合率,根据Steffee5级疗效标准,手术优良率89%.19例Ⅰ°滑脱完全复位,7例Ⅱ°滑脱5例完全复位,2例复位达90%,1例Ⅲ°滑脱复位达80%,解剖复位达88.9%,本组Ⅰ°滑脱均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Ⅱ°以上滑脱均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融合率100%.结论:Steffee手术治疗腰椎滑脱术后早期随访效果良好,复位满意.

  • 舟骨骨折螺钉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郭阳;孙丽颖;荣起国;田光磊

    目的 通过有限元分析评价腰部斜形舟骨骨折螺钉位置居中性与垂直性对螺钉固定强度的影响.方法 提取1例男性患者健侧腕关节CT的DICOM数据,通过MIMICS 10.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于ANSYS 10.0软件中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舟骨腰部骨折及4种不同螺钉固定方式:①螺钉位于舟骨中央区且与骨折面垂直;②螺钉位于舟骨中央区但与骨折面不垂直;③螺钉位于舟骨中央区之外但与骨折面垂直;④螺钉位于舟骨中央区之外且与骨折面不垂直.分别模拟腕中立握拳及腕背伸桡偏2种体位,各施加载荷50 N,评估螺钉固定的稳定性.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当螺钉在舟骨内居中与骨折面垂直时,固定后承受大负荷及小负荷低,其次为螺钉在舟骨居中但与骨折面不垂直时.而当螺钉在舟骨内不居中时,与骨折面垂直与否对应力影响不大.结论 对于舟骨斜形不稳定骨折,将螺钉在舟骨内居中并垂直放置可以提供更高的固定强度.

  •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23例临床分析

    作者:孙庭强;吴光勇

    目的 探讨镰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在肋骨内固定中的方法、注意事项.方法 对收治的23例肋骨骨折患者进行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结果 2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胸廓畸形均得以满意矫治,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在肋骨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操作简便、创伤较小,疗效满意,并且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是一种较为先进实用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APF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史克明;付忠田;王玉;蔡平;尤广才;孙宏伟;欧阳宏伟;李刚;尚保华;付剑松

    "APF"系统即钉杆角椎弓根内固定系统(screw-rod anglepedicle fixation system)是由唐天驷、杨惠林等研制、改进的新型胸腰椎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材.我院1995年3月~2000年3月共应用该固定器治疗了33例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病历、影像资料完整并经随访的29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 胫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和钢板螺钉固定的对比研究

    作者:黄鹏;唐佩福;姚琦;梁雨田;陶笙;张群;郭义柱;梁向党;王岩

    目的:对照回顾性分析带锁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髓内钉组32例(35处骨折),根据AO分型,42A型11处,42B型18处,42C型6处;钢板组42例(45处骨折),42A型10处,42B型22处,42C型13处.平均伤后手术时间在髓内钉和钢板组分别为3 d和3.5 d.随访评估患者手术时间,活动度,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差别.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8~26个月).髓内钉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4 min,钢板螺钉组平均为93min.髓内钉组踝关节平均背屈度为13°(0°~20°),钢板组为11°(0°~20°);跖屈分别为41°(30°~50°),47°(30°~50°).愈合时间髓内钉组平均为3.3个月,钢板螺钉平均为3.5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髓内钉固定有1例出现旋转畸形,钢板组有3例出现成角畸形,均为胫骨远端1/3骨折.结论:在治疗胫骨骨折方面,带锁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都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 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寰枢椎失稳

    作者:左春光;刘夏君;王新虎;王建顺

    目的:探讨应用寰枢椎椎弓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10年3月对收治的32例寰枢椎失稳患者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进行治疗,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28~66岁,平均42.5岁;齿状突骨折18例,先天性游离齿状突7例,Jefferson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致寰枢椎不稳3例.所有患者均伴有寰枢椎半脱位或失稳.术前JOA评分4~14分,平均(9.1±0.3)分.术前完善颈椎X线(包括动力位片)、螺旋CT三维重建及MRI等影像学检查,在CT轴位片上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点、置入角度及钉道长度等数据进行测量,并行颅骨牵引术.手术在全麻下进行,直视下完成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复位和植骨融合,植骨块被向后预弯的横联紧紧卡压于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棘突之间.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并计算改善率.结果:32例患者共置入寰枢椎螺钉128枚,无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损伤发生.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JOA评分11~17分,平均(15.9±0.2)分,平均改善率为86.1%.骨折的齿状突均完全愈合,植骨块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断裂和松动.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有效方法,具有固定牢靠,操作相对安全方便、融合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 DHS与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探讨

    作者:张汉华;徐振文;刘建宁;蔡维山

    1996年9月~1999年9月,我们采用动力髋螺钉DHS与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在随访过程中,基本达到早期活动,无髋内翻畸形,无卧床并发症,双下肢各关节自主活动无明显差异.现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内固定器
2401 条记录 1/121 页 « 12345678...1201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