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体椎骨椎间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

    作者:付战利;褚保利

    目的 观察腰椎滑脱以自体椎骨行椎间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4例腰椎滑脱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检查确诊且符合手术指征,择期行自体椎骨椎间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对手术治疗情况进行观察;患者门诊随访1年,对比治疗前、术后3、6、12个月患者椎间高度、腰椎功能、疼痛改善情况,评估患者腰椎融合情况.结果 34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96.7±25.1)min,术中出血量为(486.7±56.2)mL,住院时间为(29.3±5.1)d,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治疗后3、6、12个月,患者椎体前缘高度、JOA评分及VAS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术后12个月椎骨融合率为100.0%.结论 腰椎滑脱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自体椎骨椎间植骨融合,可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椎体高度恢复,提高椎骨融合效果.

  • 钉棒系统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32例

    作者:吴云祥

    目的 评价后路钉棒系统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2 例胸腰段骨折患者,均采用后正中入路切开复位,椎板减压,行横突及椎小关节间植骨融合或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CT显示伤椎椎管减压充分,植骨块边缘模糊,融合良好,骨块无吸收现象,未见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螺钉位置不当,未出现因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伤椎椎体高度维持良好,形态无塌陷.术前术后采用Frankel分级评定,90%脊髓神经功能获得改善.结论 后路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固定加植骨能有效复位椎体骨折,重建脊柱稳定性,是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治疗的较好选择.

  • 改良脊柱外固定器与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张勇军;彭成忠;周春芳

    目的:对比改良脊柱外固定器联合微创技术与开放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D外固定组应用改良型脊柱外固定器对椎骨骨折进行体外复位联合微创技术治疗46例胸腰椎骨折,GSS组应用开放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GSS)治疗55例胸腰椎骨折,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根据手术前后、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比,以及2组之间术后、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比、后突Cobb角.结果:3D外固定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G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手术后、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伤椎前缘高度比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术后、末次随访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后突Cobb角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改良型脊柱外固定器对伤推进行体外复位联合微创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且伤椎复位及固定疗效与GSS相当,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组合微创手段.

  • 自体椎骨椎间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

    作者:党兴;郭朝堂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椎骨椎间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LS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8例LSL患者进行椎体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并利用减压时切下的棘突、椎板骨块进行推体间植骨融合治疗,根据NaKai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工作、生活能力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对所选患者进行8 ~ 24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4个月.依据NaKai评分标准,本组中优19例,良7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2.86%(19/28),随访期间复查腰椎X片显示滑脱椎体复位满意,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无内固定断钉、断棒及椎间高度丢失、再滑脱等并发症.结论:应用自体椎骨椎间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LSL,操作简单,复位满意,且固定力强、植骨融合率高,是治疗LSL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 钉棒系统后路手术治疗骶髂关节分离的疗效

    作者:张穹;吴琪;王昌超

    目的:评价钉棒系统后路手术治疗骶髂关节分离的疗效.方法:选取42例骶髂关节分离骨盆骨折患者随机给予钉棒系统或钢板内固定,采用Majeed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有显著差异(P<0.05),神经损伤及X线片的Majeed影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钉棒系统手术后路可有效治疗骶髂关节分离,容易达到解剖复位和牢固固定,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 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49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胜伟

    目的:总结应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49例,观察脊髓功能改善,椎体前后缘高度变化,Cobb角的矫正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34个月,椎体平均高度由术前的前缘37.4%和后缘81.2%恢复到术后的前缘95.7%和后缘97.2%,Cobb角由术前平均28.3°恢复为术后平均4.7°.脊髓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按FranKel分级除A级5例无改善外,其余均有1~3级的神经功能恢复.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具有手术相对简单、操作方便、固定可靠等优点,是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 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谭继华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钉棒系统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钉棒系统对4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每例患者均行术前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术中常规C型臂X线机床旁监控下置钉,根据术前神经功能评价及影像学资料决定是否行椎板切除减压及植骨.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40个月,平均12个月.X线及CT扫描复查示骨折复位率90%以上,椎管无狭窄,平均骨愈合时间3个月.其中10例合并神经系统损伤症状者,按美国脊髓损伤分级A级2例无改善,其余均有2~3级神经功能恢复.结论:后路钉棒系统短节段内固定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操作简单等优点,且复位满意,减压充分,不失为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 后路钉棒系统治疗88例胸腰椎骨折及脱位疗效分析

    作者:李川江

    目的 观察对胸腰椎骨折与脱位患者应用后路钉棒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自2007年11月~2010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88例胸腰椎骨折与脱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均进行10~36个月的随访,平均时间为18个月.全部患者均采取6-8组的椎弓根螺丝进行固定,并予以3个月的卧床休养,尽管丧失了部分腰椎活动度,却无1例出现松动及断裂.全部患者均未出现感染.结论 对胸腰椎骨折与脱位患者应用后路钉棒进行治疗,不仅安全,而且效果显著,应予临床普遍推广.

  • 皮下钉棒系统改良置钉法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晓天;陈农;潘福根;刘佐庆;何小健

    目的:探讨皮下钉棒系统改良置钉法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选择性应用钉棒系统改良经髂前下棘和耻骨结节置钉治疗14例Tile B型骨盆骨折,男8例,女6例;年龄23~65岁,平均42岁.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并采用Matta复位标准及Majeed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10.5个月.手术时间25~45 min,平均32 min;术中出血量10~35 ml,平均18 ml.术后骨折均Ⅰ期愈合,愈合时间9~14周,平均12.5周.术后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及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4例出现单侧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出现单侧股神经麻痹,终均恢复正常.Matta复位标准结果,优7例,良5例,中2例.末次随访时Majeed功能评分为(81.50±8.05)分,其中优5例,良7例,中2例.结论:应用皮下钉棒系统改良经髂前下棘和耻骨结节置钉固定前环创伤小、复位牢靠、并发症少,是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一种有前景的手术方式.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应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沈传华

    目的:探讨钉棒系统内固定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9年12月-2011年2月3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进行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椎体平均高度从术前的前缘33.55恢复到术后的前缘93.5%.,从术前的后缘78.5%恢复到术后的前缘 98.5%.,术前术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脊髓神经功能有明显的改善,根据ASIA分级除A级2例无改善外,其余均有2级以上的神经功能恢复.结论:钉棒系统内固定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具有恢复生理曲度和椎管减压的作用.

  • 短节段AF治疗连续两个节段的胸腰椎骨折

    作者:孙观荣;全仁夫

    对于连续两个节段的胸腰椎骨折,后路复位内固定器械一般用长节段钉棒系统,自1999年起,本院根据连续两个节段的胸腰椎骨折特点,用短节段AF钉复位内固定15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 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上颈椎损伤的效果

    作者:杨健;尚显文;陈思思;刘义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上颈椎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上颈椎损伤患者接受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记录患者并发症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中1例患者C2后方静脉丛损伤,使用显微镜止血;其余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无神经症状加重、脑脊液漏,切口无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7例出现神经症状的患者术后平均改善率为81.8%。出院后随访3~18个月,未发现并发症发生,上颈椎活动度基本未受影响。结论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技术为上颈椎损伤患者提供了稳定的结构基础。

  • 探讨寰枢椎新型环抱钩棒内固定系统与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寰枢椎不稳疗效

    作者:黄克敏;刘社庭;熊波

    目的:观察和分析比较寰椎新型环抱钩棒内固定系统与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因寰枢椎不稳行颈椎后路寰枢关节环抱钩棒内固定与钉棒内固定系统手术方式的患者进行比较。分为寰枢椎新型环抱钩棒内固定系统(A组)与钉棒内固定系统(B组),两组各2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自体髂骨植骨或人工骨植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JOA评分、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住院天数、术后回访3个月、6个月、1年的JOA评分与植骨融合率、寰枢椎关节稳定性[测量寰齿前间隙(ADI)]情况。结果无1例患者因手术操作致椎动脉和脊髓损伤。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肺部、泌尿系、伤口感染,顺利出院。44例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9±3)个月。全部患者植骨融合。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前、术后JOA评分、寰枢椎关节稳定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寰枢椎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相比,本术式操作安全简便,患者身体恢复较快;生物力学稳定性及植骨融合率较钉棒系统无明显差异;对寰椎后弓采用钩的固定,降低了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的风险;故该术式在寰枢椎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中的应用

    作者:魏桂财;陈长宝;金志辉;郭兵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后路USS内固定结合经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术.结果 31例获得18~24个月的随访,1例失访.随访患者术后椎体高度恢复良好,伤椎高度无明显丢失,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中应用能有效防止椎体高度二期丢失及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

  • 伤椎单钉置入在脊柱骨折钉棒撑开复位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倪凤民;宋恒平;陈睿;张皓

    目的 探讨伤椎单钉置入行脊柱骨折钉棒撑开复位治疗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脊柱骨折20例采用伤椎单钉置入行钉棒撑开复位治疗.结果 19例获得10-24个月的随访,伤椎均复位至椎体高度的80%以上,无一例发生断钉、折棒.结论 脊柱骨折应用伤椎置钉可有效提高复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椎体内与后外侧植β-TCP人工骨联合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爆裂性骨折

    作者:袁太珍;李刚;赵敏;龚国龄;申军

    目的 探讨应用β-TCP人工骨椎体内与后外侧植骨联合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爆裂性骨折25例,其中行椎体内与后外侧植骨13例(A组),单纯后外侧植骨12例(B组),观察伤椎椎体相对高度、Cobb角的变化以及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同期比较两组伤椎椎体的相对高度、Cobb角、Frankel分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疗效优于B组.结论 β-TCP人工骨椎体内与后外侧植骨能有效防止内固定失败和伤椎椎体高度、角度的丢失.

  • USS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60例体会

    作者:胡旭昌;王栓科;康学文;汉华;胡杰亮;狄天宁;王永刚;孙瑞

    目的 总结USS钉棒系统对骨折复位、椎体高度恢复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寻求胸腰椎骨折的佳治疗方法.方法 对60例不同类型的胸腰椎骨折,术后摄X线片观察椎体恢复程度,对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60例随访12~36个月,术后椎体高度全部恢复;椎体后移、旋转、脱位得到矫正;Cobb角恢复正常.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法评估,除2例A级未恢复外,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USS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独特的优点,疗效满意.

  • 伤椎骨水泥成形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

    作者:顾龙殿;顾利华;白祥

    目的 探讨老年胸腰椎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 对21例老年胸腰椎骨折行椎体内注骨水泥联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平均随访15个月(14.95±5.36)个月,术后伤椎的高度和Cobb角均有满意的恢复,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有1~3级改善.结论 内注骨水泥联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复位可靠、固定牢靠,疗效优良.

  • 青年医师在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内固定中的手术入门

    作者:陈睿;宋恒平;倪凤民;任立现

    目的 探讨青年医师在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内固定中的手术入门.方法 总结分析应用Reno及AF系统经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获得随访0.5~2年,伤椎全部恢复至椎体高度的85%~95%,有2例断钉,1例在术后过早负重活动中发生上位2枚椎弓根钉断裂,另1例在术后1.5年过度活动中上位2枚、下位1枚椎弓根钉断裂.有7例术后1年内取出内置物.结论 吸取团队经验,少走弯路,掌握椎弓根钉置钉要领,熟悉术中所用的钉棒系统结构,术前演练钉棒不同系统的拆装程序及对被实施的每例患者制定出具体的康复计划,认真总结每次手术的操作经验是本项手术的完美入门.

  • 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环损伤

    作者:吴晓天;付文芹;刘佐庆;何小健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环损伤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笔者自2014-06-2015-06应用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12例不稳定骨盆环损伤,9例Tile B型单纯固定前环.3例Tile C型固定前、后环,顺序为先前环再后环.结果 单纯前环固定手术时间25~45 min,平均32 min,术中出血量10~35ml,平均18 ml;前后环固定手术时间50~65 min,平均55 min,术中出血量20~50 ml,平均32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6~12个月,平均7.5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9~14周,平均12.5周.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及异位骨化.所有患者日常生活基本无影响,仅1例诉性生活不适.4例出现单侧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出现单侧股神经麻痹,终均恢复正常.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优6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1.67%.术后6个月疗效根据Majeed评分系统评定:平均81.5分,优3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83.33%.结论 在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的微创固定技术创伤小、复位牢靠、并发症少,是治疗骨盆环损伤一种有前景的术式.

152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