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工股骨头置换对7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

    作者:高辉

    背景:由于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治疗卧床时间长,内固定失败率高等原因,近年来人工关节置换的方法成为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治疗的一种选择.目的: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锻炼时间、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以及Harris评分等方面分析了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资料对比分析,2000-01/2004-12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对象:42例新鲜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14例,女28例,年龄70~95岁,平均78.2岁.52例股骨颈骨折中男22例,女30例.年龄70~91岁,平均73.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骨折类型、于术时机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方法:入院后患肢暂时行皮肤牵引维持,积极治疗内科并存症,一般情况稳定后按标准手术操作规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选择颈长合适的股骨假体用骨水泥因定于股骨上端髓腔内.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比较.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锻炼时间、Harris评分比较.③两组并发症比较.结果:转子间骨折组平均随访4.6年,股骨颈骨折组平均随访4.9年.①在深静脉血栓、髋关节间隙变化、疼痛、假体柄松动下沉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假体翻修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锻炼时间、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转子间骨折组比股骨颈骨折组手术时间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转子间骨折组比股骨颈骨折组术后出现双下肢不等长的可能性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使用标准骨水泥型股骨假体,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取得了与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相同的治疗效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