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腕关节极限运动与头-月-三角-钩骨融合体稳定性的关系

    作者:唐亮;卢弘栩;沈美文;刘璠

    目的:较大运动强度对腕关节头-月-三角-钩骨四角融合体稳定性究竟有何影响,国内外尚无报道.分析腕关节极限运动与四角融合体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3在南通大学骨科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选用12具未经防腐处理的新鲜尸体肘关节以远标本,切断桡舟月韧带、舟月骨间韧带掌侧部分、舟月骨间韧带背侧部分、桡舟头韧带,建立腕关节不稳定模型后,进行头-月-三角-钩骨四角融合术.融合腕模拟屈、伸、尺偏及桡偏运动,腕关节在安全活动范围内从0°开始,每5°1个等级,每个方向分别施以5万次极限运动.每次运动前后均摄标准前后位及侧位片,测量前后位片融合体高度、融合体宽度、头月正位角及侧位片桡月角、头月角并观察克氏针松动及弯曲情况.所有腕关节均采用运动前后自身对照.结果:①当腕关节屈曲至35°、背伸至25°、桡偏10°、尺偏15°时,极限运动对融合体的稳定性无影响,未出现融合体的解体.②当腕关节屈曲至40°、背伸至30°时,头月角、桡月角及融合体高度与0°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当桡偏至15°、尺偏至20°时,融合体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头月正位角、融合体宽度与0°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克氏针弯曲的临界值:平均在屈曲至43.3°、背伸至32.5°、尺偏至23.3°、桡偏至15.8°时克氏针弯曲.结论:极限运动时,在掌屈40°、背伸30°、桡偏15°、尺偏20°的范围内进行功能锻炼,不会影响四角融合体的稳定性,但应避免环转运动.

  • 桡骨远端瘤段切除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重建桡腕关节

    作者:尹宗生;胡勇;卜海富;高学纯;董吟林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后,吻合血管的带腓骨头腓骨近端移植修复桡骨远段缺损和重建桡腕关节的疗效.方法 17例桡骨远端骨肿瘤患者行桡骨远端切除,应用吻合血管的带腓骨头腓骨近段移植修复骨缺损并重建桡腕关节.移植体行简单内固定+外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Dopplar血管超声,及腕关节功能评定.结果随访3个月~2年,全部病例均于手术3个月后达一期骨愈合;其中1例因钢板螺丝钉松动再次行内固定而愈合.评定重建腕关节功能.优12例,良3例,差2例.病灶无复发.结论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后行吻合血管的带腓骨头腓骨近端移植修复骨缺损并重建腕关节,手术切除彻底,复发率低,重建后的腕关节功能良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