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上消化道手术中放置胃管和鼻肠营养管方法介绍

    作者:郑海波;傅俊惠

    近年来肠内营养应用逐渐普及,鼻肠管适于短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病人,且优于空肠造口管[1].为减轻病人术前置管的不适及减少细菌污染和肿瘤细胞种植,我们于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采用新的术中置管方法,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 食管癌两切口术后病人早期行不同途径肠内营养的研究

    作者:徐卫华;钱永跃

    目的:比较食管癌两切口术后病人早期经鼻肠管和空肠造口管途径行EN支持的方便性、优越性和并发症.方法:选择食管癌两切口手术病人共52 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鼻肠管组;B组为空肠造口管组;C组为对照组.分别记录术中鼻肠管和空肠造口管的放置时间、观察EN支持期间的临床表现和术后并发症,并测定EN支持前后病人的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和营养指标等.结果:在研究期间 所有病人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无明显肝肾功能改变.A组术中放置鼻肠管时间为(22.1±5.9) min;B组术中经空肠穿刺放置Flocare可裂式空肠造口管时间为(8.1±3.7) min,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术后肛门排气恢复的时间A、B 组均比对照组快(P<0.01).PA、TF和外周血TLC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食管癌两切口术后病人早期经鼻肠管和空肠造口管途径行EN支持安全、有效.而经空肠造口管行EN支持,并发症少,是病人术后EEN支持的一条更为合理的途径.

  • 胃肠道术后早期不同途径肠内营养的应用

    作者:黄东平;张劲;罗浩;梁妙潜

    目的:比较胃肠道术后早期经鼻肠管和空肠造口管二条途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方便性、优越性以及并发症. 方法:选择胃肠道手术病人共55例,按序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为鼻肠管组,B组为空肠造口管组,C组为对照组.A、B二组应用肠内营养输注系统,在手术后6 h开始均匀输注能全力,分别记录术中鼻肠管和空肠造口管的放置时间、观察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的临床表现,并分别测定肠内营养支持前后病人的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和营养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A组术中放置鼻肠管时间为(29.2±5.6)min,B组术中经空肠穿刺放置Flocare可裂式空肠造口管时间为(7.2±2.3)min,二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A、B二组均比对照组快(P<0.01).A组应用能全力后有1例胃癌行根治术病人因腹痛、腹胀,不能耐受,中途停止使用;2例出现恶心、呕吐,经减慢输注速度后缓解;有8例出现鼻咽部不适及2例出现肺炎,经超声雾化、抗菌药物治疗后痊愈.B组1例结肠癌行根治术病人因护理不当导致空肠造口管滑脱而中途停止使用;3例出现腹痛,经调整温度后缓解.所有病人没有出现腹泻、急性机械性肠梗阻、肠瘘和代谢性并发症.A组和B组应用能全力后,前白蛋白比对照组升高(P<0.05),视黄醇结合蛋白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 结论:胃肠道术后早期经鼻肠管和空肠造口管二条途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的,它有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在改善病人机体的营养状况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而通过空肠造口管进行的肠内营养支持,在手术中置管时间、术后预防鼻咽炎和肺炎等并发症方面更具优势,也更为病人所接受,是胃肠道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一条更为合理的途径.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营养支持

    作者:陶应龙;范晻;于文庆;牛伟亚;陈伦牮

    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营养支持的方法进行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行肠外、肠内阶段性营养支持.术后先完全胃肠外营养,2~3天后开始经空肠造口管给予要素膳,后要素膳浓度和用量逐步增加,并相应减少胃肠外营养用量,于术后两周左右改为完全肠内营养,20天后过渡至经口进食.

  • 巧用一次性肝素帽

    作者:刘松霞;韩平

    经空肠造口管注入营养剂是实施肠内营养的途径之一,传统的封管方法是将造口管末端反折,用无菌纱布包住,胶贴固定于患者腹部.但无菌纱布取出超过4h即失效,细菌会通过纱布进入造口管末端,造成患者腹泻、恶心,甚至脱水,为减少污染机会,我们采用新的封管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