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节盘复位锚固术术后稳定性的影像学评价

    作者:朱慧敏;周琴;何冬梅;杨驰;董敏俊;黄栋

    目的 通过MRI评价颞下颌关节盘复位锚固术术后稳定性及髁突的改建情况.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7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行关节盘复位锚固术的150例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ADD)患者(210侧关节).经术后1周和至少1年MRI随访,评估关节盘的位置和髁突骨质变化.随访期间若出现不可复性ADD,则认为术后复发,根据骨质状态,将髁突改变分为再生或吸收.结果 术后1周MRI显示所有移位关节盘均复位.经12 ~ 96个月(平均26.73个月)的随访,MRI显示95.71%(201/210)的关节盘位置良好,而5.71%(12/210)的关节盘前移复发.77.62%(163/210)的髁突有新骨形成,20.48%(43/210)的髁突无骨质变化,1.90%(4/210)的髁突发生骨吸收.结论 关节盘复位锚固术是治疗ADD的有效手段,盘复位位置稳定,并能刺激髁突骨再生.

  • 关节盘锚固术联合正畸功能性矫治器治疗青少年双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朱慧敏;何冬梅;杨秩;宋欣羽

    目的 评价关节盘锚固术联合正畸功能性矫治器治疗青少年双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收治的青少年双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4例(28侧关节),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期间的颞下颌关节MRI和头颅侧位片,对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期间的髁突高度及相关头影指标进行测量,比较手术前后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RI测量显示:术后随访髁突高度比术前平均增加(1.74±0.98)mm(P<0.001).28侧髁突均有新骨形成,主要位于髁突的顶端和前后缘(占84.61%).头影指标测量显示:由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上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SNA角)、软组织鼻根点到经额点且垂直于前颅底平面直线的垂直距离(Sn-G)、Y轴角(Y-Axis)、上中切牙-前颅底平面角(U1-SN)、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L1-MP)及上下中切牙角(U1-L1)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由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SNB角)比术前增加(1.83±1.56).(P< 0.001),下颌颏前点(Gn)术后前移(2.18±3.13)mm(P=0.028),前牙覆盖(overjet)比术前平均缩小(3.55±1.86)mm(P< 0.001).结论 关节盘锚固联合术后正畸功能性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可以促进其髁突生长,减轻牙颌面畸形的程度.

  • 38例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的手术治疗及疗效评价

    作者:任荣;蔡卜磊;支音;司家文;张剑飞;史俊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diacapitular condylar fractures, DCF)手术治疗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2015 年1 月—2016 年12 月期间,对38 例(50 侧)DCF 患者进行骨折内固定联合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治疗.采用改良耳前入路,复位骨折髁突并用1 颗长14~16 mm 的螺钉固定,然后复位向前内侧移位的关节盘,并用1颗锚固钉锚固于髁突后斜面下缘中份.所有患者进行手术前、后颌面部CT、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 MRI 检查,对伴有下颌骨其他部位的骨折,同期进行解剖复位、固定.利用SimPlant Pro 11.04 软件CMF 模块进行术前、术后,健侧、患侧下颌支高度测量,并进行配对t 检验,评价骨折固定效果.利用术前、术后MRI 中关节盘与髁突顶点相对位置的变化,评价关节盘锚固术的准确性.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对开口度、开口型、关节弹响、面神经损伤症状等进行比较.采用SPSS 17.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手术后颌面部CT 显示,37 例(48 侧)囊内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有效率96%).所有患者患侧下颌支高度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19 例单侧囊内骨折患者术后健、患侧下颌支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MRI 图像显示,35 例(46 侧)关节盘回到原有的解剖位置,有效率为 92.0%(46/50).术后远期随访显示,38 例患者咬合关系稳定,平均开口度35.67 mm,大侧方咬合平均值为4.45 mm,大前伸咬合平均值为5.63 mm;开口型偏斜2 例(5.3%),关节弹响2 例2 侧(4.0%);4 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暂时性面神经功能不全,其中3 例在术后3 个月逐渐恢复,另外1 例(2.6%)随访3 个月后仍出现患侧抬眉困难,口服甲钴胺片后症状缓解.结论: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常伴发TMJ 关节盘移位,且方向与移位的骨折片一致.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联合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是治疗该类型骨折的有效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