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主-双髂动脉闭塞的综合介入治疗

    作者:钱钧;高继东;吕孝军;杨晓红

    目的 探讨腔内溶栓术及成形术治疗腹主动脉-双髂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对15例腹主动脉及双髂动脉完全闭塞患者,采用腔内溶栓及成形术等综合介入治疗.其中男13例,女2例;5例为肾动脉水平下腹主动脉闭塞,10例为腹主动脉末端及双髂动脉完全闭塞;血管闭塞长度14.1 ~33.5(19.61±6.24) cm.结果 15例患者均成功开通闭塞段血管.1例1周后发生左侧髂动脉急性栓塞;2例在半年内发生支架内闭塞;5例2年后再次出现跛行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5例术中发生血管夹层,6例术中发生肢体远端血管栓塞,15例患者因留管溶栓均出现大小不等的穿刺点血肿,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结论 利用多种介入方法对主-髂动脉长段闭塞病变进行综合治疗是一种治疗长段大血管闭塞的有效方法.对于腹主动脉及双髂动脉完全闭塞患者可优先考虑施行综合介入治疗.

  • 慢性主-髂动脉闭塞内膜下再通治疗的可行性及初步应用

    作者:李京雨;刘涛;徐力扬;张强;路军良

    目的 探讨经动脉内膜下途径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的可行性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1例慢性主髂动脉闭塞患者经右肱动脉穿刺,使用超滑导丝自腹主动脉闭塞端穿入内膜下腔,分别向两侧髂动脉行内膜下再通.右侧导丝顺利重入髂外动脉真腔,左侧使用了双向内膜下再通技术.2支导丝经双侧股动脉穿刺点引出体外.经两侧股动脉用对吻技术行球囊扩张和支架置放(主动脉下端支架1枚,双侧髂动脉支架5枚).结果主-髂动脉闭塞经内膜下途径成功再通.治疗后主.髂动脉支架内腔形态良好,血流通畅.双下肢缺血症状完全消失,踝臂指数(ABI)由0.32上升至0.96.10个月随访未见再狭窄表现.结论 经动脉内膜下途径治疗主.髂动脉闭塞安全、可行,适用于慢性动脉硬化闭塞病变.

  • MSCTA对主-髂动脉狭窄性病变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作者:何岸苇;齐扬;张琳;孙东辉;付菲;万业达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主-髂动脉狭窄性病变定量分析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 经MSCTA检查并诊断为主-髂动脉广泛性狭窄的35例,应用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高级血管分析(AVA)等方法,对病变血管狭窄率、病变长度及主-髂动脉分叉角度进行测量.对不同方法测量值均数的差异用配对样本t检验评价. 结果 MPR组与AVA组测量狭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R组与AVA组测量长度与分叉角度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同图像重组方法在血管病变定量分析上各有优势,其中AVA功能全面、应用简便、可重复性好,可作为定量测量的首选方法,对主-髂动脉狭窄性病变作定量分析,有助于临床选择手术方式.

  • 主-髂动脉闭塞后CTA显示的侧支循环对踝肱指数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何岸苇;万业达;徐勐;傅菲;孙东辉;刘竞艳

    目的 探讨主-髂动脉闭塞后CTA显示的侧支循环对踝肱指数(ABI)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主-髂动脉闭塞且CTA显示侧支循环的病例18例(A组);主-髂动脉闭塞,CTA未显示侧支血管的病例18例(B组);主-髂动脉轻度狭窄的病例24例(C组).对照各组的ABI值,并对三组样本的ABI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右侧ABI均值为0.44 +0.18;左侧ABI均值为0.41±0.16.B组,右侧ABI均值为0.40±0.09;左侧ABI均值为0.41±0.11.C组,右侧ABI均值0.73±0.22;左侧ABI均值为0.71±0.19.各组右侧与左侧之间ABI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A、B、C三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两两比较,主-髂动脉闭塞后CTA显示了侧支循环的A组与CTA未显示侧支循环的B组之间ABI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C组及B组与C组之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左侧组内及组间差异与右侧一致.结论 主-髂动脉闭塞后CTA所能显示的侧支循环尚未对ABI数值产生影响.CTA及ABI作为形态学和功能学检查方法,在判定下肢缺血程度、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运用.

  • 多层螺旋CT对主-髂动脉分叉部的解剖研究

    作者:齐扬;万业达;何岸苇;傅菲;李艳

    目的 利用多层螺旋CT研究主-髂动脉分叉部的解剖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49例腹部及盆腔CT增强扫描资料,使用容积再现(VR)图像,观察主-髂动脉分叉部的位置,并测量左、右侧髂总动脉与腹主动脉在冠状面的夹角及矢状面的倾斜角,分析其在性别间及侧别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 主-髂动脉分叉部位置以L4椎体中1/3份水平及下1/3份水平为主,占55.1%.冠状面髂总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右侧男性为(21.70 ±7.19)°,女性为(23.66±5.64)°;左侧男性为(16.44±6.23)°,女性为(19.68±6.75)°.髂总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右侧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 =0.134);左侧性别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2);男性、女性在侧别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6,P=0.024).矢状面髂总动脉倾斜角右侧男性为(10.42 ±4.59)°,女性为(11.45±5.93)°;左侧男性为(11.96±6.66)°,女性为(16.75 ±8.55)°.髂总动脉倾斜角左、右侧性别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565,P=0.070);男性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0.438);女性侧别间有统计学差异(P=0.029).结论 多层螺旋CT能为临床提供主-髂动脉分叉部的解剖信息,对血管外科介入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