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为什么成年男性体质会下降
分析各项指标可以发现,成年男性的问题主要出在体重增长幅度较大,而以肌肉力量为代表的一些重要的身体素质却有所下降两方面,从而使体质综合指数、体质达标率等指标下降.导致这种现象的问题首先是体重增长,与2010年相比,20~39岁和40 ~ 59岁两个年龄段的成年男性的平均体重分别增长了1.7和1.2公斤,使超重和肥胖比例上升.不论是20~39岁的中青年人或是40~59岁的中老年人,肥胖的比例呈现持续增长的变化趋势,14年中分别增加了6.7个百分点和4.7个百分点.同步变化的当然还有皮褶厚度增加、腰围增粗等,表明已经出现体内脂肪增多和腹部脂肪堆积等症状.
-
江苏省启东市1987-2005年出生人群的HBsAg携带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对江苏省启东市1987-2005年出生人群的HBsAg携带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方法 对启东市1987-2005年出生者采用ELISA法或胶体金法检测血清HBsAg.结果 1987-1996年出生者HBsAg携带率分别为3.71%、4.76%、3.60%、4.70%、4.03%、3.04%、2.30%、1.60%、1.34%和1.69%;2000-2005年出生者HBsAg携带率分别为0.80%、0.60%、0.41%、0.32%和0.31%.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逐渐增加的19年中,1987-2005年出生人群的HBsAg携带率从高4.76%下降至2005年的0.25%,下降幅度94.8%.提前达到卫生部2005-2010年乙肝防治规划中提出的“至2010年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降至1%以下”的标准.结论 在乙肝高发区,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HBV的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
-
新装修居室空气中苯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目的 了解居室装修完工后空气中苯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方法 按装修程度分为低装修程度组、高装修程度组、家具装填组,按居室面积分为80、110、142 m2,居室空气中苯的测定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6)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进行.结果 不同居室面积苯质量浓度均值范围为0.16 mg/m3 ~0.34 mg/m3,低装修程度组第1次—第5次室内苯浓度均在国家限值以下,高装修程度组和家具装填组降低到安全水平时分别为98 d和118 d.结论 随时间延长室内苯浓度呈降低趋势,118 d后苯浓度均能降低到安全水平.
-
“十一五”期间乌鲁木齐市公众环境保护满意率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十一五”期间乌鲁木齐市公众环境保护总满意率及主要指标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 采用住户规模比例法(PPS)抽选调查社区,按照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入户调查,采用图示法和数值法描述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十一五”期间,乌鲁木齐市公众环境保护满意率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满意率由2006年的51.18%提高到了2011年的68.88%.其中,公众对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满意程度高,对空气和噪声污染的满意度较低,满意率变化趋势与环境质量的改善基本一致.结论 公众环境保护满意率可以作为评估城市环境质量和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乌鲁木齐市应当继续强化环境综合整治特别是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
南京市某区大气中PM2.5污染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2007-2011年江苏省南京市某区大气中PM2.5的污染现状,评价其变化趋势,为进一步研究PM2.5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 以南京市某区2007-2011年间的大气补充监测数据为依据,选择PM2.5指标作为评价因子,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预测其发展趋势.结果 该区PM2.5月均浓度变化接近于U型,季节性变化较为明显,5年间年均浓度变化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 该区PM2.5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体污染浓度仍较高,需进一步调整工业布局,加快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步伐.
-
2009-2013年宜春市大气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宜春市当前空气质量状况,包括主要污染物及污染物的时间变化特征,预测宜春市空气质量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和污染负荷系数法对宜春市2009-2013年大气日报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 5年内,宜春市空气质量均在Ⅱ级以上,并以Ⅱ级为主,3种污染指标(PM10、NO2、SO2)里,PM10为主要污染指标,对综合污染指数贡献大;各污染物污染负荷系数PM10> NO2>SO2;空气污染指数呈现季节性、年际变化趋势,如冬季高、夏季低,年际变化平缓,逐年呈不显著递增趋势.结论 宜春市空气质量有逐渐变差的趋势,其主要影响因素为近几年迅速增加的机动车排放大量尾气、建筑业的迅猛发展等,有必要进行PM2.5站点的建设,以掌握宜春空气质量细颗粒物的动态变化.
-
2009-2013年无锡市新装修居室空气污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无锡市新装修居室主要空气污染物现状,为新装修居民防治室内空气污染物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2009-2013年84家居室装修后3个月的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检测结果.结果 TVOC均值每年都超标,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均值在2010-2013年间都达标.甲醛和甲苯超标率呈逐年降低趋势,方差分析显示5年间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甲醛 =0.004;P甲苯 =0.024).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在6-8月明显高于其他月份,TVOC浓度全年都较高.2009-2013年各季节居室甲醛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326,P<0.01).线性分析显示甲醛浓度与气温显著相关(P<0.01).结论 2009-2013年无锡市新装修居室空气污染物超标率逐年降低.TVOC与季节和气温关系不显著.气温对甲醛的释放有显著影响.建议新装修后居室空气污染物应首要关注TVOC,甲醛受气温影响,在冬季可以通过提高室内温度的方式促使装修材料中的甲醛尽快释放.
-
部分地区霍乱联防工作回顾与分析
1961年埃尔托霍乱传人我国后,我国广大卫生防疫人员围绕如何更好地开展国内交通卫生检疫工作,不断探索有效的工作方法,建立霍乱联防组织和肠道门诊等工作早在几十年前便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开展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防制效果,本文对部分地区霍乱联防工作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了联防的作用、变化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传染病防制工作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
杭州市下城区1987-2000年意外死亡状况分析
目前意外死亡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我区1987-2000年的意外死亡变化趋势,分析意外死亡对期望寿命和工作的损失,以提供制订意外伤害的控制策略的科学依据.
-
汕头市区1994-2002年居民死因动态分析及预防保健对策的探讨
完整、准确的死因统计资料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能发挥信息作用和决策作用,国内外的流行病学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为明确汕头市区居民的死因分布及变化趋势,为汕头市制定卫生策略和预防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开展本项调查研究.
-
唐山市1990-2000年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
为了探讨唐山市近10年来传染病发病谱的变化趋势,发现唐山市传染病控制的基本问题并提出防治策略,本文对1990-2000年唐山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吉林省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为了掌握吉林省法定传染病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现将吉林省200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如下.
-
福建省200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以高病死率为特点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省HFRS监测工作自1985年在全省开展以来已持续了17年,对疫情变化趋势、流行规律、疫源地类型及病毒抗原类型等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为我省HFRS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为继续掌握我省HFRS人间疫情、鼠间疫情的变化趋势,进一步作好HFRS的防治工作,2001年对我省疫情分布特点及不同地区啮齿类动物的密度、种类及带毒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
北京市东城区1979-2000年社区人群主要慢性病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性病已逐渐成为患病、死亡率均占据第一位的主要疾病群,给人群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这一点已为世界公认.东城区自1979年进行了首次人群基本情况及慢性病患病死亡调查至今已20余年.2000年我们在社区人群中进行了人口构成的调查和主要慢性病患病、死亡的抽样调查,并对这二次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以期通过对慢性病发展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完善全区慢性病防治策略和措施.
-
宝鸡市心脑血管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掌握宝鸡市心脑血管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在宝鸡市15个慢性病监测点收集心脑血管病发病及人口资料,审核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心脑血管病发病顺位由20世纪90年代的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倒置成21世纪初的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发病呈上升趋势,脑卒中基本平稳,略有下降.2005年宝鸡市高血压发病率男性(150.10/10万)低于女性(179.84/10万);冠心病发病率男性(139.54/10万)高于女性(88.86/10万);脑卒中男性(80.06/10万)高于女性(67.80/10万).高血压、冠心病城市高于农村,脑卒中农村高于城市.结论 在经济、社会转型初期,宝鸡市(西部地区)心脑血管病防治任务艰巨,应以高血压为先,综合防治.
-
甘肃省2002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我省自1979年报告首例梅毒病例以来,性病病例报告数逐年增加,呈快速增长趋势.为了解和掌握甘肃省性病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为制定甘肃省性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现将甘肃省2002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如下.
-
河南省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流行趋势分析
近年来由于结核病疫情呈逐渐上升趋势,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感染和发病也在不断增加.为了解我省人群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我们自1997年起连续3年对青少年人群中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及变化趋势进行监测,现将结果分析统计如下.
-
2006-2015年河南省居民死亡率与死因谱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2006-2015年河南省人群死亡水平和死因谱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河南省2006-2015年全人群死因监测结果,主要指标包括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描述河南省居民死亡情况;采用趋势x2比较死因谱10年来的变化情况.利用河南省全人群死因监测系统资料,采用国家《DeathReg2005》、《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Excel 2003、SPSS 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趋势x2比较死因谱的变化情况.结果 河南省2006-2015年居民死亡率为575.56/10万,标化死亡率为436.87/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农村死亡率高于城市,女性粗死亡率(趋势x2 =174.343,P<0.001)和城市粗死亡率(趋势x2=373.766,P<0.001)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慢性病是河南省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占全部死亡的86.27%,死亡率略有上升(趋势x2=198.670,P<0.001).传染病、母婴疾病及营养缺乏性疾病和伤害死亡率均呈明显下降.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心脏病均在历年死亡原因中占据前3位,其中脑血管病和心脏病粗死亡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河南省居民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而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等慢性病是影响河南省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慢性病危害因素,从而降低人群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提高河南省居民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的关键.
-
应用轨迹模型分析中国2004-2012年肝癌死亡率变化趋势
目的 探索2004-2012年我国不同地区和城乡年龄别肝癌死亡率随年代变化的轨迹.方法 从《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中选取2004-2012年肝癌地区别(东中西部)、城乡别(农村和城市)和>30岁年龄别(12个年龄组)的死亡率数据,共72种组合,用SAS 9.2软件拟合肝癌死亡率随年代变化的轨迹模型.结果 根据轨迹模型评价指标,肝癌死亡率随年代变化的轨迹可分为3个亚组,第1亚组和第2亚组为线性下降趋势,第3亚组为三次项曲线,呈"降-升-降"的趋势.城市中,东中西部30~、55~和≥75岁各年龄组肝癌死亡率随年代变化的轨迹相同,为第1亚组,具有线性下降趋势.农村中,东中西部30~岁轨迹相同,东中西部50~ 64岁、东部65 ~ 69岁和西部65 ~74岁年龄组的轨迹相同,属于第2亚组,也有线性下降趋势;东中西部75岁及以上,东部和中部的70~74岁年龄组轨迹相同,属于第3亚组,呈"降-升-降"的趋势.在50~岁年龄组,农村和城市的肝癌死亡率被划分为不同的发展轨迹,农村在第2亚组,城市属于第1亚组,农村居民肝癌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城市居民,在农村中部65~岁、东中部70~岁年龄组同样出现了这种趋势,农村肝癌死亡年龄比城市更早进入下一个更高死亡率亚组的发展轨迹.结论 识别我国不同地区和城乡年龄别肝癌死亡率随年代变化的轨迹,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肝癌防治策略,降低我国肝癌死亡风险.
-
2010-2014年浙江省温州市伤害死亡趋势及疾病负担分析
目的 了解浙江省温州市居民伤害死亡趋势及其疾病负担.方法 利用2010-2014年温州市死因监测资料,按ICD-10分类标准进行伤害死因编码.采用伤害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等指标分析伤害死亡特征;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评价死亡率变化趋势;用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YPLL率、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YPLL)、WYPLL率以及潜在经济损失值(PEL)评估伤害的疾病负担.结果 2010-2014年温州市居民伤害死亡率为42.54/10万(男50.37/10万,女34.11/10万).机械性窒息、溺亡、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和非故意跌落分别是0~、1~、15~及65~岁以上年龄组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其他非故意事故以及自杀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跌落、溺亡和机动车以外运输事故变化趋势不明显.2010-2014年温州市居民伤害死亡YPLL为239 382人年,WYPLL为182 350人年,伤害死亡所致的PEL达832 314.69万元.结论 伤害是温州市的主要死因之一,伤害死亡疾病负担重;不同类型伤害死亡变化趋势不同;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伤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