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诊疗新进展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PC),也称囊内乳头状癌(EPC).EPC是一种非常少见的乳腺癌,发病率占所有乳腺癌的0.5%~2%[1].其可发生于女性任何年龄,多见于绝经后老年女性,发病年龄为51~94岁,中位年龄为73岁[2].
-
免疫组化双染技术在肿瘤分析中的应用
病理学诊断技术发展至今,已进入到传统解剖、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以及原位杂交等分子技术相互补充、综合应用的新阶段.免疫组化技术在我国开展已有三十多年,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随着技术方法的不断充实和改进,新技术也逐渐增加.免疫组化单一染色方法由于提供组织信息有限,且着色在2张或多张切片上,位置分离,加大了病理医师对结果判读的难度.双染技术可以弥补单一染色的不足,该技术可在同一切片上同时或先后进行两种不同染色,如免疫组化双染、免疫组化与特殊染色、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等.本文着重介绍免疫组化双染技术在各肿瘤组织中的诊断应用,现报道如下.
-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超声、MRI影像特征
目的 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超声及MRI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4例IMPC患者的临床病理结果及US、MRI影像表现.结果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常见的US表现为分叶状3例,卵圆形1例,边界清晰3例,不清1例,内部回声均不均匀,后方回声增强3例,后方回声无改变1例,病灶实性可见到至少1条血管,实性成分边缘不规则.MRI表现为3例均为分叶状,边界清晰(2例),不清(1例),实性成分T1WI呈等高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T1WI呈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实性成分明显强化,TIC为平台型(2)和流出型(1),实性成分边缘不规则.结论 在超声及MRI影像特点中,征象对诊断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诊断更有价值,综合分析2种影像检查方法,有利于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MRI表现与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PC)的MRI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EPC的MRI表现和病理特点.结果 9例乳腺EPC 8例为类圆形、分叶状囊实性肿块,单囊3例,多囊5例,实性部分与囊壁宽基底相连,且T1 WI、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呈等信号,囊腔内液-液分层5例;1例EPC为类圆形实性肿块,T1 WI、STIR等信号.9例DWI实性部分为明显高信号,ADC值(0.91~1.33)×10-3 mm2/s,增强实性部分及囊壁明显强化,TICⅡ型2例,Ⅲ型7例.均未发现腋窝肿大淋巴结.结论 乳腺EPC在MRI上有一定的特征,即肿块为囊实性,囊腔内常见液-液分层,实性区域宽基底附着于囊壁且扩散受限,增强实性区域和囊壁明显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