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益肾化湿颗粒治疗原发性慢性肾炎综合征

    作者:张靖华;刘金瑞;王长安

    目的 观察益肾化湿颗粒对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总有效率、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改善效果.方法 入选115例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尿蛋白定量0.5~ 3.0 g/d,血浆肌酐<177μmol/L.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益肾化湿颗粒联合缬沙坦),对照组58例(缬沙坦).监测治疗2,4,6,8,12周时尿蛋白定量以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5.4%高于对照组65.5%.相比治疗前,对照组在治疗8周时平均尿蛋白定量下降,而治疗组在6周时出现平均尿蛋白定量的下降;治疗12周时治疗组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纽显著下降(P<0.05).结论 益肾化湿颗粒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综合征,能减少蛋白尿,延缓肾衰竭的进展,较单独使用缬沙坦可明显改善病情.

  • 益肾汤治疗慢性肾炎综合征肾性血尿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嘉;易无庸;杨俊;邓彦彦;易铁钢

    目的:观察益肾汤治疗慢性肾炎综合征肾性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4月深圳市中医院门诊慢性肾炎综合征病例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并作饮食督导,观察组予益肾汤治疗.观察2组病例肾性血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明显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显著(P<0.05);且未发现毒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好.结论:益肾汤是治疗慢性肾炎综合征肾性血尿的有效方剂.

  • 5种免疫学指标综合判断肾炎与肾病综合征患者病变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伟;刘晓梅;王迎伟;杜文平

    目的探讨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补体溶血总活性(CH50)、补体膜攻击复合体(SC5b-9)、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AdsDNA)抗体在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患者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沉淀法、溶血法、夹心ELISA法和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技术(Dot-IGSS)4种方法分别对45份正常人血清、56份慢性肾炎综合征和42份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结果SC5b-9升高检出率高,敏感性显著高于CH50;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ANA、AdsDNA阳性率显著高于肾病综合征患者.结论检测上述几种免疫学指标对于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的病情判断及鉴别诊断均有一定的价值.

  •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肾炎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谭国军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肾炎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优于对照组73.3%,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尿素氮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和治疗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3.3%和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肾损害的临床分析

    作者:闵艳;王芳芳;李建飞;陈廷波;关玉珍;唐榕蔚;丘星雯

    目的 通过分析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肾损害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预后,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39例MPA合并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按起病缓急程度分为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组和慢性肾炎综合征组,并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39例患者中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61.69±10.32)岁;其中合并肺部表现10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6例、合并发热20例、合并贫血36例、合并皮肤血管炎2例;肾损害表现为少尿22例,肾性高血压29例,尿常规中镜下血尿39例,24 h尿蛋白定量小于3.5 g 25例,大于或等于3.5g14例,血肌酐正常1例,小于500 μmol/L 14例,大于或等于500 μmol/L 24例;35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MPO)阳性、3例CANCA-PR3阳性、1例PANCA和CANCA均阴性;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组合并肺损害明显高于慢性肾炎综合征组(P=0.035),且病死率明显高于慢性肾炎综合征组(P=0.001).结论 MPA好发于老年人,以肺脏和肾脏受累为主,以MPO-PANCA阳性多见,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的患者易合并肺损害、引起死亡.

  • 肾炎病因病机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陈程;张宽才

    肾病和肾炎是两码事,在临床上或者新药研发上很多人搞不清楚两者的关系,往往造成新药研发的临床定位不准确而造成新药不予以批准.临床诊疗指南中肾脏病学分册对肾脏疾病进行了科学的细分,在治疗肾炎方面尤其是慢性肾炎中药发挥的作用相对于西药综合效果更佳.但是目前缺少西医对应疾病下有关中医理论解释,这往往给新药研发者或者临床医生定位上造成了中西医脱节.本文对部分西医诊疗分类下的肾脏疾病进行了中医理论总结和相关新药药效模型筛选总结.期望给广大学者带来帮助.

  •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作者:张学军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传染病科收治的28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患者均进行血液及肾活检组织免疫荧光检查,分析肾组织免疫组化特点、病理特征、临床表现以及血清学特点.并将治疗结果进行统计.结果28例患者中,血清HBV标志物阴性者32.14%,阳性者67.86%.免疫荧光:免疫球蛋白以及补体成分全阳性者67.86,部分阳性者32.14%(9/28).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相关治疗药物选择后完全缓解3.57%,显著缓解28.57%,部分缓解14.29%,无效53.57%,总缓解率46.43%.结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突出病理为膜性肾病,临床表现主要多见病症为非典型膜性肾病,治疗极为困难.

  • 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蛋白尿的临床观察

    作者:尹学永;唐异梅;汪福东;王志文

    目的 探讨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炎综合征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选取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及唐山市玉田县医院慢性肾炎综合征住院患者共60例,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A组:30例,用尿毒清颗粒10g冲服每日3次,B组:30例,依那普利10mg口服每日1次,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口服每日1次,双嘧达莫50mg口服每日3次,疗程为1个月.观察指标:24小时尿蛋白(UP)定量;血肌酐(CREA),血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结果 治疗前后同组相比及治疗后尿毒清颗粒组与对照组相比,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浆白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清颗粒明显减少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的尿蛋白,提高血浆白蛋白,其疗效明显优于依那普利.

  • 参芪补气祛瘀汤治疗慢性肾炎综合症蛋白尿的临床观察

    作者:郭彩霞

    目的:观察参芪补气祛瘀汤对慢性肾炎综合症中医辨证属于气虚血瘀型患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炎综合症患者116例,治疗组62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补气祛瘀汤。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证候、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肌酐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侯、降低蛋白尿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在降低肌酐方面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参芪补气祛瘀汤可以降低气虚血瘀型慢性肾炎综合症(轻、中度)患者的尿蛋白,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