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球式呼吸训练器在对慢阻肺患者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燕海英

    目的:探讨三球式呼吸训练器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COPD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肺功能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患者使用三球式呼吸训练器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其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的实测值/预计值(FEV1实测值/预测值)、每分钟大通气量的实测值/预计值(MVV实测值/预测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COPD患者生存质量测评表(QOL)的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VV实测值/预测值和FEV1实测值/预测值均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FEV1/FV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QOL量表中焦虑心理症状、抑郁心理症状、社会活动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三球式呼吸训练器应用于对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中的效果较为理想.

  • 围术期肺功能康复训练联合低分子肝素防治胸外科患者术后急性肺栓塞

    作者:张志斌;席俊峰;蒋占鑫;魏学强

    目的:探讨围术期肺功能康复训练联合低分子肝素防治胸外科患者术后急性肺栓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胸心外科患者共15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79)和对照组(n=75)。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肺功能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1~7 d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4 mL。记录两组术后心电监护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胸腔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7 d检测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 )、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凝血酶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和D‐二聚体(D‐D),以及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急性PE发生率和不良用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心电监护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肺功能指标及肺部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Fib、D‐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PT、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急性P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注射部位硬结2例,注射部位皮下出血1例,牙龈出血1例,经针对性处理后,症状缓解或消失,未对临床治疗造成影响。结论围术期肺功能康复训练联合低分子肝素可降低Fib、D‐D水平,预防急性PE发生。

  • 胸外科患者围术期应用肺功能康复训练与低分子肝素防治术后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旭升

    目的 胸外科患者围术期应用肺功能康复训练与低分子肝素防治术后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从该院2015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胸外科患者中抽取出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与低分子肝素防治,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的心电监护时间、胸腔引流量、留置引流管时间、急性PE发生率、术后肺部并发症、用药不良反应、PT(凝血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PLT(血小板计数)和D-D(D-二聚体)及手术前后肺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的心电监护时间、胸腔引流量、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中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观察组的Fib(纤维蛋白原)、D-D(D-二聚体)、急性PE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外科患者在围术期应用肺功能康复训练与低分子肝素防治可以明显降低Fib(纤维蛋白原)、D-D(D-二聚体),减少与防止发生急性PE,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