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吻合术加保护性回肠造口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作者:胡凯锋

    目的:探讨双吻合术联合保护性回肠造口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双吻合术加保护性回肠造口22例,为观察组;行单纯双吻合术2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进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应用双吻合术加保护性回肠造口,能有效减少吻合口瘘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双吻合术加保护性回肠造口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作者:鞠海星;陈贵平;李德川;曹浩明

    目的 探讨双吻合术加保护性回肠造口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采用双吻合术加保护性回肠造口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32例,并与同期未行保护性回肠造口的46例双吻合术比较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结果 46例未行保护性造口回肠双吻合组6例发生吻合口漏,32例行保护性回肠造口双吻合组1例发生吻合口漏.结论 保护性回肠造口可显著降低超低位直肠癌双吻合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本法可作为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选择.

  •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双吻合术联合保护性回肠造口的疗效观察

    作者:彭鸿;刘琴远;李庆;胡饶;肖镇寰;黄欢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双吻合术联合保护性回肠造口的疗效。方法选择低位直肠癌患者116例,将行双吻合术联合保护性回肠造口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65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将同期行双吻合术且未进行保护性回肠造口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5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进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4.6%,低于对照组(11.8%);研究组吻合口狭窄,类型均为膜性狭窄,对照组4例出现瘢痕狭窄。结论低位直肠癌行双吻合保肛手术后加保护性的回肠造口可以显著降低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 直肠癌双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分析

    作者:罗宏图;杨劭宇;陈绵龄

    目的:探讨直肠癌双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总结低位直肠癌应用双吻合器技术行保肛术137例.结果:术后出现吻合口瘘7例,发生率5.11%.结论:积极而有效的预防可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 双吻合术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研究

    作者:曾国祥

    目的 探讨双吻合术对预防低位直肠癌手术后吻合口漏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治疗组采用弧形切割闭合器行双吻合术,对照组行单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的一般情况.结果 治疗组控制排便功能和排便功能保留率分别为97.30%、100%,对照组为81.08%、98.30%,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16.22%,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0%,对照组为32.43%,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切割闭合远端直肠的双吻合术可以有效减少低位直肠癌术后患者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减少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可有效保留患者的肛门功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瘤体下缘距肛门不同距离对直肠癌双吻合术后吻合口漏预防效果的影响

    作者:何元

    目的 研究瘤体下缘距肛门不同距离对直肠癌双吻合术后吻合口漏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肛肠外科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患者瘤体下缘与肛门口距离不同分为对照组(距离<7 cm)和观察组(距离≥7 cm)各36例,选取对象时尽量确保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性,由同组手术人员对两组患者行双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基本指标,观察两组保肛率、术后吻合口漏发生情况,比较术后肛门排便功能.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较对照组低,均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观察组保肛率分别为91.67%、94.44%,保肛效果较好且二者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于术后5~10 d内出现吻合口漏症状,其中观察组吻合口漏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通过扩肛、清洗引流后逐步愈合;观察组术后3个月肛门排便功能(Ⅰ级12例,Ⅱ级18例,Ⅲ级5例,Ⅳ级1例,Ⅴ级0例)优于对照组(Ⅰ级9例,Ⅱ级13例,Ⅲ级10例,Ⅳ级3例,Ⅴ级0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 吻合口漏是直肠癌双吻合术的常见并发症,患者瘤体下缘与肛门的距离是影响吻合口漏发生的重要因素,当二者距离较近(<7cm)时,提示发生的吻合口漏风险较大,应引起临床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

  • 双吻合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57例

    作者:陈丰

    随着对直肠癌认识的提高,外科治疗观念的改变及吻合器的广泛应用,以往作为"金标准术式"的Miles手术,已沦为后一种选择,保肛手术成为人们首选的术式.双吻合器吻合法(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指用线性闭合器闭合病变远侧肠管;经闭合残端用端端吻合器与近侧肠管吻合.DST的问世和应用大大提高了低位结直肠吻合术的成功率.笔者对1997年12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57例中低位直肠癌应用双吻合器法进行保肛手术,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