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表观弥散系数和各向异性值对脑出血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
目的 研究表观弥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值(FA)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在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按照预后是否良好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测脑出血术后2周内所有受试对象的ADC和FA值,分析ADC、FA对脑出血术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脑出血手术清除率达到82.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C、FA、糖尿病、高血压病为脑出血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FA值诊断手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04(95%CI:0.710~0.899),ADC为0.771(95%CI:0.669~0.872),而ADC+FA诊断脑出血术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72(95%CI:0.791~0.953).结论 ADC和FA对脑出血术后疗效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表观弥散系数、各向异性值在BPH组织类型鉴别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表观弥散系数值(ADC)与各向异性值(FA)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类型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5例,均行磁共振DTI,测定腺体增生为主BPH与间质增生为主BPH组织的ADC值、FA值并比较,分析ADC值、FA值在BPH组织类型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腺体增生为主BPH 36例,T2WI-FS相表现为混杂信号,内见结节状高信号灶,中央腺区ADC值(1.496 ±0.097)×10-3mm2/s,FA值0.247±0.031;间质增生为主BPH 29例,T2WI-FS相表现为均匀稍低信号,中央腺区ADC值(1.313 ±0.050)×10-3mm2/s,FA值0.320±0.034;两种类型BPH中央腺区ADC值、FA值相比,P均<0.05.ADC值鉴别不同组织类型BPH的佳截断值为1.396×10-3 mm2/s,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100%;FA值鉴别不同组织类型BPH的佳截断值为0.286,敏感度为94.4%、特异度为93.1%.结论 磁共振DTI参数ADC值、FA值有助于对BPH组织类型进行鉴别,当ADC值>1.414×10-3mm2/s或FA值<0.253时,可考虑腺体增生为主,反之则考虑间质增生为主.
-
婴幼儿发育迟缓的脑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目的 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发育迟缓婴幼儿脑白质的各向异性(FA)值,探讨其与正常婴幼儿脑白质有无差异.资料与方法 对40例发育迟缓和40例正常婴幼儿进行了常规MRI及DTI扫描,并以常规MRI表现将发育迟缓组分为常规MRI表现正常和常规MRI表现脑白质发育迟缓.分别测量5个深部脑白质与4个浅部脑白质的FA值,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发育迟缓组各测量部位FA值低于对照组,除内囊后肢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育迟缓常规MRI表现正常患儿深部脑白质FA值低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浅部脑白质FA值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育迟缓常规MRI表现发育迟缓脑白质FA值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DTI FA值的测量能定量诊断婴幼儿脑白质发育迟缓,尤其常规MRI正常的发育迟缓患儿浅部脑白质FA值低于对照组,可明确诊断发育迟缓.
-
GE 3.0T MR扩散张量成像在急慢性颈髓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运用GE3.0T MR探讨扩散张量成像在急、慢性颈髓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某院34例健康检查者(包括10例健康志愿者和24例颈椎检查阴性患者)作为对照组(A组),36例颈椎病患者和1 5例急性颈部外伤者(D组)行颈椎MR及DTI扫描,依据颈椎间盘突出程度和有无T2WI高信号将颈椎病患者分为B、C组.结果:A组正常成人颈髓平均FA值为(0.639±0.026),ADC值为(1.127±0.017)×10-3 mm2/s;比较A、B、C3组,FA值逐渐下降,ADC值逐渐升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组比较,FA值明显下降,ADC值轻度减低,前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髓DTI成像能早期诊断颈髓急、慢性损伤,通过各参数值变化预测颈髓损伤程度,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
-
重性抑郁症脑白质性别差异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探讨重性抑郁症患者脑白质纤维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 24例重性抑郁症患者(男15例,女9例)及30名正常对照(男11名,女19名)均经常规核磁共振(MRI)和DTI扫描,基于像素的全脑分析技术对各组间DTI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男性患者左额中回、右颞叶回下、左梭状回、楔前叶及右顶叶回下等区域各向异性值(faraction anistropy, FA)低于男性正常对照(P<0.001);女性患者在右额上回、额叶回下、颞叶回下、左颞上回及右后扣带回等白质区域的FA值低于女性正常对照(P<0.001).[2]女性患者在右顶叶回下、左中央前回、右颞中回及右扣带回白质区域的FA值低于男性患者(P<0.001);女性正常对照仅在左边缘叶下回及左枕叶中回的区域的FA值低于男性正常对照(P<0.001).结论 男女抑郁症患者均存在脑白质异常区域,且两老少间存在差异.
-
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对猫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与病理的对比研究,探讨DTI对急性DAI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选取22只猫,其中10只用于常规MRI及DTI扫描,以大角加速度(6.43±0.15)×105rad/s2制成急性DAI模型,连续观察DAI前及DAI后3h、6h、24h、48h、72h 6个时相点,另于上述相同6个相点,分别选取6只猫用于嗜伊红(HE)及嗜银染色、6只猫用于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常规MRI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硬膜外或硬膜下出血2例、脑挫裂伤2例、脑室内出血1例、同时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挫裂伤2例、同时显示硬膜下出血和脑实质内点状出血2例.DTI显示猫DAI后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降低,于48h达低,72h轻度回升(但仍低于DAI前),各向异性(FA)值明显降低,72h达低.HE、嗜银染色及透射电镜显示血管通透性增加、细胞肿胀,轴索肿胀、断裂、轴索球形成.结论 DTI可以在活体水平无创的观察DAI后脑水肿及轴索的病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