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弥漫性轴索损伤

    作者:刘青云;朴海善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在特殊的外力机制作用下,脑内发生的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脑内剪力形成是DAI的启动环节,意识障碍是其典型临床表现。其诊断和治疗困难,预后极差。现对我院1997年6月至2000年6月15例DAI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6例。年龄4~63岁,平均32岁。交通事故伤10例,打击3例,坠落伤2例。

  • 弥漫性轴索损伤影像诊断与预后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作者:李滨;黄怀忠

    目的 对比CT和MRI各成像序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病灶的检出率,研究各项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以寻找更具优势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明确更能准确判断预后的指标.方法 收集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临床诊断为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按照病例入选标准,筛选出4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影像学资料,比较CT与MRI各成像序列对DAI病灶的检出率,在此基础上再分析45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各项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找出更能准确判断预后的指标.结果 1、DWI序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T1FLAIR,T2WI,T2FLAIR序列及CT;2、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年龄,入院当时GCS评分,瞳孔改变,病理征,肌力或肌张力改变,弥漫性脑肿胀,病灶分布是否累及脑中线区,其他类型合并颅脑损伤和昏迷时间均与其预后相关.而性别和受伤类型与预后无明确相关性;3、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预后呈现出两极分化趋势.结论 1、DWI序列应作为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首选序列;2、应在影像学检查的基础上结合年龄,入院当时GCS评分,瞳孔改变,病理征,肌力或肌张力改变,弥漫性脑肿胀,病灶分布是否累及脑中线区,其他类型合并颅脑损伤和昏迷时间等相关因素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预后进行综合判断;3、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预后呈现出两极分化趋势.

  • 纳洛酮联合亚低温冬眠疗法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刘瑞;梁广榆;高亚飞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亚低温冬眠疗法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GOS评分<8分的80例DA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加以纳洛酮联合亚低温冬眠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恢复良好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的恢复良好率为57.5%,死亡率为12.5%,对照组分别为32.5%、40.0%,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DAI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亚低温冬眠疗法治疗DAI,可行性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恢复良好率,且并未明显增加并发症.

  • 磁共振技术在非典型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意义探讨

    作者:郑志研;林翠君;蔡冠晖;蓝博文

    目的:探讨磁共振技术在非典型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意义.方法:选取在2010年2月~2013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34例DAI患者和26例非典型DAI患者共60例,随机选择在我院放射科进行MRl检测25例颅内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计算各研究指标与Cr波峰下面积的比较值,分别用NAA/Cr、Cho/Cr、mlNs/Cr和Glx/Cr数据来表示以上各物质在局部的相对含量.结果:不同组别1HMRS各指标分析比较结果 表明对照组、DAI组与非典型DAI组的NAA/Cr与Cho/C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mINs/Cr和Glx/Cr的分析比较结果 表明对照组、DAI组与非典型DAI组的mINs/Cr和Glx/C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组认为,DAI在重型脑伤存在,同时也存在于轻、中型脑伤中,DAI诊断采用磁共振技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头部严重外伤后植物状态4例尸检报告

    作者:魏守礼;王立群;尤红煜;高书景;朱振龙;王磊

    目的探讨头部严重外伤后病人植物状态的原因.方法对4例植物状态死者尸检观察.结果4例尸检均可见脑及脑干弥漫性水肿,全部病例皮质及半数病例丘脑及豆状核有大灶性梗塞、出血,以及弥漫性轴索损害.结论脑及脑干弥漫性水肿,广泛性缺血性损害及弥漫性轴索损害是严重头部外伤后植物状态的形态学基础,致皮质间及皮质与丘脑间联系中断.

  • 75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分析

    作者:樊拥军;邵世珂;仲崇佩;朱贤龙

    目的:探讨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方法:选取于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共75例,分析患者的受伤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结果:75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存活49例,存活率为65.3%,死亡26例.存活的49例中恢复良好27例,中残14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2例.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预后与初始伤情的轻重直接相关,早期诊断并早期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提高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评估价值

    作者:黄博;李昌松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评价价值.方法:收治DAI患者41例为观察组,选择健康体检者41例为对照组,行DTI检查,并测量血清MBP含量,分析血清MBP水平与FA值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颅脑各区域FA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MB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AI患者FA值与血清MBP水平呈负相关(r=-0.817,P=0.001).结论:DTI可无创反映DAI患者的颅脑损伤情况,对DAI的诊断与预后评估具有较高价值.

  • 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救治分析

    作者:许建新;张斌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近5年救治87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因、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结果:87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诊治正确,60例抢救成功,27例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治是其抢救成功的关键.

  • 经鼻逆行气管插管意外分析

    作者:黄理权

    患者,男,32岁,因车祸伤后昏迷入院,诊断为:弥漫性轴索损伤、广泛脑挫裂伤、颅底骨折、口腔颌面部复合外伤(左侧上颌骨及牙槽骨,下颌左侧颗状突骨折)浅昏迷.经抗炎、脱水,止血等治疗1个月后病人完全清醒.拟于外伤45天后行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神经节苷脂联合静脉输入高氧液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平振;于涛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本研究选择国产商品名为"申捷"针)联合静滴高氧液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24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申捷组(申捷针注射+常规综合治疗),静滴高氧液组(静滴高氧液+常规综合治疗),联合治疗组(申捷针注射+静滴高氧液+常规综合治疗),分别于伤后当天,治疗后1、7、14、21天行GCS评分及治疗,半年后行GOS评分,并相互比较.结果:治疗21天后,联合治疗组患者GCS评分明显提高(P<0.01),预后良好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申捷联合静滴高氧液明显改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附108例分析)

    作者:李力

    目的:探讨弥漫轴索损伤(DAI)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08例DAI作回顾性研究.结果:存活者75例,占69.44%.治愈9例,占8.3%;死亡者33例,占30.56%.结论:采用综合方法治疗DAI,能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和功能恢复率.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与MRI对比分析

    作者:吕永革;侯瑜;王泉;赵志清;叶定开;郑锐标;谢淑飞

    目的:评价CT及MR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D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DIA的CT及MRI表现.所有患者均在伤后2~72h内接受常规CT与MR检查.结果:26例常规CT检查中,18例结果阳性,8例结果阴性;26例MR检查全部阳性.CT及MRI检查表现为脑白质、胼胝体和脑干的单发或多的发混杂密度或信号病灶.18例患者中,CT仅检出病灶58个,26例患者中,MRI共检出病灶136个.结论:MRI为DAI的临床诊断提供了直接、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对DAI病灶的检出率明显优于CT,MRI对DAI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

  • 2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分析

    作者:周天锦;张德明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硬膜下积液的形成机制和治疗.方法:对我科2003年9月~2007年10月收治的28例诊断为弥漫性轴索损伤伴发硬膜下积液的病人进行分析和总结经验.结果:11例经保守治疗,硬膜下积液吸收.3例处于稳定状态.14例经手术治疗治愈.结论:正确及时处理硬膜下积液能改善病人的预后.

  • fMRI在创伤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方志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进程以及各类自然灾害的频发,导致创伤性脑损伤(TBI)的发病率,随着年份不断增长,而通过普通MRI以及CT等常规检测方式,常表现为临床症状同影像学表现,或者阴性非匹配等,造成误诊等情况的出现.当前,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等功能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DT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弥散张量成像(DTI)、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等全新医学技术,已逐步应用于此类疾病的诊断中,极大提升了此类疾病的诊断精确度,对治疗此类疾病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

  •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作者:许淑英;李冬梅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脑白质的损伤.通常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无"中间清醒期",预后差、残死率高.这些患者多数不适合手术,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其死亡率较高可达60%以上.是因为这种颅脑损伤后出现脑水肿、颅内出血或脑缺血等继发性的二次脑损害.表现为脑灌注压(CPP)、脑血流(CBF)、颅内压及血压等的异常改变,而影响了DAI的治愈.如加强了观察及护理,可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给予及时对症的处置,而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下面就我科近几年收治DAI患者的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 CT、MRI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怀祥;史大鹏

    目的 探讨使用CT和MRI技术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己经确诊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都分别使用了CT和MRI技术诊断,其中CT发现病灶数73个,MRI发现的病灶数达217个,二者在发现病灶数量上相比,差异较为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特别对脑内出现的非出血性病灶的敏感度,MRI诊断效果优于CT诊断效果,同时在对于一些特别区域如脑干部分,胼胝体部位的诊断情况上,MRI同样具有较敏感的优势(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和MRI两种技术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过程中都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影像的依据,但是MRI在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方面较CT有非常显著的优势.

  • 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作者:张平平

    资料与方法2001年9月~2008年8月收治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67例,男48例,女19例,年龄16~59岁;平均39.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41例,坠落伤12例,打击伤9例,其他5例.将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亚低温组,亚低温组31例,颅脑损伤类型中对冲伤17例,硬脑膜下血肿11例,脑干3例.常规组36例,颅脑损伤类型中对冲伤19例,硬脑膜下血肿14例,脑干3例.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 弥漫性轴索损伤诊疗

    作者:朱晟;姚洁民;陈俭;魏风;谢华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目前的诊疗现状及诊治展望.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15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疗措施.结果 该病并发症率46.6%,死亡率20%,临床治愈效果不是很理想(P<0.05).结论 随着对DAI超早期病理生理过程认识的加深以及新技术的迅猛发展,DAI早期诊断已成为可能,常用治疗方法的改进及对新疗法的研究可以降低病残率、病死率和改善预后.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治经验

    作者:关良;于本帅;荆一鹏;张辉东;刘延鸿;于晓波;袁硕军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脑弥漫性轴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7例,植物生存11例,重度残疾14例,恢复良好16例。14例重度残疾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结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病情重,预后差,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可望改善预后。

  • 醒神开窍针刺法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研究

    作者:拜锦星;彭绍鹏

    目的 观察硫酸镁配合醒神开窍针刺法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的疗效及对血清IL-1β、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DA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100 ml+25%硫酸镁8 ml缓慢静脉注射后,再以5%葡萄糖500 ml+25%硫酸镁8 ml缓慢静滴,用药期间严格监测血镁浓度并酌情调整;醒神开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神开窍针刺法,2组均治疗4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TNF-α含量,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GCS)评价患者昏迷程度,采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评价患者预后.结果 治疗后,醒神开窍组血清 IL-1β[(62.38±16.92)pg/ml 比(88.37± 14.71)pg/ml,t=8.554]、TNF-α[(3.59±1.05)pg/ml比(4.06±1.62)pg/ml,t=5.08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醒神开窍组GSC评分治疗1周[(8.26±0.76)分比(6.83±0.82)分,t=-5.036]、治疗2周[(10.61± 0.82)分比(8.91±0.35)分,t=-4.387]、治疗3周[(12.52±1.07)分比(10.95±0.67)分,t=-5.212]、治疗4 周[(13.26±1.08)分比(11.58±1.86)分,t=-5.031]均高于对照组(P<0.05).醒神开窍组治疗后觉醒时间[(7.6±3.1)d比(11.5±4.9)d,t=6.586]早于对照组(P<0.05),醒神开窍组觉醒率为70.0%(21/30)、对照组为 43.3%(13/3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4,P=0.037);醒神开窍组 GOS 优良率为50.0%(15/30)、对照组为26.7%(8/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3,P=0.036).结论 硫酸镁配合醒神开窍针刺法可缩短DAI患者觉醒时间、减少残死率.

887 条记录 1/45 页 « 12345678...44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