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entacam定量测量FS-LASIK与LASIK术后角膜瓣密度变化

    作者:魏静;李卫涛;秦莉

    目的 定量分析对比FS-LASIK和LASIK手术前后角膜瓣边缘密度值变化.方法 非随机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12月自愿在我院行角膜屈光手术患者且随诊3个月以上,资料完整者分两组进行对照研究,其中FS-LASIK组患者58例(115只眼),LASIK组共55例(110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术眼角膜密度的平均值,使用SPSS13.0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显著提高,术前及术后裸眼及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LASIK组与LASIK组术前、术后1天、1周、1月、3月角膜密度较术前均增加,FS-LASIK组较LASIK组角膜瓣密度值更高,但随着时间延长两组角膜密度值逐渐减小,组间差距逐渐缩小.结论 FS-LASIK与LASIK两种手术后早期角膜瓣边缘平均密度值较术前均有所增加,FS-LASIK组较LASIK组角膜瓣密度值更高,但随着观察时间延长这种差距逐渐缩小.

  • 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改变与角膜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少维;黄毅;李琴

    目的:定量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人群的角膜密度值并评估角膜密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比较性临床研究。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240只眼)和正常对照组100例(200只眼),其中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散瞳后未见任何眼底异常有52只眼(A组),非增生期DR 112只眼( B组),增生期DR 76只眼( C组)。利用Pentacam眼前节全景仪定量检测角膜密度,用方差分析比较糖尿病患者人群与正常人群角膜密度值的差异。用偏相关系数控制年龄因素之后,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角膜密度值与DR级别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密度值平均为(24.78±4.98),健康对照组角膜密度值平均为(21.17±3.45)。非增生期及增生期DR的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密度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型糖尿病患者的角膜密度值与DR别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密度较正常人群高,且与DR级别存在统计学相关性,角膜密度值可能是一种潜在的DR早期的筛查指标。

  • 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定量测量角膜密度

    作者:王洁;朱煌;冯婕妤;赵立全;田琳璐;季星岑;吴琦嵘

    目的 定量分析正常人群的角膜密度值,探讨角膜密度与年龄及角膜厚度的关系.方法 对224眼健康眼按年龄段和角膜厚度进行分组,利用OCULUS 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获取三维图像,测量角膜顶点垂直轴线上角膜的大密度值.观察各个年龄段及不同角膜厚度受检者的角膜密度值,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224眼健康眼角膜平均密度值为21.91±3.34,年龄和角膜厚度均与角膜密度呈正相关(r=0.5643,P<0.000 1;r=0.2004,P=0.002 6).角膜密度(Y)与年龄(X1)和角膜厚度(X2)的回归方程为:y=18.942 0+0.088 2 X1,y=500.78+1.8801 X2;进行多元相关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为:Y=2.342 4+0.094 3 X1+0.030 3 X2(R2=0.3972,F=72.87,P<0.000 1).结论 角膜密度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并且角膜越厚,角膜密度值越大.可以根据年龄、角膜厚度估算角膜密度,客观评估角膜的受损程度.

  •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与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中低度近视的疗效对比

    作者:李瑾瑜;张日平;孙丽霞;王贤;刘彩霞

    目的:评估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两种方法治疗中低度近视的疗效.方法:连续收集我院行表面切削手术的80例患者,分为TransPRK组(40例,共78眼)和LASEK组(40例,共80眼),两组病人均使用阿玛仕准分子激光系统的消像差模式进行切削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术后上皮愈合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评价、佳矫正视力、屈光度、角膜像差、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情况及角膜光密度的变化.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TransPRK组在术后上皮愈合时间和疼痛评分方面均优于LASEK组(P<0.05).TransPRK组术后1、3个月等效球镜度无差异,而LASEK组术后3个月优于术后1个月(P<0.05),而两组间差异比无统计学意义.视力方面,两组均呈现出术后1个月佳矫正视力稍下降,到3个月时恢复至术前水平的变化趋势(P<0.001;P<0.05),而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个月角膜彗差、角膜高阶像差均较术前出现不同程度升高,到术后3个月基本稳定;其中LASEK组术后1个月时角膜彗差较TransPRK组高(P<0.05);另外角膜球差在术后1个月、3个月时均与术前无明显差异.术后1、3个月两组间Haze的分布未见统计学意义.两组角膜光密度术后1个月均较术前增加,至术后3个月恢复到术前水平(P<0.001),组间对比也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TransPRK术后上皮愈合更快,疼痛轻微,而在视力、屈光度、像差、Haze和角膜光密度方面与去瓣LASEK疗效基本相当.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